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作协散文委员会举办“省作协散文专项培训”学习交流会

迟子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6月27日至29日,省作协举办了“党的光辉照我心——喜迎党的二十大吉林省作家协会文学专题(散文)创作培训班”,农安作协共有十六位会员参加培训,聆听了五位专家关于散文创作的精彩讲座,领受了一场文化饕餮盛宴!29日下午,刘立山、迟东晶、高宏宇、孙迎春、张红秋和胡香文六位作者参加了改稿会,王怀宇、任林举和赵培光三位老师为大家的习作把脉,对症下药,给出相应的修改建议,学员们获益良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培训结束,在农安作协主席团和秘书处的带领下,由散文专业委员会组织于7月9日召开“省作协散文专项培训学习交流会”视频会议。会上,每一位参培作者都结合自己创作的实践谈了此次培训的收获和思考,谢华良主席对本次交流会进行了总结,并对大家交流中的疑惑与不足给予了解读和指导。(后附参会作者的学习交流会发言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目 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田海燕:对散文的初步认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于艳水:培训心得发言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袁淑娟:交流会发言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刘立山:交流会发言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李丽娜:散文唯有真情动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张红秋:要重“情”也要推“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7.刘学晶:风行水上,且思且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8.高宏宇:学习收获和心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9.孙迎春:散文培训体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0.胡香文:学习交流会发言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1.汪丽伟:我的散文建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2.杨会双:散文创作培训的收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3.迟东晶:关于散文的几点心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4.郑作彬:腾讯会议研讨发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5.张家庆:学习交流几点体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6.谢华良:总结</b></p> 田海燕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对散文的初步认识</p><p class="ql-block"> 在培训之前,我除了知道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之外,我知道散文要叙事加抒情。我除了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整本书外,其他几乎未涉猎。所以我对散文“知之若无”不为过。这次很幸运参加了吉林省作家协会承办的散文专题培训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学到的:</p><p class="ql-block"> 一、学到散文须“三有”</p><p class="ql-block">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徐可老师讲:</p><p class="ql-block"> 散文须有情,散文须有识,散文须有学。</p><p class="ql-block">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说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p><p class="ql-block"> 所以,真情是散文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其实,诗歌亦如此。</p><p class="ql-block"> 散文须有识,就是有担当,有见识,有胸怀,有格调。</p><p class="ql-block"> 中国散文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p><p class="ql-block"> 诚然:每个时代都有其代表的文艺作品,就是散文的时代性,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变化。</p><p class="ql-block"> 散文须有学,要有文化底蕴,有文学素养。</p><p class="ql-block"> 唯有读书是捷径,是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二、知道散文要有高度和难度</p><p class="ql-block"> 评论家、作家王干老师说散文是最有自由度的文体。很多散文大家都有自己的形态。