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六天奔子栏镇</p><p class="ql-block"> 到达奔子栏我们就由川藏线进入了滇藏线。奔子栏,藏语的意思是“美丽的沙坝”。位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白马雪山脚下,金沙江西岸,与四川省德荣县隔江相望,214国道穿越奔子栏,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奔子栏也是金沙江重要分段点,在奔子栏之上金沙江怒涛滚滚,汹涌奔流,而之下江面则豁然开阔,江水平静。</p><p class="ql-block"> 奔子栏镇金沙湾大桥是云南奔子栏的标志。大桥一头是四川瓦卡镇,另一头是云南奔子栏镇,大桥横跨在金沙江上,连接着川滇两省。</p> <p class="ql-block">金沙湾大桥铁皮桥面。</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大拐弯</p><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大拐弯,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梅里雪山国家级景区五大板块之一,被称为“长江第一湾”,位于“死亡公路”滇藏线,云南与四川交接处,这条214国道,也是云南进藏的必经之路。金沙江大拐弯,海拔接近2500米,回旋弯度达到180°,站在观景台上,山脉、河流,和远处的村庄,尽收眼底,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大拐弯弯里的山体位于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的四川省德荣县子庚乡境内,而大拐弯本身,河东属四川子庚乡,河西属云南奔子栏镇。由北向南纵贯全境的定曲河,在先后接纳了玛伊河和硕曲河之后,携三江之水投入了金沙江的怀抱,在江水汇合处,形成“三壁夹两江”的奇景。</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骑行、摩旅、自驾的胜地,沿途可以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骑友、摩友和自驾旅行者。因金沙江大拐弯形似欧米伽字母,又被称做欧米伽大拐弯。</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p><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内。地处滇、川、藏三省结合部,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梅里雪山属青藏高原东南缘、澜沧江与怒江之间的滇藏边界的怒山山脉,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十三座山峰,俗称“太子十三峰”。它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总面积960平方千米。梅里雪山景区五大板块:包括1、位于三江并流云南保护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金沙江大湾景区,2、拍摄梅里雪山全景最佳位置的雾浓顶迎宾台,3、进梅里雪山或雨崩的重要枢纽的飞来寺观景台,4、可观神瀑、冰湖的雨崩景区,5、低纬度热带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的明永冰川景区。梅里雪山是云南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和世界温带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17个关键区域之一。梅里雪山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最具国际品牌价值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大拐弯室内景点</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p> <p class="ql-block"> 卡瓦格博峰,太子十三峰雪山主峰,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处于世界闻名“三江并流”地区,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的第一高峰,是全世界公认为最美丽的雪山,被誉为“雪山之神”。</p> <p class="ql-block">白马雪山</p> <p class="ql-block"> 白马雪山位于云南省德钦县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山针叶林、山地植被垂直带自然景观和滇金丝猴。</p><p class="ql-block"> 本区地处横断山脉中段,巍峨的云岭自北向南纵贯全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座,主峰白马雪山海拔5430米,相对高差超过3000米。区内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在水平距离不足40公里内,有7-16个植物分布带谱,相当于我国从南到北几千公里的植物分布带,蔚为奇观。本区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星叶草、澜沧黄杉等十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滇金丝猴、云豹、小熊猫等30多种,有“寒温带高山动植物王国”之称,具很高的科学价值。</p><p class="ql-block"> 巍峨的云岭白雪皑皑,远眺终年积雪的主峰,犹如一匹奔驰的白马,因而得名“白马雪山”。