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名士林散之——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48期)

石竹涧溪

<p class="ql-block">  此君早年曾名“三痴”,即诗痴、画痴、书痴。他自己尝言:“我诗第一,画第二,书第三。”如此高标自许,这是谁呀?林散之是也。散之取“三痴”谐音。先生生于1898年,卒于1989年,安徽和县人,原名以霖,别署左耳、散耳,晚号聋叟。</p> <p class="ql-block">  林先生54岁当选江浦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后又选为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9岁任江浦县副县长。65岁当选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之后聘为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师,专心艺事。68岁时夫人病逝,他双耳失聪,孤身一人来往于南京、扬州、乌江三地儿女家。75岁时,《人民中国》书法特辑发表其草书《毛泽东〈清平乐·会昌〉》,受到郭沫若、赵朴初、启功等高度评价,声誉鹊起。81岁当选全国政协委员。83岁首次举办个人书画展。次年出版《林散之书画集》。91岁时,江浦县为其建“林散之书画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他一生酷爱诗词,无时无地不在诗中酣寝,不管病中、梦中,还是进餐、如厕,但凡偶得佳句必急笔记下。少年时即怀非凡诗才,今尚存其17岁所作诗集《古棠三痴生拙稿》,内收诗词116首。先生毕生著有《江上诗存》36卷及编外集6卷,诗2300余首,堪比唐宋名家。其诗,或纪游,或咏史,或论艺,风骨洒脱,典雅超逸。先生主宗盛唐,尤攻杜甫,继宗中唐,勉学韩愈,而后浸寻宋诗,酷爱苏东坡、黄山谷,也深好王安石、陈师道。宋之后世人厚唐薄宋,林对此颇有感慨,每每为宋诗鸣不平。他主张,宋诗在唐诗基础上更有发展,内容更丰富,更具思想性,抒情叙事比唐诗更细腻。他乃真性情,一生不懈追求真、善、美,且化而为诗,正如他自语:“掏将肝肺入新诗。”譬如他创有一首《夜思》:牛渚经年别,乌江此夜思。山川留素约,松竹待归时。鹤怯还巢冷,莺怜出谷迟。一窗风缓缓,吹我鬓成丝。像这种诗,极具唐宋神韵,在宋以后的诗集中十分罕见。先生曾对弟子说,学书法首要是文学。当代书家钟明善在为央视《墨舞》所作的解说词中这样表述,“书亦是舞,舞亦是书。书法乃笔歌,亦是墨舞”,这种涵蕴了诗的节奏、舞的姿势、音的旋律的书法,何尝不是文学的另一种表达呢?林的诗便如此。赵朴初曾诗赞:“风雨潇潇惊笔落,精神跃跃看花开”。那么,林先生荡漾在笔墨深处的诗意又如何呢?以他晚年草书为例,若与沙孟海相比,林的笔墨渐归于平淡冲和,而沙的墨迹日趋重拙,两位大师属完全不同的审美趋向。《林散之书毛泽东词》中的草书《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两阙,是林老八十高龄所作。然这一长卷写得气韵生动、墨彩高华、精神焕发,实乃上乘佳作。通常,在语言节奏上,由于人的气力所限,平仄规律体现的正是人的吐纳。文言中的停顿,总不超四拍,故成语以四字为多,五言七言是诗句的常态,骈文以四言六言交替变化,念起来抑扬顿挫。诗句的节拍事实上也影响着书法的节奏,书法与诗有互通感。看《重上井冈山》的前九字,“久、凌、重”三字略粗重,“有、云、志、上、井、岗”六字略细,连起来为“粗细粗细粗细细”,类似于平仄关系;再看墨色干湿变化,此六字略干,表现为“湿干湿干湿干干”;线条的虚实是三字实、六字虚,合起来即“实虚实虚实虚虚”。