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山东诗人苍鹭相识,始于2006年老三道文学论坛。当时的第三条道路文学论坛,聚集着众多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大家互相尊重,平等而友善地交流、切磋,点评,像一个大家庭。因心灵的相通和彼此都看重文学创作道义上的担当,与苍鹭和广东诗人野松成为挚友。虽因论坛管理层名利抑或其他原因后来三道分为三家,再后来烟消云散,沉没于岁月潮流的长河。而我和苍鹭、野松,至今保持着深厚的友谊,视为兄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苍鹭出生于孔孟之乡,作为孟子的第73代后裔,无论是做人还是为文,讲究礼数和悲悯情怀来自于礼仪之邦的文化传统和以仁为家训的血脉传承。仁者爱人,是他用一生追求和坚守的准则。一座村庄的消失,会让他难过。一条河流被污染,会引起他的悲伤。一个乞丐的无家可归,会使他彻夜难寝而落泪。正义感极强,眼里容不得邪恶,看不得人间的苦难。极重情义而又爱憎分明,与人相交,偏重对方的品行。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是曾经的好友,一旦发现对方偏离做人的轨道,便割袍断义。但在与他多年的交往中,总是隐隐触摸到他内心的一种落寞和忧伤,而且是深入脊髓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如其人。从苍鹭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着极重的士大夫情结,“位卑末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贯串于他的整个作品之中。出于对天地的敬畏和对故土的挚爱,跪伏在北平原这片生他养他美丽而贫瘠的土地上用生命写作,有着一个作家应有的良知和道义上的自觉。更为难得的是,他在文学创作这条艰难的路上,从未停止过思考和探索。虽然前方的道路布满棘荆,但他始终朝闪烁着微弱星光的方向步履艰难地前行。即使在孤独的黑夜,他仍然手举着信仰的灯盏,经得起诱惑和磨难。在当下物欲横流相当部分称为大家的文人学者为名为利而追铜逐臭的时代,是极为难得可贵的。这也正是他作品引起我的关注,从而引为知己,成为挚友和兄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苍鹭与我和野松的友谊,记录着苍鹭心路历程已经出版的诗集《北平原牧歌》由野松作序,即将出版的凝聚着苍鹭半生心血的散文集《故园纪事》,苍鹭嘱我写序。这是文学同道的托付,更是兄弟情谊的见证。虽然我因对当下文坛的失望和为生活所累,远离文坛而停止写作已达七八年之久,再次拿起笔已略感生疏。但对《故园纪事》的喜爱,为当下文坛吹来的一缕清风,我也必须为苍鹭的这本散文随笔集写点什么,以飨读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不再重复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苍鹭从少年时代起就离开村庄,寻找新的出路,所以他称自己是一个“多年走出乡村的背叛者”(《秋天的田野》)。即使肉体在外漂泊,但他的一颗游子之心,始终梦牵魂缠着有着太多泪水和苦难的乡村。深情而又忧郁的目光,一刻也没离开过脐带相连的故土。收入这个集子中的散文,就是苍鹭献给北平原的牧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苍鹭用细腻而又优美的文字,缓慢而又深沉的笔调,描绘他记忆中的故乡――北平原的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北平原夏天的原野上,有野百灵和鹌鹑,还有云雀正在天空的云端歌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场傍晚的细雨会使生长的玉米发出拔节的声音,紫青色缨穗散发的清香在夜晚让月光洒遍原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条沟渠是夏天田野里各种植物花草生长和野兔、黄鼬、田鼠、刺猬、蛇和青蛙隐身的地方。眼前这条沟渠,底部非常平坦,没有流水但很潮湿,长满了嫩绿的小蓟、泥胡菜、马唐草、车前草、野燕麦、更多是飞蓬和艾蒿,鸭砣草开着小蓝花,沟渠岸上有些地方还长了荻草和稗子。荻草也已抽穗开花,……我在沟底蹲下来闻到了野艾的气味。”(《北平原牧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月的节令刚过谷雨,原野上的麦子已经开始拔节,大地的成长泼墨似的向远方绿着,空气中飘逸着花香和草木萌发的气息。(《春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的苍鹭,重新踏上日思夜想的故乡,优美的笔调中,却不时流淌出难以抑制的忧伤和惆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车子驶过一座村庄便进入乡村光滑的水泥小路,两边白杨树的树冠上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嫩绿,与麦田的麦子遥相呼应,遗憾的是路边沟渠里尽是生活垃圾和污水,虽然沟渠坡上仍长满野花野草,环境的污染从城镇到乡村随处可见,再也很难看到童年时那些清水潺潺流淌的小溪沟,人类走向堕落的日子正在未来的路上。”(《春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立春,标志着严冬正在退场,父老乡亲春耕播种的季节即将到来,应该是值得欣喜的。但在苍鹭的笔下,春天是皱着眉头来的,“没有人知道它怀揣着河流两岸的忧郁和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野兔失去了藏身的地方,就连步行赶路人的影子也很少。现代化的加速,以车代步使农业乡村的田园风貌几乎早已荡然无存。”(《立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面对眼前“河边被污染的沙土层,因水波浪的冲唰很明显地裸露着,让人对河流的污染充满了无奈和忧虑。实际上被污染的不仅仅是河流的沙土,河边沙滩上也到处裸露着塑料袋,矿泉水瓶,死鱼及一些凌乱的杂物”,苍鹭痛入心扉,而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由此发出 :“人类的未来在哪里?人类大概只有当下,而大自然只能默默地承受”(《河湾》)的天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现代化的进程,一些农田被占用,河流也被严重污染,原生态的乡村已很难再见踪影,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早已不复存在,农民再也找不回自己的根。苍鹭作为农民的儿子,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有良心和良知的作家,怎能不痛心疾首。