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土楼中的明星,田螺坑土楼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客家土楼 “东方古城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2011年的冬至过后,天山已经银装素裹,山下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寒风扫过街面,姑娘们裹起五颜六色的大衣,登上没膝长靴,冬天来了。</p><p class="ql-block">忽然想去看看客家人的土楼,看看土楼里的姑娘们,是不是也穿上了五颜六色的大衣和没膝的长靴。</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西方人把客家的土楼,誉为“东方古城堡”。</p><p class="ql-block">我对欧洲的古城堡,十分喜爱,看上去古朴坚实,带着浓浓的历史感;走进去厚重精致,给人坚实的安全感。难道客家土楼,真可以媲美“西方古城堡”吗。</p><p class="ql-block">于是开车拉上自家媳妇,沿312国道一路向东,直奔福建。</p><p class="ql-block">这个行程有点远,绕来绕去绕了三千多公里,虽然“风餐露宿”,但一路景色各异、内容丰富,像看大片,大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之感。</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客家土楼,分散在广东、江西、福建各地,依山势而建,择水而居。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造型繁多,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的建筑模式。无论是方形、圆形、回字形、八角形,还是其它什么形状,你一眼就看出它叫土楼。</p><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福建的永定和南靖一带,土楼比较密集,保存完好的就有几万座。</p><p class="ql-block">据说,土楼比较集中的永定县,有两万三千余座,其中圆楼三百六十座,方楼四千多座,南靖县有一万五千余座。</p><p class="ql-block">土楼,形状各异,约有二十多种,除了完全中式的,还有中西合璧的,完全可以挂牌“中国客家土楼博物馆”,与甘肃山丹县的“中国长城博物馆”,一东一西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五</p><p class="ql-block">客家的土楼,一般都是一楼一姓氏,一楼一家族,一楼一血脉。</p><p class="ql-block">在我眼里,每一座土楼都是一尊精美的雕塑。</p><p class="ql-block">我偏爱土楼里的圆楼,也称围楼,它形成的时间略晚于方楼,由于各种建筑技术非常成熟,所以它造型非常漂亮,置身其中,犹如参观一座如诗如画的艺术宫殿。</p><p class="ql-block">当然,每一座宫殿,都有一段立身脱凡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六</p><p class="ql-block">传说裕昌楼的主人,没有伺候好干活的师傅,于是,打完工的那天起,裕昌楼就是歪的,这一歪,就是七百年!</p><p class="ql-block">站在裕昌楼前的小桥上,眼望着这座微微倾斜的墙体,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这座庞大的土楼,溪水环绕,十步之遥便是农田,七百年风吹雨淋,溪水农田侵泡,固然屹立不倒,而且变化不大,堪比比萨斜塔。</p><p class="ql-block"> 七 </p><p class="ql-block">号称的圆楼之王的承启楼,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到清康熙年间竣工,历经两个朝代,近半个世纪,上上下下四百多个房间,是房间最多的围楼,可供四代人同楼聚居,有人戏称,“每天住一间,一年住不完,只要有新娘,天天进新房。”</p><p class="ql-block">我进去上上下下走了一圈,从后墙狭小的观察窗里,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坡上的层层梯田,那是层层叠叠的茶树。大院里又有小型建筑,楼中有楼,园中见方,一口古水井前,仍有婆婆洗菜淘米。</p><p class="ql-block">在这座围楼里,四世同堂,五辈同楼,不足为奇。</p><p class="ql-block">八</p><p class="ql-block">简氏家族的怀远楼,特别彰显出中原文化特征。</p><p class="ql-block">游客们远远就能看到楼门上的大幅楹联:“怀以德敦以上籍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面水凭兹灵秀育人文”。</p><p class="ql-block">进门迎面楼中楼内有“诗礼庭”,庭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堂上悬“斯是室”,两边柱子上有“斯堂讵为游观计敦书开耳目,是室何嫌隘惟思尚德课儿孙”。</p><p class="ql-block">“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读书教子绍谋远,礼让传家衍庆长”,一大堆寓意深远的对联,让人有走进京城学府,或是到了孔家学堂之感。</p><p class="ql-block">九</p><p class="ql-block">与圆楼相比,方楼好像跟中原文化贴得更近一些,建筑元素跟四合院相同,只是比四合院的天井更大,比四合院房子更高。</p><p class="ql-block">著名的和贵楼就是方形,像似几个摞起来的四合院,高五层二十一点五米,在已知的土楼里,个头最高,堪称“世界土楼之最”。