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潘文华主政重庆以来,一直希望拓宽城内马路,但屡有阻碍,关于城内马路的拓展,一直举步维艰。</h5><h5> 截至1940年,城内通往城外的可行驶车辆的马路,依旧只有两条,其中一条是始于过街楼,然后经临江门,到通远门再往西走的路;另一条位于城的南边,横穿过去的一牌坊、二牌坊、三牌坊,然后过南纪门往西走的路。</h5><h5> 上半城和下半城依旧只能依靠滑竿、轿子等交通工具进行沟通,虽然多有不便,但是碍于技术、地势等多重条件,这种格局一直未能被打破。</h5> <h5 style="text-align:right;">大轰炸之后的重庆母城内的街道场景</h5> <h5><br></h5><h5><b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18px;">成也轰炸,毁也轰炸</b></h5><h5><br></h5><h5> 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毁掉了原本就不发达的城内交通。自1939年开始的大轰炸让重庆城面目全非,屋宇道路损失惨重,几乎没剩下一条完整的路。</h5><h5> 1939年4月4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四十八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开辟火巷办法》,办法规定:“火巷应先从房屋稠密之区拆起,并尽可能利用原有街道,务期与马路衔接。”</h5><h5> 在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4月,重庆上空浓雾紧锁,日军无法进行空袭,这为当局拆除危旧房屋、清理战争毁坏的街道创造了时间。专门为战时建设而成立的重庆市疏建委员会,很快就借鉴中国古人的智慧,开始建设太平巷,在战争的非常时期,城内的居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为了个人利益,阻碍街道的拆迁和拓宽,恰恰也为火巷马路的建设扫清了障碍。</h5><h5> 负责火巷马路建设的是当时重庆市工务局局长吴华甫,他亲自担任项目组组长,自1939年4月15号开始,工程组首先选择神仙口至三牌坊,长安寺至县庙街两条线路,将其拓展为6公尺宽的火巷马路,并于4月29日完工,整个工期仅15天,但正在积极筹备开始下一段工程之际,日军的大轰炸随即而来,整个城市再次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火巷马路的工程迫在眉睫。</h5><h5> 工程组调动了市工务局的全体员工参与建设,但是人手还是不够,关键时刻的抢时间就是抢救生命,国民政府再也不能袖手不管,随即下令卫戍区军队协助。</h5> <h5 style="text-align:right;">1940年8月28日,国民政府高层给重庆卫戍总司令刘峙的手令,</h5><h5 style="text-align:right;">要求迅速清理城内街道</h5> <h5><br></h5><h5><b style="font-size:18px;">太平巷保太平</b></h5><h5><br></h5><h5> 1939年5月24日,重庆市疏建委员会在训令中再次提出“要求扩大火巷马路工程计划”:</h5><h5> 一、开辟太平巷,不可视为平常工作,原定1000名工匠不够,应再加1000名,并昼夜换班拆卸,限6月底开辟完竣。</h5><h5> 二、市区彼此毗连之房屋,原计划约每隔房屋40间左右,即每隔140米左右开辟一巷,现在扩大计划应以8-15间为度,即每隔30米至50米开辟一巷。</h5><h5> 接连而来的轰炸,让开辟火巷马路成为了战时重庆市区建设的主要内容。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努力,到1939年年底,旧市区开辟太平巷总长2万余米,其中,15米宽的马路共14条,10米宽的69条。</h5><h5> 从当时的一些文章中可了解开辟火巷的积极作用:“······街道,在炸烧后便马上画好了“建筑新界“,新的房子无论是木屋、高楼,统统建筑在建筑新界线上看齐了······这样在新陪都的街面上,是房与房之间自然留出了10-20米不等的间隔,这些间隔恰恰构成了最好的“火巷“,假如敌人再来轰炸,那就至少一间房子要索取他一颗炸弹的代价,否则他要想新的“陪”都再像以前那样集中似的给他毁坏,那就简直是梦想!”