这种将诗的节奏与笔的节奏得以在腕底完美呈现,非大师不能自如矣。</p> <p class="ql-block">  林散之的书法是极富创造精神的,他为此留下了很多“金句”,譬如:“学古是为了跳出古人,要有自己面目,要写出性情来。”“学我者死,叛我者生。”“规行矩步是写不好字的。”“需要摆脱一切,单刀匹马,直冲直入,此真能成学书者。”林老生于“戊戌变法”那一年,因此他常常自诩:“我是革新派!”他平生从不作奇谈怪论,他相信真理是最简单、最朴素、最自然的。中国书法,草书尤难。草书集各体书之美,无论技术性还是艺术性,都属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因此有“观书者必观其草,不工草书者不能称善书”的说法。开元年间,张旭博采众长,创大草,纵横挥斫,诡怪飞动,而又中规入矩。怀素师其法,并臻高妙。但古往今来,习草书有大成者,寥寥无几。唐以后仅黄山谷、祝允明、董其昌、王觉斯几人,而觉斯之后,继者乏人。林先生“苦力煎熬八十年”,师古法,出新意,糅碑入帖,刚柔相济,笔势多变,随手生发,使沉寂已久的草书艺术再现辉煌。明清诸家,多善长笺巨幅振笔疾书,痛快淋漓而乏蕴藉,而林学汉魏碑及李北海楷书,并以之入草,沉郁顿挫,变起伏于锋杪,寓衄挫于毫端,其精品不让前贤,或有过之。林在笔法和墨法上有突破性贡献。笔法上,他大大丰富了草书的技法,拓展了草书的境界。他根砥中锋,而又无锋不用,如拳法,下盘功夫极好,而又把手、脚乃至身体各部的功夫揉成一体。他驾驭长锋羊毫出神入化,融入绘画的皴法,提顿转折,涩进疾阻,“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觉更方”,当笔枯墨尽之时,则蹲锋重擦,或绞转、翻转,墨华隐现,一片生机。碑耶?帖耶?书耶?画耶?似有千万种笔法,极为丰富。中国人用墨,不晚于商代,很早就懂得“墨为五色之主”的道理。但在书法上,历来倡导使用浓墨。比如,“仲将之墨,一点如漆”,写字要“浆深色浓”,“须湛湛如小儿目精乃佳”,无不诠释了浓墨的重要。就绘画墨法而言,近代像黄宾虹悟得奥窍的大师,寥若晨星。林不仅传其衣钵,且在墨法上,他打破了千百年来书法用浓墨的传统,成功地以水破墨,将绘画中的浓、淡、焦、枯、润、渴、宿诸墨法运用于书法创作中,水墨交融,洇散渗化,墨色千变万化,更呈现出人意料的情趣。</p> <p class="ql-block">  总结林先生在书法领域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得法期(幼年到20世纪30年代)。16岁从范培开习楷书,始得包世臣悬腕笔法。但包氏并非正脉,林批评说:“包反扭手劲不行。”范培开也误入歧途,林也批评说:“学唐碑后便攻草书。当时就有识者评他太狂。”30年代初师从黄宾虹后,才全面得法,走上了康庄大道。二是蓄势期(30年代到60年代)。其字体神已酷似黄宾虹。入江苏省国画院后,他临摹了难以胜计的碑帖,尤以汉碑为最。以隶书而言,当代几乎无人可与林比肩。其积也厚,其势也足矣。三是勃发期(60年代末到70年代)。林熔铸碑帖,特别得力于汉碑和《麓山寺碑》,以之入草,沉郁顿挫,开始突破黄宾虹书风的笼罩,逐渐呈现出自己的面目。70年代,他“搅翻池水”,运笔矫健如瘦蛟斗水,翔如老鹤舞空,鳞羽参差。四是烂漫期(晚年)。他有时写起字来不免力不从心,有时在同一幅作品中好坏的差距也很大。但林晚年的作品,由清劲潇洒而臻于浑穆敦厚,由有法到无法,无法而万法生,可谓“到自然处便是法”“得了天机入了手,纵横涂抹似婴孩”,返璞归真,境界极高。此时,他的书艺已达到天真烂漫、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