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景点里的传说(二)

东北风刘洪利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31)太阳岛</b></h1> <h1>太阳岛是一个美丽的名字,也是一个碧水环绕的地方。但你是否知道,在这个美丽的名字背后,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br><br>  相传太阳神有一个儿子叫俄耳甫斯。他能歌善舞,是顶尖的歌手,深得太阳神宠爱。于是,太阳神就把心爱的六弦琴送给了他。他经常在森林中弹琴,悠扬的琴声让树上的鸟雀都闭上了嘴巴,奔跑的小鹿停下来依偎在他的脚下。</h1> <h1>有一天,俄耳甫斯在林中彈琴,有一位姑娘被他的琴声深深吸引,从树影中款款走来,如湖水般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崇拜的神情。她轻声说:“你好,我是欧律狄刻。听到你弹奏的乐曲,我仿佛看到汹涌的波涛从天边涌来,扑到暗黑的礁石上,碎成细密的水珠,欢快地跳着舞。”<br><br>  俄耳甫斯抬起头注视着这个第一个听懂他音乐的人。熹微的晨光下,她黄色的发丝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白皙的皮肤娇嫩无比,那双清澈的眼睛充满笑意。她的裙摆拖在地上,微风吹过,窸窣作响。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h1> <h1>此后,森林中到处飘荡着他们的欢声笑语,俄耳甫斯对欧律狄刻也由喜欢变成了爱,爱她的笑靥,爱她的声音,爱她能听懂他的每一首乐曲。<br><br>  终于,他们在丛林中举行了婚礼,太阳隐去了燥热,白云点缀着蓝天,鸟儿用婉转的歌声伴奏。就在众人举杯庆祝时,欧律狄刻的一声尖叫将美好的时光划开了一个缺口,被毒蛇咬伤的她当即倒地,白皙的皮肤渐渐紫青,伤口渗出的血由鲜红变成暗红,奄奄一息的欧律狄刻眼里充满了不舍与留恋。</h1> 俄耳甫斯翻过穷山、穿过恶水,经过七天七夜的跋涉,终于来到地狱入口。他顺着蜿蜒的通道一阶一阶走向地狱深处。这里阴暗寒冷,还不时有幽灵在头顶和身边穿过,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毅然前行。<br><br><h1>  不知走了多久,他终于到了地狱最底层,见到了冥王和冥后。冥王铁青着脸,冷冰冰地问:“你一个活人来这里干什么?”俄耳甫斯拿出六弦琴,轻轻地弹奏。透过鱼贯而出的凄美音符,冥王看到阳光中,这对青年正在轻声交谈;看到欧律狄刻身着婚纱尖叫倒地;看到当晚,少年仰望星空时一颗流星划过,那是她生命的谢幕;看到她刚到地狱时,气若游丝,神情恍惚,楚楚可怜。不知不觉间,冥王的眼中涌出一滴温热。此时冥后早已泪如泉涌,破例答应了俄耳甫斯的请求,说:“我可以把欧律狄刻还给你。但是你们走出出口之前,你不能回头。如果你回头了,那么她再也离不开这里了!”</h1> <h1>  俄耳甫斯高兴地踏上通往地面的台阶,刚开始他大步流星,双眼急切地望着远处,恨不得立马回到人间。可走着走着,他忽然想到自己走这么快,欧律狄刻会不会跟不上。他想回头看,可又想起冥后的警告,忍住了。于是他放缓脚步,踮起脚,仔细倾听身后有没有脚步声,可他什么也没听到。他几乎停下来屏息凝神,不错过一点儿细小的声音。他身后的空气把声音都冻住了,他听到的只有自己急促的呼吸声。<br><br>  头上有幽灵飞过,不怕!回到地面的路阻且长,不怕!可身后没有任何声音,他害怕了!他边走边听,不知不觉走到地狱口,他停了下来,不经意转回了头。四目相对,他看见欧律狄刻紧紧跟在他身后,正对着他微笑。突然,她的身体一震,双脚离地缓缓向地狱深处坠去,她在变轻,变远。俄耳甫斯扑向她,紧紧抓住她的手,渴望把她拉上来。俄耳甫斯盯着欧律狄刻的眼睛,看见她眼中的留恋几乎要溢出来,在留恋的海中,没有丝毫抱怨,仿佛错的不是俄耳甫斯而是她自己。突然欧律狄刻下降的速度变得飞快,俄耳甫斯被一只大手抓住并扔回了地面。俄耳甫斯定了定神,刚想下去找欧律狄刻,可惜地狱入口已缓缓消失了。俄耳甫斯悲痛欲绝,站在原地哭了整整七天七夜。</h1> <h1>从此,俄耳甫斯隐居在山林中,每天给动物弹琴,与动物分担忧伤。一天,一群希腊女子在酒神宴会上喝得酩酊大醉,走过俄耳甫斯身边时,俄耳甫斯没有看她们。这些女子生气了,一拥而上,把俄耳甫斯撕碎,然后丢进山间的小溪里。<br><br>  俄耳甫斯的尸体被冲到一座小岛上,岛上的居民认出了他,将他葬在岛上。因为他是太阳神的儿子,于是岛上的居民树起一块有太阳神头像的纪念碑来纪念他。后来这座小岛源源不断地涌现出诗人和歌手,人们给这座小岛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太阳岛。你已经猜到了,埋葬俄耳甫斯的小岛就是今天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风景如画的太阳岛。</h1> <h1><font color="#ed2308"><b>(32)五常凤凰山之一</b></font></h1> <h1>凤凰山原先叫“熊山”。山名的改变,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br><br>  很久以前,这里没有山,方园几百里都是深潭。人们传说这深潭是东海的海眼。深潭中住着一群恶龙,经常出没,喷水害人,扰乱四方。原本草青林茂的沃野变成了一块恐怖的世界。因此方圆几百里断绝了人烟。</h1> <h1>传说,大禹治水来到长白山一带,见到人们都住在阴暗潮湿的地窖子中,很奇怪,就问道:“此地山高林密,木材又多,为何不伐建造房屋居住,要住地窖子呢?”人们告诉他:“这里山高风大,气候寒冷,所以才住在地窖子中。大禹又问:”听说东海的海眼附近,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为什么不到那儿去居住呢?”人们说,那里住着一群恶龙,经常兴风作浪,比这寒冷的气候还厉害,在那儿根本无法生活,所以人们才躲避到这里,”大禹听了人们的述说,心里非常同情,决心填平海眼,压死恶龙,为民除害,让人们搬迁到比较暖和的地区居住。</h1> <h1>他来到海眼边,端量了海眼绝非平常,只有长白山较大的山头,才能填平这海眼。他就来到长白山下,用千钧之力使劲去搬那山头,可是,山头非常坚硬沉重,大禹连搬几次都没有搬动。最后、大禹变成了一头雄猛的大熊,用头使劲向山头撞去。“轰隆隆”一声惊天动地地般的巨响,山头被撞了下来,他才抱起山头,转身来到了海眼旁,把恶龙压在了山底下,把海眼填死了,不多久这儿变成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土支肥沃的好地方。人们纷纷由长白山地窖子搬来建造成房屋定居在这了,为了纪念大禹化熊撞山,填死海眼,镇住恶龙,就把这座山叫做熊山。后来,这山里山外生长了许多梧桐树,引来了凤凰,人们又把它叫做凤凰山。</h1> <h1><font color="#ed2308"><b>(33)五常凤凰山之二</b></font></h1> <h1>传说,天上有一只小凤凰,不甘心在天上的寂寞,时刻不忘下凡之心,想往投奔人间,享受一番欢乐。小凤凰得知有两条小龙,也有这样罹思念下凡的想法,她便和小龙言定终身,约定先后离开天宫,投奔人间。<br><br>  一日,凤凰得知两条小龙已逃出天宫,她怕误了时机,随之朝人间偷偷飞来。<br><br>  封神官姜子牙,爱管闲事,他对小龙的叛逆举动早有预料。两条小龙刚到人间,还没等变成公子,就被他治服了,姜子牙把他俩化作了两座山定在人间,这就是凤凰山对面的二龙山。</h1> <h1>接着,姜子牙又追赶小凤凰,凤凰见有人追直,落在一个城里,变作一个美丽的小姐,装做店客投宿了。姜子牙扮成一个化缘的道士,也来到客店。他对店小二说:“你店刚才进来一只凤凰,让我进去找一找。”店小二笑了:“凤凰怎么能进我店,没有此事。” 姜子牙自知冒失,忙解释:“就是那个小姐。”店小二瞅瞅姜子牙说:“你这老道不出门化缘,反倒来找俊小姐,象个出家人样子吗?”<br><br> 店小二几句不冷不热的话,姜子牙受不住了,心里核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山神土地,没人敢说我一个不字,今天却在一个店小二面前碰了钉子,但他瞧瞧自身打扮,不便泄露天机,只好向店小二道歉,退到门外守候了一夜。