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此次暑假德化九仙山之旅是仙之旅、疯之旅。说仙之旅,是因为九仙山仙气飘飘,让我等俗人见之忘却俗世烦恼;说疯之旅是因为此行我与同事彻底放飞自我,“疯”出新高度。</p> <p class="ql-block"> 我且以流水账记录之。</p><p class="ql-block"> 早晨八点左右出发,原本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因为车半路出状况,走走停停,延迟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一到九仙山,立刻感受到山的宁静与空气的清新,深呼吸一口心旷神怡,旅途的舟车劳顿顿时烟消云散。映入眼帘的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湖泊,湖四周绿树环绕,间或穿插几条逶迤的栈道,有我熟悉的东侨北岸之风。宾馆前方一座云雾朦胧的小假山,似乎在告诉我们“九仙山”之所以得名的缘故。实际上,没有这座小假山,我们也能感受到九仙山的仙气。我们居住的房间正对着湖泊,拉开窗帘与湖泊近距离相对,阳光打在湖面上,我和同伴欢呼雀跃,度假的感觉瞬间找到。</p> <p class="ql-block"> 随后下楼用餐,下午参观景点,我和同居的伙伴向导游请了假,我俩决定下午就赖在宾馆的床上透过窗户观湖、看山、吸仙气,感受这慵懒而静谧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夜晚,正式拉开此次九仙山的“疯”之旅,活动项目是K歌。估计是疫情太久,酒店已经很久没有营业,宾馆的客人不多,除了我们还有先行到达的兄弟校另一拨教师,他们传授经验,让导游去和酒店负责人谈,包厢不要保底消费,按实际消费结算。于是在群里呼朋引伴,约了五六个同事包了一个包厢,唱歌、跳舞、喝酒,三个男同胞都不喝,美女们倒是很嗨,一人一瓶,端起瓶子就往嘴里送,但其实一个晚上一瓶酒也没喝完,主要是为了摆姿势,烘托气氛,当然偶尔也解解口渴。</p> 小雷老师是歌王,他一上场,我们就全场嗨起来,给他伴舞,摇头晃脑,左右摇摆,这光景只记得一、二十年前有过,我们这是重返青春了。不过疯狂的感觉很好,彻底放飞自我,不再是平日里端庄严肃的教师形象,尽情释放,释放所有想释放的情绪。<br><br> 九点半,休息时间到,我和不老女神杨老师先撤,号称不老女神,其实早就老了,十点不到,我俩就有些支撑不住,提前撤退,留下的一拨是真正的年轻人,据说他们嗨到12点多,对于正当年轻的他们来说,不算迟,谁年轻的时候不疯到这个点? 第二个晚上——湖畔舞会。不知是谁先建议可以在湖边跳舞,我们觉得是好主意,拿了手机播放,音乐太小,没有气氛,悠悠自告奋勇说带了蓝牙音箱,她跑回房间拿来音箱,连接上,音乐声果然大了许多,然后来了陈老师,唯一的男舞伴,我和他一起翩翩起舞,大家都说是“舞王舞后”,于是昂首挺胸,做出舞王舞后的样子,可惜没有高跟鞋、西装衬衫,“舞王”“舞后”只能穿着小白鞋、T恤在月光下起舞,既难忘又留下一点小小的遗憾。 湖畔微风轻轻地吹,一群人在月光下尽情地跳着舞着,似乎又回到年轻的时光,这种感觉真好!大伙相约第二天晚上继续湖畔舞会。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早早地休息,为的是养精蓄锐以便有足够的体能参加第二天的活动。这天的活动是泡温泉,我已经有N年没下水了,况且在救生圈中泡了三十年,仍然离不开救生圈,对游泳既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但为了此行泡温泉,我还是网购了一件泳衣。