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寻踪:兰心大戏院

王沙克

<p class="ql-block">申城有温度,建筑能阅读。</p><p class="ql-block">以下“兰心大楼”和“兰心大戏院”照片是本人分别于2020年11月12日和2022年6月26日拍摄。</p> <p class="ql-block">本人曾经多次在兰心大戏院,当年称为“上海艺术剧场”、“兰心剧场”,观看过话剧、电影,并有幸参加单位在兰心剧场组织的文艺汇演。</p> <p class="ql-block">1850年,有些喜爱西洋话剧的英国侨民自发组织了“浪子”、“好汉”剧社,常找一些空着的货栈、仓库临时搭个台演出,自娱自乐。1866年,“浪子”“好汉”剧社合二为一,组成“上海西人爱美剧社”(Amateur Dramatic Club of Shanghai,简称A.D.C.),并集资在圆明园路、诺门路(今香港路)口创建木结构的剧场,取名“Lyceum Theatre”,是中国第一座西式剧场。这是第一代兰心。</p><p class="ql-block">下图是A.D.C.社徽</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A.D.C.《婚姻自主》剧组主创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A.D.C.演出剧照</p> <p class="ql-block">第二代<span style="font-size: 18px;">豪华的砖木结构的兰心剧场</span>位于博物院路,今虎丘路。</p> <p class="ql-block">1871年3月,第一代兰心毁于火灾。剧社通过上海纳税西人会募集资金,在博物院路(今虎丘路)重建一座3层砖石结构的新剧场。三层楼房由耐火砖与石料建成,有两层装饰精致的楼座,取名“兰心戏院”,1874年1月27日落成开幕。这是第二代兰心。</p><p class="ql-block">下图为20世纪初兰心戏院内景。</p> <p class="ql-block">1874年第二代兰心建立之后,演出主体和内容开始有了新的变化,虽仍主要供A.D.C.演出话剧使用,但其他国内剧社已开始在兰心演出话剧、举办音乐会。如1907年11月中国首家新剧团——春阳社在兰心举行首次公演,演出《黑奴吁天录》,戏剧家欧阳予倩将此誉为“话剧在中国的开场”。也是在这一天,许多普通的中国观众走进兰心,第一次领略了西式戏剧和剧场的魅力。新颖的布景、灯光、舞台和分幕演出形式,震动了观众和戏剧界,推动了中国戏剧的改革步伐。中国现代戏剧、电影的开山人物郑正秋、徐半梅早期都曾在这里吸收戏剧、电影表演艺术营养。也是从这之后,兰心逐渐从由洋人独享的空间转变为华洋共享的空间。</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中国首家新剧团——春阳社在兰心演出《黑奴吁天录》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1930年,在蒲石路和迈尔西爱路(今长乐路、茂名南路)转角建造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剧场,由哈沙德洋行委托英国设计师戴维思和布洛克设计,外貌与结构虽有仿美国近代建筑风格之处,但整体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式风貌。</p><p class="ql-block">1931年2月开幕,定名“兰心大戏院”。这是第三代兰心,也就是现在的兰心大戏院。</p> <p class="ql-block">由单一走向多元</p><p class="ql-block">1866年兰心诞生之初,是业余戏剧爱好者的演出场所,也是西人的观演场所。以A.D.C.演出话剧为主,开业便演出了《势均力敌》和《梁上君子》两剧,开中国话剧先河。</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当年中国旅行剧团《洪宣娇》《水仙花》广告、中国艺术学院《雷雨》剧照。</p> <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电影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阶段,戏剧受其影响日渐萧条。因此1931年建成的第三代兰心,在开业10个月后与美国派拉蒙影业签约,开始兼营电影放映,首场影片为《女儿经》。1933年8月,将上映电影限定为英国影片。直到1934年5月,兰心在《字林西报》刊载广告,正式宣布停止放映电影,并将戏院定性为舞台艺术专业剧场。自此,兰心迎来了更加多元更加丰富更加专业的演出:工部局乐队将周日定期交响音乐会移至兰心;俄罗斯芭蕾舞团在这里上演芭蕾舞剧;上海雅乐社、霄兆国乐团、国际艺剧社等团体先后在此演出。</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俄罗斯芭蕾舞团演出《天鹅湖》《葛蓓莉娅》《金鸡》《玫瑰花精》节目单。</p> <p class="ql-block">被中国戏剧“占领”</p><p class="ql-block">1940年是兰心与中国戏剧界关系急速变化的分水岭。