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氏源起与楚史若干问题考辨》序

溪河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序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忠修</p> <p class="ql-block">大约十年前,得知景广海先生正在潜心研究其先祖景范事迹。后来看到他陆续以“溪河子”笔名发表在其博客上的《相公山下的沉寂》《景范辨误考》《宋·薛居正书〈旧五代史〉有关景范的文字》《景范神道碑及碑文》《梁邹景氏世谱》等一系列文章,很有收获。后来我主编《邹平历史人物》一书,收录其《忠贤之相景范》一文,我以为是目前为止介绍景范比较全面、中肯的一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向来以“旅行、摄影、读诗”为“人生三快事”的溪河子,做起学问来竟是一丝不苟,且颇有见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没见景先生。今年年初见面,得知他从研究景范,推至研究中华景氏,由景氏而至楚史,把研究的范围扩大、深化了许多,一下子颇有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氏是中国大姓中人数不算太多的一个姓氏,按《大中华族谱》网的说法,现在约44万人,姓氏排名在第180位左右。按理说,景氏源流不会很复杂,但历史上却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说法。</span></p> <p class="ql-block">景氏起源主要有三说。第一是楚景说,认为景氏源自芈姓,楚公族。第二是齐景说,认为景氏出自姜姓,为齐景公之后,以谥为氏。第三是少数民族景姓,以及改姓、冒姓等。作者通过大量考证,指出齐景氏是不存在的,少数民族景姓不在其研究范畴,中国历史上的汉民族景氏皆源于楚,具体言之,景氏之先实则“楚競坪王”,即后来统称的“楚景平王”,以谥为氏,时间则在春秋晚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立论所依据的,除常见的历史文献外,是近年来出土的大量文物,主要是上蔡郭庄楚墓、新蔡葛陵楚墓、长台关楚墓、荆门包山楚墓,以及专家学者解读这些文物的论文和著作。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王国维曾说:“古来新学问兴起,大都由于新发现。”(1925年,清华演讲稿《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现之学问》)作者本书论断的成立,正赖于这样的新发现。楚国史历来不详,说楚史者常因资料匮乏而坠入历史的迷雾。近些年来因为出土了数量巨大的楚文物,解开了楚史神秘面纱的一角,成就了大量的论文学著,尽管良莠不齐,水准各异,毕竟在艰难地探索着,常常有令人惊喜的发现。作者则在此基础上,剥茧抽丝,条分缕析,博征微察,去伪存真,澄清了许多历史谬误,厘清了景氏源流脉络,廓清了楚史的一部分真相,自成一家之言,实为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细读其书,可以感受到许多颇为震撼的研究成果。比如,作者通过景姓命氏的分析,揭示了“姓氏学”的要义,提出了“分族命氏”的原则及模型;厘清了楚惠王封君制的内涵与实质;分析了长期困惑学界的“郢、郢都、郢城”等问题,以及《楚居》中疆郢、为郢、樊郢、若郢、鄢郢、湫郢等十余座郢城的地理位置,解决了“楚都”到底在哪里及其变迁的问题;破解了“若、上鄀、下蠚”之谜,拿到了破解众多谜团的钥匙;提出了“颛顼故里在襄阳”“襄水即若水”的命题,“人文始祖”颛顼出生地(“若水之野”)之谜遂得以破解;揭示了“三楚先”的源起之谜,对楚先“得姓(嬭)”“得氏(酓)”问题,以及“楚先人的迁徙路线”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解开了楚王为何被称“熊”氏之谜;破解了《楚居》中隈山、穴穷、发渐、乔多、旁屽、宵、夷屯等罕见地名及其地理位置问题,等等,都非常有见地,令人耳目一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景之定升鼎</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全书的后半部分,以大量篇幅,重点考释、论证了两个人物,非常有特色。一是景差。对景差与宋玉,景差与屈原,景差与《哀郢》《九辩》的关系等,提出了全新的识见。二是春申君。论证了钱穆先生提出的春申君黄歇是“芈姓黄氏”,而非“嬴姓黄氏”的观点;提出了“春申君故里”在常德;解释了春申君黄歇家族覆亡之惑。其资料翔实充分,其论证引人入胜,非常耐读,可获得历史阅读的快感,更有思维辨正的享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整体的逻辑思路,是从研究景氏渊源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楚国历史的一些神秘而重要的课题。全书洋洋30余万字,分族命氏是贯彻始终的一条红线。抓住了这条线,就抓住了理解本书的纲。姓氏学是一门大学问,古往今来不知耗费了专家学者多少脑细胞,但能够有景先生这样的思路,获得这样收获的并不多。欲达成这样的目标,要有深厚的学养做支撑,涉及到姓氏学、训诂学、文字学、地理学、甚至植物学等众多学科。面对丰富的实物和资料,面对历代学者的众说纷纭,不迷信古人,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大胆求证,虽不刻意标新立异,但新思考、新观点自然就立起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在书后,附录了300多种参考文献,可见其阅读量之巨大。但感到遗憾的是,作者未能在行文中插入脚注,使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某项资料或引文出自什么专著、杂志或论文,影响了本书的学术性。这可能是作者的写作习惯所致,并不影响全书历史研究和理论探讨的严肃性。其研究成果是令人鼓舞的,其钻研精神是令人尊重的。对于这项令人惊喜的收获,我们非常高兴,期盼作品早日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19年9月30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