</p><p class="ql-block"> 我的理解是越是自由越不好驾驭,越难出精品。越是百花齐放,越难独树一帜。</p><p class="ql-block"> 王干老师还说散文要有温度。</p><p class="ql-block"> 我的理解是要有真挚的情感主线。比如泡制一壶茶,用情感燃火,除了香味四溢,还会念念不忘,余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散文要有乐感。</p><p class="ql-block"> 诗歌亦如此,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p><p class="ql-block"> 散也好,跳跃也罢,不能乱弹琴。</p><p class="ql-block"> 三、散文要出新</p><p class="ql-block"> 省作协副主席、作家任林举老师如是说。</p><p class="ql-block"> 散文要叙事,他说“散文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他主要是叙事,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事情的内在表现。”“那么遇到了故事该怎么办?把故事打碎,融入到散文中来。比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 class="ql-block"> 他还萃取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好的散文要具备六新:体裁新.视角新,立意新,语言新,思维新,形式新.</p><p class="ql-block"> 听后我知道散文要出新,作者当然要追求“新”.任老师舍弃复制曾经的课件讲稿,梳理刷新呈现自己的创作认知,本身就是出新。躬身力行,文如其人,人如其文。</p><p class="ql-block"> 四、散文要写独特,独特写,写语言.</p><p class="ql-block"> 省作协副主席赵培光老师的三句箴言,强调散文要有调性.这九个字很接地气。他结合具体作品剖析,很难忘记.其中黑龙江有位作家说“大兴安岭的空气寄不了”,真是独特的写,不着一好字,尽得风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极具魅力的写语言。</p><p class="ql-block"> 五、写散文要有精品意识</p><p class="ql-block"> 王怀宇老师,省作协副主席,文学院院长.他讲写散文要有精品意识.主要从六方面强调: 一是观察和提升生活的精细,由小写大,二是选择题材精当,三是发掘内涵的精髓,四是向读者交心的精诚,五是构制篇章的精巧,六是运用语言的精妙。</p><p class="ql-block"> 他说:一生中写一部好的作品,能顶一百部不好的作品,努力写出适合你的好作品,让别人记住的好作品。</p><p class="ql-block"> 我想起了唐朝的张若虚,一生一篇《春江花月夜》冠压全唐,经久不衰。</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说,不知道我能不能写出散文,写出好的散文,但是这些点拨之语会慢慢内化于心,至少会浸润我喜欢的文字,喜欢的诗歌。</p><p class="ql-block"> 再一次谢谢农安作家协会给予学习的机会。祝大家学习愉快。</p> 于艳水 <p class="ql-block">谢主席、立山老师、迟老师,参加本次会议的老师们,你们好!</p><p class="ql-block"> 我对散文的理解不是太透彻,写得也很少,抱着学习聆听的态度,和大家共同谈下感悟感想。</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培训会,促进了我对散文的理解和思考,进一步明确了散文的文学意义,这里选择三点谈一谈。 </p><p class="ql-block"> 一、仼林举老师谈到小说与散文的区别时,有这样一句话:小说是我说的文体,散文是说我的文体。联系到他前面给出的散文的一个定义: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现代散文指文艺性的叙事和抒情散文,范围相对狭窄了。这引起了我思考的兴趣。很多问题似乎自己在思考中解决了。其实很多文学体裁概念是框架式的,丰满它的血肉毛发和精神内核,还是靠作者自己。我思考,散文不应虚构,尤其情感不应虚构,事件和物事景色等所历所见虚构了,那情感亦不真实,何以打动别人呢?其二,“我说的文体"可以虚构,是讲故事,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呈现。“说我的文体”,我是被反映对象,我与社会物事、与大自然、与世界或宇宙产生真实联系、交流,这种交流的境界是人物合一,人事合一,天人合一,目的是激发我的精神世界的波澜,抒发出我对世界人与事的情感。世界万物皆有灵性,散文就是我与世界万物相通,借以抒怀。</p><p class="ql-block"> 二、在怎样写好散文这个问题上,我思考,仼林举老师和赵培光老师给出的建议可以互为补充。仼老师给了一个新字,赵老师则强调独特。任老师的六方面出新,我理解,实际上是全面出新之意。旧套子是不会被人翻弄端详的。题材老了,就换个与人不同的写作角度。立意要走出小我,向高远发展,写出人生况味或展露不世胸襟。语言不但和对文字的熟练有关,还和对物事熟稔及对物事的态度、作者审美追求、思维灵性、人生境界等有关,所以,调整语言,要调整很多习惯。思维出新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我"与自然及事物联系交流的基本走向,寻常思维撑不起好散文的质量。赵老师的写独特,独特写,是不和任相重复的。很独特地去写独特的东西,写出独特的散文,这是赵老师的本意。独特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宏观的包括题材等方面的,也有微观的细枝末节包括文字句子等。新与时间上出现早晚有关,独特更强调参与因素中最不同的那个。</p><p class="ql-block"> 三、对调性的理解与思考。调性是音乐专业用语,是调的主音和类型的合称。