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市,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于是在这盛夏的七月,教师进修学校以线下的方式为科学老师们带来了一场丰盛的学习“盛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首先是由洛阳市涧西区教体局的马艳老师为大家《带来如何让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和教研活动中发挥作用》的经验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老师在课前运用现代化手段来调动气氛,教师同仁们对于这个新方式很感兴趣,纷纷拿起手机通过扫码签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节课不仅为我们提供实用的软件以及网址,帮助我们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相融合,还贴心教我们如何使用这些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科学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节课主要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以及网络教研两大方面进行讲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有利于优化学生学习的环境;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等。学生们可以通过在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合的学科课堂上实现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动手能力,发展科学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还可以将枯燥的文字用3D立体动画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引起兴趣集中注意力。通过动手自己做实验,提高教师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观察实验也能更加直观看到观察对象,提高观察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是由洛阳市优秀教师赵桂英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做思共生”的科学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赵老师的阐述,我们知道了生活离不开科学,要激发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她还鼓励学生季节交换的时候看看大自然,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忆最深刻的是这句话“时刻注意科学是学的过程而不是教的过程,不要穿新鞋走老路。”我们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对学生应提出有启发、引导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发展学生思考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由洛阳市科学学科国家级骨干教师张健老师为我们带来实践课《大象杯科技节的项目介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牙签桥,可承重一个矿泉水瓶。课下被好奇心驱使的教师同仁们都纷纷上台观看牙签桥,并向张老师提出疑问,张老师热情地一一解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讲解了冲浪风轮的原理以及制作过程,细心地为我们提供了实验道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及时为我们排忧解难,指导如何操作,让我们都像个“大小孩”一样,玩儿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荣幸邀请到了洛阳市中小学科技节科技航模项目负责人何子龙老师为我们带来《航空航模科技活动在农村学校的开展》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老师为我们仔细讲解了航模比赛的分类以及自己的活动经验和学生的航模作品。并为农村学校的航模活动如何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老师细心教大家叠飞机,学员们参与热情高涨。通过学习,一个个彩色的纸飞机在教室盘旋,就像一个个梦想插上翅膀,飞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感谢今天几位教师的分享,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分耕耘一份收货,经过了今天的科学洗礼,相信大家都获益匪浅。希望我们都能在科学的道路上保持初心,不断探索,坚持到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撰文:吴玉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初审:潘会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终审:徐琳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