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张杨路,横贯浦东新区北部东西走向的一条交通要道,它起于黄浦江杨家渡渡口,止于金桥路金桥国际商业广场,全程12公里。</p><p class="ql-block"> 上图,浦东南路张杨路口第一八佰伴。</p> <p class="ql-block"> 张杨路,它与浦东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伴而生,见证了浦东探索、发展的辉煌历程。</p><p class="ql-block"> 上图,浦东南路张杨路口人行天桥。</p> <p class="ql-block"> 七一建党日,上海出梅了。出梅后的上海,蓝蓝的天,悠悠的云,不是蓬莱,胜似仙境。街头巷尾,久违的烟火气和咖啡香又回来了。历尽劫难,魔都的悠然生活如期而至。</p><p class="ql-block"> 上图,浦东南路张杨路口上海湾。</p> <p class="ql-block"> 如此美妙的天空,这般美好的心情,何不撒开双腿,来个漫步街头,品味海派建筑美学的晨走?心动不如行动。去哪?申城可去、可看的地方太多了,就走最熟悉、最亲切的张杨路吧。</p><p class="ql-block"> 上图,张杨路崂山路口鑫联广场。</p> <p class="ql-block"> 我这一辈子,自踏上浦东大地后,到过的第一条路就是张杨路。这条路,与我有着不解之缘:这里,有我童年的欢乐、少年的梦想、青年的奋斗、中年的反思;这里,或许也将是我老年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上图,张杨路东方路世纪大道三叉路口。</p> <p class="ql-block"> 七一的清晨,鸟儿的鸣叫声,把我唤醒,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只见东方晨曦微露,黑色中已透出血脉偾张的蓬勃血色,它预示:今天定是好天气。匆匆洗漱,换好行装,带着一点点激动,怀揣一丝丝期待,开启了我那连续两天,累计四十余公里的徒步行走计划。</p><p class="ql-block"> 上图,张杨路居家桥路口名典苑。</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空旷幽静的张杨路,自由呼吸,恣意撒欢。追着云朵,看那天色渐渐变亮;想着过往,任那思绪脱缰奔腾。这种感觉,唯有一字可以用来形容:“爽”。</p><p class="ql-block"> 上图,张杨路居家桥路口名人苑。</p> <p class="ql-block"> 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踏上张杨路,还是在1964年,那年,我6岁。这一年,父亲因工作调动,从繁华的南京东路贵州路上的培光中学,来到了同属黄浦,但交通闭塞的浦东南路张杨路上的光辉中学。</p><p class="ql-block"> 上图位置,原光辉中学正门口,现浦东食品商厦东侧大厦位置。</p> <p class="ql-block"> 是年,父亲带着我乘坐轮渡,由延安东路天文台过江,游黄浦江,看大轮船。上岸后,从陆家嘴立新造船厂围墙边,坐上了带着拖车的82路公交车,来到一个叫杨家渡的车站。</p><p class="ql-block"> 上图显示位置,原浦东二中心小学前的杨家渡车站,现上海湾商业广场。</p> <p class="ql-block"> 彼时的杨家渡,危房简屋连片,层层叠叠;小路纵横交错,犹似迷宫。这里,居住着大批上海的码头工人,他们吃苦耐劳,性格开朗,为上海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上图,原杨家渡和浦东二中心小学位置,现已由气势恢宏的上海湾取代。</p> <p class="ql-block"> 下车后,穿过浦东南路,对面就是张杨路。那时,浦东南路张杨路口有个足球场,冠名浦南,场内建有四根四百米的跑道和一个标准比赛用足球场地,虽无看台,但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十分豪华的了。彼时的张杨路,就始于此,止于东面的张家楼,全长不过3公里,再往东南,就是老杨高路。当时的张杨路,开行杨高线,上行始发站杨家渡,终点站高行镇,为郊县公交。</p><p class="ql-block"> 上图, 原浦南足球场和上世纪中期兴建的张杨中学位置,现为上海第一八佰伴。</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1964年,张杨路还是一条简易的农村公路,煤渣铺路,坑洼不平,车辆经过,尘土飞扬。更有意思的是,路上晒满了棕丝,铺天盖地,路人行走,只能从棕丝上踏过。春天,万物复苏,家父带着我,来到光辉中学东围墙处的田埂上挑马兰头,摘枸杞叶。蓝天白云,碧草悠悠;阡陌农田,沟渠交错。空旷的田野里,时而,鸟儿啾啾鸣唱;幽深的沟渠里,不时,鱼儿结伴戏水。簇簇金黄色的菜花,花香怡人;片片粉蝶样蚕花,沁人心脾。掩映在花海中的粉墙黛瓦,炊烟袅袅,里面的人儿,静静的、悠悠的生活着,怡然自得。都市里的村庄,这样的日子,还能回来吗?