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两把菜,兴冲冲地告诉我:“买了两把南瓜尖,才6元钱!”听口气似乎讨了个大便宜。<br><br> <br> 看着这两把菜,心想:就这菜,一把不过一斤左右,合3元一斤了,还便宜吗。再看看这南瓜尖虽然青幽幽的,但也遮不住周身毛茸茸的,实在不像平时吃的菜那么光鲜。心里合计着:什么时候这南瓜尖也堂而皇之的登上了人们的餐桌,还受欢迎了?<br>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次出差到桂林开会,其间无事闲逛,在菜市看见有人出售新鲜的南瓜尖,便好奇地上前询问:“这南瓜尖买来做什么哟?”卖家说:“吃呀”。我吃了一惊问道:“这能吃吗?毛乎乎的”。卖家认真地说:“能吃”。<br><br><br> 带着疑问我离开了菜市。我在想:在我们家乡,从来没有把南瓜尖当成菜的,就是在灾荒年,也没有见人吃过,连喂猪都没见过,这桂林人是怎么啦!改革开放这些年了,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餐桌上也不缺吃呀,为什么要把有毛又粗的南瓜尖摆上桌呢,有人吃它吗。要说桂林也不穷呀,地处南方,青山绿水,物产丰富,为什么要吃南瓜尖呢?这能吃吗?毛耸耸的怎么入口哦?这件事在我心里一直横亘着,至今记忆犹新。<br><br><br> 随着日子越过越好,身边的胖子也越来越多;随着饮食结构越来越精,人们的“三高”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近些年,“减肥”和“降三高”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饮食文化的主旋律,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于是乎一些从来没有在餐桌上出现过的食品渐渐地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如,蕨菜、水芹菜、清明菜、丝瓜尖、红薯尖、马齿笕、血皮菜、南瓜尖等,就这样趁机登上了大雅之堂。<br> 我想南瓜尖能成功地与人们的饮食结缘在一般人眼中不外乎两个理由:其一,毛茸茸的枝叶正好是收刮体内油脂的好手,吃它可以降脂;其二,粗糙的结构富含膳食纤维,有利于通便。不管对不对,人们对此两点应该是深信不疑的,否则南瓜尖为什么会越来越受欢迎,上桌的频率越来越高,价高就是最好的证据,销量就是硬道理。<br><br><br> 看来世间的事情没有一成不变的,环境不同了,过去认为好的东西,现在看来不一定就好;过去认为没用的东西,现在说不定就能派上大用场。人也一样在变,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偏偏就是最常见的事情;更不应该看轻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适宜于自己像“南瓜尖”一样发挥作用的地方,真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是未到堪用时。<br> 诚如是,南瓜尖不能吃也该正名了。于是乎,我停下手里的活儿,放下心里的纠结,愉快地择南瓜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