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撒人间一一怀念曹旭老

郁有满

<p class="ql-block">离休后的曹旭,慈祥善良</p> <p class="ql-block">  一早醒来,西藏朋友微信告知我,我心中一直惦念着的曹旭早已于2018年3月去世了。心绪顿时澎湃起伏,与他的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出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我是1997年响应上级号召去西藏开启地方志工作的。初见曹旭夫妇是刚到西藏后在食堂就餐时,别人介绍同桌的他俩也是江苏人。他俩六七十岁,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曹旭身材高大魁梧,方脸,一口浓重的苏北话音,我在苏北插队十年,语音相熟,攀谈起来,自是十分亲热。他得知我来自无锡,又姓郁,马上问无锡的郁谦知道不知道,我说常能看到,但不是同宗的。原来他与郁谦是生死与共的老战友。曹旭夫妇住在区委招待所二楼,我也住那里。说是招待所,只是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简陋旧房子,也没什么现代装修与设施,少有客人来住。平时就我和他俩人,于是我们作伴成了邻居。</p><p class="ql-block">招待所四周长着不少白杨树。作家茅盾曾写过《白杨礼赞》,赞美西北地区白杨树的伟岸。西藏地区也种植有不少白杨树林。我喜爱那白杨树,长得高大、挺拔,装点着西藏高原的美。我和曹旭夫妇常在白杨树下散步。有时,还有住在附近小院的另一江苏张家港人陆惠民也过来一起拉家常。时间长了,我渐知曹旭夫妇的一些情况。曹旭是如东人,1941年16岁时参加革命。1959年,他由南通市委副书记调西藏任职。组织上问他有什么困难,他说没问题,服从组织需要,我去。用三天处置好家事,把两个小孩(大的7岁,小的才3岁)托付给时任南通市委书记的郁谦家寄养。他与郁谦一起在苏中抗日战场上走过来,战友情深。郁谦的前妻朱惠萍牺牲,启东因此有惠萍镇之名。郁谦后调任无锡,其后妻陆秀如则是我家乡无锡市委统战部的一位老干部,我见过,与网上她兄陆侃如的照片很像,其兄、嫂子冯沅君(冯友兰之妹)都是我国文学界著名人物。是郁谦与陆秀如领养了曹旭的孩子长大。曹旭夫人王竞平美丽贤慧,放心不下,与丈夫一起援藏,坐着解放牌大卡车进藏。当时,西藏正值武装叛乱,局势动荡不安。他正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置自己的困难不顾,赴祖国最需要、最困难的地方。青少年时拿枪打日本鬼子,进入壮年时又配置手枪以应对叛匪。1961年,他带运输队去阿里慰问,遇到叛匪,沉着指挥,出色完成任务,遂调任那曲。那曲海拔四五千米,许多地方清冷无人烟,气候恶劣与孔繁森所在的阿里地区相似,条件十分艰苦。我的一位那曲同仁陈建文,来拉萨时又黑又瘦,还有严重的胃病。曹旭在那里一呆就是17年多,住土坯房,吃糌粑,门前堆着晒干的牛粪用于燃火,出门骑马、步行,完全过着与塞北藏民一样的生活。没多久,其妻子王竞平在基层调研途中,突遇冰雹雨淋,得急性高山昏迷症,因高原医疗条件差而遽然去世,年仅33岁。这对曹旭打击很大,伤心不已。其妻妹王慕乔感动于姐姐与姐夫的伟大精神,由组织出面要求替代姐姐,到西藏照顾曹旭,曹旭说:“我要一辈子在西藏,为西藏人民服务,这要吃很多的苦。”可妻妹毅然决然来到西藏那曲嫁给曹旭,真可谓前赴后继,作出了极大牺牲。到了70年代后期,他深入高寒与无人区,跑遍了11个县和100多个乡,了解民情。在基层讨论座谈时,他要查看干部的工作笔记。他带领人民改善生活,老百姓的口碑极好。