为了保护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典型的山地垂直带自然景观和保持金沙江上游的水土,1983年在云南省德钦县境内白马雪山和人支雪山的金沙江坡面,划出19万公顷建立自然保护区,现已扩到27万公顷。整个保护区海拔超过5000米的主峰有20座;最高峰白马雪山达5430米。</p> <p class="ql-block">白马雪山</p> <p class="ql-block">白马雪山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周围的植被</p> <p class="ql-block">飞来寺</p><p class="ql-block"> 位于距德钦县城8公里处的滇藏公路沿线。它最初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近390年的历史。飞来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依正乙山山势拾级而建。沿途古松森列,日影斑驳,小溪曲折,松涛低鸣。山门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寺云封”,使人浮想联翩。</p><p class="ql-block"> 飞来寺建筑高低错落,殿堂屋宇呼应配合。全寺由子孙殿、关圣殿、海潮殿、两厢、两耳、四配殿组成。</p><p class="ql-block"> 正殿依照山势凿成平面,借助山体形成一壁,至今仍然坚固壮观。匠人在山石上凿出海潮大殿的雕刻主体——海潮龙王送女出嫁图。画面左边塑有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右边塑有《西游记》人物故事,无不精妙绝伦、逼真入神。</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建寺时选址原定在现址两公里以外的地方,全部用料已经备齐,就在破土动工的头天晚上,柱梁等主要建筑材料不翼而飞,住持和尚派人寻踪追迹。找到现址时,发现柱梁已按规格竖好,且无大殿的后梁后柱,人们以为这是神意,于是遵照神意把寺建成于现址,并因柱梁飞来自立,命为“飞来寺”。</p><p class="ql-block"> 今天,站在豆温村边远看飞来寺,确有欲飞之势。</p><p class="ql-block"> 飞来寺正对卡瓦格博峰,上建有“中日梅里雪山登山勇士殉难”纪念碑和一座佛塔,纪念碑是为纪念1991年1月4梅日梅里雪山登山队的17名遇难登山队员而立的。佛塔则是为了纪念十世班禅视察德钦所建。</p> <p class="ql-block">飞来寺</p> <p class="ql-block">在飞来寺观景台看梅里雪山</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千年古盐田</p><p class="ql-block"> 芒康盐井古盐田已有1300年历史,位于西藏芒康县盐井镇澜沧江东西两岸,是我国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盐井县考》云:“此间既无煤矿,又乏柴薪,蛮民摊晒之法,构木为架,平面以柴花密铺如台,上涂以泥,中间微凹,注水寸许,全仗风日,山势甚峭,其宽窄长短,依山之高下为之,重叠而上,栉比鳞次,仿佛町畦,呼为盐厢,又名盐田。”</p><p class="ql-block"> 芒康盐井古盐田位于“三江并流”中的澜沧江两岸,是地质断裂带。地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到断层阻挡,便在断层线附近出露地表,形成盐泉(井)。这里的盐泉(井)沿澜沧江河谷出露。附近的地面也出现有盐华,当地群众称之为盐霜。盐泉都有较高的温度,大多在40℃左右,为氯化钠水,钾离子含量也不少,学者推测这种浓度很高的盐泉是深部地下热水在上升途中,溶解部分盐层,盐水沿断裂带涌出地表形成的。</p><p class="ql-block"> 盐民从澜沧江边的盐卤水井中用木制水筒背上卤水倒入卤池中风干浓缩,再倒在盐田进行风干,结晶成盐。</p><p class="ql-block"> 依山而建的盐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独一无二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一处自然和人文融为一体的世界奇观。</p><p class="ql-block"> 盐井主要产红盐和白盐,江边有居民的一侧主要产白盐,用于做酥油茶、化妆品、牙膏等;江对岸悬崖上产红盐,主要是喂家畜或做藏香,泡脚也不错。两边共有3200多块盐田,年产量达数百万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沿途路景</p> <p class="ql-block">前往奔子栏镇途径硕曲河与定曲河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硕曲清澈的河水与定曲混黄的河水</p> <p class="ql-block">芒康是进入西藏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盐井农民喜获丰收</p> <p class="ql-block"> 红拉山是芒康到西藏盐井国道214途中的一座神山,垭口离芒康县城60公里,海拔4448米,“拉”在藏语里有“神、佛”之意。红拉山垭口上只有一块大石头上注明名称,没有象其他垭口上有说明,但有红拉山自然保护区的介绍(金丝猴),可它确实是滇藏线进入西藏的一个大垭口,翻过这红拉山垭口便进入了西藏境内的芒康,滇藏线也就与川藏线交汇成了一条线。</p> <p class="ql-block"> 红拉山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濒临灭绝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为主,滇金丝猴是如同大熊猫一样的珍贵的灵长目类动物。</p> <p class="ql-block"> 拉乌山,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318国道拉乌山垭口海拔4338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