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冠疫情肆虐困扰多日,终于有所缓解,老狼团于2022年6月22至24日组织进行了一次仲夏皖南自驾游活动。来自芜湖、马鞍山和合肥的12位老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p><p class="ql-block"> 老同学滕祁源热情承担了活动具体安排的重任,精心设计、周全完美地组织了此次活动,带领我们游览了他的家乡祁门县和他工作过的地方歙县、黟县的秀美山水、人文古迹。祁源给这次活动的定位是:游古村落品徽文化;考察古徽州新农村建设,体验皖南乡村民情。</p> <p class="ql-block"> 22日上午,12人分别从合肥、芜湖同时出发,自驾至祁门县牯牛降高速道口汇合,然后参观游览祁门县的两个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牯牛降道口拐弯不远处就是渚口乡大北村,一个基本是原生态的地方。青山绿水,参天古树连片,处处是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几百上千年的古树比比皆是。两颗1200年树龄的香樟树算起来与唐朝白居易同时代,仍然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p> <p class="ql-block"> 培银兄与这颗1200年的古树合影,定做健康长寿老人。</p> <p class="ql-block"> 祁门县是安徽的南大门,属古徽州“一府六县”,建县于唐永泰二年(766年)。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祁门是“中国红茶之乡”,驰名中外的祁门红茶曾两度获得国际金奖,被誉为“群芳最”、“茶中英豪”。</p><p class="ql-block"> 祁门县古村落众多,是古徽州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较有代表性,且各具特色的古村落至少有9个,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筑特色和秀美景观不容错过。</p><p class="ql-block"> 此次我们主要参观考察其中的两个古村落:渚口古村和桃源古村。</p> <p class="ql-block"> 渚口村隶属于祁门县渚口乡,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北宋年间的渚口村,已有千年历史,一面靠山,三面环水,大北河由东北向西南绕村而过,河水清澈平缓,如玉带环绕。渚口村村形似“铜锣”,为易出名人的风水宝地。所以渚口村古称“锦城里”。</p><p class="ql-block"> 渚口村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为使铜锣地形风水免受破坏,千百年来,渚口村只挖两口井,寓铜锣有两个穿绳的眼之意,决不允许再多挖井。</p><p class="ql-block"> 渚口全村主要有3姓人家:倪氏、吴氏、胡氏。其中倪氏人口最多,如今村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仍是倪姓,是祁门公认的望族。但现已发展到二十多个姓氏,有汉、回、瑶等民族。倪氏一直以来与村中的吴、胡二姓,互为联姻,和睦相处。</p> <p class="ql-block"> 渚口村还是远近闻名的曲艺之乡,原来曾有自己的戏班子,主要唱渚口村原汁原味的土戏。最经典的当属当地艺人倪世德作词作曲编舞的《采茶舞》和《扑蝶舞》。这些戏曲创作灵感完全来自当地人的生活,非常接地气。当年曾应邀进入中南海演出,后来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渚口村一直保留采茶扑蝶舞、十番锣鼓、舞草龙等诸多民俗文化,村里文艺演出风气始终兴盛,祁门有名的民间舞蹈《扑蝶舞》和《姐妹看灯》都与之密切相关。</p> <p class="ql-block"> 渚口村古朴雅致,现存"贞一堂"、"一府六县"两处古建筑,均极为独特,堪称经典。</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贞一堂时,在此等候的倪笃庆老人家亲自为我们解说。</p><p class="ql-block"> 经了解,倪笃庆是村里家族的老人,被村民们尊称“族老”。他长期以来致力于收集、整理、考证渚口村史,并博览文史古籍,笔耕不辍,编纂了《千年渚口简介》一书。虽然已经82岁了,但依然坚守在文保员的岗位上,他尽职尽责、对古建筑视若珍宝,对渚口村历史非常熟悉,如数家珍。</p> <p class="ql-block"> 倪氏宗祠“贞一堂”,为古代徽派建筑,始建于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距复建亦有百余春秋。