</p><p class="ql-block"> 上图,原光辉中学围墙西侧农田位置,现张杨路南泉北路口。</p> <p class="ql-block"> 如今,站在浦东南路张杨路口的天桥上四下张望:隧道越江,大路通衢;高楼林立,商贾云集,可谓天翻地覆慨而慷。</p><p class="ql-block"> 上图显示位置是原浦东最大的棚户区杨家渡地区,如今,复兴东路越江隧道从此穿过。</p> <p class="ql-block"> 天后宫大楼,浦东新区成立前黄浦区在浦东建造的第一幢干部家属楼,傲立于浦东南路杨家渡路口,与周遭环境形成极大反差,成为尚未开发时的浦东南路张杨路口的标志性建筑,黄浦区的一些风云人物,曾经居住于此。今天,天后宫大楼矗立在摩登的第一八佰伴地区,已呈半老徐娘的衰老状,往日风姿,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 上图,红叶石楠簇拥下的天后宫大楼。</p> <p class="ql-block"> 1965年,房管局为我家增配了位于浦东大道的崂山一村一居室,我和大哥、二哥,随同父母,来到了浦东生活。从1965年到1970年,我在东昌幼儿园和昌邑小学,接受了开蒙教育,也经历并见证了文革的兴起与发展。1970年后,我家搬迁到了张杨路的海港新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直住到了1974年搬离为止。在海港新村,</span>我受完了小学教育,并进入了中学。</p><p class="ql-block"> 上图是原海港新村与市建村合围处的东南角位置,现为交通银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 我的小学生涯是在张杨路小学度过的。张杨路小学是一所开办于五十年代的公办小学,办学历史虽然不长,但云集了一批像翟大禾、虞菊英校长这样的经验丰富的教育界翘楚,郭雪宝、马茹馨那样的如日中天的教育界精英,姚林秀、刘馥一样的满怀仁爱之心的年轻教师,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虽处文革时期,我们依然做到辨是非,明事理,有自信,懂自强,为成年后迎接挑战,做好了思想准备,奠定了人生基础。</p><p class="ql-block"> 上图,左侧是原张杨路小学位置。</p> <p class="ql-block"> 小学,我的同学基本都住在学校周边,多数是在海港新村、市建村、坟塘桥、钱家巷地区,一小部分,住在钱家巷西面的新村。改革开放后,这些地方都成为浦东早出形象、出好形象的首批动迁地区,昔日五十年代的工人新村、自建棚户简屋、祖传浦东老宅,如今都已无从寻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摩天大楼、现代商厦、宽敞大道。漫步在儿时生活过的地方,抚今追昔,不禁感慨系之。</p><p class="ql-block"> 上图是张杨路小学的东侧围墙外的农田位置,现为全季酒店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海港新村是五十年代上海市政府为解决上海产业工人的居住困难而兴建的工人新村,它是仿照苏联时期集体农庄的住房形式建造的,建筑样式为砖木两层结构,一个单元上下两户,卧室朝南,面积在二十平左右,厨房合用,无卫生设施。这种房子在五十年代的上海一出现,与原本市民自建的简易棚户比较,已是天壤之别,成为上海市政府奖励产业工人中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物质手段,在当时的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这种工人新村,现在的上海,只有在杨浦区的凤城新村还能看到它的身影。海港新村,主要居住着上海港驳船公司的先进员工的家属,他们进港驳公司前的的身份基本相同:船民。</p><p class="ql-block"> 上图,原海港新村、市建村位置,现世纪大道张杨路口,此处为观赏环球金融中心理想位置之一。</p> <p class="ql-block"> 市建村(北区),海港新村东侧的市民自建棚户简屋居住区,这里居住着来自江苏、浙江等省份,现从事着关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工人、自由职业者等一大批民众。市建村建筑密度高、阳光通透差、安全系数低,生活品质普遍较低。</p><p class="ql-block"> 上图,站在原市建村位置,观赏高耸入云的环球金融中心大厦,似有飘飘欲仙之感。</p> <p class="ql-block"> 市建村(南片区),位于张杨路以南,东方路以西,为市民自建棚户简屋小区。小区南面是原川沙县严桥公社光辉大队的农田,这儿,除夏日种植一茬水稻之外,其余季节,均种植蔬菜,收获的蔬菜,多数供应给上海市蔬菜公司,用于市场销售,部分供应上海市蔬菜公司下属的淀粉二厂,经加工后,出口海外,为国家换取宝贵的外汇收入。由于毗邻农田,夏日,蚊蝇猖獗,平日里,只要大田施肥,小区的空气中便会弥漫难闻的粪便臭,生活在这里,环境质量相对较差。</p><p class="ql-block"> 上图,原市建村(南片区)位置,现为汤臣集团大厦。