</h5> <h5 style="text-align:right;">竣工之后的凯旋路,连接了上下半城,可远远看见高耸的旱拱桥</h5> <h5><br></h5><h5><b style="font-size:18px;">上下半城的联通</b></h5><h5><br></h5><h5> 在火巷马路大规模建设之前,旧城区的上下半城的联系,只有十八梯和打铜街两条路径,在火巷马路的开辟过程中,工程组有意识地考虑上下半城的连接问题,开通了南纪门到较场口的马路,取名中兴路,并在储奇门往上的玉带街一带,修建盘山公路,连接南区干道和大梁子,取名凯旋路。</h5><h5> 凯旋路一带高差有20米,建设有规模巨大的石砌拱桥,高耸于上下半城之间,桥上是车行道,桥下是人行道,人车分行,轰动一时。</h5><h5> 凯旋路的修建曲折多舛。战前,曾经有一次打通的机会,但没有完全实现。1932年12月,,由三圣殿至玉带街一段合并,未能与上半城沟通,即使在修建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现实问题,曾因物价飞涨,工款不敷而致停工。后期在修建过程中日军也不断进行轰炸,最终凯旋路于1942年4月10日,历时两载始告落成。</h5><h5> 除了连接上下半城,火巷马路开辟的过程中,政府有意识地将整个旧城区的街道化整为零,使之相互连串,纵横交加,让整个区域的交通连接更加紧密,并在督邮街精神堡垒附近形成十字形纵横连接点。</h5><h5> 抗战胜利之后,火巷马路逐步失去了战时的功能,但依旧被保留下来。《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中提出,针对市中心区域的道路系统规划,“需沿用民国三十年市工务局所订道路标准,并力求与工务局原有系统相连接,以免改线之分”。</h5> <h5 style="text-align:right;">抗战时期修建中的凯旋路旱桥</h5> <h5><br></h5><h5><b style="font-size:18px;">一轮新的街名</b></h5><h5><br></h5><h5> 火巷马路的修建是临时性抢救工程,对于既往很多难以疏通的街巷进行了拆除和改造,城内交通的格局发生了不小的变化。</h5><h5> 1939年11月,工务局局长吴华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曾建议:“本市街道名称自拆除火巷后多已失实,应进行整理。”市政府在经过多次商议之后,提出来了街名调整的原则。凡新开火巷之宽度为15公尺者,称为路,凡称为路之命名,以新颖且含有抗战建国之意义为准。</h5><h5>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街巷主要有:将龙王庙街、木牌坊街、小梁子街、会仙桥合并成民族路;将下督邮街、上督邮街、关庙街、鱼市街合并成民权路;将杂粮市街、武库街、售珠市街、劝工局街合并成民生路。</h5><h5> 同时开拓出来的两条新马路,自较场口向西转西南,在十八梯与走马街之间,先后穿螃蟹井、回水沟、柑子堡、韩府街、坎井、马蹄街、天灯街房屋成街直达南纪门出林森路与南区马路间,被命名为中兴路;自林森路储奇门十字沿玉带街而北,绕联升街、扁担巷、刁家巷、东华观,盘旋上三圣殿出中正路西南端,被命名为凯旋路。</h5><h5> 1940年开始,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就提出了重庆市城区街道系统计划, 其中除了提出要发展市郊道路,进一步完善市区和新市区的道路以外,对旧市区的道路,提出要进一步拓宽的要求,将原先15米宽的火巷马路,作为旧市区的主要交通马路,按计划拓宽到22米或18米,在此基础上又规划出多条路线,并尽量将部分弯路驭直,改变路面过于弯曲的现象,这样城区就多出来一些马路。</h5><h5> 因应交通格局的变化,新的街名不断出现,老的城区多了一些新的交通指示牌。</h5> <h5 style="text-align:right;">《修正最新重庆市街道图》中有新旧街名的对照示意</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