<br><br>  姜子牙与店小二的对话,小凤凰在屋里听得一清二楚,知道姜子牙是为她而来,不知如何是好。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办法,赶紧把羽毛拔掉几颗,对外一吹,便回屋子睡觉去了。<br><br>  姜子牙盼到天亮,想等小凤凰出来时把其擒住,忽见屋内出来一个小姐,和凤凰小姐长得一摸一样,便想捉拿,刚伸手去拽,身后又来一个,也是一样长相,紧接着三三两两出个没完。他奇怪了,往大街上一瞅,满街都是一个模样。他忙进店,问店小二“你这城叫凤凰城吗?”<br><br>  店小二回头一看,又是昨天那个老道,觉得好笑:“啥?凤凰城?你倒给我们这个地方送了个美名。”<br><br>这一日,小凤凰从凤凰城里出来了。这一回可不能再让你跑了!姜子牙吹了一口仙气,刮起一阵狂风,把凤凰迫落在凤凰城边的一条大河边。</h1> <h1>小凤凰抬起头,对姜子牙说:“咱俩一无怨,二无仇,我在天上的事你可以管,在地上还是各走各的吧!”<br><br>  姜子牙说:“你随小龙私奔,违犯天条,玉帝令我掌管宫中之事,我岂能容你这种越规行为,你可能还不知道,那两条小龙已被我治服,变作两座龙冈,你还是改邪归正,随我返回天庭去吧。”<br><br>  小凤凰一听,小龙已被治服,泪水涟涟地说:“即然小龙已变成了山留在地上,我独自回到天上,还有什么意思。我和其中一条小龙终身已定,生死相依,也让我变座山吧。” 姜子牙见凤凰情真意切,低头寻思了一会儿,说道:“就依了你吧,化作一座凤凰山。如果你回心转意,再让你变成凤凰,返回天庭。”<br><br>  小凤凰说:“我主意已定,永远也不返回天庭,我和二龙山山相连,遥遥相对,也让众人知道我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姜子牙念了几句咒语,小凤凰顿时变成一座大山,羽毛也跟着变成奇石葩和参天大树。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凤凰山。</h1> <h1><font color="#ed2308"><b>(34)亚布力锅盔山</b></font></h1> <h1>此前,锅盔山下宝石村有一贫穷青年名曰白坚,爱上富家财主女儿小青。财主嫌贫爱富,反对小青与白坚结缘。两个青年誓死成侣,暗中相约出逃家门,寻求共同的幸福。<br><br>  白坚如约来到锅盔山,等待数日未见小青,白坚风餐露宿,历经辛苦,痴情不移。他常身倚青松不语,思念着心中的情人,后听采药人说,小青父母坚决反对,小青无奈跳入宝石河殉情自尽。白坚不信此言,仍苦苦等待。</h1> <h1>一天,白坚突然发现屋边长出一棵白桦树婷婷玉立,他一闭上眼,小青就出现在身边。白天喜鹊也在树上叫,如同小青的声音一样。白坚挖来两颗葡萄藤,栽在松桦之间,他把结出的甜蜜葡萄摘下挂在白桦枝上供小青享用,不料他身后的松树上也挂着葡萄,白坚终于悟出这个秘密情节。<br><br>  白坚怀着忧郁和痴情死去,死后魂附青松。后人把这两株树称为“守情树”。上山游玩的情侣恋人们总会来看看,品味这个故事,还会在树下合影留念。</h1> <h1><b><font color="#ed2308">(35)哈尔滨香炉山的飞歌</font></b></h1> <h1><br></h1> 在九十九个九十九年以前,香炉山半坡长满了云雾茶树。除了采茶季节,谁也不会攀山越岭到那里去。一个夏天的晚上,忽然由香炉山半坡传来了一个姑娘的歌声。这歌声那样清脆、甜蜜、传情。正在山脚坡对歌的男女青年听到歌声,都闭上了嘴巴,屏住了呼吸,侧耳静听。歌声刹尾,人们一口气跑上了半坡,可是唱歌的人不见了。大家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下坡来。一连三天,人们都没看到唱歌人。可是每夜三更,飞歌照样传来,人们总是怀着神秘的心情听唱。众人的脸朝着半坡,众人的心向着半坡,都想第一个解开唱歌人是谁这个谜。<br><br>  第四天夜里,歌儿又唱起来了。过了一会还响起了芦笙曲。唱歌的姑娘是谁,吹芦笙的后生又是谁呢?<br><br>原来,唱歌的姑娘是嘎两的小女儿,叫阿别。阿别见到香炉山下的男女青年自由自在地在马郎坡上玩耍,又对歌,又跳舞,又谈心,非常向往。每天夜里,她都偷偷地分开白云,向下观看。时间长了,她也学会了唱歌。于是就背着爸爸、妈妈,瞒着哥哥、姐姐,私自从天上飞了下来,落在香炉山顶,停了一会儿,又飘下半坡来。她没有凡人穿的草鞋,所以她下不到山脚的坡来。眼看着山脚坡的男女青年愉快地歌唱,她心里羡慕,想把他们引到半坡来。她想喊,但觉得喊声太粗野;她摇动花手帕,但山脚下没有人看见。怎么办呢?唱歌,凭着她那出色的嗓子用最高的调门唱歌。这歌声高亢有力、婉转动听。这是喊人的歌,苗语叫“扬夏”,汉语叫“飞歌”。这就是香炉山上飞歌的来历。 阿别的飞歌果然吸引了无数青年。小伙子们成群结队地爬上香炉山半坡来会她。可是,她见他们身边都有一个姑娘陪伴。人家都已成双成对,阿别怎好拆散别人呢。所以,当人们快要见到她的时候,她就飘回香炉山顶,飞回天庭去了。  <br><br>  夜里,她的飞歌刚刚飞出,就听到身边有歌儿答唱,随后又响起了芦笙。阿别就顺着歌声、芦笙响处找到了那位身体健壮、年轻美貌的后生。阿别见他边吹边跳,兴致极高,草鞋的后跟都磨穿了还不停,心里特别高兴。从他吹奏的芦笙曲中,她晓得他很喜欢她;她呢,也一眼就看中了他。他身边没有第二个姑娘。“阿哥,你怎么到这儿来的?”“你的歌声唤来的。”“来多久啦?”“一整天了。昨天夜里我刚到这儿,你就不见了,我在这里边砍柴边等你到现在。” <br><br>  阿别深情地望着后生,她的嘴角藏不住内心的喜悦。她问清了,后生叫阿补,家住当高寨。高山上吃水不便,姑娘们都不愿嫁上山去,所以阿补还没有找到一个女相知。他俩谈得特别融洽,约定每晚都在半坡幽会。  <br><br>  这事后来叫箐口寨的一个老财晓得了。他叫阿补交出阿别,不许他再来香炉山。否则,阿补必须交一个金碗给他。阿补气得两脚直跳,可是没有办法,他必须下力砍柴,好攒钱买个金碗给老财进贡。他决不肯丢开阿别,他没见过比阿别更好的姑娘。当天晚上,他见阿别的时候,愁多了,话少了。阿别看出他有心事,左盘右问,阿补才吐露了真情。阿别说:“这事不难,只要你没有坏心眼,就会有人帮助你。”  第二天,阿补就在半坡砍柴。他把砍好的青杠柴捆作两捆,正要担下山去卖,忽见面前走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阿补恭恭敬敬地向白发老人打了招呼,喊了一声公公。白发老人见阿补眉清目秀,通情达理,很是喜爱,便和他攀谈起来。阿补问老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白发老人说:“山那边有个小石窟,里面住着一个长发老人。病得出不了门,我想去对门寨找个人帮他砍挑把柴,担几挑水。”阿补不等白发老人说完,便急切地说:“帮人要紧,我这挑柴不挑到虎庄去卖了,就给病人送去。”说完,按白发老人指引的方向,噔噔噔地挑柴走了。白发老人目送着阿补,微笑着点了点头。 <br><br> 阿补找到了长发老人的石窟,把柴抬进家里,问候了老人,便操起水桶给老人担水,直到把缸装满。然后又帮他熬药,还亲手喂他吃。病人吃了汤药,精神好了一些。他问明了阿补的来历,高高兴兴地说:“好孩子,你好心救了我的命,我不晓得该怎样感谢你。我是做泥碗的穷老头。你要是不嫌弃,就把这个泥碗拿去吧。”说着把一只土黄色的泥碗拿给了阿补。  <br><br> 阿补告辞了长发老人,回到了半坡。他想趁天黑之前再砍一挑柴,把送长发老人那挑柴补上,好凑钱买金碗。他把长发老人送他的泥碗放在一个树桩上,见它比刚才精巧了,颜色也新鲜了,闪着耀眼的光辉。呵!它变成了金碗。阿补急忙把它捧了起来,一口气跑到老财家,把金碗交给了老财。  <br><br>  老财得了金碗,喜欢得口水遍流。顺手一挥,阿补转身走出门坎。但老财喊声“回来!”阿补又转回来。老财说:“你这穷小子,这金碗是从哪里偷来的?你不实说,我就送你到阎王殿!”阿补把他给长发老人砍柴担水,长发老人送他泥碗的事讲了,老财这才放走了阿补。  <br><br>  第二天,老财也挑着一挑柴送到了长发老人的石窟里。他放下柴,见长发老人正在烂棉衣上捉蚤子吃,感到恶心,急于讨得泥碗后好离开这里。就对老人说:“我给了你一挑柴,你送我一个泥碗吧!”