</p> <p class="ql-block"> 坟塘桥,地处张杨路路北,离浦东南路约一公里路程。这是一个具有浦东本地特色的自然村落,建筑风格呈典型的绞圈房样式,在此居住的以浦东本地人为多,谈吐间,浓浓乡音,糯糯软软的,听来亲切又悦耳。我的同学中有些人居住于此。那时,学校组织小小班,我被分在陈慧小组,经常到她家做功课,捎带着撒欢嬉闹,捉蚂蚱、采豆花、打水仗……,各种游戏,花样百出,如同穿行在梦幻乐园一般,兴奋不已,直到今天,每每回忆到此,依然温馨犹在。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们可以再回童年,那该有多好啊!</p><p class="ql-block"> 上图为汤臣洲际酒店,其背后便是坟塘桥。</p> <p class="ql-block"> 钱家巷,位于张杨路路南,距浦东南路,不到五百米。与坟塘桥相同,钱家巷也以本地居民为主。钱家巷的建筑多为一层,个别临街建筑,也有两层砖木结构的。钱家巷的规模比坟塘桥略大些,乡村气息,则不如坟塘桥浓郁。</p><p class="ql-block"> 上图,酒吧尽头,南泉路路口,东昌南校东南方向,彼时的钱家巷。</p> <p class="ql-block"> 新村,位于浦东南路张杨路之东南。西,隔浦东南路,与杨家渡相望;东,隔内部道路,与钱家巷毗邻;北,与东方织带厂、杨家渡民办小学接壤。地理位置上,新村与路北的浦南足球场一起,无可争议地成为张杨路的龙头宝地。新村的建筑,基本上是自建棚户简屋,居民来自天南地北,多数是上海的产业工人,也有一部分自由职业者。</p><p class="ql-block"> 上图为中融大厦,其东南方是原新村位址。</p> <p class="ql-block"> 新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离我曾经居住的海港新村有一段路,上学时,我基本没有到访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图,华润时代广场正门,原新村就在其背后。</span></p> <p class="ql-block"> 1973年,我进中学了,就读的学校就在家父工作单位的对面,校名东南中学。这是一所由五十年代的民办补习学校改制而来的公办中学,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都不多,校舍仅有一栋三层楼的中西合璧别墅,它矗立在低矮的绞圈房民居的边上,鹤立鸡群,有点突兀。</p><p class="ql-block"> 上图,张杨路东明广场,图中正中位置是原东南中学旧址。</p> <p class="ql-block"> 东南中学的教师来源多元,有师范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理工科大学的肄业生,高中毕业后的留校生,企业支教的转干生,农场上调的高中生,甚至还有解放前律师事务所的名律师,可谓五花八门。在东南中学,他们各尽所能,各展风采,尽心尽力为社会培养着有用之人。</p><p class="ql-block"> 上图,华润时代广场东拐角处,此处偏东,原东南中学位置。</p> <p class="ql-block"> 在东南中学求学期间,得益于老师的栽培,获得了不少参加社会工作的机会,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日后所从事的工作,打下了基础。真心感谢母校,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是你们的栽培与信任,我的青春之梦才会在特殊时期的方寸之地孕育、升华,最终放飞蓝天。</p><p class="ql-block"> 上图,原东南中学对面光辉中学位置,现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 东南中学除张杨路本部之外,在浦东南路商城路口(今新梅双塔大厦处)尚有分部,但校舍更小,只有一栋两层砖木结构的教学楼,好像就五六间教室,运动场地仅为一小片水泥篮球场。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办学条件下,学校依然有所作为,为缓解政府入学难压力、提升基础教育毛入学率、提高上海未来建设者和劳动者的文化素养,做出了努力与贡献。</p><p class="ql-block"> 上图,浦东南路商城路东南侧新梅双塔大厦,原东南中学分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母校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培育自己的光荣的同时,亦把拼搏、奋斗的精神,深深地植入了万千学子的心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影响他们一生的人生信条与行为准则。</p><p class="ql-block"> 上图右前侧新梅双塔大厦大楼位置,原东南中学分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 进入中学后,同学的居住地更加分散,其中,位于浦南足球场和光辉中学北侧围墙边的同学一下增多。