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别称:伊闕)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p><p class="ql-block">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盛于唐,终于清末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p><p class="ql-block">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龙门石窟因满足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i)(ii)(iii)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大禹开凿的龙门山,就是现在龙门石窟所在。《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龙门山水在禹凿龙门之前,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不分东西两山。伊水在龙门山之南积聚,受阻于此山无法向北流出,形成了一片汪洋,时常洪水泛滥。因此,大禹凿开龙门山,使龙门山分为东西两半,伊水便得以从两山中间向北流出。龙门山可作东西两山的统称,在其被伊水(伊河)分为两半后,其东山于武则天建香山寺后而专称“香山”,而西山则继续称“龙门山”。传说中那个洪水泛滥的时期,洛水和伊水都因受阻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类似于堰塞湖,当然在那个时期形成的规模远比堰塞湖大得多。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甚至遭受洪水之苦,于是带领人民首先疏通了洛水,使之注入黄河,而伊水受阻于龙门山,因此凿开龙门山使得伊水和洛水汇合一起注入黄河,从而解决了这里的水患。</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我们旅游初到龙门石窟,有幸参观了伊闕文化。</p> <p class="ql-block">依导游图所示,进入景区后我们从北到南而后又从南到北依次参观了龙山西山石窟和香山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p> <p class="ql-block">禹王池是石提右侧的山崖下的一方水池,池中清泉翻涌,绿草茵茵。禹王池的泉水在龙门诸泉中是最盛的,池东有一出水口,雕有一石蛤蟆,称“蛤蟆嘴”,顺脱胎换骨的的泉水由此飞泻而下,状若悬瀑,喷珠溅玉,直入伊水。 奇特的是,禹王池中立有一柱石笋,传说这是大禹治水时劈开龙门山所用的工具。唐代诗人许浑曾用“鱼龙多处凿门开,万尽如人意知夏禹才”的诗句来赞誉大禹凿龙门。禹王池也正举荐这个石笋和传说而得名。 在禹王池的上方,还依崖垒有一小石屋,名“石楼”是光绪二十七年河南知府文悌所建。他手书楹联一副刻在石楼两侧的石柱上,上联是“招待登高能望远”,下联是“相逢席地可谈天”。游人至此,伫立石楼,近看一池碧泉,清澈见底;座无虚席香山倒影,伊水波光,是一幅水色捐赠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潜溪寺又名斋祓堂是龙门西山北端的第一个大洞,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凿造于唐高宗年间(650-683),相传曾是唐代宰相李藩的别墅,清代原建木结构窟檐。1990年改建为仿唐木结构样式,铺石板地面。 窟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本尊阿弥陀佛高约7.40米,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面相饱满,姿态静穆自若,手施无畏印。左右有观世音,大势至二胁侍菩萨,表情文静,身体比例适当,衣褶线条流畅,三像合称“西方三圣”。洞内门各刻一护法天王,高颧大目,身披铠甲,足踏夜叉,威武有力。洞外南壁龛内有线刻立佛像两尊。</p> <p class="ql-block">宾阳三洞始凿于北魏,原名“灵岩寺”,明清后易名“宾阳洞”——据说是根据道教吕洞宾的字(洞宾)和号(纯阳)得来;而据清顺治年间洛阳县令武攀龙在《重修宾阳洞碑记》中所说:“寻为宾阳,盖取寅宾出日之义”,则为另一含义。</p><p class="ql-block"> 宾阳三洞是北魏世界皇帝元恪为父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而建。在宾阳三洞中,最具规模的当数宾阳中洞了。它高约9米,宽与进深约11米,从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开凿,至正光四年(523年)完成,是北魏宣武帝为亡父孝文帝所营造的石窟。石窟内共有11尊大像,又分为正壁主像一组5尊和南、北壁各一组3尊,分别代表佛的过去、现在、未来——正壁主尊“现在佛”释迦牟尼通高8.4米,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结跏趺坐,高鼻大目,微露笑意。他左手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这一手势表示佛在说法,称为“说法印”。在释迦牟尼两侧,分别侍立着二弟子和二菩萨,也是一副温雅敦厚的表情。南、北两壁的两组造像,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立于覆莲座上,可惜的是,南壁左胁侍菩萨和右胁侍菩萨的头像都已被盗,现分别收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在宾阳中洞诸像的后壁上,还雕饰着众菩萨和弟子闻法的浮雕像。穹隆形窟顶中央,雕刻着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供养天人也叫飞天,在佛教艺术中称为“香音神”,他们能奏乐,善飞舞,衣带飘逸,飞舞在莲花宝盖周围,呈现出《法华经·譬喻品》中所描绘的“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宾阳中洞两旁的宾阳南洞与北洞,虽然也开凿于北魏,但因战乱、宫廷事变和社会动荡而半途荒废,直到唐代才重新开凿。而这时供奉的主像和造像风格,也已从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逐渐向盛唐时期的生动活泼过渡,表现的是另一种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宾阳南洞高9米,宽8米多,进深9米多,原是北魏宣武帝于景明元年(500年)为亡母文昭皇太后营造的石窟,后中途缀工。直到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为了给其母文德皇后追福才继续开凿,并雕造了石窟内的五尊大像——主佛阿弥陀佛高约8米,脸形稍长,胸部微隆,两侧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其中左侧的弟子迦叶雕工十分精细,他满脸皱纹,目不斜视,双手合十,生动显示了一个饱经风霜、深谙世故的形象。