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录•第一篇【德州的童年】(修改稿)

雪泥鸿爪

<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是那样的清晰,又是那样的模糊,但却是那样的遥远…</p><p class="ql-block">距皇城北京大约250公里的地方,在京杭大运河的的东岸,有一座小小的城市名叫德州。它是京城的南大门,也是全国的重要的交通枢纽。它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清朝的津浦,现在的京沪、石德铁路也是必经之路,有九达天衢之称。</p><p class="ql-block">小城虽然不大,确有着一千四百多年的古老历史,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清朝它曾是皇城的粮仓,因为那时皇家的粮食,大都通过运河水路,运到德州的北厂街存放起来,以备应急使用。因为历史悠久,还有好多历史的古迹,秦汉墓群、苏鲁王墓、四女寺、文昌阁、董子读书台等等。还有桃园结义刘、关、张的遗址,治水大禹的家乡,射日后羿传说地,书法家颜真卿,邢桐等人的遗迹,各路名人留下的印记非常之多数不盛数。也曾因慈禧的贴身小太监安德海,在德州被处决而名声大噪。 </p> <p class="ql-block">我于五O年的年初,就出生在这个小城的南门外,一个小商人的家庭中。在我的记忆中,当时的德州城南门外到北门外,不过也就是两、三公里左右的路程,那时真是一个小小的德州呀。</p><p class="ql-block">父亲十四岁从河北老家来德州,学买卖做徒工,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自己在南门外的吊桥上,开了一间不到三十平米的门面,是专门卖瓷器和文具的商铺,名叫开明商店。我记忆中的这一段是五岁以前的事,隐隐约约只是记得门前有块屋门大小的霓虹灯。当时是五十年代初,像上海、北京这种城市灯红酒绿,霓红灯闪烁并不稀罕。而在小小的德州,这在当时可能是唯一一家写着店名的霓虹灯。想来其一是父亲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爱赶时髦。其二便是商铺也算有点小名气了。按道理说我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虽赶不上别人家的大富大贵,但起码也应是不愁吃不愁喝的家庭,应该会有一个幸福、安逸、美满的童年。然而恰恰相反,真应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句话。刚刚生下没有几个月的我,还在呀呀学语,却遭受了人间最大的不幸。后来听父亲讲,五O年的夏秋季,在我们小德州,不知是老百姓发起,还是有人操控。掀起了一阵叫“打老虎”的群众运动,先是打汉奸,后来又演变成打有钱人。谁家的人不幸被抓住,一顿乱棍当场毙命,血流满地的场面惨不忍睹。有一天出去买菜的母親刚好碰见这种场景,胆小怕事的她竟被吓得神经失常。</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我的母亲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经常自言自语唠唠叨叨,还经常的走失。父親花了好多钱给她看病,但还是时好时坏常常犯病。有一次她抱着我去赶集,不知道看到了什么又发了病,差点在集市上把我扔掉,人家老乡都把我抱走了,是父亲辛辛苦苦又追了回来。父親怕她再惹事生非,又怕她伤害到小小的我,就把她送回到了河北景县的乡下,那个我爷爷住过的地方。我的只有十几岁的小哥哥,便随母亲回到了乡下,去照顾时时犯病的她。不到两岁的我,从此便失去了应得的母爱。应了《红楼梦》中写湘云的诗:</p><p class="ql-block">富贵又何为,</p><p class="ql-block">襁褓之日父母违。</p><p class="ql-block">展眼吊斜晖,</p><p class="ql-block">湘江水逝楚云飞。</p><p class="ql-block">送走母亲的那年,应该是五二年的春天。刚刚过了年,天气还很冷,就像这寒冷的天气一样,我那可怜的童年便开始了。不是孤儿更像孤儿,看似可怜但又不是那么凄凉的童年,给了我极深的印象。</p><p class="ql-block">母亲回了乡下以后,小小的我也学会了走路。白天就在店面上玩耍,有两个铺面上的店员照看着,晚上就跟着父亲睡,由父亲即当爹又当娘的照顾。父亲是小老板,手下也有两个学买卖的学徒,但进货的时候他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的。有时需要到外地,比如济南、博山、景德镇等。那时交通工具不方便,一走就是好几天。于是父親便将我这个父母不在眼前的小丫头,托付给邻居张大娘,当时我们家和张大娘家,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那时叫住连房,就是一栋房子的东西厢房各住一家,说起来和现在的合租房差不多。写到这儿时,我心里一直有一个谜团,我不明白当时以父亲的财力,我们家为什么会没有自己的房子?是财力不够还是那时不兴买房子?还是卖了房子做了投资商铺的资金?一直不得其解,父亲也一直没有告诉我。</p><p class="ql-block">邻居张大娘有三个儿子没有女儿,两口子都喜欢女孩儿,所以对我还不错,渴不着也饿不着。但是穿衣服就不行了,张大娘的一双手,就她那三个调皮的儿子,够她忙活一年的了。所以我的衣服都是父亲给我买的,便宜一点的就去集市上买,好一点的就是他出去进货时,在济南或者淄博买。夏天的还行,冬天就不好办了,有时你有钱也买不到合适的棉衣、棉裤、棉鞋。真是穿的起单衣单裤,却没有棉衣棉裤。穿得起夹脚的小皮鞋,却没有合适保暖的棉鞋。那个年代不像现在,现在有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而那个年代,这棉衣、棉裤、棉鞋是母亲的专利,只有有娘的孩子才能享受得到呀。我没有了亲娘的照顾,自然不像有娘的孩子那样,穿的那么舒适暖和。每年的冬天我的小脚丫,就像冻烂的杮子一样生疮流脓,小小的年龄那个罪也是够受的。应了一句俗话:宁肯跟着要饭的娘,也不跟着做官的爹。男人心粗呀!就是心不粗,那个年代没有卖的你又奈何?这童年留给我的,不仅仅是脚上因冻疮落下的疤痕,还有深深的心灵上的苦难与创伤。</p> <p class="ql-block">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慢慢长到了五岁多。在这五年多中,我曾因在自己门店前的马路上玩耍,被自行车撞倒从身上碾压过,也曾在冬天被翻倒的煤球炉烫伤过,还曾被水湾中的暗坑淹到过,但每次还能不伤性命的闯过来。真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呀!这自幼失母尝尽悲苦的味道,只有自己心知肚明。同时我也庆幸,正是这种严苛的环境的锻炼,才养成我风风火火,自强不息的性格。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我都能挥洒自如壮心不已。</p><p class="ql-block">襁褓中,母病离女还乡,</p><p class="ql-block">孤弱女,成长之路踉踉跄跄。</p><p class="ql-block">抗严冬,顶风历寒经磨难,</p><p class="ql-block">昐春天,阳沐童心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2017.10.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