长发老人说:“那里多的是,要多少你就自己拿吧!”老财见墙角里堆着成千上万个泥碗,心里好不快活。他从腰间扯出准备好的粗布口袋,强塞硬挤,装得合不拢袋口。他使尽吃奶的力气才把它背了起来,可就是无论如何也跨不过石窟的门坎。他汗水遍流,青筋暴露,终于被过重的泥碗压倒。突然,石窟的门关上了,从此再也没有开过。这就是香炉山东侧的白色石门。也许有人怕那个贪心不死的老财撞开石门爬出来,还搬来一块磨盘在外边顶住。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亲自去看看。那石门和磨盘,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哩!  <br><br>  老财死了以后,阿补和阿别每晚都自由自在地在半坡相会。后来,阿别怀孕了。阿补就叫阿别留在半坡不要走,他好服侍她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可是阿别不肯。阿补生气了。故意吓唬她说:“如果你不留在半坡,我就再也不来同你相会了。”阿别了解阿补的心,正因为如此,她就更爱阿补。可是阿补还不了解她是谁。到这个时候,她必须告诉他了。于是,她把她如何背着父母,瞒着哥姐下凡的先先后后告诉了阿补。阿别说“我必须在鸡叫三声之前飞回天庭。否则就进不了南天门,下凡的事就会泄露,我俩就再也不能相会了。”阿补听阿别讲了真情,晓得了她是仙女,就不逼她常留半坡了。 过了不久,阿别在同阿补相会的夜晚生了一个小女孩,他俩给女孩起个名字叫阿彩。阿彩哭了一声,阿别心痛,就把奶头塞给她。阿彩吃着奶,慢慢地睁开了小眼睛看着阿别。阿别从小阿彩的眼睛里,第一次享受到做母亲的快乐。就在这时,传来了雄鸡的第一声鸣叫。阿别心里一惊,急忙把阿彩交给阿补,系好衣扣,抽身出门,飘上山顶飞走了。可是由于心慌,起飞的时候双脚用力过猛,竟把九层巨石垒起的香炉山蹬倒了六层。所以,现在的香炉山只剩三层了。  <br><br> 阿别赶回天庭,幸好天门未关,她的祸事消了。可是,她却再也无法同阿补相会了,因为没有了香炉山的山顶,她是无法下凡的。  <br><br> 再说这边,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把阿补吓了一跳。他用背袋把阿彩背了起来,就冲出门外。这时,香炉山顶的石头正在向下流撒。他看见了阿别,她正在半天向他招手。阿补万万没想到,从此他再也见不到阿别了。阿补劳动了一天,就盼着二更时刻。二更以前,他老早就在半坡等候阿别。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阿补心急,在山脚听惯阿别唱歌的男女青年也感到奇怪:“怎么今天阿别没来同阿补对歌?人们找到了阿补,询问他,安慰他,同情他,帮他出主意。但都不能使他和阿别相会。阿补垂头丧气,一会儿坐到这块石头上,一会儿站到那片草丛中。他看不到阿别的影子,只听到“嗖嗖”的风声。  <br><br> 阿彩的哭叫声把阿补唤进了屋子。阿彩失去了母亲,阿补抓心抓肠。她饿了,阿补找来泉水,她不饮;阿补煮来米浆,她不喝。阿补抱她,她跺脚;阿补诓她,她摇头。阿补拿背袋把她背了起来,走出门外看天,天上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突然,香炉山头亮起了一盏灯。阿补不由自主地向灯光走去。他希望找到一个有奶的妇女,讨点奶汁喂阿彩。他不顾爬山的劳累,汗水从他的额头流下来。灯光把他引到一块七、八尺宽,一丈多高的大方石下,灯光在大方石上摇曳。灯光旁边坐着两位老人下棋。他仔细一看,下棋的两位老人一位是白发,一位是长发。他高兴地喊了一声公公,老人没应;又喊了一声,老人还没应。他喊了第三声,白发老人才朝下看了一眼:“是谁打扰我们下棋啊?哦!长发老人,你看,你的救命恩人来了!什么事,小伙子?”阿补把他同阿别的经过和阿彩就要俄死的实情向二位老人讲了一遍。二位老人一直在下棋,阿补讲的话好象一句也没听。阿补讲完后,长发老人才不慌不忙地对着棋子说:“小伙子,你的大难临头了!你同阿别私自结婚,害她蹬倒了香炉山,嘎两享受不到大地供他的香火,正盛怒未息。看起来,你是没得救了!”“救救我的阿彩吧!救救她吧!她要吃奶呀!”“你怎么办?”“只要保住阿彩,我情愿变成香炉,烧高香敬奉嘎两。”“好吧,你回过头去走一百步,那里就有一个奶妈子。她打坏了嘎两的九龙杯,正在受刑。你见了她不要讲话,尽管叫孩予吃奶就行了!” <br><br>  阿补给老者磕了无数响头,然后才背着阿彩转身走去。走了一百步,果然有一位妇人,半截身子埋在土里,脸面模模糊糊,只有两个突出的奶头滴滴嗒嗒地向下流着奶汁。阿补急忙把阿彩的背袋解开,让她吮吸妇人的奶汁。阿彩吸了这个奶,又吸那个奶。她吃饱了就扭转头来,笑咪咪地望着爸爸。阿补也笑了。他把她抱了起来,感激地向老人下棋的方向看了一看,灯和人都不见了。只有那块方石对天屹立。后来,人们就叫它棋盘石。棋盘石的上面是平的,规规则则地画着一个棋盘,至今还在。  <br><br>  阿补回头再看奶妇人,奶妇人也不见了。阿补大惊。他茶不思,饭不想,抱着阿彩守在这儿,直到天黑。看着棋盘石,漆黑一片。阿彩饿了,大哭不止。阿补想着阿别,看着阿彩,不禁埋头痛哭。等他抬起头来时,奶妇人又出现在面前。阿补喜出望外。阿彩吃完奶,奶妇人又不见了。以后,每到二更时候,她就出现在这里。等到阿彩能吃稀饭的时候,奶妇人变成了一座石像,奶头流下来的已不是奶汁,而是清水。现在这个石像还在,人们叫它奶井。原来那个奶妇人,就是阿别,嘎两赶她下凡受罪。下棋的两位老人怕阿补见了难过,才把她的面孔用雾罩盖上。  <br><br>  阿彩长到十六岁,已经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大姑娘了。一天,她和爸爸在山顶锄地,一阵风过,面前出现了白发老人。阿补便把阿彩喊到身边,叫她拜见救命恩人。白发老人说:“我救不到你了,如今姑娘已经成人,你的誓言也该兑现了。”一阵风过,白发老人不见了。阿补就把他和阿别如何游方,如何得金碗,如何求告下棋老人,如何找到了奶妇人等等往事,对阿彩说了一遍。阿彩万分伤心。她舍不得爸爸,愿自己化做香炉代爸爸一死。她跪在地上给老天磕头。等她站起身来叫爸爸的时候,阿补已经不见,面前出现一个一人多高、三人合围的青石香炉。这个香炉只有两只脚,它虽是石头的,但却象铁铸的一样。阿彩急忙讨了一把蒿秆点燃插进香炉,香烟弯弯曲曲地向天空飞去。阿彩看得清楚,阿补乘着烟云飞到半空,同对面乘着白云来的一位仙女会合了。直到这时,阿彩才第一次看到了妈妈美丽的面孔。她高兴得流下了眼泪,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跳了起来。等她跳了一阵再抬头看半空时,阿补和阿别都不见了,天上连一片云彩都没有。她只好独自一个人双手扶着青石香炉发愁。 香炉山下,人们听到了当年山上传来的歌声,纷纷跑上半坡。可是,阿彩在山顶上,半坡到山顶,还有三层峭壁。半坡的人们大喊大叫,谁都想第一个认识这位高山顶上的漂亮姑娘。阿彩听到人们呼叫,便用歌声相应。可惜她是凡体,不能象阿别那样飘到半坡。当年阿补身背阿彩由半坡爬上山顶找到了灯光下的下棋老人,那是长发老人暗中相助上去的。阿彩的歌越唱越清脆,越唱越甜蜜,越唱越传情。半坡的人越来越多,成了人的山,人的海。人们望着阿彩,想着阿彩,盼着同她跳舞,同她谈心,希望晓得她的来历。不知是由谁发起,大家把一块块的大石板、大石条、大石块堆向山顶,不到一个时辰,就堆到了阿彩脚边。人们同阿彩会合了。一个名叫阿星的后生,第一个爬上山顶,把阿彩抱了起来。爬上山顶的人们,都围着阿星和阿彩跳起舞、唱起歌来。这一天,就是古历六月十九日。后来,人们为了在这一天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好歌伴、好舞伴,每年六月十九都爬到半坡或山顶唱歌、跳舞。这就是香炉山爬坡节的来历。  <br><br>  不知过了多少个六月十九,人们觉得由半坡爬到山顶的路太难走,就扎扎实实地修起了石梯。因为石梯共有九十九重,而今人们都叫它九十九重坎。在九十九重坎的顶端修了一个门楼,就叫南天门。有了它,天上天下的路再也不会隔断了。如果当年就有这个南天门,说不定阿补还可以身背阿彩闯到天庭,找到阿别呢!  <br><br>  阿彩同阿星结了婚。