其气势之宏伟,高大开阔之壮观,在老徽州极富名气,被誉为"徽州民国第一祠"。贞一堂制做讲究,精雕细刻。资料介绍,享堂东西两山墙脊柱取料于一根树木。享堂正脊高22.2米,可见该树木是一株高达30多米,树围粗2米余之参天大树,可称得“天下第一柱”。</p><p class="ql-block"> 文献记载,贞一堂曾两度遭遇火灾而又重建。清兵入关时,贞一堂被毁于兵火,康熙癸丑(1673年)重建。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十六日因燃放爆竹引发火灾,除门前“道士巾”外,全部被毁。1912年,族人倪尚荣捐巨资重建。</p> <p class="ql-block"> 倪氏宗族崇文重教、诗礼传家。为了鼓励族人上进,形成读书之风,采取了许多褒奖制度,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每当村里有一个考取举人以上功名的子孙,族人就为他打造一个旗杆石鼓,置放于祠堂门口,并插上旗杆,悬挂幡旗,籍以激励仕进,彰显荣光。</p><p class="ql-block"> 由于渚口村文风昌盛,历代名人辈出。古有举人5人,文武科进士5人,七品以上官员16人。明清两代,村人远游淮泗,经商者无数。倪本高,明万历业盐两淮,起业巨万;清末民初粮商倪尚荣,因修县积谷仓而受民国总统黎元洪“泽被乡闾”的匾额嘉奖。小小一山村,如此人才济济,可见崇文重教、褒奖激励制度效果显著,也表明这里是个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 现在贞一堂前的广场上,仍整齐放置着18对旗杆石鼓,甚是壮观,记录了村子当年昌盛的文风,也向世人昭耀着倪氏族人昔日的荣光。</p><p class="ql-block"> 这些旗杆石鼓有大有小,有的上面刻有“进士”两个大字。文革中,倪氏族人为保护这些旗杆石鼓,将它们统统搬到村前面的河里,用泥沙埋起来,才免遭破坏。直到”贞一堂”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确认不会再遭破坏时,村民才陆续从河里挖出旗杆鼓搬回放置原处。</p> <p class="ql-block"> 宗祠大门两侧一对乌黑发亮的“黟县青”抱鼓石,犹如两位儒雅的门官从悠远的岁月走来。</p> <p class="ql-block"> 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嘉奖清末民初粮商倪尚荣的题匾《泽被乡闾》。</p> <p class="ql-block"> 贞一堂位居村子中央,座北朝南,分为前中后三进,内置五开间,前后天井,面积1960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整座祠堂由108根大柱支撑,取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意,空间开阔宏大。</p> <p class="ql-block"> 贞一堂因其历史悠久,体量宏大,用材精良,雕刻精美,规模完备,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1998年5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享堂与寝堂之间,设有青石天池。天池在风水上有聚财之意,其作用是蓄水防火,该天池是徽州祠堂寝堂天井水池中别具一格的极品,面积最大,储水量最多,也是雕刻最精美的一座水池。</p><p class="ql-block"> 在水池上方设置青石围栏的做法也为徽州祠堂天井中唯一一处。</p> <p class="ql-block"> 天池水满至石拱桥成月牙状,即从溢洪孔暗泄至祠堂中进的大天井,再由大天井排出祠堂外。</p><p class="ql-block"> 天池正面的每一块栏板上均有鱼龙欢腾、鲤鱼喷日、雁落荷潭等与水有关的石雕图案,栩栩如生,令人叫绝。拱桥两边的六根石柱上各刻有一头小石狮,形状各异,妙趣横生。</p> <p class="ql-block"> 过天池即为享堂,是供奉渚口倪氏祖宗神位之所。</p> <p class="ql-block"> 出贞一堂西门百余步,即是清末进士倪望重和其弟倪望隆的宅第,亦称“一府六县”,村民们还称之为“新屋里”(相对于之前老屋而言)。 </p><p class="ql-block"> 一府六县建于清光绪十年,占地1600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1个大厅,7个小厅,2个花厅。之所以这样布局,与当时倪氏大家庭人口结构有着密切关系。</p><p class="ql-block"> 无论大厅还是小厅,都配有天井通风采光,檐水采用徽州通常的做法,向中间会集,称做四水归堂,象征财通四方,福自天来。大厅庄严肃穆,气势恢宏,小厅小巧玲珑,起居方便。此宅第内设有厅厅相通又相隔的门,既能独门独户,又能户户相通。