后来,他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95年批准离休。我去西藏时,他正等待妻子办理退休手续,准备一起回家乡南通。</p><p class="ql-block">刚结识,曹旭夫妇就对我说,他们房间里装有长途电话机,要打长途电话可以随时到他那儿打。这对我来说,心里顿时感到一阵温暖。他俩一点架子都没有,尽为别人心里所需要的着想。在西藏,与家里通信来回要个把月,我虽然买了电话卡,可出外打长途电话多有不便。家中的妻子一直急于想听到我的声音,可我心里想打电话又常怕麻烦他们,不好意思去打,反倒是他们常来催我,要我经常与家里联系。</p><p class="ql-block">西藏气候干燥,需要多吃水果,每逢有新鲜水果或好吃的,曹旭夫妇总是喊我到他们房间里去一块吃,像对待自己的家里人一样。或者由曹旭亲自送到我房间里来。论年纪,曹旭72岁,我46岁,应是我父辈。每当他拿着水果站在我门口喊我时,我除了表示感谢之外,心里总怀歉疚之意。一次,他们家乡寄来水蜜桃,送了我一大整箱,又大又甜,说实话,我在无锡都没有吃过这么好这么多的水蜜桃,我每天一只,还送给办公室的同事尝尝。那是中秋节前的一天,曹旭爱人早早地给送来了一盒月饼,说是吃着月饼可以不想家。本来,孤身一人在遥远的边城,想家是自然难免的事。可经她这么一安慰,我的心情反而激动起来。我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到西藏来与曹旭夫妇相遇,只能说是萍水相逢,天涯同路人,有什么值得曹旭夫妻俩那样一次次关心我、照顾我,这不由得使我对人间真情又添了一层感受。经受过生活磨难、领略过世态炎凉的我,此时泪湿眼眶,情不自禁地对她说:“您二位真像父母一样待我!”</p><p class="ql-block">在他们房间里,曹旭让我看墙上贴着的一幅用蜡笔画的儿童漫画,是他孙女从远方家乡寄来的,活泼可爱、天真烂漫之气跃然纸上,并富有想像力。曹旭夫妇爱它,并把它贴在墙上,随时可以看到它,把家乡之情、儿女之情和孩子一般的童心都寄托折射在这张画上。这在许多援藏干部身上,都有类似的事情与感情。</p><p class="ql-block">我们的食堂是一个专给援藏干部用餐的小灶食堂,按规定,曹旭可以到省级干部小灶食堂用餐,就是住宿也可安排得好一点,但他没有那样做。我理解他,是因为他一生俭朴,何况自己在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不愿在生活待遇上再多一点优待。也许是高原反应使我们的舌苔厚,食堂伙食有时感到无味,不对胃口,个别援藏干部吃不惯就有意见、发牢骚,他却说,“要是你们到基层工作,你们就会感到这伙食已经满足了。”这话说到了我和同事们的心里。</p><p class="ql-block">由于他妻子还在上班,夫妻俩早餐总是吃得很早,而中餐或晚餐却一定要等妻子回来一起吃。有时妻子忙,回来迟了,老曹仍是等,这令我们很感动。</p><p class="ql-block">到西藏后,我因感冒引起咳嗽,去医院看了不知多少次也未好,反而加重咳出血块来,每天早晨特别多,经诊断为慢性咽喉炎,在高原难于治好。是曹旭建议我去买些当地特产川贝母,有化痰止咳的作用,还教我怎样煮汤喝。果然有效,一周以后好多了。</p><p class="ql-block">在西藏,早饭要到8点半才吃。我每天一早起来到招待所前面的白杨树林中练一会站桩功,这是我多年的习惯。这里空气好,宁静,是理想的场所。而老曹夫妻俩也喜欢到这里来散步、透气。看到我蹲马步、手臂环抱,样子很滑稽,竟学着我的样子,开玩笑地说我练功像举手投降,又像是在做猴子。当他得知我是在练功,不能打扰,就很知趣地绕道走,不再走那树林。做完气功我就在坐在紫藤下的石栏上,像在内地一样读一会英语。