<p class="ql-block"> “亡羊补牢”是老少皆知的一个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里的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一天早上,羊倌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羊。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 夜里, 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羊主任却说: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呢?”</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结局先放一边,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亡羊、狼与圈破”这三者之间是啥关系?</p> <p class="ql-block"> 分析一:细究起来,羊圈破了,假如狼没来,羊会不会也少一只呢?会的。因为,羊会自己跑出去。“亡”的意思不单是“死亡”。在《说文解字》中的注解是:亡 ,逃也;《史记》有道:“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我们从这些古文中能够很容易读出“亡”的另一层含义:逃走、消失不见。</p> <p class="ql-block"> 分析二:如果羊倌早上发现羊圈外面有一只羊,这个羊并没有“亡(消失不见)”,那么,他会不会想到是羊圈破了呢?他的邻居会不会劝他尽快检查一下是不是羊圈破了呢?不一定!因为,羊的主人也可能误以为是前晚没有把羊收拢好。</p><p class="ql-block"> 分析三:羊圈不破,狼会不会也把羊叼走呢?当然有这种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加高加固羊圈,并且定期检查。当然,还可以养一只狗看着羊。</p> <p class="ql-block"> 好吧,我知道您正在想,为什么我把“亡羊补牢与转氨酶”写在一起并且作为文章的题目?下面我就来说一下人体内“亡羊”的故事。</p> 人体内物质的转化、利用等过程是靠什么来完成的?靠火烧、水煮,还是酸碱中和?我们都知道,人体里没有明火、没有高温、没有强酸强碱。机体完成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悄无声息地、温和顺畅地进行的,这里全仰仗了“酶”人的帮忙。 (图片均来自网络,没有商业目的,感谢原作者) <p class="ql-block"> 在肝脏细胞内,有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种类繁多的酶,它们分别负责着蛋白质、胆固醇等物质的代谢,也负责着药物降解和毒素灭活等,相当于人体的一个化工厂。这些酶只有在细胞内的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就像汽车生产流水线上的某一台机器一样,离开流水线,它什么也生产不出来。</p><p class="ql-block"> 所以,健康情况下,转氨酶都待在细胞里,只有极少量的转氨酶能够溜出来,在血液中被检测出来,这是因为新陈代谢的缘故,细胞是在不断地凋亡与更新中的,当肝细胞寿终正寝的时候,破了的细胞壁就像破了的羊圈,圈里的羊会跑出来,细胞里的酶也一样会跑出来。</p> <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可以形象地比喻说,转氨酶就是那些圈着的羊,细胞就是羊圈,患者就是那个羊倌,医生就是提醒羊倌的那个好邻居。谁是那只"狼"呢?暴饮暴食、酗酒抽烟、高血脂、脂肪肝、病毒感染等原因是常见的罪魁祸首;熬夜、过度劳累、发热等也是常见原因。</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化验肝功时,如果发现转氨酶超过了允许的范围,虽然不能百分百确定等于肝脏有病了,至少也提示肝脏处于危险之中,不正常;当转氨酶几倍、甚至十几、几十倍地升高的时候,肝脏一定是受到大的伤害了。</p> <p class="ql-block"> “亡羊补牢”的结局是这样的:“第二天早上,羊倌发现又少了一只羊。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医生看了化验单,告诉患者转氨酶升高了,劝他停止伤害因素、调整生活习惯、更多地关注健康的时候,患者应该怎么做?会怎么做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