商业品牌亦有调性之说,比如,巴洛克服装的调性就是体闲、舒适、款式新鲜。散文的调性,我结合几位老师的讲解,应是散文的综合风格和特色,认识到了散文的调性,就为写好散文打了个基础,对调性的理解和把握是在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完成的。不但赵培光老师涉及了散文的调性,其它老师都涉及了散文的调性。写散文写出的东西要合乎调性,报告文学有报告文学的调性,杂文有杂文的调性,小说有小说的调性,不可似是而非。这是最基础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当然,延伸和思考是自我发挥,可能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正。谢谢!</p> 袁淑娟 <p class="ql-block">各位文友,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非常高兴以这样的一种形式与大家谈学习体会。从27号到29号,三天的时间,我们共听了五节课。几位老师帮我们梳理了散文的发展脉络、散文的种类、散文的调性以及写法上的出新等。可以说,这三天的课,为我补上了散文这种文体专业性知识。所以,感谢谢主席为我们争取机会,争取名额。</p><p class="ql-block"> 在这五节课当中,我比较喜欢任林举和赵培光两位老师的课,觉得这两节课比较接地气。从阅读的角度来讲,我喜欢读任林举老师的散文,但是这样的大散文,可以欣赏,不可模仿,且创作需要大的本钱。从写作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赵培光老师“以小见大”的散文观更适合刚刚起步和创作还不成熟的作者。在散文创作的众多要素当中,我觉得语言、结构、题材应优先考虑。比如,华英老师的亲情散文,立山老师的白沙涧系列,在这几个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觉得无论写什么,素材都是一种媒介,借由这种媒介,折射出作家与这个世界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某种生活的意味,也可能是某种生命的况味。如果把对我们选取的素材看做是一块粗糙的石头,那么,经由文字之水,便可以将它们打磨成散文这条河里的鹅卵石。祝愿大家在创作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p> 刘立山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交流会发言稿</p><p class="ql-block"> 1.听了任林举老师的讲座,我的收获是初写散文还是要按照散文的规矩来,要写符合散文规范的文章,不要被散文的名字误导,把文章写得形散神也散。就像好多初写格律诗的人,总是说自己不合格律的诗是不拘泥于格律,说成是打破格律,说苏轼和辛弃疾他们也都经常会打破格律限制,但是,苏轼辛弃疾他们是在把格律诗词写到极致之后才敢打破格律的,如果连最基础的格律都没弄明白用熟练,是没有资格谈打破格律的。所以,初学写作,文体还是要规范,特别是散文,神不能散,最好形也不要散。</p><p class="ql-block"> 2.听了赵培光老师的讲座,我的收获是他所说的“写独特,独特写”。“写独特”需要独特的素材,独特的生活经历等等,可遇而不可求。我们平时所接触的,更多的是平常人和平常事,要把这些平平常常的人和事写好,就要“独特写”,我的理解就是从独特的视角,用独特的手法和语言来表达某种独特的情感,争取达到“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效果,既要写出与众不同,又要引起读者的共鸣。长此以往,就会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p> 李丽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散文唯有真情动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丽娜</p><p class="ql-block"> 散文是以情感取胜的文体,贵在“真”,“真”是散文最核心的美学特征。散文只有真情才能动人,只有真情才能陶冶人,它能照亮读者的幽暗与迷茫,痛苦与悲戚,在字里行间带来喜悦与快乐,丰盈与美好。唯有真情的抒写,才会有直抵人心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季羡林先生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他曾说,“我的文章不是挤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没有震撼我的灵魂的真实的感情,我决不会流出什么东西来的。”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打动人之处是那些讲真话、诉真情、不矫饰、无造作的篇章,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饱经沧桑但却纯净透明的内心世界。真情在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中,是形而上的提升,是真实的本质,是真实的内化,是真实的真谛,是采天地之精华而凝成的那一滴甘露。</p><p class="ql-block"> 对于散文写作者,要忌煽情。散文是情感的艺术,真情实感是散文的生命。只有这样,动情的文字才会像重锤敲打在读者的心上。</p><p class="ql-block"> 散文情感的抒发忌做作。写作是缘情而发,情感处理要恰到好处,写作者要学会克制,让情感如溪水自然流淌,如果情感太过浓烈,会灼伤读者的好奇心;如果情感太过寡淡,则会让读者丧失兴趣。</p><p class="ql-block"> 季羡林曾经说过,理想的散文应当是“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一篇好的散文,读起来虽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其背后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愿我们对散文真情以待,痴心不改。