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仁人篇</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left;">【导读】</h1> 《尚书》、《易经》和《道德经》中均有“仁”字出现。春秋前期人们把尊亲敬长、爱护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换言之,“仁”是指人具有慈爱之心,与他人之间相互亲和的一种道德观念。老子提倡统治阶级无为而治,反对倡导“仁”,认定倡导反而会起到不好的作用。孔子突破了这种思想束缚,继承了前人有关“仁”的观念,并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学说。<br>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标准和境界加以提倡。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具体包括孝、悌、忠、信、宽、恕、礼、义、智、勇、贤、温、良、恭、俭、让、谦、惠、敏、节、简、贞、谅、清、恒、直、达、果、刚、毅、廉、耻等20多项内容。但读者注意到,《论语》中孔子没有直接定义“仁”这一概念,而只是答学生问时旁敲侧击,回答每一个学生的答案都不同:教导樊迟“爱别人就是仁”,对伯牛说:“说话慎重就是仁”,对子张说:“能够处处按谦恭、宽厚、守信、勤勉、施惠这五种品德要求办事,就是仁人。”又说:“一个人如果有刚强、坚毅、朴实、谨慎的性格特点,便接近了仁人的标准。”他也曾对颜回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还称赞这位得意门生达到了三个月不离“仁”的境界——我根据孔子学生有若在《论语》中所说的“仁之先为孝”之名言,以及清代王永彬著作《围炉夜话》“百善孝为先”的说法,经过数学公式代换,才明白:“仁,即百善之和”,这与上述仁包含诸多具体内容是和谐统一的,即一切好的品行都属仁的范畴。后世儒家将达到以上所列“仁”的境界者,称为“仁人”,是儒教修炼者中的完人。这里应该特别指出,孔子强调要勇于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关键时刻应“杀身以成仁”,对子路等弟子以及后世儒生产生很大的影响。<br> 《论语》谈论“仁”的章节星罗棋布、十分散乱,影响阅读。本章将最主要的内容集合于此,并加分小节,以求让读者对孔子心中的“仁”有原始的、深刻的理解。<br><br><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释仁·</h3><br>【原文】<br> 子路问成人¹。子曰:“若臧武仲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³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⁴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宪问篇》14·12)<br>【注释】<br> 1、成人:全人、完人,本质上就是仁人。<br> 2、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br> 3、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br> 4、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br>【译文】<br> 子路问怎样才算一个完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不贪,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的才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利益就想到仁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肯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中仍不忘平日的理想,这样也可以称为完美的人。”<br>【解读】<br> 孔子认定聪明、不贪、勇敢且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才能算作一个完人(仁人),但也知道这是理想化的,凡人根本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如果过高要求,学生们就会知难而退。因此,孔子退而求其次,根据现实条件而放宽标准,认为做到不见利忘义,遇到危险肯献出生命和久居贫困能够不忘理想,也可以算完人了。子路是听进去了的,他后来在卫出公被父亲驱逐出国时挺身而出,献出了生命,将孔子的教导化作了行动,撇开卫出公父子的恩怨谁对谁错,单纯从子路这一方用心和行为看,还是可敬的,虽然莽撞了一些。<br><br>【原文】 <br>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¹、惠²。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³焉,敏则有功⁴,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篇》17·6)<br>【注释】<br> 1、敏:勤奋努力。<br> 2、惠:好处。这里指施惠于人。<br> 3、任:任用。<br> 4、功:功效、成果。<br>【译文】<br> 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人?孔子回答:“能够处处按五种品德要求办事,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谦恭、宽厚、守信、勤勉、施惠。待人恭敬有礼就不致遭受侮辱,为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实守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勉工作就会富有成果,肯施恩惠就能够役使别人。”<br>【解读】<br> 不同的人问仁时孔子往往回答也不同,让人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对仁到底是什么?仁人怎样才能做到?如坠五里雾中。但子张这次问仁时,孔子回答的是普遍性的真理,即做仁者必然达到的几点标准。很有针对性,也非常通俗、适用,雅俗均可为,是普通儒教信众修身奉行的基本准则。其他的有关仁道、仁德、做仁人的解释,都是在此基础上的补充和发挥。<br><br>【原文】<br> 子曰:“刚、毅¹、木²、讷,近仁。”