一次,区党委书记热地来看望他的老战友、老同事曹旭,看到我在读书,他很好奇地一看再看。他到楼上没有找到曹旭,我说可能去小树林里了,他去找了一圈仍没找到,回来时又在看我读什么书。热地曾是那曲地委书记曹旭的后任。 </p><p class="ql-block">我在西藏时,仍有不稳定事件发生。一次区党委召开科长以上干部大会,作形势报告。我回来后与曹旭讲了这事。他强调对政治形势要有预见性,要有洞察力。我听了以后,颇感他不愧为老革命,是个高人。</p><p class="ql-block">有两三天,曹旭没有来就餐,他告知我到藏北去一趟。原来他是在离开西藏前,最后一次到那曲去。那是一个割不断情义、牵着他灵魂的地方。当他走在街上,许多藏民与干部握着他的手问好,难舍难分。等他回来后,我很后悔过分忙于工作而没有随他一起去,他曾说过带我一起去的。</p><p class="ql-block">10月底,曹旭夫妇准备就绪,按他们的话说,是要真正离开西藏了。我想送送他们,他们坚辞不肯。临行前一天晚上,我坐在他们的房间里许久许久,看着他们和送行者告别。一位藏族干部献上哈达,曹旭用藏族方式,和他脸贴脸拥抱着,喃喃说道:“38年了!”那藏族干部说:“真不容易啊!”我是唯一目睹曹旭夫妇离开西藏时的在场者。第二天清晨,天麻麻亮,听到小车声,我连忙从被窝里跑到阳台上,看到曹旭夫妇俩上了车,开出招待所小院,开往机场。他们走后,楼道里剩下我一人,空落落的,再无人陪伴话语。</p><p class="ql-block">不久我援藏任务结束回到家乡。因没有曹旭的地址与通讯联系方式,竟失去联系。我后悔没有在西藏时与他合影留念,我是有照相机的。曾向南通的朋友打听过,说是他健在。而当今日我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才恍悟可以在手机网页上查到他的信息。于是整天在网页上看他的消息,还看到他的视频与录音,看到他妻子及儿子。我整天沉浸在对他的怀念之中。得知他担任了南通西藏民族中学的名誉校长,不徒有虚名,做了不少实事。有学生困难想退学,有学生玩手机,他都管。他常到学校看望学生,摸一摸被褥是否暖和,到食堂看一看吃得是否可口。他去世后,骨灰装在可降解的陶罐内埋在桂花树下,不占用墓地,与生养他的土地融合一起。就连政府奖励的3000元生态葬奖金也捐给了公墓管理处。妻子和儿子遵照他生前的遗愿,将遗产100万元捐出作为“雪域之光·曹旭慈善助学基金”,用于在南通读书的藏族优秀、贫困学生,每年发放奖学金。4年已发放给170多名学生。其实这都是他们夫妻俩节省下来的,从他们在南通所住的旧房子以及所用旧家具就难以置信这是一位副部级干部的生活场所。在正常追求物质生活的当下,像曹旭这样奉献了一生、有着高尚情操的人又有几许?</p><p class="ql-block">曹旭离去了,他被视为“西藏人民的大英雄”,是援藏干部的楷模和丰碑。挽联“江海烽火铸就对党碧血丹心,雪域高原映照为民孺子情怀”,生动地刻画了他光辉的一生。在他身上充分展现了老西藏精神。而我的切身体会是他充分展现了人间大爱。在我心目中,他就是我所敬仰的雪域高原上伟岸挺拔的白杨树!</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12日</p> <p class="ql-block">1959年南通送曹旭赴西藏,二排左四应为曹旭</p> <p class="ql-block">曹旭在草原上</p> <p class="ql-block">曹旭夫妻俩与藏民在一起。左二为曹旭,左三为妻子王慕乔</p> <p class="ql-block">在2018年曹旭“雪域之光”捐款会上,左一为王慕乔,右一为时任南通市市长的韩立明,现任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