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墨西哥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奇琴伊察古城遗迹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美洲古建筑名单上的极品。</p> <p class="ql-block">奇琴伊察古城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北部地区,是最引人注目的玛雅~托尔特克文明遗址。完美的比例、精巧的构造和辉煌的雕刻装饰,使奇琴伊察古城的建筑物无可争议地成为中美洲建筑中的杰作。在公元10~15 世纪,这些建筑物对整个尤卡坦地区文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6年,奇琴伊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其库库尔坎金字塔还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成为墨西哥著名的旅游打卡景点。</p> <p class="ql-block">在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玛雅民族占据了这个地区,并于公元600年开始修建奇琴伊察城。至10世纪以前,奇琴伊察一直是玛雅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大约在10世纪左右,当玛雅文明走向衰弱时,托尔特克人夺取了这座城市的控制权,对城市进行了扩建和改造,重修了库库尔坎大金字塔、众多的球场、武士神庙等。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奇琴伊察遗迹,不是单一风格的古城,而是糅合了玛雅和托尔特克两种文化模式的错综复杂的混合体。</p> <p class="ql-block">公元13世纪后,奇琴伊察似乎没有修建其他重要的建筑物,在1450 年前后,这座城市逐渐被废弃,这里曾有的文明随之消失。直到公元 1841 年才挖掘出废墟,从此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猜想,并带来了一系列神秘故事。</p> <p class="ql-block">整个古城遗址占地6平方公里,各种建筑物有数百座。一条马路将遗迹分为南北两个区域:<span style="font-size: 18px;">遗址南侧老奇琴伊察建于公元7~10世纪,具有玛雅文化特色,以石头雕刻装饰为主,玛雅王室宫殿则可看到玛雅普克风格的作品。</span>遗址北侧新奇琴伊察基本建于公元10世纪左右,为灰色建筑物,具有托尔特克文化特色,以朴素的线条装饰和羽蛇神灰泥雕刻为主,大球场、骷髅平台、武士神庙等建筑可看到托尔特克风格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从奇琴伊察购票大厅前往古城遗迹,一路都是售卖小商品的摊贩,游览从北侧的大球场开始。</p> 大球场 <p class="ql-block">公元8世纪,玛雅人普遍流行着一种“篮球赛”。奇琴伊察保存着古代中美洲最好的几个球场,最大的一个在城北部。这个大球场长166米,宽136米,中间相隔27米,球场两边建有并行的石墙,两端分别建有庙宇,是非常壮观的建筑遗迹。</p> <p class="ql-block">大球场两边墙都有石头制成的篮框,“篮球”比现代篮球略小,用实心橡胶制成,十分沉重。比赛中分为两队,禁止用手、脚触碰球,只许用胯、臀、膝盖运球、投球,要将球投入墙壁环内,需有极好的体力和技巧,命中率非常低。看看下面照片人群与篮框的位置差值,就知道墙有多高大,进球就更不容易了。</p> <p class="ql-block">球场的竞赛究竟具有何种宗教意义,这至今仍是个谜,奇琴伊察有很多遗迹表明,这里曾以人为祭品进行祭祀。球场墙壁上的浮雕显示着斩首的图样,告知后世人:球赛的结果,只能以失败一方的死亡宣告终结。</p> <p class="ql-block">有一说法是每个球员可能代表着一个星宿,胜利者就是某星宿的光荣使者,失败者就是会带来灾祸的灾星,理应被处死以消灾弭祸。