</p><p class="ql-block"> 上图,右侧公交车旁,原进出浦南大院的内部道路。</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是东昌区的家属大院,里面居住着一些曾经为解放上海建立了功勋的老党员、老干部及其家属,同学弘一的父亲,便是居住于此的曾经的地下党员。五十年代大院扩建,在西首别墅院落的东南方向,又盖起了几排两层苏式砖木结构的住房。东昌区撤区后,大院内的居民成分发生变化,除了部分仍是政府公务员外,多了在企业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职工及其家属。1977年,黄浦区教育局将光辉中学宿舍大楼改成教工住宅,教工住宅的进出通道也设立于此。</p><p class="ql-block"> 上图,第一八佰伴与双梅广场的中间,原浦南大院进出口通道。</p> <p class="ql-block"> 我1977年去崇明新海农场工作前和1979年返沪工作后,曾与父母一起,短暂居住在光辉中学宿舍大楼内,一直居住到1984年搬离。那时自己年轻,体能好,早上还会经常去边上的浦南足球场晨跑,那种生活,自在逍遥。</p><p class="ql-block"> 上图,建筑位置的正后,原浦南小区旧址。</p> <p class="ql-block"> 1979年母亲退休,顶替她,我从农场返回了城里,进入了崂山东路乳山路口的临东中学工作。那是一条注定艰难的奋斗之路。那时的我,除了这一身皮囊,腹中空空,一无所有。承蒙学校领导抬爱,到校工作不久,获得了以工代干的身份,先后在临东和海光两所中学里,从事学校团队工作,直到1984年,在取得了大专学历后,方才成功转干。皇天不负苦心人。整整一个八十年代,十年韶华,靠着坚强意志,克服重重困难,白天努力工作,夜晚挑灯夜读,最终获得了可以在教育界安身立命的必要条件——本科学历。回望走过的路,回味吃过的苦,思绪万千,感慨无限。</p><p class="ql-block"> 上图,第一八佰伴塔楼。</p> <p class="ql-block"> 1990年,我走上了黄浦区教育局团委书记的工作岗位,在这一岗位仅仅工作了一年,组织上又将我派往了潍坊中学,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1993年,浦东新区成立,与其他在浦东工作的干部一样,我离开了黄浦,留在了浦东,参与了浦东教育蓬勃发展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上海市民观念转变的整个过程。1994年,我转赴启新中学,担任校长,至此,命运又把我与张杨路串联起来了,我们再续前缘。</p><p class="ql-block"> 上图,商城路启新路口,原启新中学坐落于此。</p> <p class="ql-block"> 启新中学位于杨家渡地区的启新路,离张杨路不远,仅隔着一条震修支路。浦东开发开放之前,杨家渡是全市闻名的大型棚户区,无论占地面积还是居住人口,均名列浦东棚户区的前茅。1994年,浦东社发局一纸调令,我便从潍坊中学,来到了启新中学。记得来启新中学报到那天的情景,干部人事处处长陪着我,一路无语,从浦东南路走进了启新路。路上,简易的房屋、狭窄的道路、脏乱的环境、嘈杂的声音,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到了启新中学的校门口,发现门前的路原来是那么的狭窄,狭窄到居然连两部两吨卡车在此会无法交会。</p><p class="ql-block"> 上图,启新中学原址,现洋泾·菊园实验学校坐落于此。</p> <p class="ql-block"> 1994年,也是浦东新区建区后的第二个年头,城市发展百废待兴,与外滩一江之隔的浦东濒江区域亟待开发,百年难得的历史机遇,终于降临到了杨家渡地区,动迁被摆上了浦东城市开发的议事日程。作为杨家渡地区唯一的一所中学,我们将何去何从?人人关心,却不得而知。启新中学的教职工是大气、坚韧的,面对未知的征程,他们不彷徨、不等待、不气馁,而是上下一致,戮力同心,大家卯足了劲,人人都在为学校未来的命运与前途,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做足充分准备的启新人,终于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启新中学成为陆家嘴地区城市更新改造中唯一一所被保留下来的义务教育学校,实施了原地改造,这在号称寸土寸金的小陆家嘴地区,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 上图,洋泾·菊园实验学校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 1997年9月,启新中学与浦东第二中心小学、启新路小学三校合并,更名为洋泾·菊园实验学校,校址选定原启新中学,占地面积则在原启新中学基础上得到扩充。同月,我暂别学校,赴社会发展局党办工作。