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映晚霞,银龄再出发

五川人

<h3>2022年7月9日,完成一年的“教育部银龄教师西部支持计划”,乘坐高铁,告别了援教的高校:西藏民族大学。</h3> <h3>西藏民族大学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一期入选高校。<br>学校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前身为1957年中央指示创办、1958年9月开学的“西藏公学”。1965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学校有渭城、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建有实践教学基地。说起学校的历史,师生会无不自豪地说:我们学校是唯一一所两任总书记(胡锦涛、习近平)写贺信的高校!学校地位、影响力可见一斑!</h3> <h3>仿佛学校的欢迎仪式才结束,眨眼功夫就是欢送仪式。真正体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h3> <h3>学院领导、同事来送行。</h3> <h3>部分在校的银龄老师聚会一下就要各奔东西了。不知何时才能再聚首。正中间漂亮小姐姐是来接漂亮妈妈的。</h3> <h3>一年的时间真快呀!去年暑假,单位退休教工群里发布通知,我们五位成为单位首批实施银龄计划的援教老师。没想到,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支边、援藏心愿,退休以后还有了机会。这可不是所有的退休老师都能有幸成为教育部银龄教师西部支持计划的援教老师。首先你单位必须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我们单位属于首个教育部与河南省共建的高校,于是也擦边列入计划行列),另外你的专业也是授援学校需要的,正式退休,身体健康,政治符合要求,专业水平符合要求……去年出发前,单位非常重视,召开欢送会,主管校领导拔冗参加并作重要讲话,站位很高,提出几点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给我们信心与力量。</h3> <h3>好姐妹送别</h3> <h3>在民大期间的一幕幕重现眼前。</h3> <h3>到达西藏民族大学后,学校组织援教的8所兄弟院校24位银龄教师参观校史馆和西藏社会发展进步展,增强了大家对西藏民大的深入了解和深刻印象。</h3> <h3>学校召开了见面会,也算是一个迟到的欢迎仪式。</h3> <h3>代表银龄教师发言</h3> <h3><br>尊敬的刘书记、罗旺校长、在坐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同仁们:大家好!<br>非常感谢书记、校长,学校工作那么忙,还召开这么隆重且高规格的欢迎仪式。我们生而有幸,赶上了好时机。<br>前几天我刚过了72岁生日,但在我心里我好像还停留在27岁——因为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理想、充满活力的年龄!那年,我大学毕业,怀揣着大学毕业援藏、援疆的梦想,写好了申请书。还没等着递交,就传来了:今年我们没有援藏援疆计划的消息。遗憾、失望加点小失落。不曾想,老了退休几年了(2018年退休),突降喜讯,天赐机缘:教育部公布了银龄教师西部支援计划!郑州大学被列入援教学校,与西藏民族大学结为对口单位,所需专业中赫然印有新闻传播学。激动、兴奋,幸福来得太突然!感谢教育部有这个计划和政策,让我们银龄之际还有机会,完成年少时候的梦想。感谢两边学校对我们信任,挑选了我们作为首批西藏民大的银龄教师!<br>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银龄教师,都会有我一样的心情。我们当中,很多都是刚刚卸下硕导、博导的担子,又挑起了带薪保姆的重担;刚刚体味到儿孙绕膝的快乐,又再次重整行囊,别离家人亲情;还有的老师接到单位这个神圣光荣的使命,立马推掉了刚刚答应的重金聘请的教职邀请!武汉理工大学张楚堂老师在交流时,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们都是有情怀的!是的,我们这25位银龄教师,都是怀揣理想,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教育情怀和民族情怀的!<br>我们一到学校,就受到以宁鹏部长为首的学校、学院老师的热情接待,各个学院的领导到现场认领了对口的本专业援教老师,献上哈达,立即让我们有了身份认同和仪式感。<br>学校特意安排我们银龄教师参观了校史馆和西藏社会发展进步史,增强了我们对西藏民族大学的深入了解和深刻印象。<br>在“西藏民大银龄教师群”里,每天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各部门的关心:饭菜是否可口、网络是否顺畅、图书资料查询、身体有了不适等等,不一而足,都能第一时间迎刃而解,让我们虽然初到陌生地,分散在新、老校区,却一点也没有感到寂寞、孤单和不适应。<br>这些都给了我们银龄老师莫大的感动和力量!大家迅速投入到各个院系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大家私下里聊得最多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好银龄教师的作用!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收获最佳的实效!<br>请学校和院系领导放心:我们在援教期间,一定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尽职尽责,圆满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不辜负西藏民大师生对我们的信任、关怀和支持。我们除了做好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还要搭建援教单位和受援单位的桥梁,开辟新的领域,学习新知识,为西藏民大发展和传播西藏政治,经济,文化,贡献自己绵薄之力。援教有期情无涯。虽然我们来的时间不长,但是一定会给西藏民族大学的各个院系的师生结下深深的情谊,我相信,在未来的支教岁月里,这种感情会进一步加深,因为这里是我们曾经放飞过青春理想的地方,这里是我们曾经释放过夕阳余晖的地方!这里是我们延长学术生命的地方!这里有我们心心念念的民族情感!我们每一位援教老师的心都会与西藏民族大学永远相连!谢谢大家!<br><br></h3> <h3>罗旺校长颁发聘书</h3> <h3>郑大四位女老师与刘凯书记和罗旺校长合影</h3> <h3>和张树庭副校长合影</h3> <h3>10月30日周六上午,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建设专家咨询会,云端举行。原定是上周五下午线下举行,仍然是由于疫情,无奈放在30号周六上午线上召开。学校、学院非常重视。学院领导、老师全员现场听会。会议进行到将近中午一点,专家的真知灼见和肺腑之言,对学院下一步发展是有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幸运我这银龄教师赶上了。<br>西藏民族大学副校长、中国传媒大学援藏副校长张树庭教授致辞。</h3> <h3>刘凯书记讲话</h3> <h3>张校长致辞</h3> <h3>学院见面会</h3> <h3>校内留影</h3> <h3>吴老师带领银龄老师们来参观图书馆的藏学文献中心和西藏版画艺术室,这里面可都是国宝级的藏品。参观结束,留个影吧。</h3> <h3>仁却老师给银龄教师介绍藏族木刻版画艺术<br></h3> <h3>闲暇时光,来老校区欣赏一下夏日民大。</h3> <h3>本学期到校后,居家健康检测一周,正好学院有个论证、咨询会,我珍惜这学期少有的线下活动机会。</h3> <h3>疫情闹的,本科、研究生的课都是云端完成。比较遗憾</h3> <h3>新闻学院学生采访银龄教师</h3> <h3>参与学院活动,为获奖同学颁奖</h3> <h3>两组各产生一个一等奖,太巧了,这俩女生居然是大学同学,都来自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h3> <h3>寒假前疫情再起,期末考试只能在宿舍完成。监考中</h3> <h3>来自同一个学校的银龄老师,偶尔聚一下</h3> <h3>一年里,做核酸检测成为日常。</h3> <h3>校外掠影</h3> <h3>清渭楼夜景</h3> <h3>咸阳湖上古渡廊桥夜景</h3> <h3>参加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拓展训练</h3> <h3>高空完成“双人协作.过独木桥”了。教练说,我打破了他们基地这个项目的年龄记录</h3> <h3>咸阳统一广场</h3> <h3>法门寺留影</h3> <h3>红色教育基地—汉中川陕革命根据地</h3> <h3>三宽御蹄坊的烤猪蹄是大家公认的美味佳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