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连拽/文 米娜/编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光缕缕夕阳斜,绿水悠悠映晚霞,一阕词心痴不改,如歌岁月写芳华”。这四句美妙的诗篇,是我退休八年来的真实生活写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个既不爱聚众轰着玩又不甘寂寞的人。刚退休时,挚友及同事们曾建议我,退休后可以自得其乐,如外出旅游、爬山、下棋、打牌、钓魚等。其实,朋友们说的这些娱乐活动,我都不喜欢,唯有读书和写作,才是我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觉得,读书和写作是老年群体精品级的生活方式。或许是习惯所致,我从参军入伍后就喜欢上了阅读,每每看到新的报刊或书籍,就非常喜欢,总会想方设法借来阅览,这种习惯一直保持至今,让人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退休后,读书写作,不仅驱除了我生活中的烦恼,还让我觉得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都是充滿阳光和欢乐的。现在,我虽然即将迈入古稀之年,但我的心态却能仍然保持年轻,老顽童们常常开玩笑说:“老胡整天乐哈哈的,好像心里装滿了快乐。”细想起來,这些都是读书和写作给我带來的益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书的范围可大可小,随着时代的发展,我现在正努力开拓自己的读书视野。目前,我不仅学会了从手机“百度”中查字和咨询名词解释,还学会了用手机阅读。“今日头条”、“时事快讯”等手机栏目既快捷方便,还应有尽有。实践证明,只要有一双智慧的目光,总会寻找到自己喜欢的美篇和理论。到图书馆阅览或手机阅读,也是现代生活条件下的一种全新生活方式,每每遇到心仪的书藉或文章,心里那种满足与惬意,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常言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人到老年,对外交往的事情相对减少了很多,读书的时间就会充足起來。读书,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益处多多。在公众场所,当我看到个别中老年人思维迟纯,甚至患上痴呆症,心中为之难过的同时,也为自己坚持阅读和学习感到欣慰。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维的芦苇,人因思想而伟大”。也曾有人说,阅读是一种思维的体操,它能让人的大脑神经更加通达灵活。今天看来,这些话都是富有哲理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书与思考和写作结合起來,就会使得读书有了目标,因此也更加深入。我十分崇尚古人所讲的“立德、立功、立言”,所以,每有灵感或新的思考出现,我会立马轻敲手机字盘记录下来,当有作品发表时,那种愉悅的心情像似喝了蜂蜜水一样滋润甘甜。回想起來,这都是读书引导我步入了新的境界,跨入了新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幸福生活要自己创造。人到老年,在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之余,生活上依然要有动力、有追求,最好要有自己的一份兴趣和爱好。常读经典,可以让人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如,儒家文化的精华,奠定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血脉;看《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便,成一家之言”的追求,让后人能触摸历史的脉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经典,人的岁数越大,对人生感悟越深。静观细品,可享受岁月带來的美好,让时光在身心快乐中静静流淌。人生也会因有经典美文品读而五彩缤纷。阅读的目的全在于享受,精神上的快乐是物质上永远也弥补不了的快乐。学习经典,还可使人在品读中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沐浴人的思想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读书写作行之于我, 它已融入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我的思维更加敏捷,大脑越用越灵活、越用越健康发达,既愉悅了我的身心,养护了“精气神”,又拓展了我生命的长度、宽度与高度;读书写作,让我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更加精彩,让我走上了行稳致远、延年益寿的幸福之路。何乐而不为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