1999年6月,我重回学校工作,出任泾南中学党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 上图,洋泾·菊园实验学校户外篮球场。</p> <p class="ql-block"> 张杨路、东方路、世纪大道三路交叉口,浦东交通枢纽。浦东开发开放前,这里只有一条东西方向的张杨路,东方路的前身——文登路尚未通达此地,世纪大道,更是无影。</p><p class="ql-block"> 上图,世纪大道西南角,原市建村南片区旧址,现汤臣集团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前,文登路偏僻又荒凉,在我模糊的记忆里,记得这条路好像始于浦东大道,向南,通到现在的乳山路。路边,除了靠近浦东大道路口,有一家软木厂,生产各种灯塔牌瓶塞,乳山路口,有一家三建公司的化灰场,生产出白花花的石灰膏之外,再无其它企业和商店。改革开放初期,或因文登路的路名不够响亮,更名为东方路。</p><p class="ql-block"> 上图,站在东方路路口北望,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直插云霄。</p> <p class="ql-block"> 随着浦东改革开放步子不断加快,1997年,浦东开始建设由陆家嘴东泰路至杨高路的世纪大道,当时规划路名为中央大道。世纪大道设双向六车二慢主机动车道和两侧各六米的机动车辅道,两边为街心花园。2000年4月,世纪大道建成通车,正式定名世纪大道。后续,世纪大道的两头又分别作了延伸,形成了今天的北起东方明珠塔,南至世纪公园,长度达五公里的集交通、办公、商旅、休闲为一体的中心城区最宽阔的景观大道。</p><p class="ql-block"> 上图,原市建村南片区,现世纪大道地铁枢纽上盖建筑——百联世纪商厦。</p> <p class="ql-block"> 伴随世纪大道的开建,东方路也分期进行配套改造,分别对路幅、长度、景观进行拓宽、延伸与改造,2000年,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实现了与世纪大道同步通车的目标,这也确立了东方路今天在浦东交通枢纽中的功能地位,为后期世纪汇与百联世纪两大商业广场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上图,世纪大道东南、西南角,原光辉大队自然村与市建村南片区旧址,现在是世纪汇商厦和百联世纪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走在今日三路交汇的世纪大道,看着纵横交错的宽阔大道与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喜悦与自豪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上图,原海港新村、市建村北片区旧址,现交通银行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昔日的海港新村、市建村、坟塘桥、钱家巷,如今都已尘封在上海城市档案馆,成为一段城市更新、发展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上图,百联世纪商厦,原光辉大队自然村旧址。</p> <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历史将会告诉未来,现代浦东,它是如何从阡陌农田走来,又是怎样带着泥土芳香走入,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建设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上图,世纪汇广场,原市建村南片区旧址。</p> <p class="ql-block"> 浦东,您是中国发展的缩影!浦东,您是大国崛起的象征。美哉,浦东!壮哉,浦东。</p><p class="ql-block"> 上图,在世纪大道震撼感受陆家嘴世界现代建筑之奇迹——仨兄聚首。</p> <p class="ql-block"> 竹园小学,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竹园小学的前生是川沙县张楼小学,1995年划入黄浦区,张家楼地区开发后,学校搬入现址办学,更名为竹园小学。这些年,竹园小学声誉日隆,绩效显著,发展成拥有多个校区的名牌学校。</p><p class="ql-block"> 上图,竹园张杨路校区正门。</p> <p class="ql-block"> 钦赐仰殿,浦东留存最古老的道观,据说建于三国,已有千年。孩提时代,为采摘桑叶养蚕,去到六号桥,顺道去过钦赐仰殿。那时,道观因文革被破坏,破败不堪。文革后,1982年道观恢复宗教活动,1983年开始修葺,1991年竣工,恢复宗教活动。目前,钦赐仰殿大殿等处正在修缮,不久,一个更加肃穆庄重的钦赐仰殿,将会呈现在善男信女的面前,成为洗涤心灵、升华善念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上图,威严的钦赐仰殿太清宫。