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风.劳动

远方

<p class="ql-block">  农民家的孩子,学会的第一课是劳动而不是读书。农村人不会劳动怎么行?</p><p class="ql-block"> 扫院子,扫地,给鸡喂食,给牲口舔草料,给猪和食,去野地给猪打草是我最先学会的劳动技能。四岁左右,这些活我已经干的很熟练了,虽然那头大灰驴总会抢我碗里还没分撒的料(料是玉米,豌豆,或者那些不够饱满的麦子,牲口只有在农忙时节需要出大力时才能享受料的待遇),我的力气不足以推开它,每次它总多吃一大口。</p><p class="ql-block"> 那些都是相对轻松的“技术活”。抬水是我接受的第一项体力活。我和哥哥去一里地之外的山泉边抬水,三十多斤的一桶水对于五岁和七岁的孩子实在有些沉重,尤其是木质的扁担压在稚嫩的肩膀上,疼得我龇牙咧嘴。刚开始不会换肩,一个肩膀撑到家,一趟肩膀就磨破了皮。第二趟,肩膀上疼得不敢挨扁担,只好换另一个肩膀。流了好多的汗,磨破两个肩膀,我第一次尝到体力劳动的苦。第二天空桶扁担都压的肩膀生疼,把上衣叠成方块垫在肩上,果然好多了。此后,抬水成了我和哥哥每天的必修课。十天下来,我的肩膀完全可以承受扁担的压力了,也不用垫衣服了,磨破皮的地方早已结痂,更耐磨了,途中不用停下也可自在地换肩了。而每天抬水的量也在增加,三桶,四桶,直到再也不用父母去挑水。</p><p class="ql-block"> 对于农民,不干地里的活都不叫干活。我六岁时和哥哥一起被带到田地里,干真正的农活——拔扁豆。扁豆只有十公分左右高,根却扎得深,如果遇地里聚过水的地方,拔起来更牢固。一把握住四五棵扁豆,得握紧了,才不会把豆角捋掉,用力一拔,扁豆连根拔起。开始觉得好玩,不过如此,还试图超过父母的速度。可是不到半小时,手上的皮肤捋得生疼,手也没劲了,豆角被捋掉了好多。太阳正红,汗水不停地流下来,在尘土的脸上冲出一条条“沟”,再望望无边的田地,不知何年何月才可能把这块地里的扁豆拔光。扁豆长的矮,还得蹲着拔,时间久了,腰酸痛,每当我和哥哥叫唤腰疼,母亲总会笑话我俩:“娃娃家那来的腰!”我还不服气,谁说娃娃没腰!(后来才明白,常年累月的高强度劳动,农民都腰酸背痛,疼痛才让人感觉到腰的存在。)父母总是不紧不慢,但也不停歇,拔扁豆的速度总比我们快多了,我和哥哥拔一会歇一会。为了更快,总开辟很窄的一绺往前拔,但后来发现,都没用,只好踏踏实实和父母齐头并进。汗水不停地流,手疼到麻木。回家的路也感觉没力气走了。三四天,一家人才把一块地的扁豆拔完了。可还有好几块地呢,麦子也快黄了,豌豆也熟了……手劲大了,皮糙了,干活也不急了,一个字“熬”,不停地干,时间熬够活才能干完。</p><p class="ql-block"> 一年最主要的农活都围绕着麦子,那是家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割麦子是高强度的体力活更是技术活,麦黄六月,麦子说黄就黄,熟过了容易掉麦粒,还有时不时的雷雨,农民是跟老天抢粮食。所以割麦子都是太阳最毒的时候,还得快!而捆麦子就需要技术,捆得好,往场里运就容易,捆不好,就散了。家里土地少的人,就靠给人家割麦子挣点钱,他们有个特殊的名字——麦客。庄稼人就靠体力吃饭,我们小孩子是干不了的。等父母把所有麦子都收割完了,我和哥哥赶着家里两头毛驴去驼麦子。地在家对面的山坡上,一个来回就要走两个小时。父母用肩挑两大捆,毛驴各驼一驼。天还黑着就出发,中午十二点多回来,刚好能驼三回麦子。每年运送麦子,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村里五六十头毛驴、骡子,大人肩挑,小孩赶牲口,排着长长的队伍顺小路从这座山走到那座山,铃铛声,吆喝声,农人途中大声交流收成天气或是村里的事,彼此起伏。夏天的村庄是沸腾的。虽然我只牵着毛驴走,比起父母扁担两头沉甸甸的麦捆,轻松多了,可连着走六七个小时,我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大约十多天,麦子终于上场了!而此后,晒麦子,碾麦子,扬场,扛麦子,打草垛……再到后来的种麦子,没一个是轻松的。</p><p class="ql-block"> 除了地里的活,因为家里没女孩,也因为上了初中要住宿自己做饭,母亲早早就教哥哥和我做饭。哥哥六岁时就会了煮洋芋。八岁正式做饭,饭是最简单的浆水面条,但手擀面可不是简单的事,和面要放碱,多少很有讲究,水不能多,多了太软没法擀,也不能少,少了面不柔,边会裂开。炝浆水,炒盐菜,这些都简单多了。我是十岁开始学做饭,从开始的面条,到面片,炒烩菜,炒洋芋丝。农忙时节,母亲是不管灶上的事,村上的大婶大嫂也羡慕母亲,没生下女儿,但儿子啥都会干。</p><p class="ql-block"> 父母一年四季都不得闲,农活很苦,永远干不完。劳动的苦,永无尽头的劳作,也许是我决心读书远走高飞的一个原因。劳动让我在以后遇到任何苦难都能平心静气地面对,也有足够的耐心做最持久的努力。母亲跟我和哥哥说的最多的话是要我们好好念书,将来吃公家饭,不要像她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下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