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忘却的记念 ——姚名达烈士殉国80周年祭(下篇))

匹夫

姚名达,字达人,又名显微,1905年生于江西兴国县西门坑。1923年毕业于赣州省立第四中学(今江西省赣州第一中学前身)。继入上海南洋公学国学专修科学习。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深受导师梁启超器重,1928年毕业。1929年入职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兼特约撰述。1931年起,同时兼任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教授。1932年与元配夫人黄心勉在上海开设女子书店,次年又创办《女子月刊》,致力妇女、平民教育,并积极参加上海文化界的爱国运动。1940年受聘为江西中正大学(今江西师范大学的前身)教授,主讲《中国通史》。<br><br>  1942年5月,日军侵赣,姚名达组织师生成立“国立中正大学抗日战地服务团”,自任团长。6月25日,率团员38人抵樟树,在前线举行军民联欢,慰劳抗日将士和伤病员,写作战地报道,鼓舞抗日军民士气。7月7日,战地服务团转移至新淦石口村,遭日军围袭,姚名达徒手与日军搏斗壮烈牺牲。1943年3月,重庆国民政府发布褒扬令,表彰他“见危受命,为国殉难”,列为江西乡贤。1987年4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br>  <div>  遗著有《中国目录学史》《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年表》《史书要籍解题》 《章实斋年谱》 《朱筠年谱》 《邵念鲁年谱》 《梁任公历史研究法补编》和《古书之真伪及其年代》等十多部。遗稿数十卷,多已散失。<br><br>  姚名达是清华大学39位英烈之一,校长梅贻琦称其为“母校之光”。全国政协第六届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七、八届副委员长雷洁琼题词称之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也是我国抗战期间亲赴抗日前线而殉国的唯一教授。</div> <font color="#ed2308">雷洁琼为姚名达题词</font> <font color="#ed2308">姚名达哲嗣姚果源与雷老合影</font>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不应忘却的记念(下篇)</b></span></div><font color="#ed2308"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姚名达烈士殉国80周年祭</div></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毕兆祺/文</font></h3> <b><font color="#ed2308">三、为妇女解放事业尽心尽力的自愿者</font></b> 姚名达一生中,除了对史学、目录学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之外,他在妇女研究方面,也舍得花费时间。<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姚名达之所以对研究妇女问题产生兴趣,显然受其父姚舜生以及清华研究院导师梁启超先生的影响。<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姚名达父姚芳权(1878——1941),字舜生,号衡宇。通经史,工诗文,学问渊博。曾参加县试夺冠,为县学庠生。后考入赣州府中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省里拟将姚舜生选送日本公费留学,因被乡里豪绅之子顶替,终未成行。<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姚舜生对中国妇女问题素有研究,撰有《中国妇女大事年表》《中国历代妇女演义》两部专著,另有《常识精要(上下册)》《棠梨馆戊寅诗草· 附焚余杂稿》传世,也是兴国县著名学者、文化名人。<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font color="#ed2308">姚名达父亲姚舜生</font> <font color="#ed2308">姚舜生《棠梨馆戊寅诗草· 附焚余杂稿》</font> 梁启超对妇女运动给予了极大关注,论述颇多。在系统研读了梁启超有关妇女运动的论述之后,姚名达在1934年1月的《女子月刊》第二卷第一期用“大任”作笔名,发表了近两万字的《中国妇女运动与梁任公》长文,较全面地归纳与阐发了梁启超对妇女问题的看法。<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梁启超早年对妇女运动的见解,姚名达精辟概括为五个方面:即(一)禁止妇女缠足。(二)禁止男女早婚。(三)提倡兴办女学。(四)鼓励妇女从事生产事业。(五)消灭一切奴使妇女鄙视妇女的心理。 <font color="#ed2308">梁任公遗墨</font> 梁启超晚年对妇女运动的主张,姚名达则概括为三条:即(一)他主张妇女运动应该由妇女切实自觉、自动地推进。