他俩住在半坡,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h1><font color="#ed2308"><b>(36)哈尔滨香炉山的不老泉</b></font></h1> 在香炉山西侧水獭洞内有一股泉水,蛇仙洞内也有一股清泉,这两股泉水无论季节多么干旱,却从不干涸。四季清泉上涌,口味甘甜,清凉爽口。传说此二泉眼是“海眼”,可直通东方的大海,也有人说有一个神龟驮着香炉山漂在海水之上。都说海眼泉下八十丈有储藏丰富的铜矿资源,很久以前就有人打算开采,但惧怕激怒海神,引来海水淹没大山,所以至今无人敢打井开矿,延续今日称之为不老泉。 <h1><font color="#ed2308"><b>(37)哈尔滨香炉山的松花蟒</b></font></h1> 香炉山中段山麓,有一松花蟒仙之位洞。现存洞深约6米有余,宽约3米,洞高约1.7米。据传,此洞自清代始有道士在此修行,洞原有石床、石桌、石椅等用具乃道士之用,解放初期被毁。原洞比现有面积大一倍有余,可容50余人,是道蟒同修之洞。 关于此“蟒仙洞”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洞中曾经一雄一雌两条“松花蟒”。每当历代道士念经布道之际,两蟒皆盘绕于地,仔细聆听,日久那条雄松花蟒得道欲成仙,但需渡香炉山北方的一条大江。于是雄蟒化作一白衣美少年,来到江边乘一小舟欲渡江成仙。江中独角龙闻讯后,便兴风做浪,弄翻小舟,将雄蟒开膛破肚杀死,江水亦被血水染红。 人们为纪念这条雄松花蟒,将此江命名为“松花江”。雌蟒得此噩耗整日哭泣,不久,雌蟒也得道成仙,并与同在此洞中修行的道士比试功力,结果两者不分高下,便同在此洞中修行。后来,道士坐瓮仙逝,只余雌蟒仙。解放初期,由于人为原因,洞中道家设施破坏殆尽,雌蟒仙亦离开位洞。 <h1><font color="#ed2308"><b>(38)五常龙凤山</b></font></h1> 传说很久以前,龙凤山这个地方山灵水秀、景色宜人,这里生长着一个美丽绝伦的金翅凤凰。在离龙凤山很远的地方,有九条巨龙是亲兄弟,其中有八个已经结婚,都已生儿育女,只有最小的九龙尚未婚配,它们听说在遥远的地方有一支金翅凤凰美丽无比,哥九个决定一起来为九龙寻亲,当它们来到这里后,看到了这里山紫水明,驻足观望,发现在河西岸躺着一支漂亮的金翅凤凰,比传说的还要有风才和神韵,于是九条巨龙飞临到金翅凤凰周围,向其求爱。金凤凰一看来了这么多的帅哥心里高兴,一时不知所以,九龙上前跪在地上表白,不想返回老家,愿意陪伴金凤凰在此永久生活,金凤凰被九龙的诚心感动,答应了这门婚事,九龙的八个哥哥见婚事已成,见弟弟执意要留此陪伴金凤凰,便给她们深沉的祝福后返回老家,仅把九龙留下,从此九龙就化作山峰落于河的东岸,天天陪伴着金凤凰,形成了蜿蜒曲折形如龙状的东山,也叫龙山。金凤凰临河俯卧,变成了静躺形状的金凤凰,形成西山,被称为凤山。演绎了中华民族龙凤呈祥的千古绝唱,这就是龙凤山地名的来历。 <h1><font color="#ed2308"><b>(39)尚志帽儿山老道沟</b></font></h1> 相传有位挖“棒槌”的老人,在帽儿山南坡的石缝边听见此山有声音。他往石缝内一瞧,看到了一个金马驹正拉着一个石磨,磨出来的都是金豆子。可石缝太窄,他怎么也进不去,急得团团转。第二天,他便约了几个亲朋好友上山来看,谁知石缝合上了,他们只好败兴而归。这件事传到了一个南方来探宝的人的耳朵里,他有双慧眼,能看地三尺。他来到山上,隔着石头往里一看,果然如此,可怎样才能打开石缝呢?他整天围着山找啊找啊,什么也没有发现,但他毫不灰心。一天,他走进山脚下一个种菜老人的庭院里,看见一株大青瓜,青枝绿叶,长得十分茂盛,两个大青瓜挂在架子上。他高兴极了,向老人出重金买下,说好不等他回来不能摘瓜。霜降到了,老人怕瓜受冻,把瓜摘下收藏起来。 不久探宝人回来一看,连忙叫苦不迭。原来那两个大瓜就是打开石缝的钥匙。但他仍不死心,就把两个大瓜拿到山上石缝处,他先拿起一个,对准石缝敲了三下,瓜被敲碎了,山并没有开。他又拿起另一个对准石缝敲起来,敲到第二下,石缝动了一下又合上了,瓜又敲碎了。就在这时,轰隆隆一声巨响,山北面涌出水来,奔流不止。那人一看不好,便逃得无影无踪。后来,几个老道听说帽儿山是镇东海一角的神山,怕出大乱子,就在山角下修了一座庙,名叫“太和宫”。每天烧香念经,四时不断,那股水也长流不断,汇成了阿什河,此地也就成了远近出名的老道沟。 <h1><font color="#ed2308"><b>(40)尚志帽儿山老道洞</b></font></h1> 帽儿山是清代北方道教名山,曾经建有当时全国规模排名第三位的道教十方丛林道观——太和宫。在此之前,帽儿山上修行的道人已经早有记载,著名的“北方道”便是在此得道成仙。另外在帽儿山当地还有两处道家遗迹,一处为老道沟,另一处则是充满神奇色彩的老道洞。关于老道沟和老道洞的神话传说一直流传于帽儿山当地。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帽儿山山脚下一个村庄,来了一个云游的道士,栖居不去。终日游手好闲,饮酒食肉,不守清规,久而久之,村民也就见怪不怪了。一天,村庄内一家迎娶新娘,道士照例前去喝喜酒。当新娘下了花轿,道士突然抱起新娘飞奔而去。愤怒的村民扶老携幼在后面追赶。道士却步履轻盈,抱着新娘直奔山顶,当村民追至半山腰,道士将新娘放了下来,向村庄挥手示意。村民都回头看去,只见山洪爆发,大水已经将整个村庄淹没了。大家惊魂稍定后,方才想到是道士此举救了全村的性命。再去寻找道士,道士却不见踪迹了。 此后,村民们认为道士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神仙,四处寻找,以图报答,最终在道士经常出入的山沟内发现了一个山洞,内有道士生活的痕迹。为了纪念这个道士,当地人将这个山沟命名为老道沟,将这个山洞命名为老道洞。洞顶有一石缝,常年流水,水质清澈,水下有一食槽,不枯不溢,至今依然保持原貌,非常神奇。相传道士在此修身养性多年,修得鹤发童颜,满身的仙风道骨。当时人们觉得特奇怪,纷纷猜测,有人说老道得道升天了,还有人说老道云游天下,解救受难的苍生去了。山洞旁有一条石缝,石缝间常年流水,其水质清澈甘醇。好像是为了配合这流水的韵致,山顶的云雾经常神秘地缭绕,变换诸多的造型。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41)哈尔滨松峰山</font></b></h1> 松峰山后山有个狐仙太爷洞,传说松峰山中住着一对白狐,利用道家吐纳之术修成正果,修成狐仙。他们经常化作一对夫妻老郎中携百草为人治病。有人问老郎中家住何处,老郎中总说住在松峰山上。可是当好奇人上山找寻时,却找不到。后来听人说经常看到一对白狐在洞中出入,人们就猜想二位老郎中定是山中狐仙所化,那个洞就是狐仙太爷洞。于是人们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十里八村的百姓就会来上供烧香,求狐仙保佑。 <h1><font color="#ed2308"><b>(42)哈尔滨通河铧子山</b></font></h1> 很早很早以前,在松花江北岸、岔林河畔,茫茫荒原上,一对从关里逃荒而来的父子用原始的办法开荒耕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子两人的手上磨出了血泡,变成了茧子。虽然进展缓慢,可是他们锲而不舍。他们的韧劲感动了神仙。一天夜里,父亲做了个梦,梦见神仙赐给他三副犁铧,一大两小。神仙说:“以后你们父子俩就不用这样辛苦了。”早晨醒来后,果然见三副犁铧整齐地排列在岔林河畔。父子俩十分高兴,活干得更来劲了,不到半年就开垦出农田万顷。又一天夜里,父子俩又梦见了神仙,神仙告诉他:“开垦的良田已经够用了,应该留下一些荒原,让后人们来开垦,也让大自然的其它动物生存。为了让后人们记住这些话,三副犁铧将永远留在岔林河对岸。”说完,神仙就不见了。第二天早晨起来,父子二人发现三副神犁已变成了大山,巍峨地耸立在岔林河对岸。后来人们把这座山称做铧子山,三副犁铧分别称为大铧子、二铧子、三铧子。 铧子山是通河的象征,这个传说体现了通河人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和保护生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良传统。 <h1><font color="#ed2308"><b>(43)哈尔滨阿城横头山</b></font></h1> 传说很久以前,横头山下住着几十户人家,有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外地老头来村里逃荒,村民轮流接老头到家里吃住。到了第七天头,老头说,“孩子们呀,你们都是好人,说实话,我是来报信救人的,这里马上就要叫大水冲走了,你们赶快收拾东西,跟我走。”老头带着村民往山上走去,天上下起了倾盆大雨,山洪暴发,村里的房子被洪水冲走了。老头对村民们说,我戴着草帽,围到我身边,雨就浇不到你们了,村民围在老头身边睡着了。天亮了,山洪过去了,老头也不见了。 <h1><font color="#ed2308"><b>(44)哈尔滨金龙山</b></font></h1> 金龙山还有一段浪漫的传说,传说中,金龙山脚下有一座美丽的村庄,有一天,英俊帅气的金龙仙路过这里,看到村庄里走出了一个美丽无比的姑娘,这个姑娘名叫凤儿,两个人一见钟情,很快就相爱了,后来,北海龙王抓捕了凤儿姑娘,以此为要挟金龙仙返回龙宫,凤儿姑娘不愿意成为诱饵,一跃跳下山崖,金龙仙心痛欲绝,帮她报了仇,后来自己也死掉了,最后,凤儿姑娘变成了一棵凤树,金龙仙则变成了一棵龙树,他们遥遥相望,朝夕相守,居民为了纪念他们,将这里称作金龙山。 <h1><font color="#ed2308"><b>(45)齐齐哈尔蛇洞山</b></font></h1> 蛇洞山有着古老的传说。清朝著名文人魏毓兰曾在《龙城旧闻》中有过记载:“碾子山有一长蛇洞,洞口有巨石覆盖。由石缝内窥,洞黑无底,相传光绪初,一蛇自洞中出,探首雅鲁河饮水,尾端尚在洞中,其长大可知。”另载:俄人修东清铁路时,蛇出,被俄人所见,以炮遥击之,不中,蛇怒鼓石,毙俄数人,当地土人以为神,多往祈祷者,亦称“仙人洞”,蛇洞山由此得名。 <h1><font color="#ed2308"><b>(46)齐齐哈尔扎龙之一</b></font></h1> 在远古时候,在荒凉的北方,有一个小小的村落,这里土地瘠薄,人们生计艰难。一天,乌云遮日,阴风呼号,忽听一声巨响,一个庞然大物从天而降,扎进泥土。人们惊慌不已,云散风息之后,一个大胆的汉子前去探看,发现竟是一条巨龙落下,只见它艰难挣扎,欲飞不能。大家赶紧从远处担来清水浇在巨龙身上,可是由于天气燥热,巨龙气息奄奄。天上的仙子被人们的善良感动,派丹顶鹤率领百鸟飞到人间,它们展翅盘旋,为巨龙遮蔽日光。几天后,下了倾盆大雨,巨龙一跃腾空,回首向人们拜了拜,就消失了。而在巨龙飞起的地方,竟出现了一个巨大湖泊,湖中鱼虾成群,湖畔芦苇茂盛。从此,风调雨顺,丹顶鹤也在这里定居下来。人们为了纪念与感谢,就把这里称为“扎龙”了。 <h1><font color="#ed2308"><b>(47)齐齐哈尔扎龙之二</b></font></h1> 很久以前,在松嫩平原西部齐齐哈尔市东南21里处,有个水草丰盛、鱼虾肥美、湖泊星罗棋布的风水宝地,人们在此过着安静的生活。有一年突然大旱,到5月份还没下一滴雨,人们虔诚地祭祀求雨,感动了天上巡游的小黑龙。小黑龙给当地降雨,解除了旱情。小黑龙在和作恶的小白龙大战后受重伤,在大坑中奄奄一息。雨过天晴后,一只大鸟将人们引到沼泽深处的大坑前,在大鸟的呼唤下,所有的鸟禽都为小黑龙捉虫洁身,人们往小黑龙身上泼水、治伤。小黑龙伤好后,在大鸟的引导下返回天庭。 <h1><font color="#ed2308"><b>(48)大庆黑鱼湖</b></font></h1> 很久以前,偷吃了仙果的九色鹿被主人追杀,逃至今大庆东北方一泡泽处。焦渴难耐的它,发现这里水泽草丰,岸边鸥鸟翩飞,景色美不胜收。<br>  这时,它望见泡泽中央有一个身穿洁白羽衣,头戴红冠的鹤仙子。不知不觉间,鹤仙子与九色鹿目光相对,一时间它们忘记了一切,从此双栖双宿这潋滟的仙境之中。 若干年后,泡泽岸边有了村庄,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定居。每逢七月初七,远近村落的女孩都会挑选泡泽中最美的荷花,将记有自己心愿的小香包放在莲心中,让它随波漂动。据说,荷花漂向的地方会有她心仪的男子在痴心地等待。姻缘结成时,鹤仙子与九色鹿会庇护他们,让他们过上美好生活。<br> 玉帝得知鹿鹤在凡间之事后,派黑甲力士来捉拿它们。黑甲力士化作一条黑色的大鱼来到这里,可鹤仙子与九色鹿在村民的掩护下早已离开,黑甲力士便采取残杀村民的方法逼它们出现。<br>  当远在他乡的鹤仙子与九色鹿得知这个消息后,双双回来,为百姓铲除妖孽。为了破除黑鱼的坚甲,九色鹿忍痛折下鹿角,化作锋利的渔叉,鹤仙子拔下片片羽毛,用血和泪粘在了九色鹿结实的身上。披着鹤羽的九色鹿化作一条银鳞大鱼,与黑鱼精大战。七天七夜后,湖面平静了。鹤仙子与百姓们期盼九色鹿凯旋,可九色鹿与黑鱼精再也没有出现过。<br>  悲恸欲绝的鹤仙子不肯离开水边,不停地哭泣。渐渐地,仙子的泪水把大大小小的泡泽连成一片,成为一个大湖。人们说,湖心的岛子就是鹿变的,而仙子化作了一汪湖水永远围绕在她心爱的鹿周围。<br>  此后,湖里盛产各种鱼虾,却单属黑鱼肉质鲜嫩,美味绝伦。由于人们对黑鱼的憎恨,周边的百姓不断捕食黑鱼。渐渐地,美味的黑鱼出了名,人们也给这个湖起了个名字,叫黑鱼湖。 <h1><font color="#ed2308"><b>(49)伊春仙翁山</b></font></h1> 在仙翁山的山后是漫山遍野的箭头柏,它的树冠大都是上尖下齐,呈箭头状凌空滴翠,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箭头柏在贫瘠的后山坡见缝插针,其生长环境极其艰苦,生长速度也是特别的缓慢,因而更显得箭头柏的生命顽强和它的神奇。 有关箭头柏的来历,相传是二郎神大战美猴王的杰作,当年美猴王大闹天宫,二郎真君奉命围剿花果山水帘洞,双方争斗一时杀的是天昏地暗。后来寡不敌众的美猴王逃离花果山,二郎真君率梅山六兄弟在后面紧紧追赶。追到张果老山后坡一带,美猴王就地一滚变成一只斑鸠在草丛中跳跃觅食,二郎神在空中一见忙拉弓放箭,不想美猴王机灵善变,把射来的羽毛箭点化成箭头柏,自己却巧妙的箭下脱身。从此,这就成了仙山“后院”的一大奇观。 <h1><font color="#ed2308"><b>(50)伊春日月峡</b></font></h1> 在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的拱北峰上,有一经典景观:两棵红松并立在峰顶岩石上,亭亭玉立,几松枝伸向峡谷,就像一对婀娜多姿的姊妹,尽情舒展着美丽的容颜和姿态。她们一年四季都洋溢着青春的色彩,既有松的品质,刚直不阿,不畏严寒;又有宽容友爱的情怀,把善良的天性传播四海。她们与拱北峰著名的奇石“贝多芬”相伴,和朝圣松、不老松、参天松、难忘松友好相处,并依依迎送每天过往的游客。于是,人们亲切地称呼她们为“姊妹迎客松”。<br><br>  其实,这对松树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br><br>  相传很久以前,距日月峡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屯,百十户人家,都靠种地狩猎和打渔为生。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幸福美满的田园生活。<br><br>  村中有户姓云的人家有一对双生子,老大叫云海,老二叫云雾。巧的是邻居家生有一对姊妹花,大的叫红姐,二的叫松妹。两家人毗邻而居,四个孩子青梅竹马。 光阴荏苒,四个孩子渐渐长大,云海、云雾时常帮红姐、松妹家砍柴、担水、种地,红姐、松妹也时常帮云家洗衣做饭。你来我往,两家人就如同一家人一般。眼看两对孩子到了谈婚论嫁年龄。两家老人虽然都没有提起婚事,但在心里早就认定了这天赐良缘。<br><br>  这年,灾难降临了这里。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伙强盗,要抢占和砍伐山林。于是,小村中的人们推举云海和云雾哥俩为首领,带领村中青壮男人与这伙强盗展开了森林保卫战。一战就是七七四十九天,战斗十分惨烈,最后双方同归于尽,全部战死。<br><br>  消息传来,村中的男女老幼陷入悲伤之中,红姐和松妹更是悲痛欲绝。姊妹俩不相信云海和云雾会离开她们,每天都来到日月峡拱北峰之上,呼唤着自己心爱人的名字。姊妹俩不吃不喝,呼唤不止,当喊到九九八十一天时,奇迹发生了:红姐三声“云海”之后,只见“云海”出现在日月峡谷之中,身体慢慢变大,最后化作云海笼罩在四周山峰之上;松妹三声“云雾”之后,“云雾”化作云雾向上升腾、升腾,汇入云海之中。