所以球赛胜利者被人们拥戴,可随意冲向观众索取任何财物或其他被看中的东西,如果胜利者是平民,还可以晋升为武士或贵族。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失败者会丧失一切,甚至生命。在这样的比赛中,球员们为生死存亡而拼搏,场面异常激烈而残酷,可以说大球场是不折不扣的“人祭球场”。</p> <p class="ql-block">大球场北端平台上的神庙叫<span style="font-size: 18px;">须翁神庙</span>,也被称为大胡子神庙。这座砖石建筑内壁浮雕中有一个人物,其下巴雕刻类似毛发,故得名。</p> <p class="ql-block">南端的平台,有更大的神庙,但原建筑已成废墟。</p> <p class="ql-block">美洲虎神庙位于大球场东侧高墙。这座神庙还兼作球场的观众席,因此建有台阶。神庙里有美洲虎的石雕像,庙两边的石柱上刻有浮雕,其中有玛雅象形文字。门前巨石上雕刻着美洲虎,守护着庙的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球场东面有好几个建筑:<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星/女神爱斯平台 ,</span>雄鹰和美洲豹平台,以及骷髅平台等。</p> 骷髅平台 <p class="ql-block">离大球场最近的是骷髅平台,长60米、宽15米,四面侧壁上密密麻麻刻满骷髅浮雕。这是一个专门放置头盖骨祭祀品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传说中玛雅人把献祭者的头陈列在这个平台上。</span></p> <p class="ql-block">活祭行为早在墨西哥最古老的奥尔梅克时期就己出现,后来的玛雅、托尔特克时期都继承了这一传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托尔特克侵略者用武力征服了当地人,惨绝人寰的人祭活动可谓空前绝后。</span>他们每年要牺牲数以万计的活人(主要是奴隶和战俘),剖开他们的胸膛,挖出还在跳动的心脏,放在神使的托盘中,献给神灵。</p> <p class="ql-block">骷髅平台四面墙雕刻四个不同主题的精美浮雕,描绘有头骨架本身、人类牺牲的场面、老鹰吞噬人类的心脏、带着箭头和盾牌的骷髅战士。墙壁上雕刻的骷髅头眼睛凸出,表情各异,散发着恐怖的气息。这似乎在表明,人类牺牲就是奇琴伊察宗教仪式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从公元10世纪直到13世纪,这段时间是玛雅本土文明与自墨西哥高原迁徙而来的托尔特克分支两者合流的时代,因此建筑上也被打上了托尔特克文明的烙印。代表尚武精神的武士像被树立起来,雨神恰克被羽蛇神取代,以及无处不在的石雕骷髅头像。没错,威震天下堪称玛雅文化符号的骷髅头,其实是从托尔特克人那里进口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从骷髅平台遥望库库尔坎金字塔。</p> 鹰和美洲豹平台 <p class="ql-block">骷髅平台旁边则是鹰和美洲豹平台,<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于公元900~1200年之间,</span>是一个有四个楼梯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25平方米见方的小平台。</span>鹰豹台四周的四个入口处,台阶两旁是羽蛇神像,在建筑的底部垂直的墙上面有凸起的面板,雕刻的图像与白天太阳穿过天空、晚上它下降到地下世界的过程有关,称为“地球的太阳”,老鹰和美洲豹象征着那些捕获受害者来喂养太阳神的战士。</p> <p class="ql-block">平台顶部的基座上冠有许多蛇形的头,据信上面有美洲豹的形式。鹰豹台深受北方托尔特克文化的影响,是玛雅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的结合。</p> 金星平台 <p class="ql-block">金星平台也叫女神爱斯平台 ,与特尔托克的羽蛇神一样,爱斯代表着启明星,平台侧壁上的精美浮雕也刻有玛雅象形文字。