因为在这之后,中国戏剧“占领”兰心,各地演艺团体接踵而来,大量精彩节目轮番上演。</p><p class="ql-block">音乐方面,先后上演了乐艺社的中国第一部歌剧《大地之歌》;中国舞剧社的《古刹惊梦》《孟姜女》;上海雅乐社的合唱音乐会;国乐研究会的公开演奏会。</p> <p class="ql-block">话剧方面,先后上演中国旅行剧团的《洪宣娇》《水仙花》(据《简·单》改编);中国艺术学院的《雷雨》;艺联剧团的《少奶奶的扇子》《归来》《日出》;上海艺术剧团的《荒岛英雄》《大马戏团》《秋海棠》;华艺剧社的《云彩霞》《晚宴》;联艺剧社的历史剧《香妃》《文天祥》。</p><p class="ql-block">下图是联艺剧社《文天祥》公演特刊。</p> <p class="ql-block">兰心还为木偶剧提供了演出舞台,先后上演了中国木偶剧的《水帘洞》《平顶山》;上海木偶剧社的《长生殿》《火焰山》《洪荒世界》等。</p> <p class="ql-block">兰心还曾举办昆曲义演大会、中国音乐家个人音乐会 ;不少舞团、口琴乐团、合唱团等市民音乐爱好团体以及音专、戏剧学校学生和各大学业余团体也能在兰心登台表演。</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兰心演出广告,其中有当年沪上红极一时的李香兰独唱会广告。</p> <p class="ql-block">有上述图文介绍,再逛逛外滩源圆明园路,对“兰心大楼”应该会多一份情感了吧!</p><p class="ql-block">圆明园路185号,兰心大楼</p><p class="ql-block">兰心大楼是在上圆明园路(原名诺门路,今圆明园路;下圆明园路后改名博物院路,今虎丘路)。</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现代化、标准化、设施完备的剧场——兰心戏院,它坐落在蒲石路迈而西爱路(今长乐路、茂名南路)。</p><p class="ql-block">到1928年间,A.D.C 仅演出过三十七场,有时出借场子,于是业主将兰心以十七万五千元代价卖给一个中国人,后又出售造了广学会大楼。</p><p class="ql-block">A.D.C 剧社又在法租界蒲石路找到地皮,由哈沙德打样兼委托建筑师戴维思和勃罗克设计,于1931年初建成新的兰心大戏院。2月5日开幕,因戏剧、音乐演出不多,12月8日起兼映电影。</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10日在兰心举行的上海市各界庆祝抗战胜利纪念会演上,阔别舞台10年蓄须明志(不为日伪唱戏)的梅兰芳首次演出昆曲折子戏《刺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52年11月,A.D.C.在兰心上演喜剧《婚姻自主》(《One Wild Oat》),成为他们留给上海的最后一场表演。</span></p><p class="ql-block">后来,兰心以演出话剧为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上海青年话剧团多次演出《雷雨》《桃花扇》《茶花女》等剧。也常有音乐舞蹈在兰心演出。1959年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这里首演。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曾在此观赏舞剧《小刀会》、淮剧《海港的早晨》等。</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兰心大戏院(当年已改名为:上海艺术剧场)首演照。</p> <p class="ql-block">百年“兰心”持续散发它如兰花般高雅纯洁的气质,未来的它将是一座“有故事、有品位、有情调”的现代海派剧场,不仅将复刻戏院的经典元素,还将保留建筑的历史韵味。让我们携手相约,一同期待一个拂去历史浮尘,更具魅力的“兰心”。</p> <p class="ql-block">80年代以后,演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戏曲杂技节目。各国中、小艺术团体常来此演出。</p><p class="ql-block">进入21世纪后,兰心锁定“经典”,演出国内外各经典节目。近年来,以话剧、戏曲、音乐剧、儿童剧为主,已然成为中西文化大融合大荟萃的舞台。</p><p class="ql-block">2000年9月,本人有幸参加单位组织的第一届文艺汇演,演出场所就是兰心大戏院。</p> <p class="ql-block">以上文字资料摘自“黄浦档案”,编辑:孙超慧,特别感谢孙编辑的辛勤付出!</p><p class="ql-block">今年二三月,兰心大戏院还安排对外演出。封控至今,剧院无奈关闭谢客。</p> <p class="ql-block">兰心大戏院坐落于茂名南路57号,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于1931年建成,总建筑面积2807㎡,由哈沙德洋行委托戴维思和勃罗克设计,整体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式风貌,外貌与结构又有仿美国近代建筑风格之处。