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付出辛劳,挥洒汗水,2022年7月11日我校全体数学教师线上研读并学习史宁中教授对“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与核心素养”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每一位老师都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边学边做笔记,记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和要点。</p> <p class="ql-block">新课标解读共分为三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课标修订的背景与要点 </p><p class="ql-block">二、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表达 </p><p class="ql-block">三、课程内容的结构与调整。</p> <p class="ql-block">一、课标修订的背景与要点</p><p class="ql-block"> 史教授指出,数学基本思想,包括抽象、推理、模型。通过抽象,强调对现实生活中的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进行抽象,形成数学的研究对象,用定义或者符号表达。通过推理,强调得出结论并验证结论。通过模型,构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用数学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p><p class="ql-block">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要点:</p><p class="ql-block">(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p class="ql-block">(二)实现“学科融合”的教育要求——提倡把跨学科内容、历史文化内容融入数学课程。</p><p class="ql-block">在小学学段的划分中,新课标将小学“两个学段”分解为“三个学段”;把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有机融合;在课程结构与内容中,增加代数推理,增强几何直观,提升数学素养;丰富“综合与实践”的内容,与跨学科知识、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小学阶段,体现数认识与运算的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二、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表达</p><p class="ql-block">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发展“核心素养”,从小学、初中、高中至大学、研究生,教师、研究者等,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内涵的一致性、表现的阶段性、表述的整体性。通过数学教育学生获得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数学的思维思考、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p class="ql-block">三、课程内容的结构与调整</p><p class="ql-block">小学由两个学段调整为三个学段,现在共四个学段,1~2,3~4,5~6,7~9,(低年级原则上没有作业,没有考试)。</p><p class="ql-block">综合与实践具体内容,小学以主题学习为主,例如:购物活动认识人民币元角分;时间在哪里认识时分秒等等。</p><p class="ql-block">传统文化要有教学,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认识千克、吨,等量的等量相等,总量等于分量和。</p><p class="ql-block">在内容整合的基础上强调代数推理和几何直观。代数推理:通过简单的归纳和类比,发现和提出一些初步的结论;几何直观:增加尺规作图的内容,建立图形的直观感觉,培养空间想象力掌握抽象物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如旭日东升,通过此次新课标的学习,教师们对新课标内容和课标要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重点内容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在今后的教学中也会时刻牢记新课标的要求,做到:学科知识更清晰、课堂组织更科学、目标方向更明确、教学设计更合理、教师工作更得力。相信在深度学习理解新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我们会逐渐明晰方向,并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