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一”将至,依然要写点文字,回忆曾经的军旅岁月,回味难忘的军人情怀,虽白驹过隙,仍恍如昨日。</p><p class="ql-block"> 今儿要写写“随军”这个主题,聊聊当年这一特殊群体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酸甜苦辣,尽管被历史所尘封,却又如点缀在情感世界里的日月星辰,光照着那个时代斑斑驳驳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军人家属随军政策制定并实施于1963年,1991年进行了相应完善,2011年又调整了五项新规定,这比以往条件又更加放宽。我服役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军人家属随军有三个硬杠杠:副营职(含)以上、军龄满15年(含)以上、年龄35周岁(含)以上,符合其一即可申请,通常都能获批。这一特殊政策,对于解决好军人的“后路、后代和后院”问题,增强军事职业的吸引力,稳定和促进部队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军旅、军人、军嫂,构成有血有肉的钢铁长城。守疆、守家、守望,书写有甘有苦的青春年华。他们两地坚守,守的是责任,守的是情缘,守的也是希望。因为,长期的两地生活,不仅在夫妻情感上带来了太多的思念,也在家庭生活上引来了太多的不便。因而,随军是那个年代绝大多数血性军人和柔情军嫂的一个期盼和努力。</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兵源主要来自农村,农家出身的军官也居多。改革开放前,城镇化水平低,整体教育滞后,军嫂们几乎都是在农村劳动的农民,因而,随军于他们而言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可以解决异地分居问题,重要的是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都能“农转非”,这在那个年代对于农村人口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和社会实用价值。</p><p class="ql-block"> 那时计划生育政策尚处于刚倡导阶段,符合随军条件的军人夫妇大都是俩仨孩子。他们怀揣着随军批文,大包小件裹家当,拖儿带女进军营,其喜庆气氛不禁也感染着全村的人和营区先期随军的军嫂们。因为,迈进了军营,家人团聚了,困难瓦解了,家属有工可做,孩子有学可上,全新的生活环境,她们的脸上挂的是笑,心里淌的是蜜。</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部队主营区有个院中院,规整的布局,统一的建筑,那就是随军家属区。凡农村来的军嫂们大都安排在部队后勤所属的生产和服务单位上班,如服务社、幼儿园、被装厂、制药厂等,分岗位作业,按定级领薪,过上了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生活。她们的居家生活所需,不出营区大门基本上能够满足。特别是部队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如周末的电影放映、文艺轻骑兵的演出、各类球赛、队列操练等,既充实了她们的业余生活,也提升了她们的生活品位,外在举止及内在气质都有了新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当年借助在部队政治机关工作的平台,耳闻目睹了她们随军前后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虽然岁月冲淡了太多的印记,但较之个性化的还依然印象深刻,我们不妨聊聊这三位军嫂。</p><p class="ql-block"> 王嫂来自川西大凉山区高山上的村寨,闭塞的人居环境,不仅学会了特别的生产生活技能,而且还练就了一副灵巧的双手,缝补浆洗手到擒拿,尤其是千层底布鞋做得大方、舒适又可脚。随军后,尽管条件好了,她依然不舍弃做千层底布鞋的功夫,经常挑灯夜战,纳鞋底、缝鞋帮,出成品。除满足自家人所需,她还为夫君所在办公室的小兄弟们都奉送过。几年前,夫君办公室的战友们小聚,都还念起这位老嫂子当年的手艺和情谊,称赞可与“老北京”牌布鞋媲美。</p><p class="ql-block"> 高嫂来自大别山区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她随军不仅是为了“农转非”,重要的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特殊教育,因为她的两个女儿均先天性聋哑,老家又无特殊教育学校,适龄教育迫在眉睫。夫妻俩久久盼望,终于盼来了随军批文。随军后即被驻军附近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所接纳,随后数年又接受了完整的特殊教育,掌握了适应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正常生活所会的技能。如今俩女儿均成家且子女健康,大的凭技能自主创业,小的公考入编市特殊教育学校当教师。</p> <p class="ql-block"> 赵嫂随军前是老家一所农村中学的民办教师,教授数学,县级优秀骨干教师,若不是为随军,学校真不愿意放人。随军后,俩孩子就读子弟小学,她被安排到驻地县中学继续任数学教师,由于勤奋敬业教学成绩好,年年被评为“模范教师”。从学校回到营区,她又转身为课外辅导员,每天晚饭后为登门求教的初中生释疑解惑,帮助这些孩子补齐随军前学习上的缺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间断不懈怠,孩子们不称她老师,亲切得都喊她“赵姨”。她也因此被部队后勤多次评为“模范家属”。</p><p class="ql-block"> 在军嫂这个特殊群体中,三位军嫂的情况可能不具有代表性,但从她们身上也能折射出军嫂们所共有的特质,那就是“变与不变”的哲学实践:改变的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不变的是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p> <p class="ql-block"> 想当年,我还是一个身无牵挂的末婚军官,虽也能够感受到他们随军后的喜悦与幸福,但并不真正了解其背后的艰辛与不易,正如辛弃疾词“少年不知愁滋味”,“而今识尽愁滋味”,我亦老矣,离开军营也数十年了。值“八一”之际,谨将此文献给曾经的和今天的军人军嫂们,顺祝祖国安宁!祈愿家人安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 图片来自网络 )</p><p class="ql-block"> 2022、7、12 信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