与锦江饭店、法国总会和国泰电影院相毗邻,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剧场。</p> <p class="ql-block">在历经自然老化损伤和高频率的观演使用损耗后,建筑及内部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已无法满足高水准演出需要。2020年7月,围绕还原历史建筑原貌、提升剧场建筑安全性能、改善演出及配套空间使用功能,兰心大戏院整体修缮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承担了此次兰心大戏院修缮工程,以匠心工艺和创新技术,让这个满载记忆的剧场完成蜕变。</p> <p class="ql-block">外立面钢制门窗为建筑重点保护部位。部分门窗出现变形、生锈等劣化现象,较多玻璃损坏或缺失,门窗隔声效果难以满足剧场声学需要。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历史建筑原有风貌,对变形的原有门窗框进行整形校正、切割更换锈蚀构件;将原单层玻璃更换为中空玻璃,提升门窗扇隔音性能;延续老工艺材料卡子油灰固定门窗扇玻璃,按照原样式修复损坏铰链、补齐窗扇配件,提升门窗使用性能,恢复钢窗原有风貌。</p> <p class="ql-block">室内一层进厅为观众主入口,两侧沿墙分布主楼梯将观众引导至二层。室内采用米黄大理石墙面、金箔装饰柱头、双色结合的大理石墙裙。在历次修缮改造中,大厅地面被改造为米黄色大理石。</p> <p class="ql-block">此次修缮按照当时建造图样,将地面饰面恢复成水磨石地面,与两侧水磨石主楼梯交相呼应。为复原水磨石饰面,对水磨石图案进行排版深化、材料组分分析、饰面试样,制定了铜条分格三色图案相互围绕的水磨石纹样和材料配比级配。采用传统施工工艺,通过拌料、铺平、反复打磨的方式重现历史原迹。为保证复原效果,采用四建自主研发的水磨石配比自动分析仪,对修复后的水磨石效果进行定量化评估。</p> <p class="ql-block">兰心大戏院观众厅为室内核心区域,有着夺人眼球的圆穹顶。大厅四周点缀着简洁精致的几何装饰图案,精美的镂空镶金设计向上延伸并汇聚至圆拱形吊顶,如同一出戏剧渐入高潮。在历次改造使用后,穹顶饰面、墙板样式和舞台台口等已不复原本耀目的模样。</p><p class="ql-block">下图为修缮前兰心大戏院观众厅。</p> <p class="ql-block">此次修缮在专业检测单位进行结构安全检测的前提下,对穹顶原有装饰基层进行修补和增强,对穹顶饰面及观众厅墙面以和舞台台框等区域装饰线条进行复原,并按照原有建造样式,定制新型GRG饰面板,优化墙面装饰构造层,并安装穿孔吸音板。</p><p class="ql-block">下图为修缮后的兰心大戏院观众厅。</p> <p class="ql-block">历经90多年的使用后,穹顶的各项性能均有所衰退,在观众厅安全运营和使用上存在隐患。观众厅穹顶作为重点保护部位无法进行整体更新替换。工程在做好穹顶保护修缮,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对兰心大戏院穹顶服役状态进行实时动态监测。</p><p class="ql-block">下图为修缮后的观众厅穹顶。</p> <p class="ql-block">在复原过程中,针对如舞台台徽、穹顶装饰线条等特征形制较为复杂、价值较高的装饰饰面或构件,参照影像资料,按照原形制,通过3D建模的方式进行花饰线条和构件的翻模、定制,并通过预制拼装的方式进行固定,还原30年代的风格特征的同时提升观众厅观演声学效果。</p><p class="ql-block">下图是1930年兰心大戏院观众厅和舞台的建造图纸资料部分。</p> <p class="ql-block">通过优化消防系统,更新消防设备设施,增加消防喷淋、水炮等消防点位,进一步提升兰心大戏院的整体消防安全保障。</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兰心大戏院舞台台徽数字化翻模制作。</p> <p class="ql-block">在舞台设施方面,围绕灯光、音响、舞台机械和主控系统等进行全面改造,舞台机械更新换代,声学设备设施进一步提升,进一步优化观演环境,以满足现代化的戏院演出需要。</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兰心大戏院舞台台徽。</p> <p class="ql-block">修缮后的兰心大戏院,不仅恢复了上世纪的建筑风貌,在演出环境、观演舒适度、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p><p class="ql-block">下图为修缮后的兰心大戏院舞台。</p> <p class="ql-block">以上兰心大戏院修缮图文摘自上海建工集团官方公众号 上海建工科技创新平台</p><p class="ql-block">供稿: 孙沈鹏,审核/:张铭,责任编辑:程曦。</p><p class="ql-block">感谢以上单位和个人的辛勤付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