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新课堂——山东省小学数学研讨活动

遇见

<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2日,山东省小学数学“新课标 新课堂”系列研讨活动——“数学文化与学习方式变革”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潍坊市教科院和临沂市教科院承办。全省各地市教研员、省兼职教研员、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坊成员以及全省小学数学老师齐聚云端,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山东省教科院徐云鸿主任从新课标中的数学文化、新方案与新课标中的教学方式、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数学文化教学研究回顾四个方面给我们做了题为《数学文化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精彩报告。正像孙俊勇主任所说,徐老师的报告站在新课程的高度,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文化教学对于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指明了小学数学学习方式变革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赵晓敏老师展示的是数学绘本课《快乐的一天——认识时间》,并通过全面分析推资源、课前阅读画信息、展示交流话思维、巩固应用促提升四个方面做了题为《画里有话——低年级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的主题汇报,她指出绘本和数学课相结合,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真实发生。</p> <p class="ql-block">  滕国峰老师展示的是数学实践活动课《绿萝的秘密——多边形的面积》,汇报的主题是《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数学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滕老师提到数学实践活动以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为引领,以解决问题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数学深化理解,提升数学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而后我们欣赏了由武聪霞老师指导的数学戏剧《八戒分碗》;苏桂芹老师针对数学戏剧的有效做法从数学戏剧的由来,什么是数学戏剧,如何开展数学戏剧,数学戏剧改变了什么四个方面做了精彩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 临沂朴园小学刘树霞、王冲老师展示的《文化为擎 实践为基 提升核心素养》,他们将学校的数学学科实践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整合教材基础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学科内数学实践活动”,另一类是将数学融合体育、语文、美术等学科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融互通的关系的“学科间的数学实践活动”。他们在积极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地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课内探索和课外实践的配合,将活动引入常态课,突破学科禁锢、改革学习方式,由原来的应用知识层面转化到理解知识层面上来,让数学实践活动走进学科内部,让活动在课堂上开花,让学习走向深入,帮助学生学到本领,真正做到新课标要求的“三会”,进而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临沂杏园小学的刘靖、王学友和王立功老师展示的《让世界成为孩子的教材——数说生活 快乐实践》,介绍了他们校内和校外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不管是校内的“数说杏园”数学实践活动,还是校外的“快乐假期”数学实践活动,都是将教材上的数学知识“搬”到学生熟悉的校园中、生活中,让数学知识变得鲜活亲近,更具体验力;都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究融合新的知识,让体验更具探究力;都是开放式问题设计,改变传统的应试解题思路,更注重解决问题的思路,让探究更具发现力。他们试图用这样的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于江美科长做活动总结,分享了临沂市小数团队在实践中探索的经验做法,并要求我们“动起来,让数学与生活链接”,积极开展数学文化教学,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p>

数学

活动

实践

新课标

学生

学习

老师

小学

素养

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