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在碧树琼枝间

自在

<p class="ql-block">  蝉始鸣,半夏生。夏至前后,蝉在傍晚破土而出,一夜之间,完成蜕变,在日出时分,便于枝头引吭高歌。蝉的这番操作,如脱胎换骨,涅槃重生,整个过程玄妙而神奇,自然造化之精微深奥,令人叹为观止。 </p><p class="ql-block"> 蝉能够感知大地的温度,感知夏日的浪漫,数百万年的进化,蝉被赋予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幼体一旦发育成熟,蝉便义无反顾,洞穿地面,按照生命遗传密码的设定,华丽变身,振翅高歌于云枝之端。</p> <p class="ql-block">  蝉主要生活在地下,时间长达数年至十数年之久,成年蝉只是为了繁殖需要,生命短至不过半夏。蝉在地下是相对安全的,钻出地表则面临极大风险,其主要天敌,已由传统的鸟类和螳螂等,升级到一切统吃的人类。</p><p class="ql-block"> 蝉与人的关系,是弱肉强食的关系,自然的定位,使蝉成为人类轻易捕杀的对象。蝉对人类的危害,几乎为零,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微乎其微,蝉只所以能引来杀身之祸, 还是因为它那鲜美的肉质,让人垂涎欲滴,没齿难忘。</p> <p class="ql-block"> 古人捕蝉,有粘、耀等多种技法。《庄子•达生》篇里记载:“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 ,犹掇之也 。”蜩,即蝉,孔子见到的这位驼背老人,用竿粘蝉,动作娴熟,如同捡拾一样容易,于是赞叹不已。 </p><p class="ql-block"> 《荀子》文中说:“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这种捕蝉法如今依然可见。人们利用蝉在夜晚趋光的习性,燃起篝火,振动树木,受到惊吓的蝉会自投火中,人捡而食之,焦香可口,此法古老且充满野性,使人想到了原始烧烤。</p> <p class="ql-block">  以上两种捕蝉技法,适用于已蜕去蝉壳的成年蝉,而未蜕变的蝉,捕捉起来则更容易,勿须技巧,徒手即可。仲夏之夜,我们可常见捕蝉者三三两两,出没在林间树下,打着灯光,上下求索,俯仰之间,皆有收获。 </p><p class="ql-block"> 面对人的贪欲,蝉浑然不觉,憨态依旧,既被纷纷拿下,投入囊中,也是一脸懵逼,不知祸从何起。收获带来的兴奋,让人乐此不疲,树上地下,搜来寻去,一拨人走后,一拨又至,地毯式操作,鲜有漏网之蝉。</p> <p class="ql-block">  蝉体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肉质紧实,味道鲜美,未蜕壳的蝉,更是口感极佳。古人食蝉,非但百姓,就是帝王贵胄也视其为珍馐美馔,蒸、烤、焯、煮、脯,吃法多样,大烹与小调,口味各异;精致与粗放,纷然杂陈。</p><p class="ql-block"> 三国曹植在《蝉赋》中写道:“委厥体于膳夫,归炎炭而就燔。”厨师把蝉串起来,放在炭火上烤着吃,这显然就是我们今天撸串的“三国版”。如今食蝉的老餮们更是创新手段,把蝉吃成了艺术,不断挑战吃货们的味蕾极限。</p> <p class="ql-block">  《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慈眉善目,佛心虔诚,西天取经,一路妖魔横阻,历尽艰辛。唐僧并非凡胎俗骨,而是金蝉子转世,食其肉可以长生不老,这不仅仅是口腹之欲,而是关乎到妖命逆袭成仙的大事,难怪众妖们把持不住。</p><p class="ql-block"> 蝉虽说是天然无公害食品,但一些人食蝉会有心理障碍,而妖类则非然,一概是无差别的重口味,在吃法上简单粗暴,吃相凶恶。然狮陀岭三大王却一反妖道,想出了清蒸唐僧的吃法,这分明就是人类惯用的一种烹饪手法。</p> <p class="ql-block">  蝉给予人们的并非只有味蕾上的撩动,在精神层面上,蝉所具有的品质,对人生启示也有着积极意义。于蝉来说,人类过于虚伪和残忍,一边咀嚼着蝉的肉体,一边又谈论着蝉的宝贵品质,人性之善与恶,令蝉傻傻分不清。</p><p class="ql-block"> 食蝉是人类的原始生存本能,如果仅仅是延续这种混沌未开的本能,就不会有后来的蝉文化。人类善于见微知著,总能从其他物类那里,发现并汲取精神营养,譬如蚂蚁啃骨头精神;蜜蜂勤劳奉献精神等等,成为人们励志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莲出污泥而不染,被人誉为品质高洁,蝉同样具备这种品质。蝉虽然长年蛰伏在地穴中,与蝼蚁为邻,但终能超越自我,蜕变重生,其志趣所向不在小,而其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表现,更是不同凡响,妥妥的昆虫界大腕儿。</p><p class="ql-block">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以蝉作比,称赞屈原,“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当时的楚国,君暗臣蔽,屈原正道直行,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宁赴长流以明其志,表现出诗人志洁行廉的高贵品质。</p> <p class="ql-block">  蝉蜕去秽衣,远离浊世,清游于碧树琼枝之间,餐风饮露,快意歌唱,如林中逸士,品性高洁,不入俗流。唐代诗人虞世南有诗道:“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的鸣叫声似乎昭示人们,其品自高,其声自远。</p><p class="ql-block"> 蝉无爪牙之利,人畜无害,遇到危险则嘤然遁去,远离事非,独善其身,觅得一片清凉,享受一份安然。蝉的这种与世无争、自我解脱的本能,正是古之隐者避世求安的惯常做法,以隐修行,以隐养德,而不失自我。</p> <p class="ql-block">  蝉有俗名“知了”,以音会意,言其无所不知;又有别名“仙家”,谓其能通神。道家视蝉为灵物,认为蝉有地下修炼,地上蜕壳,羽化成仙的本领,能使生命循环往复,长生不老,有“道成身化,蝉蜕渡世”之说。</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的丧葬文化中,常以琀蝉纳入逝者口中,寓意重生。人死入土,如蝉历劫地下一样,蝉能羽化飞升,人们也希望逝者灵魂能够升入天界,转世人间,轮回不息,故琀蝉之俗,自汉唐以来,十分盛行。</p> <p class="ql-block">  人类于蝉,由最初生猛着吃,到今天优雅着品,由原始的朦胧认知,到后来的深刻感悟,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蝉文化。蝉与人类从原始结缘,到一路伴行,共渡春秋无数,蝉类虽是小众,但奉献人类大众,其功不在小。</p><p class="ql-block"> 炎炎夏日,漫漫长夜,人们或因蝉噪不止,感到心烦意乱,然而一个没有蝉鸣的夏季,是一个沉寂和不真实的夏季。追求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应秉持的开放态度,与蓝天之下一切众生同此凉热,世界会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