(二)他主张妇女应该先求得学识,次求得职业,然后求得参政权,努力完成一个人的资格。(三)他主张妇女各人都要预备一套看家本领,来做职业的基础,发挥各人最优长的本能,替社会做最有效率的事业。<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阐发梁启超的观点的时候,除赞同梁启超的观点之外,姚名达实际上也掺进了自己对妇女运动的看法。姚名达认为,归根结底就一句话,“无论何种运动,都要多培实力,少作空谈”。“女权运动的真意义,是要女子有痛切的自觉,从智识能力上力争上游,务求与男子立于同等地位”。否则,“任你搅得海沸尘飞,都是废话”。<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姚名达自己也写署名文章或用化名发表文章,表达对妇女问题的看法。<br data-filtered="filtered">  <div>  在《<现代日本妇女>序》(女子书店女子生活丛书)一文中,姚名达借为暨南大学学生朱鸿禧所著的《现代日本妇女》一书写序的机会,简要地分析了日本女子与日本天皇的关系,日本女子与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的关系,建议作者对古代日本妇女也做些研究,写一部《日本妇女史》,以资借鉴。<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在《中等学校毕业女生的前进路线》(《女子月刊》1937年第五卷第六期)一文中,姚名达抨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不合理现象,认为在封建社会“最痛苦的还是女青年,他们想向前进,社会与家庭都不让她自由前进”。还认为“大多数的女青年,在中等学校毕业之后(有些是未到毕业之前)便被迫出嫁,‘以嫁人为职业’,‘回到家庭去’,或做供人驱使的牛马,或做供人玩弄的小鸟,或做受人豢养的猪狗。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能舒展自己的意志”。<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文中,姚名达语重心长奉劝诸位女同胞:“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你不要忘记充实自己的能力,无论是智力,体力,道德,你必须把它时时刻刻点点滴滴地充实起来。无论怎样你自己的能力总是不灭的,最可靠的!” <font color="#ed2308">姚名达的文章原文</font> 有些朋友对姚名达“牺牲历史的研究,去做漠不相关的妇女运动”不理解,调侃他为“妇女的忠臣,男子的汉奸”,有人甚至攻击他,说“姚某办《女子月刊》,每月可以赚几百块钱”。为此,姚名达不得不在《女子月刊》(1934年第二卷第四期)发表《我为的是什么》一文,作一些解释。<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姚名达解释说,“(我)生平对于妇女的生活和历史,一向很喜欢研究;对于她们的痛苦,一向很表同情。因此就想创办《女子月刊》,拿来做喊醒妇女的播音机”。“我们的动机,的确是如此纯洁。全是一种兴趣,不是一种欲望。全是想利人,不是想利己”。<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姚名达还说,“我认为,要想复兴民族,打到列强,就不能不唤醒妇女,叫她们赶快起来参加生产事业,脱离寄生生活”。<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姚名达倡言妇女解放,并非口头说说而已,而是言行一致。他往往就从家庭做起。<br data-filtered="filtered">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姚名达元配黄心勉其实就是中国妇女渴望获得自由解放的典型,她在求学道路上所遭受的挫折,在不断生育后所受的种种磨难,在家庭中求独立、事业上求发展的不懈努力,就是中国妇女受苦受难、追求翻身解放的一个缩影。为此, 姚名达给予了妻子极大的尊重、同情、理解与支持。 在上海办女子书店的时候,姚名达为了减轻黄心勉的负担,他宁愿自己辛苦劳累,情愿自己做出牺牲。他是书店经理,又是大学老师,然而,他“终日奔走于江湾复旦大学、女子书店、编辑部、家庭之间。他执教、看稿,还要料理家务,照管孩子,劳动量的负荷相当重,但他表示宁可累死也绝不把妻子拖回家庭。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践妇女解放论者,是一位言行一致,捍卫女权的好男儿”。(赵清阁《长相思》)。<br data-filtered="filtered">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对黄心勉是这样,对继配巴怡南也是这样。姚名达与巴怡南成婚之后,仍支持她去厦门大学中文系读书学习,后又支持她参加工作,始终不让她受家庭拖累。他对巴怡南关心备至,平等对待,乃至相敬如宾。巴怡南曾在《姚显微烈士事略》一文中说:“(显微君)家事琐细,必争任之,惟恐余因此荒学,恭谨逊让,始终一致。每授余物,必举以齐眉,曰:‘吾效孟光之举案也。’