</p> 张红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要重“情”也要推“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红秋</p><p class="ql-block">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党的光辉照我心--喜迎二十大吉林省作家协会专题文学(散文)培训”,回顾三天的学习之旅,受益良多。一直以来的埋头读书、写作总不得法,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散文有了更加理性的认知,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创作方向。</p><p class="ql-block"> 散文须有“情”。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徐可老师,讲述了中华散文的古典美,也讲述了散文的创作过程和理论研究。徐老师从五个方面阐述散文要有情、有识、有学,并结合经典名篇,列举大量诗词警句,阐述古典散文中“情”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真情,是散文的灵魂,唯有真情才能打动读者。朱自清的经典名篇《背影》,以朴实无华的文字,记述了父亲的背影,没有华丽的语言,温情却在字里行间流淌,经典耐看。贾平凹说:“散文写作有无限的可能性,但真情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听过一句话:写文章忌无病呻吟。都说明真情在散文中的重要性。不由得想到自己写的那些文字,没有将真情倾注于笔端,或情感没有表述出来,或只局限于个人的经历,抒发个人的情感,没有家国情怀。这样的文章自己读起来都空洞乏味,怎么能打动读者呢?以后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多经历、多积累,静下心来认真打磨作品,学会运用恰当的方法,才能有所提高。</p><p class="ql-block"> 散文要求“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省作协副主席、作家任林举老师的授课内容《散文的出新》,让我对散文有了更新的认识。任老师说:“散文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它主要是叙事,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事情的内在表现。”散文与小说不同,“小说是我说的文体,散文是说我的文体。”而散文的写作技巧是要推“新”--体裁新、视角新、立意新、语言新、思维新、形式新。任老师列举了古代诗人和当代名家的文章,将各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任老师强调:应当对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独特的观察、思考和体会,并独辟蹊径,巧妙地融入到散文写作之中。</p><p class="ql-block"> 反思我的作品,许是思维方式受限,写故乡必写泥泞的乡村小路,写亲情必写母亲的忙碌劳作,诸如此类。这就缺乏发现新视角的能力。以后应该多去看、听、闻、写,紧贴时代,紧贴生活,树立现代意识,借鉴现代手法,学习经典,大胆探索,求新求变。</p><p class="ql-block"> 这场文学盛宴,让我开了眼界,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写作技巧,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短板。写作没有捷径,我还得努力充电,多读、多思、深悟,坚持练笔,才能在散文创作上,收获自己的一路芬芳。</p> 刘学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行水上,且思且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晶 晶</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参加吉林省作家协会的散文专栏培训班,内心是既激动,又兴奋,还有一丝丝窃喜的。对于学习,我应该是一向来者不拒的吧。无论什么学习,我想,学会了,都是一种本领,一种收获,更是一种经历和成长。</p><p class="ql-block"> 由于疫情原因,我们的省作协培训班是在云端举行的,媒介是腾讯会议。培训班的具体培训流程大体是:开班仪式,五位专家授课,改稿会,闭幕式。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严谨专业,关于散文写作的内容丰富,趣味横生。至今想起,依然历历在目。各位老师的讲解犹在耳畔,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我把自己这次参加培训班的收获和感悟总结为:习得哪些知识与本领;解决哪些困惑与迷茫;收获哪些惊喜与感动。在此与大家分享和共勉。</p><p class="ql-block"> 我把自己今天发言的题目确定为“清风徐来,水波有兴;风行水上,且思且行”。化用专家徐可老师和省作协徐新林老师的微信昵称,以之为代表,加上自己在听课学习和如何记笔记等方面的点滴收获相映成文,构建我今天简短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很荣幸,我们的培训时间与初三学子们的蟾宫折桂,雁塔题名的冲刺时刻是同步的,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日子,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从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老师的“中华散文的古典美”中,我习得了中华散文的源流与变化,中华古典散文的四大传统以及散文的继承与创新。