(《子路篇》13·27)<br>【注释】 <br> 1、毅:坚毅、果敢。<br> 2、木:质朴、朴实。<br>【译文】<br>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有刚强、坚毅、朴实、谨慎的性格特点,便接近了仁人的标准。”<br>【解读】<br> 孔子明白一个人要完全达到“仁”的标准,十分困难,他的那么多学生,也就颜回能够做到心中连续三个月不离仁德。他教导学生们在追求这一高境界的过程中,应从锤炼自己的性格入手,使自己做到刚强、坚毅、朴实和谨慎,努力离“仁人”的境界近一点。<br><br>【原文】 <br>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¹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²。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³。”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⁴斯语矣。”(《颜渊篇》12·1)<br>【注释】<br>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回归周礼的要求。<br> 2、归仁:归,归顺。仁,仁德、仁道。<br> 3、目:具体的条目。上述克己复礼为纲,目是纲的细化。<br> 4、事:从事,照着去做。<br>【译文】<br> 颜渊问什么是仁人?孔子回答:“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回归周礼的要求,这就是仁人。一旦大家都这样做,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道了。践行仁道,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做仁人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于礼制的不要看,不合于礼制的不要听,不合于礼制的不要说,不合于礼制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勤勉,请让我照着这些要求去做吧。”<br>【解读】<br> 孔子在回答颜渊的问题时,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这一著名论断,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道的主要解释,是《论语》的核心内容之一,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属于纲领性的论述。至于有的人认为是孔子思想的精髓,我还是认为值得商榷,因为这一论述偏执了一些,过于理想化,礼制没有那么重要,旧礼制有落后、过时的一面,也难于回归。<br> 在这里,孔子希望以周礼来规范人的言行,大家都依礼制而行就可达到仁道的根本要求。所以,礼制以仁德为基础和目的,仁道以礼制为途径。仁德是内在的、精神性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由人的心灵去感知;而礼制是外在的,具有一定的物质性,可通过举行仪式和人的日常规则性的言行展示于人的眼前,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br> 孔子要求颜回通过道德修养,使言行回归于礼制的要求,具体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对颜回寄于厚望,颜回也有决心实践好这一目标,显示出对孔子学说的厚爱与尊重。 【原文】 <br>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¹,执事敬²,与人忠。虽之³夷狄,不可弃也。” (《子路篇》13·19)<br>【注释】<br> 1、居处恭:在住处谦恭有礼,这里,住处指家里,也包括邻里。<br> 2、执事敬:工作兢兢业业。敬:敬业。<br> 3、之:去。<br>【译文】<br> 樊迟问怎样才算仁人。孔子说:“对待亲人和邻居谦恭有礼,工作上做到兢兢业业,与人打交道做到忠心诚意。即使到了边远的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以上做人的原则。”<br>【解读】<br> 仁人的道德必然是高境界的,这里孔子具体提出了“住处谦恭有礼,工作兢兢业业,待人忠心诚意”三项标准,其中在家谦恭有礼,便符合了孝、悌的道德要求,对邻居施礼,有利于和睦相处;工作兢兢业业,“周礼”的要求便达到了;待人忠心诚意,则体现了“忠”“信”的优良品质,本条所列要求字数不多,但要做到却不容易。<br><br>【原文】<br>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¹,使民如承大祭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³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篇》12·2)<br>【注释】<br> 1、大宾:贵宾。<br> 2、大祭:盛大的祭祀活动,指国家祭天或祭祀宗庙的大典。<br> 3、家:这里指做卿大夫的家臣,管理其统治的封地(采邑)。<br>【译文】<br> 仲弓问怎样达到仁人标准。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做到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侍奉国君,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管理卿大夫的采邑,在他的封地里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称不上机灵,请让我照着这些要求去做吧。”<br>【解读】<br> 孔子对每个学生阐述仁人标准,说法都并不一样。其实内容一脉相承,只是换了一种表述。本条孔子回答仲弓涉及的仍然是他有关“仁”的两个纲领性的论述:一是克己复礼为仁,这里,孔子的具体表述为:“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二是仁者爱人。只有具有爱心的人,才能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达到的标准是:“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在卿大夫的采邑里没人怨恨。”<br> 要是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社会就会美好的得多,由于当代儒学不够受尊重,老百姓目前并不掌握并践行这一理念,如火车站候车室里,相当数量的旅客总喜欢将行李占座位,导致部分旅客无法入座,事实上他自己也受害:下次旅行时,可能是先到的旅客的行李将他的座位占了。