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启蒙老师戴学正

三生万物

<p class="ql-block">我的启蒙老师戴学正</p><p class="ql-block">沈三草/文.图</p><p class="ql-block">2007岁在丁亥冬至接师兄胡铁铮之邀,要在温州博物馆举办戴学正先生诞辰93周年座谈会,及由胡铁铮主编的《云叟鸿迹》画集出版首发式。戴老师的座谈会定于12月22日上午10时开始,因我出门这天路途遇大雾,交通受阻,长途车停在温州交速口整整延搁了2小时之久,故抵达温州博物馆时己近中午十二点钟了,还算赶上座谈会,我便最后作了简短的发言,会议就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仕女图】沈三草14岁时作品</p> <p class="ql-block">【仕女图】沈三草14岁作品</p> <p class="ql-block">【仕女图】沈三草14岁临唐寅“秋风纨扇”</p> <p class="ql-block">【仕女图】三草16岁小写意作品</p> <p class="ql-block">【人物】三草15岁作品</p> <p class="ql-block">【农业学大寨人物】三草13岁作品</p> <p class="ql-block">【人物】三草15岁画</p> <p class="ql-block">【李铁梅】三草13岁作品</p> <p class="ql-block">【山水】三草14岁作品</p> <p class="ql-block">【山水】三草16岁作品</p> <p class="ql-block">【山水】三草14岁作品</p> <p class="ql-block">【山水】三草15岁作品</p> <p class="ql-block">【山水】三草15岁作品</p> <p class="ql-block">【抗台图】三草16岁作品</p> <p class="ql-block">【农业学大寨】三草15岁创作</p> <p class="ql-block">【佛像】泥塑,三草16岁作</p> <p class="ql-block">【母亲】泥塑,三草14岁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启蒙老师戴学正,祖籍温州楠溪,号云叟、岷冈老人,出身书香门第,早岁毕业于上海美专,师从王一亭、吴湖帆诸名家,并与楼辛壶、潘天寿、诸乐三、吴弗之友善,戴学正老师勤于研探古今中外学识,可谓“学富五车,艺兼三绝。”是位学者型画家,由于他淡薄名利,与世无争,故在全国稀为人知,实则他是位未被重视的书画大家。</p><p class="ql-block">记得我与戴师相识是12岁那年,由我的人像画启蒙老师老画家石奇和经济学家、诗人宋承先先生引荐,去拜见戴学正老师,那时老师住在温州叫施水寮的一条小街上,他的生活十分俭朴,居于仅能容膝的陋室,大概比刘禹锡的陋室还更小些,墙上挂着有宋人笔意的山水,但戴师清癯硬朗,仙风道骨,一袭中山装,行尘不染。实乃一位和蔼可亲,精神矍铄,干净利落的长者。我带去临摹王原祁、石溪颇为稚嫩的二幅山水画请他指教,老师观后十分赞赏,并说在他三百多学棣中没有发现象我之灵气〔或许这是老师对小孩的鼓励吧〕,从此就收我为关门弟子。老师的画室在温州松台山下,工艺美术研究所里,他与徐启雄〔工笔人物画家〕同一画室,徐不大坐班,戴老师却每天去画室作画,他很少让其他学生看他作画,唯我可经常到他画室看他从开始至完成一幅幅作品,这样受益匪浅。老师嘱我画山水要先画好树石,从临摹宋元开始,“执笔须松,不可紧握,唯松才能画出自然节奏,若紧握,则画出之线条皆属人为节奏而天趣蔽矣。”又说∶“用笔要厚重,但不宜有费力之感,夏圭、吴镇均用笔重而无费力感,能做到千钧之鼎随手移去,才算高明。”老师当时说我是小孩,〔那时我才13岁〕不宜多教技法,会受法度束缚,主要让我多看佳作去自悟得法,他常拿出自己的作品叫我辨别其中之优劣,来考量我的眼力,他说画者先要提高眼界,眼高了才会手高。后阶段他每次叫我看他作画时几乎是一言不发,我看他画得很投入,他的中锋用笔浑厚有力,侧锋转笔毛中带润得心应手,真是妙不可言,我明白学画要有感悟,就似悟道,理论很难准确,即是“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其实老师叫我看他作画这就是最好的学习。可谓“润物细无声”也。另戴师强调“画者须多读书,因读书使人明哲理。不致拘泥于技法,而且文学理论及哲学概括了画论,范围更广,哲理更深。故多读书,自然别具只眼,丘壑自成,落笔自异。”</p><p class="ql-block">虽然我少年时期从师戴学正老师时间不长,却受其影响深刻而终生得益,他是位德高望重的前辈长者,他的人品画格在当时是少有的,现在更是凤毛麟角。云叟恩师仙逝已二十余年了,可他的学养和人格魅力永远值锝学生敬仰和怀念。</p><p class="ql-block">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沈三草2007年撰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