</p> <p class="ql-block"> 春竹大楼高层住宅小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张杨路竹林路与源深路之间,</span>是原黄浦区在浦东开发的最早一批高层住宅小区,与竹园新村同步建设,工程竣工于1989年。</p><p class="ql-block"> 上图,夏日早上,春竹大楼的背光照。</p> <p class="ql-block"> 涵乐园,位于张杨路源深路西北角,是张杨路沿线早期的高层商品住宅,地理位置优越,附加值高。其东侧,是免费观看源深体育中心足球比赛,南面,曾经是免费欣赏世纪公园烟花晚会的绝佳位置。</p><p class="ql-block"> 上图,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涵乐园。</p> <p class="ql-block"> 源深体育中心,位于张杨路源深路东南角位置,是浦东新区建区后建设的第一个大型体育比赛用场馆,它可满足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多项体育赛事所需场馆,也能为市民健身提供充足的运动场馆。源深体育中心还开放了游泳馆,由浦东游泳馆负责运营管理。源深体育中心原是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的下属单位,业务工作接受体育处领导 ,浦东社发局撤局后,源深体育中心随体育处一起,并入浦东新区教育(体育)局,前些年,体育处与教育局分离,现归口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p><p class="ql-block"> 上图,源深体育中心足球场。</p> <p class="ql-block"> 洋泾镇,浦江东岸离上海市中心最近的古镇之一。这里,曾经河港交错、石桥纵横;酒肆林立、商铺满街。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沿着沈家弄那高低不平的弯曲小路,一路向东,经过一个堆着好多好多、老高老高油桶的堆场,来过洋泾镇。</p><p class="ql-block"> 上图,矗立在张杨路罗山路西北角绿地中的洋泾镇地方志雕塑。</p> <p class="ql-block"> 古镇最吸引我的是:种子店里黝黑光亮的圆润种子,棉絮铺里悠扬悦耳的打击声音,点心店里香气扑鼻的菜肉馄饨。如今,洋泾镇已不复存在,曾经在古镇生活的人和发生的事,都已连同消逝的古镇,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一段永久的记忆,载入了浦东的地方志之中。</p><p class="ql-block"> 上图,博山路崮山路西南角名门世家,原洋泾老街旧址。</p> <p class="ql-block"> 走在今日张杨路崮山路口,看到建平中学的金苹果,历经风雨洗礼,依然色泽金灿。</p><p class="ql-block"> 上图,张杨路崮山路建平中学正门。</p> <p class="ql-block"> 望着上菱冰箱的研发楼,撑过烂尾困局,已然物是人非。</p><p class="ql-block"> 上图,张杨路崮山路明悦酒店,原上菱冰箱厂研发大楼烂尾楼旧址。</p> <p class="ql-block"> 昔日建平的掌舵人冯恩洪校长,居功至伟,求索不辍,七十多岁,依然驰骋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广阔天地里。他的成功说明: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p><p class="ql-block"> 上图,建平中学正门对面的旭辉广场,原上菱冰箱厂旧址。</p> <p class="ql-block"> 曾经上菱的掌门人薛尚礼厂长,晚节不保,魂断商海,烟消云散,已然消失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中。他的败走揭示:一个贪厂长,可能糟践一家好企业。</p><p class="ql-block"> 上图,张杨路崮山路口旭辉广场,原上菱冰箱厂旧址。</p> <p class="ql-block"> 两位同时代的改革先锋,门对门的弄潮儿,开局同样精彩,为何结局如此迥异,是命运不公?还是世道不平?不,命运是公平的,上苍是公正的。两人走到今天,一个天上,一个地狱,一切取决信念,有赖定力,怪不了天,怨不得人。</p><p class="ql-block"> 上图,张杨路旭辉广场南入口。</p> <p class="ql-block"> 名人苑,浦东新区建区后建成的第一家集绿地休闲、会务接待、文体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为浦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提供了诸多服务保障,是蜚声浦东的休闲场所。</p><p class="ql-block"> 上图,疫情时期,热爱运动的老年市民相约在名人苑门前打羽毛球。