姐妹俩也幻化成两棵红松,永远矗立在此峰之上。 心爱的云雾和云海,常常随着清风摇着手臂为他们翩翩起舞。云雾和云海天天围绕着姊妹松,云化雨,雾凝珠,日日月月为她们带来充沛的雨露,滋润着姐妹松。<br><br>  朋友,当你看到姊妹松沉浸在云雾的海洋里的时候,那是两对忠贞不渝的爱人在相拥相吻。<br><br>当你看到姊妹松随着山风摇曳着手臂的时候,那是邀请你加入她们欢乐的舞蹈。<br><br>  此时,“贝多芬”的“欢乐颂”响起,你会自然地融入云海林海,与姊妹松一起,陶醉在大森林的交响乐中。 <h1><font color="#ed2308"><b>(51)伊春回龙湾</b></font></h1> 回龙湾又叫“黑鱼泡”,是黑龙的诞生地。传说很久以前黑龙的父母就住在湖东侧的二顶山上,<br><br>其母50岁时生下黑龙。出生时黑龙只是一个会蹦的肉球,父亲以为是妖怪,便用菜刀将肉球砍开,<br>不想里面飞出一条小黑龙,但是尾巴已被菜刀砍伤。黑龙忍痛跑到山下湖里不敢回家,<br>为了让伤口尽快痊愈,黑龙每天将尾巴露出水面让太阳照射,人们看到时以为是黑鱼,<br>由此人们叫此湖为“黑鱼泡”。长大后,黑龙弃江向北而去,每年春夏回来看望母亲一次,<br>但又怕父亲看见,因而在此回绕不停,时而入湖,时而腾空,人们见黑龙如此真心探母,<br>就将黑鱼泡改名为“回龙湾”。 <h1><font color="#ed2308"><b>(52)嘉荫茅兰沟</b></font></h1> 为什么叫茅兰沟呢?因为很久以前,山沟里有一种叫猫狼的动物,长得像猫,其实是狼,当地村民就叫它“猫狼沟”,可是叫着叫着,觉得不好听,于是就叫成和它谐音的茅兰沟了。 以前,这里是块平地,后来陨石打入地球,因而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很深的沟。茅兰沟里最好玩的就是猫狼洞了,猫狼洞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卧室,较干燥;第二层是食物室,是用来喂小宝宝的,较潮湿;第三层是育儿室,比较舒服温暖,目的是让小宝宝有一个舒适的家。猫狼一家很默契,狼妈妈生宝宝的时候,狼爸爸便出去找些较好的干草和食物给狼妈妈,他们相处得那么融洽。 在茅兰沟的最深处,有着茅兰沟最珍贵的黄菠萝树,还有一些无名小溪,即使干旱也常年不干,神奇极了!吸引人的还有美丽的仙女池,传说七仙女都来过这里洗澡。沟的最高顶便是望鸽亭,从这往下看,两岸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野花朵朵,沟底小河缓缓流淌,充满了诗情画意。 <h1><font color="#ed2308"><b>(53)北极村</b></font></h1> 在黑龙江边上住着一对老夫妇与专门负责为西王母取水的七个小侍女赤霞、橙练、黄衣、绿玉、篮裳、青霓、紫露之间发生的一段美丽传说。据说每年夏至这一天的晚上,北极村的人们经常能看到飘舞于天空中的七彩条带,即所谓的北极光,人们说那是西王母的七个侍女又回来看望她们的爹娘来了。人们为了纪念她们,每年夏至这一天,较别的地方多出了一个节日,叫夏至节。按照北极村的习俗,这一天人们都会自发来到黑龙江边,点起篝火,边跳舞边等待北极光的出现。哪怕年年都见不到北极光,人们也仍然会到黑龙江边来,虔诚地等待女儿们回家……神奇北极光的到来。 <h1><font color="#ed2308"><b>(54)佳木斯柳树岛</b></font></h1> 清朝乾隆年间,宁古塔流人后裔姜明斯,因海林山火烧毁家园,父母弟妹和妻子葬身火海,姜明斯与八岁的儿子因当时到山下集市购物幸免于难。他领着儿子小宝蛋在牡丹江下游以打渔为生,漂流至三姓城后,才续娶了一个窑姐卢春香,这女人便成了小宝蛋的后娘。<br><br>  姜明斯因卢氏以往在三姓城结识了许多嫖客,唯恐自己戴绿帽子,便于第二年春天,领着妻儿沿松花江向下游飘流捕渔。有一天,姜明斯漂流到柳树通岛,上岛后,便支起帐蓬,暂住下来。他在几天里打了好多鱼,又见这里风景秀丽,鱼虾成群,于是便盖了一座地窨子土坯房,在岛上定居下来。<br><br>  转眼到了秋天,姜明斯打的鱼都被卢氏和儿子宝蛋晾晒成鱼干。这时,从三姓城里来了一位姓胡的商贾到此收购鱼干,妻子卢氏非常热情,还时常和这位商贾眉来眼去。胡商贾将所有的鱼干装了满满三大车运走了,这一回让姜明斯挣了很多钱。 几天后,当姜明斯晚上回来时,儿子告诉他,后娘一大早就挟着包袱走了。卢春香临走时还用炭灰在屋内墙上画了一幅画:画中一位女子,一只手挟着包袱,一只手在拍着屁股。卢氏跑了,把卖鱼干的钱也拐跑了。人财两空的姜明斯气得火冒三丈,第二天一大早,便动身去了三姓城。<br><br>  父亲走后,只剩小宝蛋一个人在家里。他时常到江边的水泡子里抓鱼煮着吃。有一天,他遇到了两条红色的鱼,一大一小困在小水泡里。小宝蛋从未见过这样的鱼,他想起了妈妈活着时给他讲的鲤鱼精的故事。于是小宝蛋便将水泡子挖开了一个大口子,让这两条红鱼游回到松花江里了。<br><br>  十多天后,父亲两手空空地回来了。过了不久父亲就病倒了,在这个时候,屋外又下起了大雪,急得小宝蛋不知如何是好。到了晚上,突然来了母女两个人,身穿大红棉袄,说是打南边逃荒过来的……<br><br>  两个月后,姜明斯在红娘子的细心照料下,终于把病养好了。他恢复了以往的精神头,开始进山打猎了。到了腊月里,姜明斯和红娘子圆了房,小宝蛋整天和红娘子的女儿小月儿在一起玩,形影不离,姜明斯和红娘子夫唱妇随,和睦相处,日子过得很舒心。 唯独让姜明斯不如意的是,红娘子和小月儿都不吃鱼,见了死鱼干便脸色发白,恶心呕吐。一向爱吃鱼的父子俩只好把剩下的所有鱼干都拿到敖其集市上卖掉了。<br><br>  第二年的春天,在红娘子的劝说下,姜明斯把家搬到了南岸,开荒种地。红娘子勤快能干,料理家务,下地种田,里里外外是把好手。几年后,姜家逐渐兴旺起来。最让姜明斯高兴的是,自己的儿子宝蛋和红娘子的女儿小月儿成了亲。<br><br>  除夕之夜,姜明斯抱着刚满月的大胖孙子乐得合不拢嘴。这个大年夜,红娘子把封存了五年多的一坛子好酒拿了出来。饭菜也很丰盛,有野兔肉、山鸡肉,还有熊瞎子肉,弄了一大桌子,就是没有鱼。<br><br>  姜明斯父子俩永远不吃鱼了,可从此越来越幸福美满。又过了十几年,姜明斯的大孙子也娶了媳妇,这时的姜明斯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姜大财主。一些流民都纷纷前来投奔他。 几十年后,姜明斯故去了,姜明斯的大孙子也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但他身体还是十分硬朗,时常到岛上打些猎物当下酒菜,因为他也不吃鱼。这时的姜明斯屯已有了好几十户人家了,柳树通岛上的柳树林子已是茂密幽深。屯子里有人说:他姥姥和母亲都是鲤鱼精,他不信,但还是遵守祖上立下的规矩,永远不吃鱼。<br><br>  “红娘子幸临柳树通,感化姜明斯弃渔从耕”,这个遥远的传说故事,至今还是鲜为人知。现在的佳木斯人,有几个不吃鱼的?看来这个传说故事很荒唐,却也耐人寻味,如今松花江里的鱼越来越少了。 <br><br> <h1><font color="#ed2308"><b>(55)抚远黑瞎子岛</b></font></h1> 宋徽宗年间,徽宗赵佶为金人所掳,在五国城囚禁。贴身侍卫王五因不堪忍受金人羞辱,趁金人不备,潜入松花江中,凫水而行。后见金兵不再追赶,仍不敢贸然登岸,只得于江水之中抱一漂流木,顺流而下。不知过了多少时日,竟由松花江漂到黑龙江段。王五料想金兵已远,便上得岸来,摘得许多野果充饥。当时正值盛夏,黑龙江南岸青山滴,野果累累。王五脱下上衣,将野果悉数包将起来,不敢久留,找到一块船板,依旧顺流而下。又不知过了多少时日,王五恍惚之中,自觉被人救起,睁开眼一看,却发现自己躺在一个茅草房内…… 原来,王五躺在船板上,头几日倒也清醒,后来渐渐疲乏,怕自己失去知觉,便将衣服撕成布条,将自己绑在船板上,任其漂流。再后来,疲惫至极,不知不觉已被搁浅在一个江心岛边。<br>  却说这岛座落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水道旁,经数千年泥沙淤积而成,方圆几百里。岛上地势平缓,各类奇花异草丛生,上千年古树也不鲜见,几条河水于岛内潺潺流过。岛上有村落十余个,岛民多为渔人。