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9日,一行25人义县(古称“宜州”、“义州”)一日游,第三站去了万佛堂石窟。万佛堂石窟,坐落在辽宁省义县城西北9公里万佛堂村附近的大凌河北岸,已有1500余年历史。据考当年有大小佛像一万三千尊,现存大小不等的洞窟16个,造像430余躯,是我国东北地区年代最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国北朝石窟中纬度最北、位置最东的窟群。</p> <p class="ql-block">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营州刺史元景为祈福始建万佛堂石窟(西区),由国师昙曜法师主持修建。要知道,著名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就是这个昙曜法师主持修建的,由此可见万佛堂石窟的历史地位。魏景明三年,纪念慰喻契丹使员外散骑常侍韩贞出使契丹一事开凿了东区。</p> <p class="ql-block"> 这次因时间关系,重点游览了西区。前室坍塌的六号窟为万佛堂中最大的佛所在窟龛,这尊交脚弥勒造像高3.5米,长眉细目、高鼻簿唇、高翘水波状的发髻,为典型的北魏“清风瘦骨”造像风格,和云冈石窟早期的造像有些类似。</p> <p class="ql-block"> 紧挨着的五号窟,顶部可以看到一个圆形的宝盖,虽然残破,可旁边修长的飞天还是非常的清秀。特别是其南侧窟壁珍藏着中国最北方所存年代最早的魏碑《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被康有为誉为“元魏诸碑之极品”。为防止人为破坏和延缓风化,现已加玻璃罩保护。</p> 一号窟窟前有后世添造的外廊式窟檐,面阔3间,正面辟门,上方有“万佛堂”篆字门额,门东侧天王像已风化无存,西侧尚存残形。窟中保留着北魏时期流行的中心塔柱窟形制,塔柱四周的弧形华幔和窟顶的飞天,相对来说保存完整度较好,展示了北魏中晚期的造像艺术,只可惜不允拍照,未能留下图像。 令人称奇的是,据专家考证,万佛堂石窟还有东北地区唯一一株千年菩提树,已有1500多年的树龄,在北方同一树种中,是年龄最大、最为粗壮的一株。 <p class="ql-block"> 万佛堂石窟虽经史上多次战乱与自然风化而大部破损坍塌,但仅存部分依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这个石头上凿岀的千年传奇,丝毫不逊于云冈、龙门、麦积山……</p> <p class="ql-block"> (元景造像碑拓片照片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篇主”照片提供:长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