余深感动。” <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妇女的智力水平和文化水平,资助贫困女子读书,姚名达和元配黄心勉开设女子书店,创办《女子月刊》,组织建立“女子义务函授学校”、女子图书馆。黄心勉去世后姚名达又集资赙金设立“心勉贫寒女子奖学金”,全心全意为为妇女解放服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心勉贫寒女子奖学金”申请表</span></p> 为了向妇女普及医药、卫生、育儿等方面的知识,姚名达和黄心勉在《女子月刊》中专门开设了名为“应用技术”的相关栏目,甚至内容细化到媳妇如何与姑翁相处,女子如何应对追求者,如何养育小孩,永远不要追着给孩子喂饭、不要用鬼怪故事吓唬小孩、应当阻止小孩吮吸手指等等。<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为了追求男女平等,维护妇女的正当权益,姚名达和黄心勉发动妇女读者在《女子月刊》对歧视妇女的法律条文展开讨论,最后迫使有关部门修改了这些男女不平等的条款。<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为了促使妇女同胞关心政治,投身到抗日救国的伟大斗争中去,姚名达与未婚妻巴怡南带头将订婚金戒指捐给政府,并向全国人民特别是妇女发出捐献货币、金银、古董给政府,以增加抗战实力的倡议。<br data-filtered="filtered">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div>  姚名达为妇女解放事业服务,可谓真心诚意,殚精竭虑,尽心尽力又心甘情愿。<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font color="#ed2308">胡先骕校长为战地服务团特刊题词</font> <font color="#ed2308"><b>四、为抗战勇搏顽敌的壮烈殉国者</b></font><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1942年7月7日。中午。<br data-filtered="filtered"> </div><div> 雨停了,微弱的阳光有气无力地照着,天空仍阴沉沉的。走在战地服务团队伍后面的姚名达,搀扶着生病发烧的团员,艰难地行进在泥泞的林间小路上。<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div><div> 为鼓励振作这些步履沉重的团员,姚名达哼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听着他那破锣般的音调,看着他那天真朴实的笑脸,大家都禁不住笑出声来。<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天上有日机轰炸,地上有日军骑兵追击,被冲散的近一半团员好不容易聚集在一起。死里逃生的团员们太疲倦了,整个上午,一大半天,没走上30里路。来到一个村庄,肚子又饿,大家实在走不动了。<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2年7月2日,姚名达从战地前线给巴怡南写信。巴怡南心情极度不安,7月7日之夜写回信一封。纸上泪痕斑斑,依稀可见。</span></p> 一个生了病发着热的团员对姚团长说:“姚先生,不行,我无论如何也走不动了!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不要因为我连累到大家。”姚名达安慰他说:“不要紧,你没什么大病。我们不能放弃你,也决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团员。我们在一块同生死。你安静休息一下吧,我陪着你。”<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姚名达一边安慰生病的团员,一边吩咐一个团员去请老百姓烧开水,煮稀饭,弄鸡蛋,又吩咐另一团员去寻轿夫寻轿子,准备让生病的团员坐轿子赶路。不一会,去寻轿夫的团员回来报告,说兵荒马乱的,无论花多少钱也请不到人抬轿子。<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有村民告诉姚名达,说有一条小路,只要走15里路就可到达江边的石口村,村里有民船,渡过江就可到达新淦。于是,姚名达打算把团员分成两拨,一拨能走远路的团员,按原计划走远一点的路直达新淦,生病了的和体弱不能走远路的一拨人,则由自己带领,抄近路走石口村坐船过渡去新淦。 姚名达把计划一说,立即遭到大家的反对。有团员说:“我们这次遭遇太惨痛了,一半的人,如今还不知下落!我们不能再分散了,要共患难死生到底。跑不动的人大家帮忙扶着走。再说,你一个人哪里招呼得了这许多。”<br data-filtered="filtered">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听大家这么一说,姚名达决定,就按大家的意见办,一起奔石口村,过江去新淦。<br data-filtered="filtered">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村里胡乱吃了点东西,稍事休息,午后,战地服务团团员们又出发了。