吃完午饭没有休息,大巴车直接把我们送到温泉馆,我晚上没休息好,昏昏沉沉,斜躺在温泉馆大堂的沙发上休息了半个多小时才缓过劲,等我上去,同事们有的在泳池游泳,有的在泡温泉,有的在鱼疗,我先下泳池,在水中扑腾也能游两三米,同居密友连连点赞,瞬间找回自信,找了好几个同事比拼,看看谁是游泳高手,艳子很是不屑,她说一看我不会换气,知道两三米就是我的极限了。还有同事在池边拍视频,我们都抢着到镜头前露个脸,后来我在视频里看到自己的游泳姿势着实难看,很不符合我一贯的“优雅”人设,但快乐倒是记录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 然后去鱼疗,阳光有点强烈,我大约待了几分钟坐不住去泡温泉了,这里是最热闹的,据说最近美出新高度的肖姐姐拍了一张天花板级别的泳衣照,大家希望我挑战一下,肖姐姐不吝传授经验,指点脚怎么放,腰怎么扭,头发怎么甩,但我觉得她的指导非但没有锦上添花,反倒让我手脚无处安放。肖姐姐不仅亲自指导动作还亲自担当摄影师为我摄影,不过她拍出的每一张照片我都不满意,最后只能靠P图,据说肖姐姐那张天花板级别的温泉照也是P的,看来要想照片美,p图少不了。在我来之前,她们还有许多精彩项目,肖姐姐众星捧月享受帝后般待遇,众多美女为她舀水淋浴、捶腰、按摩、推拿,我猜想那一定是肖姐姐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p> 哦,忘了乘坐小火车也是十分欢快的时刻。所谓小火车是景点专门搭设的一列绿皮小火车,来回行程30分钟左右,沿途并无多少美丽景致,我们搭乘小火车主要是为了拍照取景,排着队伍在火车头留影,看到镜头抢着上,挥着手和没有搭乘小火车的同事说“再见”,开放式的小车厢异常热闹,笑声不断,各种姿势拍照,一改往日在学生面前的严肃,原来人人都有一颗不老童心! 中间还有小插曲,登4A景区九仙山,出发时,天气晴好,到了半山腰,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四起,我们冒着雨撑着伞沿石阶而上,耳边只听尖叫声、喘息声、询问声(问还有多远登顶),好容易登顶,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只有雨水打在脸上,风把伞吹得东倒西歪,虽然如此我们也是兴致高涨,说是别样体验。然后我和部分同事选择了乘坐卡丁车下山,说是卡丁车其实就是塑料玩具车,我胆小,排在最后面,她们一溜烟下山,我停停走走,中间几次车还撞到旁边保护的轮胎,最后一个到达。悠悠美女运气不好,乘坐的车把手失灵,手脚剐蹭了一下,小腿淤青了一小块,好在无大碍。 晚上还是跳舞,来的人多了些,尤其是舞后级别的多了几个,同居密友也出动了,不仅担任音响师还担任评委,偶尔在我们的邀请下也下舞池摇晃几步,但她始终是责任心强的人,后来一心惦记着要评出今晚的“舞后”就再也不下舞池了,湖边满是欢笑声、音乐声,好闺蜜杨老师为了我能确保“舞后”的头衔,主动脱下她的水晶凉鞋借我,以表不是塑料闺蜜情。那晚,大家激情四溢,纷纷起舞,又说起白天发生的安倍晋三遭枪击事件,不知是该表慰问还是祝贺,只好说“跳舞吧,跳舞吧!”,大伙还相约早日组建“附小舞社”取代早已呈现颓唐之势的“附小诗社”。 <p class="ql-block"> 转眼几天的仙游已到归期,听闻宁德这几日高温,霞浦疫情仍然让人揪心,九仙山终究只是暂时的避暑之地,我们这一群或年轻或年长的教师就像灰姑娘一样时间一到仍得打回原型,通透的肖姐姐不忘告诫大家“忘掉仙女的身份,回归厨娘的身份,好好煮好饭菜为家人服务……”。于是我们收拾行李踏上归程,回归凡间。仙之旅终归是这短暂的,但这充满欢笑的“仙”“疯”之旅已经足够难忘。</p><p class="ql-block"> 愿早日疫散花开,人间无恙;愿世界太平,每个假期可以外出“疯”一把或当一回仙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视频蓝色小鱼拍摄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