正是因为与北平原有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情感和对故乡至诚的爱恋以及灵魂的觉醒,苍鹭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写下这震人耳鼓的文字,从而引发人们的反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伯母和祖母》》、《母亲与麦地》、《故园纪事》等散文,苍鹭用浓重的笔墨,倾诉着对故乡亲人和父老乡亲深入骨髓的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笔《凡高的画札记》,是苍鹭为梵高132幅画作所写的札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苍鹭所选的梵高132幅油画,描述的大多是农民、磨坊、矿工、纺织女工、渔民等低层民众劳作和生活的场景,无不显现出卑微的人们艰难的生存困境,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对不可知的未来渺茫的期待。在复原梵高画中场景的同时,对梵高画作的赏析,苍鹭写下盈满泪水的文字,与梵高进行灵魂的对话,与画中生命如草芥的农民和劳工一同经受苦难,为他们担忧,为他们祈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沉默的土豆是荷兰农民喂养生命的基本食物,也是那个时代人类乡村农业劳作与繁衍的根基。”(《卷心菜和木鞋》(188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些荷兰男女矿工们正在地下用生命挖掘煤碳,维持生存供养他们的儿女和家人。”(《博里纳日煤矿》(187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织布工在那里默默地织自己孤单的世界,也织着画家凡高内心的悲凉。”(《织布工的右侧》(188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头牲口是她劳作的伙伴,也是她生存的希望。看上去她的草屋、破牲口棚上的麦草已经很陈旧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经受住这个盛夏雨水的浇灌和阳光下的风吹日晒。”(《草屋、破牲口棚和俯身的农妇》(1885))</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沙丘上补渔网的女子有的会成为寡妇,但她们依然会坚强地生活下去,并把她们的儿子抚养成一个大海的男人。”《沙丘上补渔网的女子》(188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祈祷他们劳作之后能有个好收成,祈祷在冬天来临之前上帝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丝温馨的福音。”(《耕田的农夫和种土豆的女人》(188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苍鹭走进了梵高的内心,所以读懂梵高内心的孤独,知道梵高的孤独来自何处,等待梵高的将是何种命运的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只是把内心无法宣泄的一种孤独,用秋天大地的萧条意境呈现给这个世界。”(《秋景》)(188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一刻,谁也无法走进梵高内心的孤独,因为他将头颅埋在向日葵里,就是为了将生命璀璨的黄金留给这个充满苦难的人间”。(《星月夜》188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猜想凡高画这幅画时,他内心的孤独离他走向疯狂的向日葵或割掉自己耳朵的日子大概已经不远了。”(《罂粟地》)(188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苍鹭以上血泪凝成的文字,我们便可以读懂苍鹭为什么倾注着满腔深情,敞开心扉,与150年前荷兰后印象派画家的先驱梵高进行灵魂的对话。虽然属于不同时代,虽然有着北大西洋的相隔,但苍鹭同样有着梵高式的孤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与思考》一章中,苍鹭认为:“面对底层的劳作者我们有时是有罪的,所有底层劳作者都是大地上喂养我们的恩人和亲人” 。“呐喊、拯救与忏悔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人格,因此,我们心灵的痛苦应该是时代的一种大悲悯”。所以苍鹭有着:“我们只有跪在大地上写作,才对得起苍生大众。”《阅读与思考》)的创作自觉,坚持良心写作。才会有《故园纪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写作这条寂寞的路上,苍鹭注定是孤独的。但他 “在寂寞中有着不怕一生被埋没的勇气,坚守住大地的精神”(《岁月随笔》1992.11.9),这是极为可贵的,也是可敬的。所以,我称他是有血性的山东汉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着道义上担当的诗人和作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物欲横流、一切用金钱衡量价值,道德和仁爱已不值几文钱的时代,坚守住内心的自律,敢于直面苍生的疾苦和人间的苦难,主动自觉地为低微的人们代言,发出自己应有的声音的作家甚少,尤其是那些有名头的作家。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像苍鹭这样出身草根的作家,一直在场并发出自己的声音,虽然微弱,说明中国的文学未来还是有希望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电脑上打完以上的文字,举首窗外,泼墨似的天空透不出一星光亮,夜已很深,白日的燥热消退了一些。而无一点睡意。思绪还漫游在苍鹭所描述的一幅幅画面中,起身点燃起一支烟,在庭院里踱步。持续多日的干旱,听说农村的稻田里都已干了,空气中看不见也触摸不到的颗粒,使得人呼吸也有些窒息。是的,天快要亮了,我内心默默地祈祷,祈祷明天会有一场暴雨,净化一下这天地之间的尘埃,为这浮躁而充满欲望的人世间降点体温,尽天意洗涤一下隐藏在城市钢筋水泥中的污秽。期盼今秋,在土地里刨食的乡亲有个好收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为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6日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i><b><i></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