这里土质肥沃,江中鱼儿肥美,直养的这十多个村落的人们男儿个个体态壮美,女儿们个个白皙细嫩。那时,往来于内地到伯力的商贾们也每每到岛上歇息,享受一下这里的恬静和美、夜不闭户的世外桃源之风。 话说救起王五的是岛西头村落的一户徐姓人家。这日下晌,徐老汉和女儿徐凤收网时见一壮汉躺于船板上,搁浅在沙滩,奄奄一息,便将其救起,背至家中,日以煎汤,夜里熬药,不出几日,便将这王五体能恢复如初。王五孤身一人,有此落脚之地,倒也十分满意。这徐凤见王五面善,身强体壮,又极勤劳,便打心眼里喜欢,一来二去,终成连理。<br>  过了半年光景。一日,小夫妇打渔归来,忽见岸边有一对小生灵,黑绒绒,怯生生,身上满是伤痕,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对小黑瞎子,在那里栗栗发抖。王五夫妇顿生怜悯之心,将一对小生灵抱至家中,用往日采集的鹿衔草水洗,悉心喂养,过了几日,两个小黑瞎子便活蹦乱跳,煞是可爱,与老汉家形影不离。 天有不测风云,一日,徐老汉忽染重病,卧床不起。王五夫妇甚是焦急,便要划船前往伯力街,求医讨药。据说那伯力街可大呢,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徐老汉怕小夫妻驾船有所闪失,便让把一对小黑瞎子放在船上以做伴壮胆。小夫妻到伯力讨药倒也顺利,驾船回来,不料,临进岛时,狂风大作,几个恶浪打来,将船掀翻,小夫妻俩连人带药和两个小黑瞎子落入水中。两个小黑瞎子本极谙水性的,捞得小夫妻和装药行囊,各自携起一人,凫水逆流而上。那风,那浪,那人,那黑瞎子,搏击风浪的壮观,煞是感人。<br>  过了一个半时辰,返回岛上,幸好那药包裹得好,还未湿透,药效并不影响。徐老汉吃得药后,过了月余,病情渐好转,小夫妻俩高兴万分。这对小黑瞎子和小夫妻俩风雨同舟、共搏风浪后,越发形影不离,宛如家养。徐老汉一家甚是喜欢,左邻右舍,也以为奇,道是老汉拣了个女婿,又添了对孙儿。<br>  后来,那对小黑子大了,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汉家,来到岛西头一条叫月牙儿河旁的几株老树下。那树可大呢,听说有上千岁,树中有洞,冬天那黑瞎子便在洞中蹲仓歇息。老汉一家也每每前去看望,心怀挂牵。 人们都知道野兽伤人,可这对小黑瞎子却和岛上人家和睦相处,从不祸害庄稼和骚扰生灵,直到繁衍后代,多年后儿孙满堂,成群结队,呵护生灵;危难时,救人性命,庇佑着岛上的人家。人们便和徐老汉一家在月牙儿河旁盖了个小庙宇,名为黑瞎子庙,庙内供奉着黑瞎子像,人面熊身,年年岁岁,香火不断。岛上此后年年风调雨顺,岁岁鱼儿满舱,都说是那黑瞎子暗中保佑的。<br><br>  以后,来往于内地和伯力街的船只路经此岛,也要打站停歇,到庙内焚香叩首,祝福求平安。人们也就把岛叫做黑瞎子岛了。 <h1><font color="#ed2308"><b>(56)沈阳中华寺</b></font></h1> 相传唐朝取得天下后,寻天下龙脉。一日宰相魏征夜观天象,见东北有条龙脉,便亲自考察。他发现被称为灵山的山脉宛如一条巨龙,且龙头的下面有条大河,古云:“气成风则散,界水则止”,蛟龙近水,已渐成气候。据说蛟龙到河中央便会腾空而起,威胁大唐江山。因此,魏征特派大将尉迟恭率兵在龙头上建庙,起名为“灵山寺”,并在龙背上挖一条沟,叫“断龙沟”,以镇住龙脉。根据史书上记载,灵山龙脉是沈阳最早的有帝王之相的风水宝地。与沈阳素有的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誉遥相呼应。因此,中华寺周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沈阳是帝王之都,灵山中华寺是帝王之源。凡是到了中华寺的信众,都能达成心愿。 灵山寺传至第四代时,寺中僧人海顺法师养得两条巨蟒,其中母蟒额头正中央处显“中”字斑纹,公蟒额头正中央显“华”字斑纹,遂称此两条巨蟒为“中蟒”和“华蟒”。后来,“中华”二蟒成仙,化为寺中护法。到清初时,根据“中华”二蟒的功德,改“灵山寺”为“中华寺”。<br><br> <h1><font color="#ed2308"><b>(57)沈阳石佛寺</b></font></h1> 相传,唐朝开国初年,这一带连年遭灾。涝洼地颗粒不收,高地也只能收到五成。由于年年水涝,黎民百姓逃荒要饭,生活苦极了。<br><br>  这一年,此地连降了三天三夜的大暴雨,忙牛河水涨得比哪一次都大。待水退去之后,在河的南岸,祥云四起,红光一片。在祥云起处,露出一尊石佛。这时,途经此地的一位化缘和尚,见此情景后,自树法号“洪安”,并自削一 指发誓:“以毕生之力, 在露出石佛之地,为石佛修建一座寺庙”。就这样洪安和尚四处张贴天赐石佛一事,并决心走遍东北各地富户,筹措银钱。 时值,唐太宗李世民东征得胜。在还朝的路上与化缘和尚洪安相遇。洪安和尚忙跪在皇帝马前说:“请皇 上恩赐,只有为天赐石佛修庙,供奉天赐石佛,才能使这一代的黎民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太宗皇上也听说天赐石佛一事,今日又深感洪安和尚为石佛修庙的心意赤诚。便下了圣旨:“令征东大元帅尉迟敬德,带兵暂住关东,并兼任修庙总监督”。洪安和尚千恩万谢。<br><br>  尉迟敬德领旨后,烧砖备瓦,选良辰吉日,破土动工。到了第二年仲春时节,寺院殿房基本完工,不料唐皇有旨:“命敬德马上回京”。尉迟敬德接旨后,立刻兼程回朝。敬德走后,众人才想起,不曾问元帅,寺庙的山门怎样修法?马上派人骑马急追,追到现在的辽阳大南关的地方,赶上了敬德元帅的马队。来人一时慌张,竟将庙的山门怎样修法,错问成“山门修在哪里?”敬德一是着急赶路,二是恨这些人做事太死性,就有些不耐烦,边走边说:“还能修在这里吗?”说完,打马加鞭,疾驰而去。派去的人错听为“修在这里”。就这样,石佛寺院不曾有庙的山门。一直到现在,石佛寺的山门修建在辽阳市的南关。自打石佛寺建成后,这一带风调雨顺。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br><br>  从洪安长老起,到最后的长老施本止,每年的三月十八这一天,从四面八方到石佛寺庙上烧香许愿的人络绎不绝。如今,这座有名的寺庙在十年浩劫中遭到了破坏。但这动人的故事还在当地人们中流传。<br><br> <h1><font color="#ed2308"><b>(58)沈阳五龙山</b></font></h1> 相传,很早以前,五龙山地区原本是个水沛粮丰的平原。但不知从哪里来了个旱魔王,闹得这里连年大旱、河枯地黄、民不聊生。一天,一个牧牛人家的一头公牛气愤不过,找旱魔王算帐,和它大战七七四十九天未分胜负。这条牛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动了东海龙王,龙王派他的五个儿子帮牛降魔,玉皇大帝也派来天兵助阵。那天,一牛当先,五龙翻腾,飞雨流沙。天兵以山为鼓,鼓声如雷,寰宇震颤。旱魔王见势不妙,遁入地下想逃走。五条龙毅然化作五座山,把旱魔王牢牢压在身下。 从此,这里风调雨顺,形成了目前沈阳市最大的原始次生林。后来,人们便把这五条龙化成的山叫做五龙山,天兵留下的天鼓就叫天鼓山,那个牧牛人所在的村庄就叫帮牛堡子。 <h1><font color="#ed2308"><b>(59)吉林北山</b></font></h1> 吉林北山有九座山峰,如九龙嬉戏,清康熙年间曾名九龙山。山后有沟名卧虎沟,据传曾有猛虎卧于沟内。康熙二十一年,圣祖任皇爱新觉罗·玄烨东巡来到大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吉林乌拉。 听风水先生说:吉林乌拉有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方星宿守护。此地藏九龙一卧虎,又濒临一江天水(松花江,满语松阿里乌拉,天水之意),是盘龙卧虎之地,有帝王之气。这番话使康熙皇帝感到不安,于是他命宁古塔将军将九龙山凿去数座,以破吉林乌拉帝王风水。据《鸡林旧闻录》载,“七门岭有两峰对处为‘过龙脉’,亦凿断之,以破其兆”。九龙山因此更名北山或北大山(因其位于吉林将军府已北)。乾隆四十一年修建玉皇阁后,也有人称玉皇阁山。<br><br> <h1><font color="#ed2308"><b>(60)清昭陵</b></font></h1> 昭陵,俗称北陵,在沈阳市区北部,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说起皇太极的陵为啥建在这,还有段故事呢。