</p><p class="ql-block">十</p><p class="ql-block">馥馨楼也是方楼,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占地一千二百七十多平米,高四层,墙身通体以生土夯成,是永定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p><p class="ql-block">馥馨楼是最有故事的楼,据说该楼最先由林、易、周等四姓各建一边而成,后易手当地沈氏。</p><p class="ql-block">沈氏家族人丁兴旺,因楼小难容大家而欲建新楼,由孔家后人孔彦级,借住该楼,数年之后,孔彦级致富,欲购此楼,于是,土楼再次易主,归属孔家。</p><p class="ql-block">孔氏念记沈家恩德,特意在楼的附近建了一座沈氏宗祠,沈家甚喜,又给孔家以回报,一时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馥馨楼里的墙壁上,至今遗留一首,太平天国军队留下的诗作,“天朝虎将到来临,伐暴安良义气深。劝民不做痴迷汉,山林藏匿饿慎身。”</p><p class="ql-block">据说馥馨楼,还掩护过红军游击队。馥馨楼装载的故事,非同一般。</p><p class="ql-block">十一</p><p class="ql-block">当然,最最精彩的,是田螺坑四座圆楼和一座方楼的组合建筑群,人们戏称其为“四菜一汤”。</p><p class="ql-block">“四菜一汤”的布局十分独特,中间那个方形汤盆,叫步云楼,是主楼,始建于康熙年间,取“平步青云”之意。</p><p class="ql-block">四个角上各有一座圆形配楼,右边是振昌楼,意在激励子孙后人振兴昌盛;左边是瑞云楼;右后方是那座椭圆形土楼叫文昌楼,大概是希望自己的家族文运昌盛,多出几个举人状元吧。</p><p class="ql-block">文昌楼建于1966年,是土楼建筑里,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椭圆形土楼,具有很高的建筑科研价值。</p><p class="ql-block">左后方的一座是和昌楼,年龄最大,始建于元末明初(约1354年),据说原为方楼,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毁于战乱,1953年在原址上重建,改为圆形。</p><p class="ql-block">五座楼依山而建,层层梯田缭绕四周,黄叶金果挂满枝头,五座建筑,都处在最完美的黄金分割线上,有建筑学家惊呼“美得不可想象的怪物!”我把挂满红柿子的大树作前景,拍下五座围楼的全景,被摄影发烧友称为“大片”。</p><p class="ql-block">民间传闻说,当年美国佬的卫星,拍到了那四个圆楼,还当是中国隐蔽在大山深处的导弹发射基地呢,煞是忙活了一阵。</p><p class="ql-block">十二 </p><p class="ql-block">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史蒂文斯.安德烈,称赞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p><p class="ql-block">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有诗曰:“田螺坑畔土楼家,雾散云开映彩霞。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或云宇外飞来碟,亦说鲁班墨斗花。似此楼形世罕见,环球建苑出奇葩。”有了罗先生这首诗,我就不啰啰嗦嗦地狗尾续貂了。</p><p class="ql-block">十三</p><p class="ql-block">中国邮政,还为它专发了一套邮票,成为世界邮票中的珍品。</p><p class="ql-block">2008年,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以及永定华安的四十六座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p><p class="ql-block">再后来,“四菜一汤”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性建筑,当然也成为客家土楼的标志。</p><p class="ql-block">十四</p><p class="ql-block">我不喜欢用“四菜一汤”,来比喻这五座精美绝伦的建筑组合群,我觉得它们像一个四重唱组合,只是多出一个方形的男低音,使得音色更加浑厚,全然天籁之音......</p><p class="ql-block">十五</p><p class="ql-block">客家的“土楼”,能不能与欧洲的“城堡”媲美呢?我看不能,二者不能相提并论。</p><p class="ql-block">欧洲的“堡”,是以为石为材,石材的“堡”,似有月亮下的“冷峻”,独门独户,彰显的是个性的独立自由;而客家的“楼”,乃以土为本,而土质的“楼”,似有太阳下的“温暖”,多家合居,张扬的是团结和睦,家和万事兴。住在这两种不同的建筑里,感受一定天地之别,这大概也是中西文化的不同吧。</p><p class="ql-block">十六</p><p class="ql-block">我敢说,用土楼款式取代“大剧院”,取代“鸟巢”,不知道要漂亮多少倍。因为起码,土楼与故宫的建筑风格,是统一的,与整个老北京的四合院,是“同宗同族”的。客家土楼应该纳入中小学课本,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中国有一种极其精美的建筑,叫“土楼”,叫“围楼”。 </p><p class="ql-block">十七</p><p class="ql-block">建筑,是一部凝固的交响乐,土楼,是一个美丽的音符,它与藏楼、羌楼、傣楼、侗楼、碉楼、吊脚楼等形形色色的“楼”,为中华民族的建筑,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大歌……</p> <p class="ql-block">裕昌楼英姿</p> <p class="ql-block">裕昌楼倾斜700余年</p> <p class="ql-block">四莱一汤</p> <p class="ql-block">方型土楼</p> <p class="ql-block">围楼</p> <p class="ql-block">其它类型的土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