金星平台和鹰豹平台形状大小一样<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每边各有4颗星,带有方形栏杆,蛇头投射在其中。在平台凸起的嵌板上有金星的浅浮雕,形状为辫子状的结,作为权力的象征。在凹进的空间中,金星被描绘成美洲虎和羽毛蛇的爪子。 这座建筑的功能可能是作为仪式或舞蹈的平台。</p> 桌庙、神使和羽蛇神 <p class="ql-block">在球场附近还有一个桌庙,已损毁的看不出模样。</p> <p class="ql-block">桌庙前有神使查克穆尔和羽蛇神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查克穆尔人形石刻像,是特指古典期晚期至后古典期见于中美洲全境的一种雕像形态,代表神使。这种雕像形式上为人形,半躺仰卧状,以手肘支撑上半身,头部向左或向右转90度的姿势,于胸前放置一个碗或盘状容器。不过我在奇琴伊察并没有见到神人拿着的盘子,也许他们都损坏的太严重,看不出原本模样了。</p> <p class="ql-block">羽蛇神的名字叫库库尔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它是在托尔特克人统治玛雅城时带来的北方神祇,掌管雨</span>季,与播种、收获、五谷丰登有关,中美洲各民族普遍信奉这种羽蛇神。按照传说,羽蛇神主宰着晨星、发明了书籍、立法,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玉米。羽蛇神还代表着死亡和重生,是祭司们的保护神。羽蛇神在玛雅和托尔特克文化中的地位重要,可以从许多方面观察到,在奇琴伊察,无论是建筑上还是散落在地上,处处能够见到羽蛇神。</p> 库库尔坎金字塔 <p class="ql-block">库库尔坎金字塔,又称羽蛇神金字塔,是中美洲文明的发源地,也是祭祀神灵的地方,还是玛雅人天文学高度的重要象征。和埃及金字塔是统治者的坟墓不同,墨西哥金字塔是用来祭祀神灵与研究天文的,可以说埃及金宇塔是霸权及奴役的象征,而墨西哥金字塔是人类智慧与探索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库库尔坎金字塔雄居于奇琴伊察古城的正中,又被称为“城堡”,它建在一座朽毁的金字塔上面,并将其完全覆盖,外形非常漂亮匀称。金字塔的设计极为精确和巧妙:由塔身和神庙两部分组成,塔高23米,庙高6米,四面对称,共有9层,底边各长75米,四周各有91层台阶,四面共有364级,加上顶部平台,正好 365 级,合于一年的天数。52块有雕刻图案的石板,象征着玛雅日历中 52年为一个轮回年。</p> <p class="ql-block">建筑物的方向定位也经过精心设计,金字塔的阶梯朝着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在春秋两季伊始,能显示出划分季节的特殊效果。一年中唯有春分和秋分是昼夜均分的两天,春分之后雨季开始,播种季节到来,秋分之后的旱季来临,是收获的季节。在这两个日子里,夕阳斜照在羽蛇像石柱上,从柱顶蛇头开始,影子逐渐由笔直变为波浪形,一巨大的蟒蛇在蠕动,形成奇特的“光影蛇形”效果,仿佛羽蛇神正从天上来到人间。古代奇琴伊察人于每年的这两天在广场上载歌载舞,宣告春播、秋收季节的开始。 </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顶的平顶庙宇南面窗口正对南极,可以观测太阳、月球、金星的运行和角度。从出土的玛雅人祭司的历法碑刻,可以了解其一年定为365.2420天,精确度与现代天文历只差万分之二,让人吃惊不已。</p> <p class="ql-block">除了神秘景观“光影蛇形”之外,库库尔坎金字塔还有一个不解之谜:如果有人站在主阶梯前拍手,在金字塔顶端便会听到一声沉闷的回音,听起来像鹰的叫声。这种鹰的叫声被视为天空中神的声音。玛雅人认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居住在地上的人和居住在天上的神进行沟通。这种奇异的现象更为这座金字塔增添了神秘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玛雅人崇信太阳神,他们认为库库尔坎是太阳神的化身。