如果都遵循孔子学说做,大家都会受益。<br>【引用】<br>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表述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于是,这句话作为成语流传,形容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业已成为了几千年来人们所遵奉的信条。<br><br>【原文】<br> 司马牛¹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²。”曰:“其言也讱,斯³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颜渊篇》12·3)<br>【注释】<br>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br>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br> 3、斯:就。<br>【译文】<br> 司马牛问如何做一个仁人。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可以叫‘仁人’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br>【解读】<br> 孔子这次向司马牛解释仁人,依旧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而有针对性,要求他修正说话不够谨慎的弱点。“慎言”初看与修仁德风牛马不相及,所以司马牛一时也没反应过来,反问了孔子一句。为啥仁者应“慎言”?因为言多必失,不仅轻易表态兑现难,而且,那些不符合礼制要求和不符合怜爱别人标准的话,出口会伤人,招惹祸端,慎言就是非礼勿言,与“克己复礼为仁”说法一致。因此,“慎言”是学生修“仁德”的必修课。<br><br>【原文】<br> 子贡曰:“如有博施¹于民而能济众²,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³。夫⁴仁者,己欲立⁵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⁶,可谓仁之方⁷也已。” (《雍也篇》6·30)<br>【注释】 <br> 1、博施:博:广博、广泛;施:旧读shì,今音:Shī,实施政治措施。<br> 2、众:指为数众多的人。<br> 3、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br> 4、夫:句首发语词,无实际含义。<br> 5、立:指安身立命。<br>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br> 7、仁之方:行仁道的方法。<br>【译文】<br> 子贡说:“假若一个当官的人广施仁政于民,能够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回答:“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担心这方面做得不好呢。至于仁人,想要自己能够在世间安生立命,便帮助别人安生立命;要自己过得好,便帮助别人也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这就是修仁德的方法了。”<br><br>【解读】<br>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道”的重要原则,也是仁人施政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尧舜正是帮助老百姓过好日子而使自己留芳千古的,孔子从中受到了启发。从2500多年前孔子设立的这个仁人标准来看,与当代一些党派对党员的要求基本一致,这足可以看出孔子仁道学说的先进性。由于推行仁道是从人性的平等、博爱角度出发的,施政者容易掌握并推行,广大老百姓因为受益,当然是非常欢迎了。<br> 执政者“推己及人”就能够做到“仁”。在另外的章节里,孔子还从另一侧面阐述,要求执政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使孔子关于“仁道”的主张更加全面,群众能够受益更多。总之,孔子关于统治者个人应该修养仁德、执政时应该推行仁道的思想非常重要,具有极强社会现实意义,比杨朱主张的“拔一毛利天下不为”的唯我主义有天渊之别,而且,就是老子“效法自然”的道教,也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孔子儒教推行的仁道主张,本质上也就是实施一种优秀的、有社会效益的管理措施,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管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哪朝哪代都是有为而治。孔子的这一段论述也揭示了儒教与佛教的区别:佛教让老百姓祈求菩萨保佑,假设有菩萨的话,有时会通过某种神力显灵而使敬它者受益,有时则不显灵。而儒教是让人去直接帮助人,如果大家都信儒教,肯施惠于别人,即人人都是活菩萨,这种人帮人显然比菩萨的保佑来得快而及时。施仁政可以稳固江山社稷,这也许正是汉武帝听董仲舒的建议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原因。<br> 事实上,2500多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孔子“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让人以“仁爱”之心待人,长期而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儒家惠及众生的优良传统,也是儒教的核心论点之一,属于精髓内容。显然,孔子这里也在提倡周济贫困者,是一种极富同情心的做法。由于它与今天许多党派的宗旨基本一致,今天也同样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br> 还应指出的一点是,“推己及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条原则,不仅是孔子对官员的要求,也可以广泛用于民众交往,规范言行,淳化社会风气,产生的积极作用是不容低估的。试举一例:东汉人荀巨伯收到病危的朋友约见最后一面的信后,急忙赶去。未料朋友的城池被胡人包围,破城在即。