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摩洛哥(七):过直布罗陀海峡记(上)

吴小庆

从舍夫沙万一路向北,穿过北非平原,就到了丹吉尔,丹吉尔位于非洲最北端,在地中海与大西洋交界处,面临直布罗陀海峡,过了海峡就是欧洲了。目前是摩洛哥最大港口,规模超过卡萨布兰卡,具有非州与欧州风情,人员穿着打扮也要洋气一点,现代化程度也高一点。<div>(图1:非洲之北;大海边的丹吉尔)<br><div> </div></div> 参观城区时,不时有卖花生的小贩前来兜售,这里花生是放在烤炉里烤出来的。泡花生机有点像是我们以前经常看到的那种泡炒米机,稍小一点,花生放在里面,加热4-5分钟就好。花生个头较大,有手指节大小,是我们平常吃的大花生2粒大小。一个老外,在路边买了一袋花生独自在吃,见我们过去,随意拿出几粒给我们尝尝,我们以为那个老外是卖花生的,在这里推销,也不客气,随手就拿,一吃,果然不错。花生烤得又香又酥又脆,而且不油腻,便边吃边夸,不一会就把那袋花生吃得差不多了,老外哭笑不得,反正不贵,所以仍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好吃就要买,大家纷纷出手买烤花生,一小袋花生折合人民币5元左右,约2-3两,大袋10元不到,随意地边走边吃。不时有人上前乞讨,随手抓上几粒给他,也可以了。最过分的是那导游,一手捏着一粒花生正想往嘴里送,正巧过来一人乞讨,导游居然随手将那粒花生送给了他,那乞丐也知道碰到“老卡拉”了,不敢多语,接了那粒花生,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的神态,匆匆离去,去物色下一个目标了。因为也有一给一小袋花生的游客存在。帮有帮规,乞丐也有乞丐自己的风度,也有一些地方的乞丐,如给得少,会给你白眼看的。<div>(图2:丹吉尔市内游人)</div> 丹吉尔位于非洲最北,最往北就是直布罗陀海峡了。<div> (图3:面临直布罗陀海峡)<br><div><br></div></div> 而丹吉尔的最北端,也是非洲的最北端就是卡斯巴大灯塔,指明着大西洋与地中海的通途,也指明着家的方向。<div> (图4:卡斯巴大灯塔)</div> 在离摩洛哥丹吉尔不远的大西洋海边,有一个奇怪的洞穴,当地人称之为“大力神洞”或“非洲之洞”。洞不算大,但令人称奇的是,这个洞穴的洞口竟酷似一幅非洲地图,甚至连马达加斯加岛都有,并由此而得名。这为自然奇观,经千百年来海浪冲击而自然形成的。目前非洲之洞已成为丹吉尔的一大自然景观。<div> (图5:非洲之洞内部)<br><br></div> (图6:非洲之洞洞口,就是一幅非洲地图) 洞口正对着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全长约90千米。海峡的北面是西班牙,南边是摩洛哥,但海峡却又属于英国管辖。管辖权非常复杂,从这里可见大英帝国昔日的强盛与霸道。<div> (图7:直布罗陀海峡地图)</div> (图8:直布罗陀海峡管辖权图) 该峡最窄处仅13千米,其西面入峡处最宽,达43千米;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是我们这次旅行的必经之地。由于地中海海面低,海水盐密度高,因此,在直布罗陀海峡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密度流,即在水面以下至400米的海水自西向东流淌,而400米以下海水则自东向西流动,双侧相向流动,这就形成了密度流。海峡风向多为东风或西风,从北方进入西地中海的浅冷气团,往往成为低层高速东风穿过,当地称为累凡特(levanter)风。平时就风急浪高,春秋季,多风暴。游览卡斯巴大灯塔时,感到风很大,当时也没在意,认为海边就是如此。却不料危机正在逼近。<div> (图9:山雨欲来风满楼)</div> 夜宿丹吉尔,旅游行程中没有把丹吉尔作为一个旅游点,只是路过而已。原计划第二天一早早餐后,就坐船前往塔里法,过海峡的时间约2小时,计划中过海峡后上午就驱车前往西班牙龙达吃中饭,开始一天的游程。<div> 旅游正如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当你感到最顺利的时候,磨难就会出现,磨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没有磨难的旅途不是完美的旅途。