<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为了使气氛轻松一点,一路上姚名达不停地与团员们聊天,甚至开起了玩笑:“经过这一段不平凡的生活,我们共同在死里逃生以后,今后大家就通通不要叫什么先生学生了,就老大老二排列起来叫,以纪念我们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好么?”于是,团员们就真的姚名达老大,吴昌达老二这么一个个排下去……</div> <font color="#ed2308">姚名达遗言与校友献联</font> 傍晚时分,战地服务团团员们,终于走到了石口村。<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大家站立在村头,眺望遥远苍茫的前方,怎么没有发现那可以凭借来过渡到新淦的江水呢?眼前阴沉沉的暮色渐渐昏黑下来,耳畔是悲风凄厉的呼号,人们心头似乎涌起一种莫名的不祥之兆。<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这时,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农夫牵着两头黑水牛从田边缓缓走来。经交谈,得知农夫是个管渡船的,叫张升华,会替人摆渡,他家还有一幢大堂屋,可以供人过夜。于是,战地服务团团员们在农夫的引领下,走向张家大堂屋。<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一走进张家那幽深的大堂屋,疲惫已极的团员们,一个个都找地方睡下。姚名达则与张升华商议渡江船价,并商定连夜分作两批人坐船渡江。商定之后,张升华借口找同伴准备船只,走出堂屋,张妻则进厨房张罗烧茶做饭。<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有人敲门。门开了,闯进一个满脸凶光的高个子光头男子。一进屋,他就拉住一个睡在长板凳上的团员的手臂,大叫一声“来!”被惊醒的团员挣脱手臂,就去拿木棍。另一团员则向光头男子掷过去一张板凳,没打着。<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姚名达也走过来了。他怒斥光头男子道:“什么东西,什么家伙,敢在这时候干伤天害理的勾当!我们是一群学生,一群从前线突围回来的人,为了国家民族去战场上流血流汗。你是什么汉奸土匪,想什么?我们怕死的就不会来!大家都是中国人,要拿出天良,有力量拿去和鬼子拼,不要残杀自已人!”光头男子一声不吭,掉头就走。“他去拿家伙,找伙伴了!通统起来,准备拼命!”姚名达高声吩咐大家。<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不一会,光头男子拿了手枪与电筒又来了。听脚步声显然不止一个人。“开门!开门!”鬼嚎一般的声音。“砰!砰!”两枪,从门缝射进两颗子弹。“不要开枪!都是中国人,留着生命打鬼子!”姚名达怒吼道。赤手空拳的姚名达与吴昌达拼死力抵住门板,其他团员也拿长棍、板凳来帮助抵门。<br data-filtered="filtered"> <font color="#ed2308">胡先骕校长题诗二首</font> “先生,这是日本先生来了!”一个人的声音从门外传进来。显然是汉奸。<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现在是真的日本人来了!我们大家准备拼命!拿起武器,棍子,石头,菜刀,什么都行!所有的人都来来来!” 姚名达急迫的叫了起来。<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这时候,几个鬼子,拿了枪、 电筒、火把,已从后门拥了进来。前门外的一个鬼子也开了一枪,一脚踢开了大门。“不要开枪!”姚名达一步冲上前去,一把抓住鬼子握枪的手,推向天空。吴昌达跨上一大步,拦腰推了鬼子一把,姚名达和鬼子一同惯倒在大门一个角落里!一声怒吼,吴昌达的躯体整个压倒在鬼子身上,两个大手掐住鬼子的脖子,另一个团员又扑上去,一口咬住那鬼子的颈部,握住拳头劈头劈脑一阵乱打,地下发出野兽行将死时的惨叫声。<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强烈的电筒光照射到地上打滚的几个人的身上,厅堂上的鬼子呆住了,端着枪对着地上打滚的人,不知所措。地上的鬼子被打死了,一动不动,满头是血。姚名达夺过枪跳起来径直往厅堂上冲,吴昌达紧跟其后。“砰!砰!”两枪,吴昌达一声惨叫倒地,姚名达先生也倒下了!一个鬼子跑上来,对准姚名达胸口,一刺刀捅了下去……<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两位英雄,为了保卫中华民族,为了抗击侵略者,就此壮烈殉国。<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姚名达教授时年37岁,学生吴昌达22岁。<br data-filtered="filtered"> </div><div> (本节文章根据战地服务团成员、姚名达殉国现场目击者郑唯龙的《姚显微先生殉国五月祭》一文部分内容改写)<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font color="#ed2308">战地服务团团员郑唯龙</font> <h1></h1><h3><font color="#ed2308"><b>五、值得后世永远记念学习</b></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的楷模</b></h3><br data-filtered="filtered"><h3> 姚名达、吴昌达壮烈殉国,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震撼。