从中我明白了,散文要“有情”“有识”“有学”!</p><p class="ql-block"> 从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原《小说选刊》主编、评论家、作家王干老师的“散文的高度和难度”中,我习得了散文要“有骨骼”“有温度”“有灵魂”“有乐感”!</p><p class="ql-block"> 从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省作协副主席,作家任林举老师的“散文的出新”中,我习得了写好散文的六个要点,即创新点就是散文的“题材,视角,立意,语言,形式,思维”都要新;“小说与散文的区别”,即“小说是我说的文体,散文是说我的文体”!这一点对我的启发和帮助非常大!大家都知道,我写的小说经常变成散文,有了任林举老师的点播,我豁然开朗,或许,我以后练笔的小说会有点滴的神似。不过相对于小说而言,我更喜欢写的依然还是散文,我觉得散文会让人变得温暖而热爱生活,小说的写作会让人变得狡猾而善变。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有可能特别主观。</p><p class="ql-block"> 从原《东北风》主编,省作协副主席,散文委员会主任,著名作家赵培光老师的《散文的调性与写作》中,我习得了,写散文要有调性,写独特,独特写,锤炼语言。</p><p class="ql-block"> 特别喜欢赵老师的散文《云是云,烟是烟》)!至今犹记得赵老师这篇散文的结尾:风,才是云烟的设计师。岁月的风,在天空的大背景下,留下了多少云烟往事,只有岁月知道。不,岁月也不知道。这样耐人寻味,富有哲思的句子正是我所喜欢,却又不能写出来的。这样的句子真的是太好了!</p><p class="ql-block"> 从省作协副主席,文学院院长,作家王怀宇的《谈散文与小说》中,我习得了散文的“精品意识”“创新意识”“深挖与提升”。</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喜欢其中“文学的简单就是真”,还有细节刻画。大家都知道,我无论写什么,都写不了太多的字。有学长给我的建议就是多些细节,多些想象。起初我并不太懂,直到此时此刻,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写不出那么多的文字,的确是缺少细节,缺少想象,缺少深挖与提升,缺少含蓄美!</p><p class="ql-block"> 或许,岁月只会让人不得不前行;或许,时光只会让我们无法驻足于昨日。但是,我们的思想和心境却不会在岁月的尽头,时光的罅隙中,停止向往诗和远方的。</p> 高宏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习收获和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宏宇</p><p class="ql-block"> 首先感谢老师为我们争取到这次学习机会,也感谢老师一直以来尽量为我们争取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虽然这不是第一次参加类似的培训,但这次却是收获最大的一次。一是由于这次培训仅研究散文一种文体,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因为范围相对缩小了,所以才更容易深入;二是因为几位授课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专业敬业精神和辛苦付出感动了我,让我在听课的同时做了更多关于散文文体和自身写作态度和方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我说的比较靠后,我发现我想说的几乎都被前面的老师说过了,就像我一直喜欢的亲情题材,满怀热情写出来时就已经被老师们称为题材没有新意的大路货了,那么既然题材已经陈旧,我就试试从自己的角度说一说吧。</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几位老师的授课顺序和讲座内容安排得很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徐老师的讲授《重塑中华散文古典美》是根。是的,任何写作都离不开对经典的学习,只有把根扎深了,才能把路走稳、走通、走远。徐老师讲散文需要有情、有识、有学。就是要求我们在对经典的学习中不断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从真情实感出发,去写有担当、有见识、有胸怀、有格调的好文章。</p><p class="ql-block"> 王干老师讲的是筋脉,他强调散文要不拘一格,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炼,富音乐感。要多多吸收小说和诗歌的写作技法,创造出有骨骼有温度有节奏感的好文章,有了这样的筋骨,散文才能立起来。任林举和王怀宇老师讲的是灵魂。</p><p class="ql-block"> 任老师从散文的创新说起,在区分散文文体特点的同时,提出了创新的几个方面,即题材新、视角新、立意新、语言新、思维新、形式新。并提出了一种超越自我的散文观。王怀宇老师,则从散文的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谈起,提倡我们写作要深挖一锹,做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有情味的升华。没有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和深挖意识的散文,是没有灵魂的,写得再多也不过是一摊血肉模糊的材料堆积。</p><p class="ql-block"> 赵培光老师讲的是散文的枝叶,散文要写独特、独特写、写语言。他从这几个方面强调了,散文应该具有某种调性,增加散文的美感,有了独特调性的充满美感的散文才会长得水灵润泽枝繁叶茂。