</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称其为“一府六县”,与当时人们爱把大厅称为“府厅”、六个小厅称为“县厅”,有暗合徽州一府六县之意以外,更重要的是与宅主倪望重的宦海生涯紧密相连。走上仕途后,倪望重七任浙江五县知县、浙江乡试主考官,其弟倪望隆任江西三南知县“,倪望重与其弟合居其宅,一家兼府县”,故称该宅为“一府六县”。还有一种说法,人们将倪望重的宅第称作一府六县,无疑是对他生平业绩的褒扬和肯定。</p> <p class="ql-block"> 光绪十年(1884年),倪望重耗银一万两,修建了这座别具一格的家宅。设计上主次分明,既相隔又相通,是兼具群体美和单体美的民居典范,也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徽州民居,2004年11月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倪望重幼时家贫,父亲早逝,母亲常以纺线打工和借粮度日,供其读书。他发奋努力,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乡试中举,翌年联擢进士【那可是通过乡试(全省比)、会试(全省比后的精英全国再比)和殿试(全国比后的精英再比)而最后成功的】。</p> <p class="ql-block"> 正厅“迪光堂”坐北朝南,高大的草架下镶以轩顶,开间宏大,气势昂扬。</p> <p class="ql-block"> 倪望重不仅为官卓有政声,对桑梓文化也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母亲去世时,“奉内讳家居三年,教弟课子,修宗谱,兴祭祀,振文化,祁之人交口称之”。光绪二年主持重修《祁门倪氏族谱》,《祁门县志补》、《锦城记略》、《锦城诗存》等也多是这一时期所做。这些文献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今人研究徽学弥足珍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 厅堂的梁头与承拱,窗座与窗棂,厢房的门扇等处,无不精雕细刻,尽显奢华。精美的徽州三雕处处可见,内容大都是历史故事或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如意图案。</p> <p class="ql-block"> 门厅外地面上用白色石子拼成“鹿回头”图案。</p><p class="ql-block"> 鹿回头,禄回头。老祖先的寓意是告诫子孙,即便高官厚禄,也该时时回头看看,一路走来是否无愧于心。</p> <p class="ql-block"> 从倪宅出来,便是村里的街巷。村子里无论古宅,还是新建房屋,都是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风格,家家户户均在屋前院内栽花种草。徜徉在渚口村中,有一种回归的怡然感觉。</p> <p class="ql-block"> 游览渚口村后,祁源同学有感而发,写下了《走进渚口古村》诗作:</p><p class="ql-block"> 走进渚口古村</p><p class="ql-block"> 当岁月</p><p class="ql-block"> 从每一块砖缝间流出</p><p class="ql-block"> 祠堂便开始叙述</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的辉煌与孤独</p><p class="ql-block"> 村口斑驳的古树上</p><p class="ql-block"> 刻着模糊的图腾</p><p class="ql-block"> 残缺的青石路面</p><p class="ql-block"> 记载着每个家族</p><p class="ql-block"> 曾经的荣耀</p><p class="ql-block"> 村外弯曲的溪水</p><p class="ql-block"> 还在等待</p><p class="ql-block"> 那些远去的徽商孤魂…</p><p class="ql-block"> 不论富裕与贫穷</p><p class="ql-block"> 如何变幻交替</p><p class="ql-block"> 代代相传的烟火</p><p class="ql-block"> 依旧流淌着</p><p class="ql-block"> 四水归堂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游览的第二个古村是桃源村。</p><p class="ql-block"> “桃源村”这个名字颇具诗意。它位于祁门县西部的闪里镇,村里至今依然保存着明清时期的风貌。宗谱记载,南宋淳佑六年(公元1246年),宋朝进士咸宁知县陈仁四因爱上这里的山川秀美而来此定居开祖。相传是慕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取其村名。