在库库尔坎神庙朝北的台阶上,精心雕刻了一条带羽毛的蛇,蛇头张口吐舌,形象逼真,蛇身却藏在阶梯的断面上,只有在每年春分和秋分的下午,太阳冉冉西坠,北墙的光照部分,棱角渐次分明,那些笔直的线条也从上到下,交成了波浪形,仿佛一条飞动的巨蟒自天而降,逶迤游走,似飞似腾,这情景往往使玛雅人激动得如痴如狂。</p> <p class="ql-block">在没有金属工具、没有大牲畜和轮车的情况下,古代玛雅人却能够开采大量重达数十吨的石头,跋山涉水、一路艰辛地运到目的地,建成如此雄伟、充满玄机的金字塔,其规模之巨大、施工难度之高,在中美洲绝无仅有。2007年7月7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1999年创立的“世界新七大奇迹”基金会宣布,确立包括中国长城在内的七处景点,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其中,墨西哥奇琴伊察库库尔坎金宇塔脱颖而出排名第五,荣誉加身,名至实归。</p> 武士神庙和千柱厅 <p class="ql-block">武士神庙也是奇琴伊察的重要建筑,位于库库尔坎金字塔的北侧。这处遗址是玛雅和托尔特克两种文化的合璧,被认为是奇琴伊察最美观的一座神庙。方形、四级的金字塔的顶部平台上矗立着宏大的神庙,大门面向广场。神庙前广场宽阔,可容数万人。</p> <p class="ql-block">武士神庙的浮雕装饰极其丰富,大门上有两根纤细的蛇形柱,两边墙面雕有龙头蛇身的浮雕,还有许多以美洲虎和雄鹰为主题的壁刻和壁画。<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石柱上刻着武士图案的浮雕,武士神庙因此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台阶的顶端,有一尊半躺的石像。这是神使查克穆尔 ,双腿蜷曲,眼睛望向西方,传统中代表死亡的方向,手中托着一个盘子,上面用来盛放的是刚从人体里挖出来活生生的心脏,通过他来奉献给神灵。</p> <p class="ql-block">和玛雅人信奉羽蛇神不同,托尔特克人更迷信猛兽的勇猛与强悍。武士庙装饰了许多以美洲虎和雄鹰为主题的壁刻和壁画,这些带有浓郁托尔特克风格的艺术作品,隐隐生威地迎送着过往的人。这里还出土了许多人们熟悉的以美洲虎和雄鹰为主题的托尔特克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欣赏武士神庙。</p> <p class="ql-block">在神庙前和广场右侧,按一定规则排列着上千根柱子,这是规模很大的回廊遗址,顶部建筑已不复存在了。这类风格的长廊在托尔特克人的图拉城也可见到。用长廊围成一个庭园,将内部空间隔开,属于托尔特克人的建筑传统。</p> <p class="ql-block">神庙旁有很多粗壮的石柱,方形圆形都有,想来上面应该有一座规模很壮观的建筑,时间久了,已经坍塌损毁,只剩下石柱了,人们叫这里为“千柱群”。</p> 圣井 <p class="ql-block">奇琴伊察在玛雅语中即为“伊察人的井口”之意。尤卡坦半岛没有多少地面河流,因此,奇琴伊察地区三个终年提供充足水源的溶井便成为了人口聚集的中心。其中两个溶井至今存在,其中之一就是这个著名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圣井。这口深达23米的天然井为当地人提供饮用水,玛雅雨神怡克的信奉者把这口井视为献祭之井,将玉、陶器和熏香投入圣井作为对恰克的献祭,在大旱的时候还会用活人献祭。圣井很久以来就是尤卡坦地区的朝圣地,玛雅人之后的托尔特克人也一直把这口井视为神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有水则灵,圣井附近还建有很多辅助设施。经考古专家认定,这个废弃的方形建筑为玛雅人的蒸汽浴遗迹,看来玛雅人还是很会享受的。</p> <p class="ql-block">穿过布满摊铺的马路,来到奇琴伊察的南部。始建于公元514年的古城邦留有不少遗址,精美的古典建筑遍布雕饰,记录了1400多年前玛雅文明的辉煌。</p> 奥萨里奥大祭司墓 <p class="ql-block">大祭司墓是个缩小版的库库尔坎金字塔,四个侧面均有阶梯,顶部有神殿。19世纪末,由于发现了一些玉珠和几具骨骼,这座建筑被命名为大祭司神殿。现今,考古学家并不认为这座建筑是一座坟墓,也不相信埋在此处的人物是祭司。