</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天忙碌而充实的学习,再来反省自己平时的写作,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p><p class="ql-block"> 一是我平时的散文写作总是从头说起,规规矩矩地从头说起,一板一眼地从开头讲述到结局,把散文写作变成了讲故事。那么真正遇到故事怎么办呢。任林举老师讲,要把故事打碎,融入到散文中来。说白了,故事——或者小说——是在说我,而散文却是要我说,带着我的情绪说,让散文每一个字都成为浸透了我的情感符号。</p><p class="ql-block"> 二是我的散文总是写得太实了。当然,散文属于非虚构文学,但是所谓的非虚构,讲的是事实,或者是情感的非虚构,而不是让你在排文布字上也采用夯地基刨大镐的态度,一下一下砸实了。要带着点情绪写,要有宕开一笔的时候,要有留白,要有情味,有哲理的介入和升华。</p><p class="ql-block"> 三是我的散文不注重语言的修炼。任何文学样式都要求语言美,散文尤其如此,语言美,不是用华丽的词藻去写寡淡的人生,而是用平实的语言营造一种超凡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目前我仅仅是从几位老师的讲座中得到了一点理论知识,而这些理论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慢慢的练习体会,我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发酵,我的散文写作能够真正的有所提高。</p><p class="ql-block"> 谢谢各位老师,我就说这么多。</p> 孙迎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散文培训体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孙迎春</p><p class="ql-block">  感谢华良老师的努力沟通与大力提携,让我们有机会参加了这次培训即2022年6月27日到6月29日省作协、省文学院举办的《党的光辉照我心——喜迎二十大吉林省作家协会专题文学(散文)》培训。培训过去几天了,回味起来,依然余韵悠长。其中徐可老师提出一篇优秀的散文要“有学、有识、有情”;王干老师关于散文的构成要有“思想的骨骼、感情的温度和诗意的灵魂”三要素的说法;任林举老师提出散文创作要出新,即“题材新”“视角新”“立意新”“语言新”“思维新”“形式新”等“六新”理念;赵培光老师的“写独特,独特写,写语言”的独家说法以及王怀宇老师的“精品意识”都引发了我的思考,这几天的学习够我消化一阵子了,初步涉入一个新的领域,新知识千条万缕,需要我以极致的耐心剥丝抽茧,逐一厘清。今天我先简单说说我对“散文的立意”的体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散文的立意</span></p><p class="ql-block"> 在改稿的过程中,王怀宇老师反复提到的一个问题是,有些文章写得过于泛泛,不够深刻,在某些地方缺少“深挖一锹”的精神。于是我就想,到底应该在哪里深挖,深挖什么?我想初学者欠火候的应该是立意。</p><p class="ql-block"> 散文的立意就是作者在写作中对情感与事物的定义,是情感与事物两者的完美结合。也可以说,立意就是作者通过文本的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和写作意图。</p><p class="ql-block"> 一篇文章是否具有可读性和这篇文章的主题立意是直接相关的,我初步写的几篇文章也都不能摆脱大众化的题材,文章主题也总是显而易见并过于浅显。多数都是关于乡情、亲情的文章,怀念记忆中的山水风物,人情往事,体现对逝去的风光与时光的感慨与留恋;对亲情的追忆,对往事的缅怀。当然,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有一定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但是我想这样的立意不够新颖,不够深刻,立足点于狭小。写好散文,首要立意,文以载道,文章是否出众,立意除了要做到新颖、独特、有深度以外还要看你的文章否具有一定的历史感,或时代性?是不是能给人一种启发,你是否很好的阐述了所写内容之间的关联等。</p><p class="ql-block"> 整体说来,我们的散文立意缺少历史感、时代性、哲理味和思辨性。比如我们写关于自然风光的文章时就很少会去想找机会在景物描写中渗透历史因素,如相关景物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从而使得所写景物孤立、缺少文化底蕴;写出的散文也不能很好地和时代融合,缺少现实元素,不能较好地呈现当下热点;写出的文章还缺乏哲理味,对作者自身思想深度挖掘不够,也不能带给读者人生启发;最后我们写作基本不考虑思辨性,面对某一景观不能够分析其内部的因果联系,更别提得出独特的观点了。</p><p class="ql-block"> 王怀宇老师说的“深挖一锹”,结合我的创作实践,我想就应该在文章的立意上深度挖掘一下,使我们的文章显得不俗气、不小气,立意高远。</p> 胡香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习交流会发言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胡香文</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 有幸参加了吉林省作家协会、吉林省文学院举办的这次高规格的培训,十分感谢农安作协为我们创造的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机会难得,硕师难遇,所以,我以百倍的热情和十分的努力投入这次培训学习中。笔记记得虽然不完整,只记了一些关键词和句子,但是看到这些关键词就能回想起老师们当时讲授的情形。