</p> <p class="ql-block"> 名人苑宾馆,昔日各类公务会议、商务宴请的活动场所,曾宾客盈门,门庭若市。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这里顿时经营惨淡、黯然失色。最近五六年,名人苑宾馆索性大门紧闭,等待改造。期待改造工程早些启动,为浦东市民提供更多优质舒心的休闲娱乐项目,以满足市民日群众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p><p class="ql-block"> 上图,等待拆除重建的名人苑宾馆。</p> <p class="ql-block"> 罗曼园,由原名人苑影院改建而成,承接市民婚庆筵席。这里,曾经华灯璀璨、高朋满堂、觥筹交错、风光无限。如今,曲终人散、人去楼空、浪漫不在、门可罗雀。</p><p class="ql-block"> 上图,闭门谢客的罗曼园。</p> <p class="ql-block"> 浦东新区疾控中心,位于张杨路居家桥路西北侧,它是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的专业指导单位。疾控中心与我居住的小区仅隔着一条街,在上海新冠病毒疫情极为严重的那个春天,疾控中心临街的办公室,几乎夜夜灯火通明,疾病预防控制的专家、领导和医务工作者,为了守护浦东一方平安,坚守岗位,夜以继日地进行流调工作,此等敬业精神,值得社会敬重、民众称颂。</p><p class="ql-block"> 上图,浦东新区疾控中心大楼。</p> <p class="ql-block"> 新冠疫情尚未完全控制,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浦东防疫工作者任重道远。祈愿大楼夜晚的灯火能够渐渐暗下,让我们的防疫工作者早早回家,与亲人团聚。</p><p class="ql-block"> 上图,浦东新区疾控中心正门。</p> <p class="ql-block"> 名典苑,坐落于张杨路的南侧,东距云山路地铁站两百米,西离居家桥路一百米,交通便捷。名典苑建于本世纪初,小区受到既有道路、河流、住宅的制约,绿化面积有限,但住房户型、面积优势明显,在本地并不多见。</p><p class="ql-block"> 上图,蓝天白云下的名典苑小区。</p> <p class="ql-block"> 本人2003年入住此处,迄今快二十个年头。名典苑小区面积虽然不大,但周边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生活十分便利,是较为理想的居住地。今春,上海发生突发疫情,封控期间,因为小区规模小、住户少、人口密度低,政府各项防疫、管理制度易于落实,因而小区基本安全,少了不少大型社区因体量大而带来的无谓担忧。</p><p class="ql-block"> 上图,名典苑小区全貌。</p> <p class="ql-block"> 居住于此,因前无遮,后无挡,视野开阔,天天晨观金桥日出,暮赏杨浦日落。凭栏远眺,目光所及,气象万千,风景如画。</p><p class="ql-block"> 上图,日出金桥耀东方。</p> <p class="ql-block"> 上图,日落杨浦红满天。</p> <p class="ql-block"> 上图,云龙翻腾气势壮。</p> <p class="ql-block"> 上图,祥云瑞气佑金桥。</p> <p class="ql-block"> 上图,夕阳夕照浦东美。</p> <p class="ql-block"> 上图,悠悠白云夕照明。</p> <p class="ql-block"> 上图,天蓝地绿气象新。</p> <p class="ql-block"> 碧云庭老年公寓位于张杨路枣庄路口,由金桥开发区开发。老年公寓由东西与南北两栋单体高层建筑构成。该公寓与同期开发的碧云庭服务公寓同步竣工,服务公寓已在多年前投入使用,其中一栋楼的部分楼层租借给了上海纽约大学作为学生公寓使用。老年公寓为全装修拎包入住房,无需租户自行装修,省去了不少的装修麻烦。公寓附近交通四通八达,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久金广场就在边上,不失为年老后安度晚年的理想去处之一。不知何故,装修竣工多年的老年公寓至今还未开业。</p><p class="ql-block"> 上图,碧云庭老年公寓外景。</p> <p class="ql-block"> 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位于张杨路的末端,过了金桥路,张杨路谓之张杨北路。</p><p class="ql-block"> 上图,金桥国际商业广场南广场张杨路金桥路过街口。</p> <p class="ql-block"> 金桥国际商业广场由摩根士丹利规划与开发,占地面积六万平方米,总建筑体量达十八万平方米,为金杨地区最大的一站式购物中心。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于2009年正式开业。</p><p class="ql-block"> 上图,金桥国际商业广场南广场。