</p> 椭圆形天文台 <p class="ql-block">椭圆形天文台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600~850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为掌管风和天文的雨神而设,为玛雅文明遗址中发现的唯一圆形建筑物。这个方形大平台上的椭圆形建筑高22.5米,内部有螺旋状的石头阶梯旋转而上,一直延伸到塔的顶部,所以又被昵称为"蜗牛"天文台。</span></p> <p class="ql-block">天文台上层有8个观察天文的小窗口。门设在可以观察春季昼夜平分点、月亮最大南北倾斜及其他天文现象的位置。建筑边缘有很大的石杯,在里面装上水并通过反射来观察星宿,以确定玛雅人相当复杂且极为精确的日历系统。更奇妙的是,螺旋天文台的一些观测窗口,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它们面对的观察点竟然是肉眼无法看到的天王星和海王星。</p> <p class="ql-block">金星对玛雅人来说具有巨大的意义,这个明亮的星球被认为是战神和太阳的双胞胎。玛雅领导人利用金星的位置变化,来计划战斗和突袭的适当时间。玛雅人执着于对金星的研究,早早计算出了金星公转周期为584天,现代测量值为583.92天,误差0.08天。还观测到地球、太阳、银河中心排列成一条直线的现象,每26000年发生一次。计算出在11960日当中有405次满月,与现代天文学所测定的数据11959.888,仅相差0.112天。这些数据简直精确到让人嗔目结舌,拍案叫绝!</p> <p class="ql-block">此为天文台局部细节。玛雅人被后来的考古学家公认为是天份很高的民族,他们的许多文明的传统,至今仍然超出我们智商的范畴,令历史学家困惑。可惜的是,玛雅人仅仅把这些数据用于占卜战争或祭祀日期上,并没有形成理论体系或思想方法进而促进其他学科发展,也没有转化为实用技术,托尔特克人也是如此。整个社会始终处在农耕时代,让欧洲文明后来居上,并最终被征服。</p> 玛雅王宫宫殿 <p class="ql-block">玛雅王宫建于玛雅古典末期,是奇琴伊察南部最大最复杂的建筑群,高17米。西班牙人到达的时候,认为神庙内部的房间是为玛雅修女准备的,因此把它命名为 “修女院”,还有“教堂”。<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但</span>这座建筑群名字<span style="font-size: 18px;">和它们的实际用途毫无关系,</span>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座玛雅王宫宫殿,里边有众多的小室,供王室成员居住。</p> <p class="ql-block">奇琴伊察保留的玛雅普克风格建筑,集中体现在玛雅王宫的各种建筑上。比如这一片庙宇群,被西班牙人称为“教堂”,建筑上雕塑着长鼻子的雨神恰克的装饰形象。作为雨神,恰克自公元7世纪起,就是尤卡坦半岛上玛雅人的守护神。</p> <p class="ql-block">古城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平台、建筑和散件,静静躺在奇琴伊察千年土地上,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和沧桑。</p> <p class="ql-block">玛雅、托尔特克这两个民族的智慧铸就了奇琴伊察,即使在参观过程中,导游的各种讲述也无法区分什么是史实,什么是戏说,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这座古城的震惊和敬仰。或许,奇琴伊察的过往在历史长河中已渐渐为世人所遗忘,并像任何一个曾经兴旺的古城一样归于荒芜,但奇琴伊察的雕塑与建筑,那交融了两段辉煌文明的结晶品,在世界艺术史上会永远散发夺目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拍摄:又见炊烟</p><p class="ql-block">制作:又见炊烟</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13年11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