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结合齐进步,知行统一共成长 ——许昌市“最具指导力教研员”项目培训第三阶段(第二天)活动纪实

我心光明

紫薇盛放,夏风微凉。7月13日,许昌市“六个一百”培育工程(第三阶段)——“最具专业指导力教研员”项目第二天培训精彩继续。 上午,两位大咖——中国教研网朱立祥总编和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就最近颁布的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分别进行了精彩解读。 朱立祥总编的讲座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 强调综合、突出实践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div><br></div> 朱总编主要从“第八次课程改革时间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介绍”“义务教育阶段目标定位”“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目标定位”“义务教育学科课程内容重构”“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等六个方面,对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特点、内容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同时,又提出了义务教育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的五大策略:1.核心素养为宗旨;2.学习主题为框架;3.内容聚焦大概念;4.教学过程重实践;5.学业评价促发展。朱总编指出,要落实核心素养,尤其是要强化学科实践和推进综合学习。 最后,朱总编又提出一个问题:学业要求、学业质量和课程目标三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供大家思考。朱总编的讲座内容具体,涉及面广,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和消化。 郭华教授的讲座主题为《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郭教授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主要精神。郭教授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指出,义务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少年。同时,要坚持以下五个原则:1.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3.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4.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5.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 二、义务教育课标框架及其内在逻辑。郭教授从课程性质、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几个方面,对义务教育课标框架及内在逻辑进行了阐释,并且用“地图、画像”和“具体刻画”的形象对比,回答了课程目标与学业质量的关系这个问题。 三、课标修订重点与亮点。郭教授指出,此次课标修订的重点和亮点是要坚持素养导向,通过课程目标表述、课程内容结构化、学业质量研制和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的方面,保障核心素养培养能够真正落地。在内容选择及组织时,课标从横向(各门课程的横向相关与联通)和纵向(学生学习和发展规律的关注)两方面,进行内容选择及组织,以达到课程内容结构化的目的,并以此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活动。 最后,郭华教授提出,课程内容结构化背景下的教学,首先,需要开展大单元组织下的深度学习。郭教授以从“砖”到“房子”再到“家”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生动地阐释了从知识点学习到知识单元学习,再到学习单元学习的教学进阶过程。同时,还要认真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实现分科课程综合化、实践化的积极策略。 下午,驻马店实验小学谢瑞莉老师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围绕“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实施”这一主题,和大家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 谢老师先和大家一同观看了一节口语交际课例《名字里的故事》,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提出了口语交际的三点教学建议。 随后,谢老师以《2022版新课标引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为主题,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新识字写字课堂、新阅读课堂、新整本书阅读课堂”等三种课堂形态进行了详细阐释,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各位学员都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做到专心听讲、深入思考、积极互动。不能到会的学员,也都通过网络,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让我们以“沉着从容、持续推进”的态度,学思结合,一起进步;知行统一,共同成长。

义务教育

课程

素养

学业

总编

学习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标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