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香为伴 与智慧同行

风为裳

<p class="ql-block">作者:昌吉市第十小学 严冬梅</p><p class="ql-block"> 一个民族因读书而兴旺,一个国家因读书而富强, 一个人的一生因读书而美丽。</p><p class="ql-block">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更加喜欢看书,闲暇之余,手捧书本,细细品味。学校图书室的专业书籍也比较多,每学期,学校要求我们至少要读一本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或者学期末都要做读书交流,而众多的书中,最喜欢的是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我在这本书中立足思维,品析案例,具身课堂,引领素养,透过文字,驰骋想象,进而提之有法,取之有道。它为我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的教育视野。</p> <p class="ql-block">  从今年六月初开始,我一直在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书中的每篇文章篇幅虽然不长,但都有一个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一位老教师跟你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于是习惯了每天晚上看上几篇,不看便觉缺了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于永正老师虽然只有《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低年级造句训练的艺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爱屋及乌》几篇文章和作文教学有关,但对我的触动却很大,十分受益。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弱点,学生在写作文时也常常感到“无从下笔”“无话好说”。但是于老师所教的每届学生为什么却对写作文没有畏难情绪呢?借此好好梳理一下,与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  培养习作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去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作文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不断涌现写作的灵感。老师要尽可能地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多些鼓励,哪怕一句话,一个词语,只要学生写得好,都要提出表扬,给予鼓励。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让他们自己跟自己比,看到自己的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p><p class="ql-block"> 降低作文的门槛,让学生“有话说有话写”。于老师一再强调,小学阶段就是让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要说、想说的意思,能有顺序地把意思说清楚、写明白就行了。学生作文的对象就应该使他们自己的生活及已经认识的客观事实。生活中有的、头脑里想的,都可以拿来写。让学生明白写作其实并不难,写作来源于生活,只要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认真观察并随时做好记录,处处留心皆学问,我手写我心。作文就是要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干的事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行了,让学生尝受到写作带来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享受阅读浸润书香,让学生和书交朋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要做到让学生有话说、会说、想说,就要让学生多读书,积累丰富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理当‎静下心来‎读书,潜‎下心来研‎究,从书‎中汲取营‎养来滋润‎和提升自‎己的素养‎。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夕阳之辉。 我愿与书香为伴,与智慧同行。</p>

学生

作文

老师

写作

读书

自己

教学

于永正

书香

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