<br data-filtered="filtered"> </h3><h3> 同年7月18日,江西《民国日报》以《志士沙场死——哀悼姚显微先生及中大六殉难同学》(注:当时误传有五位同学殉难,实际上其他几位同学只是被捕)为题发表社论,号召人民以烈士为榜样,向敌人讨还血债。<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h3><h3> 7月19日,国立中正大学胡先骕校长派人前往姚名达、吴昌达殉难地点,收拾忠骸,运返学校。《民国日报》发表以《中大战地服务团师生殉难详情》的特讯文章,进一步介绍了姚名达、吴昌达殉国的事迹。后来姚名达生前创立的江西《民国日报· 显微副刊》上,又连续发表多篇战地服务团团员的回忆文章。</h3> <font color="#ed2308">姚名达、吴昌达二烈士遗像</font> 7月20日,重庆中央教育部部长陈立夫特致唁电国立中正大学,要求查明真相,以便呈请褒恤,藉慰忠烈。<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7月22日,新淦县举行公祭。新淦——峡江——吉水——吉安——泰和上田码头水路,载姚、吴二烈士忠榇船每到一地,系舟停行,江边迎灵公祭,万人痛哭,感天动地。<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div><div> 7月24日,吉安各界举行公祭。<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7月28日一大早,中正大学师生百余人,齐集泰和上田江边码头,迎接姚、吴二烈士忠榇。忠榇抵校,停放于礼堂。胡校长主祭,抚棺痛哭,全校师生,莫不泣下。<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7月30日,江西省会各界暨中正大学师生举行追悼会,公祭姚、吴二烈士。<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div><div> 8月5日,中正大学又在杏岭举行公葬</div><div> </div><div> 此事迅速传遍全国, 延安《新华日报》先后作过四次报道。<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div><div> 第二年,国民政府发布褒扬令,对姚名达、吴昌达进行表彰。<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div> 通过这些宣传,使得姚名达、吴昌达的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div> <p class="ql-block">  在全国人民学习、纪念战地服务团英雄人物的活动当中,也夹杂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污蔑成立战地服务团是为了让无家可归的学生找一个吃饭的出路,有人公开在《大公报》和其他报刊发表言论,诋毁姚名达殉国是一个学有所成的教授作出的无谓牺牲,有人叫嚷成立战地服务团上前线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即使在解放以后的30年当中,也还有某些极左分子竟胡说什么战地服务团是为国民党反动派军队服务的,极力否认战地服务团的“抗日性质”,贬低它的意义,甚至把有的战地服务团成员的战斗经历整成为反动的历史,乃至把人整死,造成本来不应该发生的悲剧。</p> <p class="ql-block">  1987年10月1日,姚名达、吴昌达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并给两位烈士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拨开了笼罩在战地服务团上面的乌云迷雾,把被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战地服务团也以本来的面目和应有的历史地位,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p> <font color="#ed230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font> <p class="ql-block">  说起姚名达殉国之事,巴怡南1942年10月4日在杏岭写过一段对姚名达知根知底的话,让人印象深刻。兹照录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依他的学术事业,他实在该活;依他的智力年龄,实在不应死。假使他也随便喊几句建国口号,来做明哲保身的旗帜,或者借用一种别的服务名义,未尝不能做一点切实工作。然而他的热情不让他活,正义感要他选择一条战地服务的路。在平常只要有一件值得怜悯、需要援救的事情在前面,他一定毫不顾虑、忘记自己去拯救。何况他这次真的遭遇了不共戴天的民族公敌,何况他眼看他最爱惜的一群团侣,就会被禽兽们吞噬!他心身俱有着火一般的博爱热情,当仁不让的牺牲精神,会逢这救国必须牺牲的时代,他怎能再生存!”