</p> <p class="ql-block"> 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为街区式商业广场,在六万平方米的面积里,建起了若干栋单体建筑,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存,以中心花园为纽带,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p><p class="ql-block"> 上图,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中心花园西侧。</p> <p class="ql-block"> 金桥国际商业广场由金桥路、张杨路、枣庄路和博山东路四路围合而成,其东北部为金桥瑞仕花园。这一地区在浦东开发开放前,属川沙县金桥乡金联大队。</p><p class="ql-block"> 上图,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中心花园钟楼。</p> <p class="ql-block"> 金桥国际商业广场的建筑多为单体多层,仅六座是小高层。置身其中,仿佛穿行在某个商业街区,商店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很接地气,全然没有大型楼宇式商城那种闷罐式购物环境的感觉,畅快舒心。</p><p class="ql-block"> 上图,金桥国际商业广场六座外景。</p> <p class="ql-block"> 金桥国际商业广场有着浓烈的乡村情怀,它身处都市,但常年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春日的阳光下,盛开在花坛里黄灿灿的菜花,花儿妖艳,花香扑鼻;仲夏的晨曦中,生长在广场上绿油油的稻子,拔节抽穗,清香怡人。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向到访的人们传递出自己“来自泥土,沐浴花香”的强烈信号。打造企业文化品牌,注重地域文脉传承,这样的文化有根基,有温度,必定也会有生命。</p><p class="ql-block"> 上图,茁壮成长中的都市稻田。</p> <p class="ql-block"> 上图,春天菜花分外黄。</p> <p class="ql-block">上图,夏日稻禾长势好。</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临街商铺格外艳。</p> <p class="ql-block"> 上图,绿意盎然环境美。</p> <p class="ql-block"> 上图,路旁小亭童趣多。</p> <p class="ql-block"> 上图,拐角花园旺旺旺。</p> <p class="ql-block"> 上图,苦涩回味尝不够。</p> <p class="ql-block"> 上图,咖啡焦香我最爱。</p> <p class="ql-block"> 久金广场,位于张杨路南侧,与金桥国际商业广场遥相呼应,构成了张杨路金桥路商业街区的完整体系。久金广场由金桥开发公司开发建设,为单体小高层商办两用大厦,一至三楼是商业用房,四楼起,为办公用房。久金广场的商业体量远不如金桥国际商业广场,因而,人气也不如金桥国际商业广场,但此处的影城,弥补了金桥国际商业广场的不足。</p><p class="ql-block"> 上图,晨曦里的久金广场。</p> <p class="ql-block"> 金桥瑞仕花园位于枣庄路与博山路围合处,背靠金桥国际商业广场,建成于2007年,小区区位优势明显,绿树成荫,环境怡人,是拎包入住式小区。亦兄亦师的李国成老师,从川沙中学退休后,一直生活在川沙,去年,选择离开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川沙,回到故土金桥,在金桥瑞仕花园安家落户。如今,他虽已八十高龄,但依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善于学习新知识,摆弄新玩意,他的小视频编辑与制作技术一流。</p><p class="ql-block"> 上图,掩映在张杨路绿荫里的金桥瑞仕花园。</p> <p class="ql-block"> 上图,白云下面有李家。</p> <p class="ql-block"> 上图,焦香弥漫引客来。</p> <p class="ql-block"> 上图,优美环境人添寿。</p> <p class="ql-block"> 上图,愿兄康健多创作。</p> <p class="ql-block"> 张杨路,见证了浦东三十年砥砺前行的历史;张杨路,承载了浦东三十年一飞冲天的梦想。张杨路,你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案例,你的成功昭告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结缘张杨路,半个多世纪情洒张杨路。张杨路,你我此生不离。</p><p class="ql-block"> 上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