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丰厚我校教师的文化底蕴,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经学校研究决定,利用暑假时间开展读书活动。</p> <p class="ql-block"> 牛逢源老师讲到:在假期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我感觉受益颇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了语文教育的奠基地位。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钻研教材,掌握修辞和语法的应用。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的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对语言文字具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得心应手的去运用语言文字,具体表现就是在写作方面,一篇习作的好与差,就能充分体现出了对汉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高度。因此在教学中还要继续坚持以学生自主读练为主,课堂上多读、多写、多积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真实的语言运用中表现出来的,故而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我们也要结合改革,具有真实的学习情景,统整学习主题,做到真正的实践。</p> <p class="ql-block"> 李俊利老师的阅读感悟:最近,我认真学习了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真的是受益匪浅。新课标凸显识字与写字教学,课标(2022年版)除了在四个学段都对“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提出要求外,还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平时的识字与写字教学中,我也很重视这一点,特别是每天下午的午写时间我都会充分利用好这20分钟时间,让每个孩子都能静下心来认真练字,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会继续学习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钻研其与旧课标的异同,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p> <p class="ql-block"> 王玉凤老师的收获:学习了2022语文新课标,让我感悟到,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长远目标出发,在写作中溶入合作精神的养成,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这一目标,在写作教学中彻底落实这一目标,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方法。在写作中学会合作。</p> <p class="ql-block"> 李丹丹老师认为:学习完语文新课标,聆听了有关专家的解读,我对语文这一门学科有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新课程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情趣。语文课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综合性科目,而是以知识+素质+情怀为核心的全面培养学生素养的学科。新课标提出“立德树人”,站位更高,对于学生三观的养成,特别提到“以文化人”,这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润物无声”。课改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教师,唯有踔厉奋发,坚持不辍,才能发展空间无限!</p> <p class="ql-block"> 李聪聪老师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教师主角转变教学行为。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在教学当中,他的态度是否是和蔼亲切、有鼓动性,对学生是否民主尊重、有亲和力,对教学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指引我们教师在课堂当中更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真正的俯下身子,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用心看、用心听、多鼓励、多尊重,用心贴近,筑起学之桥梁。</p> <p class="ql-block"> 刘端端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收获:1.学段目标的表述与2011版课表的表述区分更加明显。表述的改变给了一线语文一种变革的引领,不仅让我们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还让我们明白了“教到什么程度”,修订版都给我们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表述清晰,更彰显系统性。2.新语文课程标准将“文化自信”作为要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从说好中国话——普通话,到写好中国字——汉字,培养自信中国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借助于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除此之外,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还要优秀成果,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中国文化、世界文明兼收并蓄。</p> <p class="ql-block"> 刘伟锋老师了解到: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注重乐于写作和自信,注重发展个性,注重打好基础,从而降低了写作教学要求,不再要求小学生“会写简单的记叙文”。中年级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高年级仅仅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只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和“能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这些都比过去低得多了。作文的本质在于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p> <p class="ql-block"> 李敬娟老师谈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是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为此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品德。通过学习,我想到的还有很多,中华语文博大精深,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人?对于《语文课程标准》,我还需继续学习,切实地做到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p> <p class="ql-block"> 张旭梅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感悟:2022年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并给出了详细的解读。首先关于文化自信。新课标依然把传统文化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注重成语、名言警句和古诗的积累等。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和活动,把这些文化融入其中。比如:成语接龙、诗歌朗诵会、故事会、传统节日手抄报比赛等,也可以模仿优秀的电视栏目,比如:“朗读者”“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声临其境”“红色记忆”等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关于思维能力,新版课标中,有了更加详细的内容。比如“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以及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敏捷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同时鼓励创新,积极思考。语文学科的学习能有什么创新?新课标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还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跨学科学习等。所以,我们在给孩子们布置作业时可以以整个单元为整体,各科老师可以集体设计作业,语文老师让孩子们写观察日记,美文朗诵比赛等,美术老师让孩子们画画.....从观察日记到图画的制作,再到学生的分享以及提出自己的疑问等,融合了语文、科学、美术、数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十分浓厚。</p> <p class="ql-block"> 王利强老师讲到:语文课时占总课时的20%-22%,全科第一,妥妥的学科之王!新课标第一强调的就是素养教育,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这意味着大语文时代正式到来。原小学要求学习的129首古诗文增加到160首,从课程改版上践行“文化自信”。新课标规定语文教学的四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与探究。除了基础阅读和作文外,增加了整本书的阅读。且语文试卷的文字量连续五年增长,这就说明,未来阅读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绩新课标强调跨学科融合教育,这体现在语文方面,最直观的就是阅读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九年一体化教育,要有连续性和进阶性,这将体现在不同深度广度的分级阅读中。</p> <p class="ql-block"> 于雪雯老师了解到:新课标吸收了过去课改的经验,不是推倒重来,不是颠覆过去,是改良,是更加尊重学情。我们既要去学习研读新课标,知道与之前课标的不同,但同时以学情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立德树人是新课标的核心,新课标站位更高,视野更开阔了。“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站位,在语文教学具体操作中做到润物细无声。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定位更清晰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要“一带三”,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上,培养思维能力,获得审美创造,具有文化自信。小学语文课程实施中在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塑造,世界观的养成更有侧重,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正直的人,爱国的人。</p> <p class="ql-block"> 康春晴老师学有所得:在此次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新课标注重构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它分三个层面设置了6个任务群: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即语言文字积累;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即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即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这一概念更强调语文学习的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追求课程内容、学生生活和与语文实践之间的协调融合,而不是知识、能力的简单排列。新课标的变化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要更加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注重学习任务群的建立,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而非刷题,多组织一些语文实践型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p> <p class="ql-block"> 田雪老师感悟: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突出核心素养导向。即核心素养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是此次修订释放的一大重要信号。强调核心素养导向,就是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各门课程都要思考,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如何体现学科特征。此次修订,明确本课程着力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如数学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得怎么样,语文老师不仅要关注语文学得怎么样,更要关注学生价值观和品格的形成。</p> <p class="ql-block"> 刘占丽老师的学习收获:对比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版课程标准在结构和内容方面有着明显不同。从结构上看,“前言”部分调整到目录之前,设置“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等板块,旨在引导教师以“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为指导,深入思考语文课程标准“变”与“不变”的内在逻辑,进一步明晰时代新人的培育要求,把准语文课程建设的方向。从内容上看,更加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强调“集群”“整合”等实施策略,更加重视学段衔接,明确了学业质量标准;学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维度拟订,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相契合,对教师教学目标的定位有更深刻的指导意义。</p> <p class="ql-block"> 刘远远老师的感悟:在课程目标部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文化自信”这个词,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我们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的骄傲。在课程内容方面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文先进文化等主题,我们就应该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教师 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在教学中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入景。增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重在教给学生方法,还应关注学生个性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发展学生个性,真正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p> <p class="ql-block"> 夏日,不如读书学习。炎热暑假不虚度,正是读书进步时。各位老师在暑假中尽情地享受阅读,让阅读芬芳今后的教学生涯、充实美好人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制作:田 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刘端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