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炎炎夏日,我们再次相约线上。在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徐云鸿主任的带领下,山东省小学数学“新课标 新课堂”系列研讨活动之二在这盛夏拉开了帷幕。</p> 数学文化与学习方式变革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由山东省科教徐云鸿主任带来的《数学文化与学习方式变革》,徐主任指出本次活动的几个关键词:数学文化、学习方式、核心素养。并从新课标中的数学文化,新方案与新课标中的教学方式,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和数学文化教学研究回顾四个方面展开阐述。并指出学习方式变革是永远的话题,我们永远在路上!</p> 《快乐的一天——认识时间》 <p class="ql-block"> 来自潍坊市潍城区南三里小学的赵晓敏老师从课前介绍、课堂实录和课后反思三个大方面将数学绘本课《快乐的一天——认识时间》带给大家,让我们体会到了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将绘本带到课上,让学生在读绘本中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应用数学问题。</p> 《绿萝的秘密——多多边形面积》 <p class="ql-block"> 潍坊市潍城区实验小学滕国峰老师带来的数学实践活动课《绿萝的秘密——多边形面积》充分提现了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生活!</p> 《无可替代的百分数》 <p class="ql-block"> 潍坊市潍城区芙蓉小学王文君老师带来的数学主题阅读课《无可替代的百分数》,让四个小组,四个代表,分别从身边的百分数、存款问题、牛奶里的学问、爸爸妈妈的个人所得税四个方面展示,学生从有趣到有效,引导学生走上主题式深度学习,让数学课更为灵动,更有味道,更有智慧!</p> 数学戏剧——八戒分碗 <p class="ql-block"> 潍坊市潍城区实验小学武聪霞老师带来的数学戏剧——八戒分碗,通过戏剧,生动,形象,清晰的演绎数学问题。<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我们惊叹,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span></p> 数学戏剧: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 <p class="ql-block"> 潍坊市潍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苏桂琴老师带来的《数学戏剧:数学文化的有效载体》从数学戏剧的由来,什么是数学戏剧,如何开展数学戏剧和数学戏剧改变了什么四个方面详细展开阐述。</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知道数学戏剧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创作、组织、表演,以体现学生对数学文化的理解与表现为目标的课程形态。</p> 以数学阅读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p class="ql-block"> 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孙俊勇老师带来的《以数学阅读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现的区域实践研究》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p><p class="ql-block">一、什么是数学阅读?</p><p class="ql-block">二、如何选择、使用数学阅读材料?</p><p class="ql-block">三、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数学阅读?</p><p class="ql-block">四、如何做好数学阅读素养(能力)评价?</p><p class="ql-block">五、“双减”“课后”如何融入?</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明确了阅读本身不是目的,材料本身也不是目的。通过数学阅读,促进学生进行系统性、关联性、概念性思维,产生新的思考、发现、推论,揭示出隐藏的“道理”,才是数学阅读的最大价值。</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场数学盛宴,给我们展示了数学新课标下的新课堂,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数学文化植入的必要性,以及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已然开启!我们要乘风破浪,奋力追赶,学习研究新课标,努力打造新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