他想法潜入城中见了朋友,朋友催他马上离开,他却不忍心离弃,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不能做不仁不义的事,扔下你去独自逃命!”胡人攻入城后,烧杀抢掠,几个士兵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问荀巨伯什么人?不逃跑意欲何为?荀巨伯说:“我并不是这城里的人,来这里只是看望这位病重的朋友。我不能因为你们来就丢下痛苦不堪的他不管,如果你们要杀他的话,就杀我吧!”胡人听到他的话,半晌没吭声。随后,一位头领看了看手中的刀,说道:“看来,我们是一群根本不懂道义的人了,怎么能在这个崇尚道义的国家胡作非为呢?走吧!”胡人竟因为荀巨伯讲仁义而退了兵,大半个城池得以保全。<br><br>【原文】<br> 宪¹问耻。子曰:“邦有道,谷²。邦无道,谷,耻也。”“克³、伐⁴、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子路篇》14·1)<br>【注释】<br> 1、宪:姓原,名宪,字子思,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前515~?,今山东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南屯人,隐士。<br> 2、谷:这里指做官者的俸禄。<br> 3、克:争强好胜。<br> 4、伐:自夸、炫耀。<br>【译文】<br><br>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无耻。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做官拿俸禄应该;国家政治黑暗,还照样做官拿俸禄,这就是无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是仁人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但至于算不算仁人,我就不知道了。”<br><br>【解读】<br> 孔子认为国家政治清明就应该出来当官,而政治黑暗继续拿俸禄就是无耻,思想有其局限性。孔子的本意可能首先是避免让学生们言行不谨慎惹祸不能全身,不能尽孝,其次也是为了他们不被黑暗的官场污染,当然,孔子可能更想让这样黑暗的朝廷早点垮台。但政治清明的时候短暂,黑暗时期漫长,而这种政权的垮塌毕竟较难,而正直的、有仁德的读书人离开官位隐居,必然是那些不学无术、贪婪腐化的人填充职位,他们尸位素餐,贪脏枉法,欺压百姓,人民会更加痛苦,国家政治会更加黑暗。孔子这一观点走极端,不符合中庸之道。实际上,孔子说的和做的两样:自己一直在谋求在政治黑暗的国家做官,甚至想去叛乱分子的队伍里;也鼓励颜回去从政;学生南容在乱世做官因谨言不惹祸,便将侄女嫁给他,以示鼓励。<br> 但现实中,孔子这一教导误导了很多信儒教之人。他的学生颜回、原宪就是最早的两例:为知耻而不当官,实践孔子的教导。颜回生活困难,早早地死了。而原宪情况相近:《原宪居鲁》记载,做生意致富的子贡穿华服坐豪华马车去小巷看望原宪,发现两间茅房破烂,天上下雨屋里湿,只是原宪精神还乐观,坐在里边弹琴唱歌。当戴着漂亮帽子、穿着破旧鞋子的原宪拄着藜杖开门时,子贡看着滑稽,忍不住说:“嘻,先生你有病吗?”原宪回答:“我听说没钱叫贫穷,学过的东西不会用才叫有病,我是贫穷,不是有病。”这话顿时让子贡露出惭愧的表情。原宪乘胜追击,笑着挖苦子贡:“四处旅行,广交朋友,学道本来是为帮助别人,却施教谋取自身利益,用仁义之名隐藏罪恶,把车马装饰得很漂亮,这些事情我不忍心做呀!”这便是清高、迂腐的典型,是精神胜利法的源头。其实,原宪就是学了知识不会用,虽然达到了贫贱不能移的境界,但却走入了为修德而修德的误区,确实有病,不过是他自己没有觉察出来而已。可怕的是,后代儒家都赞扬、美化原宪的言行,记录这件事的知识分子嘲笑子贡,结果误导了后人——子贡被原宪讽刺后,当时招呼也没打便离开了,样子很狼狈。其实,子贡学以致用,受君王重视时便用施展才华圆满完成任务,不被任用就用其所学经商,是纵横家的始祖,也是儒商始祖。远道来看同学,显示并非见利忘义之人,奚落他,导致2000多年来我国一直轻视商人,经过近4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情况才好转。应该注意的是,老百姓往往与知识分子不同,他们感觉原宪一类的人读这么多书,过的日子还不如不读书的,于是评价:“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读迂了!”就是孔子在世时,也没有褒奖原宪的德行,这值得我们深思。 在本条第二个层次中,孔子又谈到“仁”的问题,孔子在这里承认去除了“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的人难能可贵,但究竟算不算有“仁德”,不予肯定,其实这是一种间接的否定。这说明有仁德的人具有极高的道德水平,凡人只有向往而难于达到。这过高的标准要求,吓坏了许多后世想修仁德的儒生。按教义,佛教徒修成佛也极难,后来对普通居士仅要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民众中影响巨大。儒教界倒不如定义“爱人即仁,行善即仁”这样简单的概念,反倒有利于普通人信儒教,修仁德。 <h5>【作者简介】吴春安,笔名尚平子、尚笑、吴戈,1963年生于湖南省南县,重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油料系7961班毕业,工学士,原广州军区联勤部某部上校工程师,二等功臣。广州军区1987年知识竞赛冠军,广州军区后勤部1996年度手枪射击第一名、1997年度新闻报道先进个人。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作品集《藕池河边人》,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07年曾独自编修湖南望城《吴氏支谱》;2001年退役从事证券投资分析,出版炒股工具书、参考书《炒股真经》《灵验股谚二百条详解》和《怎样用股谚选黑马》,夺得16届《投资快报》股王争霸实盘战冠军、深圳金股信51届分析师模拟盘纪实赛冠军,为股谚实战理论集大成者,知名股市评论家;2014年起开始歌曲创作,作词谱曲《湖南花鼓戏》《花城之树圆舞曲》等10余首,均全球发行,为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研究儒学富有成果,发表专著《论语新解》《平学奠基石》,创立了平学。迄今,人生成果横跨军油管理、机关文秘、素质训练、新闻采写、当代微观史料记录、文学创作、方言民俗研究、谱牒研究与编纂、歌曲创作和MTV制作、书报刊编辑、股市评论、儒学研究、中专教学和旅行等界,著述一千万字,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另类博士。</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