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1.在场</b></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接触“在场”这个概念,是源于多年前关注了广东省名班主任陈晓华老师,陈老师主张和倡导<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灵瑰在场”的班主任教育</b>。陈老师的教育专著《班主任突围》里面有大量的“灵魂在场”的班级管理故事。最早发布在陈老师的教育博客上,我每天就像追剧一样期待陈老师的更新。班级工作中也常常以必须“在场”来要求自己。</p> <p class="ql-block">当时我理解的“在场”就是存在和参与。前几日在华侨城参加襄阳市继续教育中心和张德兰名校长工作室主办的领航培训时,再次听见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叶显发教授讲到为什么需要校本研修时提到了“在场”一词。</p> <p class="ql-block"> 通过百度,我才知道“在场”原来是一个哲学概念。所谓在场,就是指这些在二元对立中占主导地位的概念在场。也就是说,一个事物,一定要有其本质,其本质一定要在,如果本质不在,这个事物就不可能在。<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在场”就是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就是“面向事物本身”。</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18px;">“在场”强调了现场感。</b></p> <p class="ql-block">叶教授说教师劳动特点(个体)具有实践性,经验性,临场性,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使之增效必须要在实践——在场、经验——反思、临场——行动中走个来回,这就需要校本研修要以参与式、课例式、问题式为主。</p><p class="ql-block">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校本研修抑或是其他什么事情,<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要想做好,“在场”(直面事物本身)都犹为重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2.反思</b></p> <p class="ql-block">“反思”,是再熟悉不过的词语。老师们也常常写教学反思。所谓反思就是反过来思考。即指对自己所做所为或人生经历的总结,并从中找出取得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p> <p class="ql-block">而叶教授以《爷爷的芦笛》一课的教学研讨却给“反思”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叶教授说:<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对熟悉的东西再次陌生化,这就叫反思,我们要想提升反思的能力,就要跳出熟悉的模式,用陌生的眼光来研究</b>。具备“跳出三界外,又在五行中”的能力,才能做到真正的反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3.汲取</b></p> <p class="ql-block">南漳县汴河小学曾秀群校长:把教师成长力作为发学校发展核心力。注重唤醒<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教师专业觉醒</b>,提速成长的步伐。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真正做到<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了解前沿,进入前沿,站在前沿。</b></p><p class="ql-block">武昌区三道街小学尹慧红校长:校本研修要高瞻远瞩,躬身入局,提纲挈领,日醒月修……尊重教师专业研修权和专业发展权,<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读懂、想透、做实</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维涛教授指出,做时代的大先生要有<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静水流深的魅力;守正出新的正力;识变求变的势力;责任担当的韧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以下全是金句:</b></p><p class="ql-block">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思想的人讲思想;让有文化的人讲文化,让有方法的人讲方法……在热爱中发现美,教育中孕育美,示范中传递美。</p><p class="ql-block">办学思想要有源流,有温度,有呼吸,有载体。</p><p class="ql-block">人文滋养,个性成长——让学生在学校得到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p><p class="ql-block">生态性的问题,要用系统性变革去解决系统性变革的关键,在于结构性的转型。</p><p class="ql-block">创新人才是自己“冒”出来的,而不是被他人“养”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沉下心来做教育,自然厚积薄发。</p><p class="ql-block">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p><p class="ql-block">在有限的空间做无限的教育。</p><p class="ql-block">不要给孩子背不动的书包,要给孩子带得走的能力。教育者必须对教育有信仰。</p><p class="ql-block">以教育家的情怀办学,让美好相遇,如果用昨天的方法教育今天的孩子,那是在毁掉孩子的明天。</p><p class="ql-block">最好的教小学教育是用心陪伴。</p><p class="ql-block">有选择请进来,有章法走出去,有目的深参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记住的,才是得到的……不断学习,期待与“美好”相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