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王维”之八十

青川三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div><br> 前文说过,作为首席宰相,张九龄专门写《归燕诗》给李林甫,表明心迹,希望能够与之“和解”。<br> 作为张九龄的“迷弟”,王维从诗中读出了悲凉。<br> 那么,李林甫的反应怎么样呢?<br> 李林甫从诗中明白,张九龄已经对自己有些惧怕,并已萌生退意。于是,对张“首席”的怒气,似乎稍微减少了一点。<br> 但是,李林甫并没有“松手”,反而更加猖狂,开始肆无忌惮地诋毁张九龄,使唐玄宗对张九龄日益反感。</div> 看着自己的偶像被“围殴”,王维刚刚萌生的美好梦境,开始逐步幻灭......<br> 王维百思不得其解:励精图治的唐玄宗,这是怎么啦?难道“脑袋被门夹了”,开始“颠倒梦幻”了?<br> 唉,书生意气。如果能够穿越时空,王维或许就会明白:李隆基心里,其实一点儿都不糊涂。他自己恐怕还自以为得计。<br> 据史料记载,二十来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已经成为“太上皇”、成功避难成都的李隆基,曾经与身边的人,点评自己的历任宰相。<br> 你知道,他是怎么点评李林甫的吗?<br> 李隆基当时提到李林甫的时候,说了一句非常精准的评语:此人嫉贤妒能,举世无双。<br> 身边人接着问道:既然如此,陛下为什么要用他那么久呢?<br> 李隆基表情漠然,没有正面回应。 这一沉默,被历史研究学者理解为,是唐玄宗“自知理亏”,他自己知道有责任。<br> 结合许多史实来看,有学者发现,结论似乎只有一个:唐玄宗明明知道李林甫“阴险狡诈”,却还要任用他,不是脑子糊涂了,而是需要其善于“投自己所好”。<br> 说白了吧,根本原因是,李隆基自己“想偷懒”了,想休息一下,“彻底撒手去享受”。<br> 唐玄宗对自己有着盲目“自信”:你李林甫再怎么玩,也跳不出我如来佛祖的“手心”。<br> 于是,这两位君臣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默契”:李林甫只要能够读懂唐玄宗的心思,就能够得到默许,放手去做。<br>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李隆基的这种“装糊涂”,是一种基于个人享受的“小聪明”。其后果十分严重,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爆发,祸国殃民。<br>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唐玄宗专宠武惠妃,在当时,地球人都知道。<br> 李林甫入相后,投桃报李,几次提出立武惠妃为皇后,遭到群臣的反对。其中态度最坚决的,就是首席宰相张九龄。<br> 退而求其次,李林甫便想方设法,欲立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于是乎,每日在唐玄宗面前诽谤太子李瑛。<br> 更兼温柔的“枕边风”频吹,唐玄宗心动了,提出废太子。<br> 张九龄和裴耀卿二相,坚决不同意。<br> 武惠妃心里是那个急呀,却又无可奈何......<br> 前面说过,张九龄的性格刚正耿直,他只要心里觉得这事儿不对,就一定要跟你对着干。<br> 说句实在话,赤胆忠心没得说,其短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缺乏对人性“劣根性”的洞察,没有功夫去揣摩对方怎么想,尤其当“对方”是有生杀大权的“领导”时,依然不会“变通”、不能顺势而为,其“后果”将是致命的!<br> 其结果,武惠妃不满意,唐玄宗自然也不满意。<br> 大家各取所需吧,李林甫利用了这一切,尽管他只是一个“冲锋陷阵”的。<br> 王维明显地感觉到:恩相张九龄“危机四伏”...... 关于牛仙客的任用及赏赐,王维知道,恩相张九龄的几番“抗命”,惹得唐玄宗几乎“发飙”,现场“火药味”很浓——<br> 张九龄毫不畏惧:“皇上既然任命我为宰相,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对陛下的不恰当之处直言批评!”<br> 唐玄宗火气更大了:“你嫌牛仙客家世寒微,难道你是出身名门吗?”<br> 张九龄愣住了,没想到皇上竟然如此不客气,估计他自己也觉得事情搞大了,快house不住了,便退缩了,压低声音答道:"臣出身岭南寒门,虽然不如牛仙客中原人士,但臣却在中枢多年,才得以执掌文诰。牛仙客此前只是边疆小吏,目不知书,如加以重用,恐难孚众望。"<br> 唐玄宗板着脸,也不答话。<br> 李林甫依旧还是那般做派,当场不吱声。待争吵结束后,他便私下对唐玄宗嘀咕道:“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吾皇英明睿智,识人无数。牛仙客乃是宰相之才,张九龄一介书生,不知大体!”<br> 这话说得太有水平了,太有分量了!<br> 一石三鸟,既拥护了皇上,又打压了对手,还表扬了同党!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飘然落下......<br> 张九龄有个好朋友严挺之,官拜中书侍郎。张九龄曾经举荐他出任宰相,没有成功。<br> 开元二十四年(736),蔚州刺史王元琰因贪赃被下狱。<br> 问题有些复杂了:严挺之的前妻,正是王元琰的现任妻子。其实,夫妻因为性格不合而“离婚”,在唐朝还是比较包容的。<br>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面对前妻的苦苦哀求,于是,严挺之决定出面救王元琰。<br> 这本是一件“私事”,李林甫知道后,觉得有“文章”可做,密告了唐玄宗。<br> 唐玄宗大怒,要求严查。<br> 因为洞察事情原委,颇有人情味的张九龄,便竭力为严挺之辩护。<br> 唐玄宗的神经被触动了:提拔牛仙客,你反对;严挺之犯事,你却处处维护。你张九龄,这是在结党吗?<div> 潜台词是:早就对你不耐烦了!<br> 雷霆震怒,后果很严重!<br> 开元二十四年(736)十一月,张九龄和裴耀卿双双被罢相,李林甫出任首席宰相,牛仙客以宰相身份入内阁。<br> 与李林甫的“卑鄙”对比,张九龄无疑是“高尚”的。<br> “劣币”驱逐“良币”,自古以来,一直在上演。悲剧源于人性的“劣根性”,尤其是当“恶念”占了上风。<br>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此言不虚。只不过,人们不愿意承认罢了。<br> 曾经满怀希望的王维觉得,天似乎要塌了......<br> (未完待续)<br>(文中配图,除署名外,来自网络。若有不妥,请联系作者删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