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懂事起听妈妈讲,在祖国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我东北阿姨家的故事,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见到她们。</p><p class="ql-block"> 东北阿姨家可为石油之家。共和国成立初,阿姨姨夫在上海工作,大姐、二姐、哥哥出生在那里。五十年代举家随姨夫去北京石油学院,小姐姐就出生在北京了。</p><p class="ql-block"> 当年大庆油田会战,一家子随着会战大军一起前往,阿姨姨夫在大庆石油学院从事教学医务工作,现为东北石油大学。</p><p class="ql-block"> 经历过艰辛的石油会战,文革运动,知青上山下乡,改革开放,我东北姨夫依旧教书育人到退休;阿姨因体弱多病从医务工作岗位退下休养;大姐一直从事石化科研工作,心灵手巧会做精致的工艺品;二姐在油田子弟学校担任英语教师,弹一手好钢琴;哥哥在油田驾驶班当班长,开了一辈子车;小姐姐在石油学院行政部门工作,有一副好嗓子,银铃般的歌声让我陶醉。</p><p class="ql-block"> 她(他)们都在油田工作,就像歌里唱的:“那里有石油,那里就是我的家”,她(他)们响应祖国的召唤,分别在各大油田安家,天各一方,后来小姐姐安家上海。</p><p class="ql-block"> 这张全家福,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东北阿姨姨夫,郎才女貌。姨夫可有学问了,祖国那里有石油都在他的脑海里、肚子里装着,都留下过他的足迹。阿姨特爱干净,衣被的布缝缝里都一尘不染。</p><p class="ql-block"> 姨夫离去后,我阿姨一人留守东北石油大学。2005年夏天我去哈尔滨开会,请假一天去大庆看望阿姨。那年她90岁了,一个人守着大庆的家,天天看着家中的一件一物,思念老伴想着孩子们,孤独并快乐的生活着。</p><p class="ql-block"> 当离别时,她站在东北石油大学教学区与生活区中间,那宽阔无比、一眼望去连着天的马路中间,车慢慢启动,孤独之感涌上心头,瞬间泪奔不止,模糊的双眼看着那高高的、瘦弱的身影,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我无法自控……</p><p class="ql-block"> 2009年的秋天,再次来到大庆,东北阿姨已住进了养老院,一人独居一屋,有人照顾,老人家善于表达沟通,比较适应新环境。不过,我还是满足她的心愿,推着轮椅带她回家了一趟,一路上那开心的模样,那说不完的话儿,至今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回到养老院我给老人家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到了2017年 ,东北阿姨也已离开了我们。10月5日,二姐和哥哥回江南老家扫墓,经常州先来看望我青果巷阿姨,大姐和小姐姐因故没能来。</p><p class="ql-block"> 青果巷阿姨是我们家族中,健在年龄最长的,以往东北阿姨一家到常州就住在青果巷阿姨家。</p><p class="ql-block"> 哥哥姐姐们来常必定要先看望青果巷阿姨的!</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东北阿姨姨夫准备退休后叶落归根,回南方安度晚年。我妈给他们安排了不大的房子,青果巷新新、平平两位大哥帮着搬好家具。</p><p class="ql-block"> 可因阿姨姨夫长期生活在东北,实在适应不了江南梅雨季节的湿热,冬天的阴冷。最后退休还是留在了大庆。</p> <p class="ql-block"> 哥哥姐姐们于2012年回故里安置墓地,也是让父母叶落归根,回到亲人们身边。今天二姐和哥哥回家看望。</p> <p class="ql-block"> 当年,哥哥姐姐分别陪伴父母到常州来,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常州!</p> <p class="ql-block"> 时过境迁,如今的常州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带着哥哥姐姐看看常州新面貌,登一下天宁宝塔,揽一下红梅公园全景。</p> <p class="ql-block"> 青果巷小明弟弟请哥哥姐姐,品尝南方的小吃。</p> <p class="ql-block"> 当年青果巷两位哥哥在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东北哥哥姐姐来常,与小明弟弟、弟媳接触多。</p> <p class="ql-block">分别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其实哥哥姐姐从小在上海、在江南老家生活过,东北姨夫在家做的菜都是上海口味,饮食习惯还是最适应江南家乡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大家再去卡拉OK,放松心情,乐一乐!</p> <p class="ql-block">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一别,不知何年与哥哥姐姐们再相聚,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