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收到赵勇教授的又一本随笔文集,非常高兴。我喜欢赵教授的文章,他那种“把天上道理讲到地下来”的能力让我折服并感觉到亲切,除此之外还有他的立场和文章的角度。赵教授是真正底层子弟,他的经历、感受、取舍无不打着那个阶层的烙印,透露出那个阶层人的心声。那不是个小阶层,那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最大多数人。</p><p class="ql-block">好长时间了,人民共和国的主导话语平台上很难听绝大多数人的发自内心的声音,这很不正常,赵教授正用平和的心态在弥补这一点,而且卓有成效,我想这就是他的散文、随笔已经广受欢迎并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谁都要死,唯人民不死,最大数人民永远是评判高下的最终标准。</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许多真情文字,知青写下乡的磨难,干部写“牛棚”的委屈,这些都让我感动,我能理解他们远离家乡的不易和各方面的不适应,但我同时感到惊讶的是,很少能看到广大农村人说他们的不易,应该说他们的处境更难!</p><p class="ql-block">更令我诧异的是有些文艺作品写得非常出格,前几年有一首歌曲,用极端轻浮无耻的口吻诉说“他”在下乡时好过的一个“长得好看又善良”的农村姑娘,感谢她“伴我度过那个年代”,这样东西在无赖圈子传播不奇怪,因为世上什么人也有,但以民谣的名义在全国最权威的舞台上出现并受到包括农村青年的追捧就不好理解了,恍惚间让人不明白“这是个什么世道!”</p><p class="ql-block">漫长的旧中国,文艺作品中没有底层人的地位不奇怪,因为底层人不识字,“高层人”"坐车的不知拉车的苦″,体会不到,教育普通之后,再这样就不正常了,为什么没有底层人说自己的感受呢?是有人不让说,还是自己不想说、不会说或者觉得无须说呢?</p><p class="ql-block">这不是说谎,是说实啊,不是没说的而是没人说啊。怪事!</p><p class="ql-block">赵勇教授也不是专门来说这些的,而是在写自己的事时“带出来的”,因为这就是他的经历。“文章本是心上的油,你不动心它不流”,和赵教授有相同经历的识字何至亿万,为什么不说,是“没心”还是“没油”呢?假如以前不知“怎么说才好”,现在好了,看看人家赵教授怎么说,然后“顺着这壕壕朝前溜”行吗?</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再三推荐赵教授文章的本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书中还有写到我的一篇,但我对天发誓这绝不是我推荐的原因,为了公平,读者在看此书时把有关我的那跳过去或者干脆撕了,没有“秃疙瘩”,山花照样烂漫!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