</p> <p class="ql-block"> 桃源村是一个以陈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 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整个村庄四面环山,兔耳溪从村前逶迤而过,村后面来龙山古木森森,村子里民居粉墙黛瓦花窗,马头高昂,街道一律由青石板铺砌而就。</p> <p class="ql-block"> 陈氏来桃源时有五兄弟,随着家族繁衍,五个兄弟先后兴建了七座祠堂,它们分别是大经堂、持敬堂、保极堂、慎徽堂、思正堂、大本堂、叙五祠,号称“五门七祠”。其中大经堂规模最大,也被认为是风水祠堂。宽敞的前院,也是众多村民议事聚会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桃源村目前有300多户人家,完整留存了5个古祠堂,据说是中国目前发现拥有古祠堂最多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 走进村子,很快就来到一高墙后面的一所三进院落。</p> <p class="ql-block"> 陈氏宗祠的高门槛及皇帝恩准的抱鼓石。</p> <p class="ql-block"> 这个院落就是大经堂,明代建筑,有仪门、享堂、寝堂和很大的前院。</p> <p class="ql-block"> 进入祠堂,只见左右两厢围合成一个宽大的天井,典型的古徽州“四水归堂”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天井中间有一道石板路通向正厅。</p> <p class="ql-block"> 大经堂维护的很好。柱础硕大,纹饰精细完好,梁上雕饰华丽繁复,令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 叙五祠,曾经是村里的陈氏总祠。历经岁月沧桑后,仅剩下最后的一进房屋。村里于2011年修复了这祠堂的最后一进。</p> <p class="ql-block"> 介绍渚口村地形地貌情况的沙盘。</p> <p class="ql-block"> 举办民俗文化活动的道具。</p> <p class="ql-block"> 叙五祠出来不远处,一排旗杆插在石鼓里,整齐地摆放在村子的一角,令人不禁遐想:当年中举的喜报送到村里,祠堂广场上幡旗高悬,鼓号齐鸣,村民们欢声如雷,考取功名的子孙披红挂彩,兴高采烈的盛大场面。</p><p class="ql-block"> 旗杆石鼓彰显了桃源村古时崇文重教,激励子孙努力进取荣光历史。</p><p class="ql-block"> 资料记载,桃源建村以来已经造就了百余名文人、60多名官员。近年来,从桃源就已走出了一名博士、4名硕士。崇文重教在桃源村依然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 桃源村的街巷都经过了精心的修整,地面是统一铺着青石板的道路,有些墙面上还有生动形象的手绘画,村民家的门前屋后栽花种草,注意美化环境,地面上的垃圾污水等根本没有,整体让上感觉到干净、整洁、美观。</p> <p class="ql-block"> 村民们的生活悠闲舒心。</p> <p class="ql-block"> 桃源村里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山青水秀的桃花园里,好美啊。</p> <p class="ql-block"> 两个古村游览结束,再从空中观赏美丽的桃源村、渚口村。</p> <p class="ql-block"> 22日晚,入住历山镇西塘古村民宿。民宿的设施条件精致,很有徽文化特色。住宿手续办妥后,分散入住在各个“小厅”里,从外表看有点“一府六县”的感觉,以为住进清末进士倪望重的宅第了。</p> <p class="ql-block"> 民宿所在的村子四面环山,一侧山上山下的大片茶园一眼望不到边,一条清澈、碧绿、恬静的河水从民宿的门前缓缓流过。入住在这样一个被青山绿水、天然大氧吧环抱的民居里还是头一遭,好好体会享受吧。</p> <p class="ql-block"> 次日清晨,空气清新、云雾缭绕、风景如画的茶园里,培银身着白色棉绸太极服,开始了他的太极拳操练。速度均匀,舒展飘逸,又柔中带刚,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很有美感。</p><p class="ql-block"> 培银生病后开始学做气功、打太极拳,始终坚持已二十多年。年已七十的他,如今身体健康,气血顺畅,臂力手力过人,常年不用看病服药,是正确对待疾病,坚持运动锻炼、恢复健康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 民宿门前的茶园、河流风景。</p> <p class="ql-block"> 23日晨,我们去歙县,继续下一个行程的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