(《显微言行二三事——应<青年导报>之征姚名达平时言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怡南这段话,饱含着悲怆、痛心与景仰等复杂的情感,让人感慨万千,也揭示了姚名达壮烈殉国的根源。这段话,也指示我们,应该怎么去正确评价姚名达的壮烈殉国行为。</p> <font color="#ed2308">姚名达继配巴怡南,曾就读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后在中正大学、(赣县虎岗)正气中学任过教</font> <p class="ql-block">  战地服务团的成员除了少数几个学者教师,全是手无寸铁的大学生。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甚至不大会使用枪支。然而,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凭着爱国的精神,凭着满腔的热血,姚名达教授登高一呼,就聚集在其麾下,直奔抗日前线,直面血腥的战争烽火,直接与日寇殊死拼斗,乃至壮烈牺牲,这是过去的学生运动所没有过的,这种悲壮的场面也是中国学生运动中的第一次。</p> <p class="ql-block">  战地服务团成员特别是姚名达教授和学生吴昌达的英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同“五四”运动和“一二·九”学生运动一样,在中国学生运动史上,写下了彪炳史册的一章,足以光耀千秋。</p> <font color="#ed2308">清华大学英烈纪念碑</font> <p class="ql-block">  如今,特别是清明节与七月七日,姚名达的名字常常在中华大地传响,作为人们永久之记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江西师范大学名达楼</span></p> <font color="#ed2308">名达楼前眼镜造型雕塑</font> <p class="ql-block">  1989年,清华大学建立“清华英烈纪念碑”,碑上镌刻有65位英烈的姓名,姚名达位列其中。江西师范大学将学校文科大楼命名为“名达楼”,并在楼前建有象征姚名达遗物中残缺的眼镜架大型雕塑;学校一景观湖则命名为“显微湖”(姚名达又名姚显微),湖西侧还建有“显微亭”。泰和县原中大校址所在地杏岭,则将当地一所学校命名为“姚显微学校”。200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时任中正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年近百岁的雷洁琼为姚名达题词:“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2002年12月,大型全景式原国立中正大学抗日战地服务团纪实《浩气壮山河》一书(上下册)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2010年,江西农业大学一幢教学楼命名为“名达楼”。2014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单,姚名达在列。2021年清明节前夕,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建成复旦烈士雕塑和纪念广场,姚名达是52位英烈之一。</p><p class="ql-block">……</p> <font color="#ed2308">江西师范大学显微亭</font> 人们以各种方式,来铭记姚名达这位中华英烈,来表达对这位英烈的崇敬与景仰之情。 <font color="#ed2308">江西农业大学名达楼</font> <font color="#ed2308">复旦大学烈士纪念碑雕塑</font>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姚名达就是中国的脊梁!有这样的脊梁,中华民族将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这样的脊梁,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将永远强大! 历史不应忘却!历史也不会忘却! <font color="#ed2308">泰和杏岭姚显微学校新建教学大楼</font> <font color="#ed2308">参考书目:<br data-filtered="filtered">1. 《姚名达文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罗艳春 姚果源选编)<br data-filtered="filtered">2. 《浩气壮山河——原国立中正大学抗日战地服务团纪实》(上、下册)(中正大学校友会海峡两岸校友联合组编,姚果源执行主编) <br data-filtered="filtered">3. 《兴国县志》(江西省兴国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br data-filtered="filtered">(图片主要由姚名达哲嗣姚果源先生提供,有的取自网络)</font><br data-filtered="fil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