<br><br>  天聪三年,皇太极亲自率领八旗兵偷袭明军把守的宁远城(今兴城)。明朝镇守宁远的大将袁崇焕智勇兼备,他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文武官员商议。袁崇焕道:“闻知清军从东面杀来,巳接近宁远,人强马壮,浩浩荡荡。不知我方如何应战,愿听各位高见。”一副将说道:“可将计就计,在城外设下两路伏兵,乘其不备,猛烈攻杀。”袁崇焕依计而行。 果然,清军中计,被杀得七零八落,人仰马翻,死伤无数。皇太极见大势已去,只身落荒而逃。明军战将紧紧追赶。正行走间,马失前蹄,将皇太极甩出一丈开外,额头磕破,血迹斑斑。皇太极定睛望去,宁远军远远杀来,旌旗招展,心中又惊又怕,仰天长叹道:“这袁蛮子果真厉害,今日我命休矣!”言罢,紧闭双目,单等一死。 忽然间,天空中飞来一群乌鸦,团团围住其身。皇太极心中暗想:“这群不祥之物,可恨至极,我还没死,便来寻食了。”过了一阵,皇太极从胡思乱想中醒来,睁眼看时,明军已离去。原来,那明军远远见皇太极躺在地上。四周乌鸦盘旋,疑其已死,回去报功请赏了。<br><br>  皇太极狼狈地逃回盛京,渐渐思索出道理。为了感谢乌鸭救驾有功,明谕八旗各军:“今后,有胆敢自射杀乌鸭者,斩!”从此之后,皇太极把乌鸦看成神物。 这日,御躺房小太监端着杯盘出来,路经衍庆宫时,忽听空中啊啊乱叫。小太监抬头看时,正巧一块乌鸭屎落在脸上,气得他放下杯盘,拾起一块石头,打了过去,乌鸦乱叫几声,纷纷飞去,小太监仍在乱打。<br><br>此事被皇太极知道后,怒发冲冠。责令把小太监拖出殿外,杖责一百。可怜这小太监,被打得皮开肉绽,险些丢了性命。皇太极余怒未息,独自一人走出庭院,忽然,一阵行云流水般的琴声,夹杂着“呱、呱、呱”的乌鸦叫声隐隐传来。皇太极又惊又喜,顺着琴声走去,见年轻美貌的宸妃正端坐在一棵松树下弹琴。松树顶端,栖息着一只大乌鸦,象是被悠扬琴曲所吸引。 宸妃见了皇太极,急忙起身施礼:“不知万岁到此,臣妾惊驾有罪!”皇太极大笑:“这乌鸦乃是神物,亲临殿前,定是有意摄合,也是吉祥之兆。”皇太极兴奋之下,当夜便宿在宸妃宫中。<br><br>  从此,皇太极专宠宸妃一人。后来,宸妃不幸早逝,皇盛京城郊东北角的圈地,特意辟为专门饲养乌鸦的地方。皇太极有位兄弟,名叫多铎,为了迎合圣意,用银两雇用民工来饲养乌鸭。许多百姓闻知而来,在此安家落户。<br><br> 渐渐地,这里成了一个村落,人们称之为老鸹堡。皇太极每次出游,都要到这里查看。这里的乌鸦个个膘满肉厚,见了生人,也不害怕,反而飞至近前。皇太极龙心大悦,多铎也深受宠爱。皇太极到晚年时,曾派人四下探查风水宝地,以便修筑自己死后的陵寝。请了许多能人观测风水,没有一处合心意,心中好生烦闷。 这日黄昏,皇太极带领众贝勒到盛京北郊游猎。正行之时,见一野兔狂奔,忙将宝雕弓摘下,搭上金钥箭,驱马奋力追赶。那野兔十分狡黠,改走弯道,突然跑入半人高的草丛中不见了踪影。皇太极茫然四顾,想我一匹宝马,竟追不上一只野兔,却也怪了。正想之时,一片聒噪之声传入耳内,皇太极定睛观瞧,只见一片荒林之中,坐落着一大土丘,上面落着一大群乌鸦。 皇太极一见,忙将弦上的金翎箭取下,轻轻地插入箭囊,自言自语道:“朕生前曾受此神物胺护,死后也当如此。”说罢哈哈大笑,掉转马头,率众贝勒回归盛京。十几年之后,那座曾被皇太极用宝雕弓指过的大土丘,便成了今日的昭陵。<br><br> <h1><font color="#ed2308"><b>东北景点里的传说(二)目录</b></font></h1> <h1><p></p><p><font color="#167efb"><b>(31)太阳岛</b></font></p><div><font color="#167efb"><b>(32)五常凤凰山之一</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33)五常凤凰山之二</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34)亚布力锅盔山</b></font></div><div><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5)哈尔滨香炉山的飞歌</b></div><p></p><p><font color="#167efb"><b>(36)哈尔滨香炉山的不老泉</b></font></p><p><font color="#167efb"><b>(37)哈尔滨香炉山的松花蟒</b></font></p><p><font color="#167efb"><b>(38)五常龙凤山</b></font></p><div><font color="#167efb"><b>(39)尚志帽儿山老道沟<br></b></font></div><p></p><p><font color="#167efb"><b>(40)尚志帽儿山老道洞</b></font></p><div><font color="#167efb"><b>(41)哈尔滨松峰山<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42)哈尔滨通河铧子山<br></b></font></div></h1><h1><font color="#167efb"><b>(43)哈尔滨阿城横头山<br></b></font><font color="#167efb"><b>(44)哈尔滨金龙山<br></b></font><font color="#167efb"><b>(45)齐齐哈尔蛇洞山<br></b></font><font color="#167efb"><b>(46)齐齐哈尔扎龙之一<br></b></font><font color="#167efb"><b>(47)齐齐哈尔扎龙之二<br></b></font><font color="#167efb"><b>(48)大庆黑鱼湖<br></b></font><font color="#167efb"><b>(49)伊春仙翁山<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0)伊春日月峡<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1)伊春回龙湾<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2)嘉荫茅兰沟<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3)北极村<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4)佳木斯柳树岛<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5)抚远黑瞎子岛<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6)沈阳中华寺<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7)沈阳石佛寺<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8)沈阳五龙山<br></b></font><font color="#167efb"><b>(59)吉林北山<br></b></font><font color="#167efb"><b>(60)清昭陵</b></font><font color="#167efb"><b><br></b></font><font color="#167efb"><b><br></b></font><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1><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b></div><div><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b></div><div><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