这不,正当我们一路向前,准备横穿直布罗陀海峡时,一场大风暴正悄悄来临,气势汹汹直逼我们,而我们却还茫然无知。 <br> 世界上很多大事都是在夜间发生的。正如我们现在每天早晨一起来,首先要向外看一下,小区是否已经封控一样。第二天一早匆匆起来,向外一看就感觉不太对劲,天灰蒙蒙的,风很大,在窗外呼啸而过。果然在吃早饭时,导游就匆匆赶来告诉我们,今日外面有沙尘暴。平时海峡风速达到45公里/小时,海峡就要封控断航的,而今天风速已达60公里/小时,海峡肯定已封港断航了。电话一问,海峡果然已经断航封港,什么时间开封,谁也不知道,今天是肯定过不去了。大家心里一沉,但这是不可测、不可抗因素,人也无能为力,除了等待,还有什么办法呢?<div> 人定胜天,那是理想,或是几百年、几千年以后的事,而现在只能顺着天来,只能等待。逆天而行,往往是要失败的。旅馆就在海边,早上在旅馆里闲等着,就出来到了海边,海边灰蒙蒙一片,风急浪高,无船无人,只有风和浪在随心所欲,肆意发泄着存积已久的能量,欣赏着自己的力量,享受着它们自己的世界。</div><div>(图10:浪来了)</div></div> (图11:风来了,直上沙滩,游人躲避一空) 风是从东南面撒哈拉沙漠刮过来的,夹带着撒哈拉的沙子,形成沙尘暴黑压压地挂在天边,直向这里吹了过来,风中挟带着的沙子,无缝不钻,不一会就充塞到了耳朵、口鼻。这时就体现出阿拉伯头巾的优越之处。<div> 脚下的沙子到很细软,沙滩很大,海浪更大,但已是无人欣赏。主要是风太大,难以立足,风中沙子更要命,使人根本看不清前方,只得赶紧逃回,已是风尘仆仆,灰头灰脸,赶紧洗澡、清理沙子,不一会,半天就过去了。</div><div>(图12:海浪)</div> <div> 现在正是上午10点,但港口已恰如晚上10点,开着路灯还显示出一片昏暗。</div>(图13:港口飞沙,白日夜景) 因困在丹吉尔,导游下午就安排加去了一旁的艾希拉小镇游览,这原本不在旅游的日程,算是风暴提供给我们额外的补偿。不过,小镇小归小,还是值得一去的。与摩洛哥其他地方一样,也是蓝白色基调,在一片蓝的基础上增加的白色的比例,至少墙面给墙粉涂成了白色,尽管还是显得粗糙,也不够自然。但毕竟不是清一色了。<br> 小镇遇到爷爷带着孙女出来散步,大家看到小女孩很可爱,要给她照相,但小孙女却很害羞,并不领情,看见陌生人直往后躲。<div> (图9:艾希拉小镇)</div> <div> 小巷人很少,显得很清静,墙上刷有很多壁画,有些很风趣幽默,倘徉在里面往往忘了时间。墙上的壁画是四个人影,大家看了都不解其意,正在发挥着想象力议论之间,一外国游客直接就站了上去,原来是供照相用的场景。</div>(图10:小镇墙上的壁画,随你怎样凑热闹都行) 途遇小镇乐队,非常热情,为我们演奏并与我们合影。我们以为是要收小费的,不料,却是免费的。<div> (图11:小镇还有自己的乐队,可随时为你演奏与合影)</div> 游览了一圈,心情有些好了起来,回程中去了当地的佳乐福超市,补充给养。超市内货物并不多,有面无饭,米还是有的,摩洛哥产的POLO RALPH 的T恤汗衫,折合仅40元人民币一件,质量担当不错,顺便买了2件。<div> 这时大家还没有意识到,风暴将给我们带来得困厄,但没有多久,困厄很快就来了。<br> 回到旅馆,风还是在刮,导游告诉我们说这是不可抗因素,按合同约定,这种原因滞留在宾馆要另收住宿费的,每人20美元一晚,不然的话…..。大家心里一紧,人生地不熟,到那里去找住宿呢?赶紧踊跃交费,以免流浪,同时因wifi在当地时间已经到期,全体停微信,信息中断。无信息、无报纸、说话听不懂,电话打不通,这时大家才体会到孤立无助的感觉。全部希望都在导游身上了。<div> 晚餐时分,大家来到餐厅,发现有点不太对劲,整个餐厅空无一人,无人、无水、无饮食。一问才知道,原来旅馆方认为我们已走,旅馆内又无其他客人,就不再准备餐饮了。要想就餐,就需另外付费。赶紧找导游与旅馆交涉,付费不是什么问题。旅馆很快就请了2个人过来,一个厨师、一个服务员,于是一个2人餐厅就开张了。小伙子很勤快,不一会儿,就变出了水和面包,继之,汤也来了,菜也上了,有鸡有鱼。鸡还可以,就是那鱼……,看不到任何是鱼的征象,连鱼肉都找不到,黑糊糊的一盆,无人敢吃。饭菜尽管不可口,但总比没有强多了,好在大家都带有方便面,此时可以起作用了。大家匆匆吃过后,就忐忑不安地回到房间,期待著明天风会小下来,海峡能通航,旅行能继续。</div><div> 导游说他明天一早就去码头打听消息,大家作好准备,一有通航的消息,马上回来就出发。(后续)</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