外侧侍立的二菩萨身着披巾,饰璎珞,造型古朴,仍保留着北魏造像的遗风。</p> <p class="ql-block">摩崖三佛龛</p><p class="ql-block">摩崖三佛龛地处西窟,凿造于武周时期,所造三佛代表过去、现在、将来,系典型的三世佛题材,这一窟因临山摩崖造像且题材为三佛而称为摩崖三佛龛。崖壁上为三坐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以弥勒为主尊的三佛题材为中国石窟所罕见。该窟无题记,结合文献研究,该窟应为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制造佛教神学舆论所开凿,宣扬武氏为“弥勒”下凡,以利于稳固政权。它开凿于武周政权时期,即公元690年左右,因武氏晚年发生了张柬之策动的政变,武周政权结束,该窟随即中辍,因此,窟中造像仅为毛坯,比较粗糙。但是这组造像却展示了,一块石头变成一个顶礼膜拜的神佛的制作过程。</p><p class="ql-block">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这种造像组合在我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中间主佛为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登基后又自称“慈氏”(即弥勒),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p> <p class="ql-block">珍珠泉位于龙门西山中段,和北边的锣鼓泉共用一个泉池。泉眼距水面约半米,源源不断的泉水注入池中,给西山带来灵动之美。</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西山和东山分布着十余个泉眼,仅西山就有禹王池、锣鼓泉、珍珠泉等泉眼,池中清泉翻涌,绿草茵茵,水温一年四季都保持在25℃左右。</p><p class="ql-block">这些泉眼已经流淌千年。历史上龙门泉水发生过不止一次断流,距离最近的一次是在2008年,到2011年这些泉眼恢复泉涌。</p> <p class="ql-block">珍珠泉</p> <p class="ql-block">锣鼓泉</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 老龙洞 莲花洞 魏宁洞</p> <p class="ql-block">奉仙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雕像精美,技艺精湛,是龙门石窟开凿规模最大的磨牙相片,也是龙门石窟唐代雕刻艺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卢舍那,为佛教宗派华严宗所信奉的尊像,又名“毗卢遮那”,意为光明普照之意。整个大像龛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主尊“大卢舍那”坐像,通高17.14米,头高4.00米,耳长1.90米,普通肩式袈裟,面相丰满圆润,广阔方颐,眉若弯月,双目俯视,炯炯有神,微做微笑,两耳长垂,衣纹简练。其形“相好稀有,红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整尊造像给人一种庄严典雅,肃穆宁静,高大慈祥之感。左侧迦叶主体已残,但仍显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僧形象;右侧阿难,浓眉细眼,年轻睿智,虔诚大方,充满自信,宛如一聪慧的弟子形象。二普萨衣饰华丽,端庄而又矜持的表情,天王严肃威武而又硕壮有力的神情,力士坚毅勇猛而又暴躁的性格,以及地鬼那无所畏惧倾力承托的神态,无不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整个大像龛,不同性格与气质、神情与姿态、造型与装饰的人物被组织在以主尊卢舍那佛为中心的一组群像里,左右对称,姿态各异,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气势宏伟,形成外在形象有别而内在精神相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其雕凿规模,艺术设计,人物造型,雕像造型等方面的成就,反映了唐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审美时尚,美学理念和唐代美术所达到的高度艺术水平。</p><p class="ql-block">奉先寺群雕这种唐代皇家石窟的恢弘气派,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成为东方佛教艺术和石刻艺术的典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火烧洞 皇甫公窟 古阳洞 药方洞</p> <p class="ql-block">极南洞 龙华洞 净土堂 路洞</p> <p class="ql-block">东山石窟 擂鼓台三洞 西方净土变龛 看经寺 龙门古道 千手千眼观音龛 高平郡王洞</p> <p class="ql-block">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p><p class="ql-block">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此外,白居易还搜集了5000多卷佛经藏入寺中。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p><p class="ql-block">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p><p class="ql-block">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缮。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p><p class="ql-block">除此以外,香山寺与佛教禅宗亦有很大渊源。二祖慧可禅师即在此跟随宝静禅师学佛,后来又回到香山寺精修。</p> <p class="ql-block">白园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园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丽古雅。白园坐落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琵琶峰上,占地44亩,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河由南向北穿山而过,一桥飞架东西;宛若一道彩虹。</p> <p class="ql-block">旅游图片</p> <p class="ql-block">礼佛台观对面卢舍那大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