大师们的讲授既高屋建瓴又十分接地气,让处于各个层次的学员都能收获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真可谓是一次丰盛的文学盛宴,让“食客”既吃得好,又吃得饱。我们今天这样的研讨交流也非常有意义,不仅加深了学员们对这次培训所得知识的印象,而且收获了彼此的学习心得,相互促进,共同提升。这样的培训,这样的交流研讨,一定会更有效的指导我们的创作实践。</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就谈一谈从各位大师们的讲座中得来的给我启发最大的几句话。</p><p class="ql-block"> 第一句是许可老师说的一句话:“不要学习时文,除非是公认的名家。要把标杆放在有定评的传统作品上,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哪怕很短也是经典。”这句话给我启发很大,好东西就在身边,却没有深入研究学习,为我所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接触古代经典散文的机会很多,为什么不多研究《湖心亭看雪》《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收入《古文观止》中的经典名篇?而是舍近求远地读一些所谓的好散文。</p><p class="ql-block"> 第二句是王干老师说的,他说:“开口不谈汪曾祺,纵读诗书也枉然。”这句话引起我对汪曾祺散文更强烈的研究欲望,汪老的散文淡而有味,一直是我所喜欢的,汪老是如何做到的?散文要抒情,情感抒发的度如何拿捏和把握?我想到汪老的散文中寻找答案。</p><p class="ql-block"> 第三句是任林举老师的一句话:“散文的艺术就是语言的艺术,好语言要有言外之意,要有张力,要以一顶十。字与字组合之后要有色彩,有味道,有深刻的含义。”当然不止这句,还有“要精挑细选词语,精准表达,每个句子含情,要有自己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文字发生化学反应,才能形成语言魔术。”还有“没有联想,没有修辞也不行,有了修辞还要看不出修辞的痕迹,要反复磨,一点点磨,磨到你的思维习惯就是文学思维。”任老师关于如何提升散文语言的指导,给我很深的教益。</p><p class="ql-block"> 第四句是赵培光老师说的一句话:“写散文看上去是随心所欲,但是,散文的松弛不是松散,飞翔不是飞舞。”他说写散文最难罢手,大概是因为他把握了写散文的真谛。他说:“写散文只能写得刚刚好,想写得太好不可能。”从他的话语里,我听出他对散文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使我深入认识了散文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第五句是王怀宇老师说的:“三观不正、不全面,搞文学是很费劲的,从业者没有正确的认识,你写啥呀?作家要心怀正义,心怀使命,为人类事业负责。”王老师说的正是他所做的,他的“家乡三部曲”《血色草原》《风吹稻浪》《芬芳大地》三部大部头长篇小说不正是体现了一个作家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吗?王老师提出散文创作要有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和深挖提升,都是出于作家的心怀使命,没有为人类事业负责的使命感,如何能克服困难,砥砺前行,出精品呢?这些都是对于我们初涉文坛的作家们的谆谆教诲,我们应当牢记。牢记初心,方得始终。王怀宇老师还说:“好的文学作品永远是‘这一个’。”这句话简单而深刻,加深了我对追求创新追求独特的认识,艺术永远是“这一个”,不是“这些个”。个性的才是艺术,成批的那是商品。</p><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使我终身难忘,不仅让我对散文创作的认识提升了一大截,而且在我成为真正作家的起点注足了正能量,再次感谢农安作协的提携培养,感谢吉林省作协老师们倾囊相授的教授。希望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与各位兄弟姐们携手同行,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赴我们心中的诗与远方。</p> 汪立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的散文建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汪立伟</p><p class="ql-block"> 凭着对散文的一些感性的直觉,我写过一点散文,包括成人散文和儿童散文,但是关于散文的理性认知,除了“形散神不散”外,几乎空白。</p><p class="ql-block"> 任何学习,都思想经验的建构。就是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批判性地接纳新知,能对接的吸纳进来,不能对接的,激烈碰撞,然后排斥在思想之门的门外。所以,面对一个培训,你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决定了你学习的效果。如果你已有经验少之又少,那么你的建构能力一定很低,你的所学就非常有限。</p><p class="ql-block"> 面对本次培训,那么多大家,那么多对散文的真知灼见,一如醍醐灌顶,静下来,反思我的收获,颇为可惜,也颇为遗憾。可惜了那些大家的倾情相授,遗憾了那些似懂非懂的倾听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反思其原因,皆是因为我的散文认知底子太薄,我的散文创作经验太少。尽管如此,我还是用我的语言,盘点一下我的点滴收获,和大家共享。</p><p class="ql-block"> 全程倾听了著名评论家王干的讲座《散文的高度和难度》,听后略感欣慰,似乎能懂的多一些。</p><p class="ql-block"> 一、散文有难度,但是不难写。</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说一个初中生水平就可以写散文,相比较,小说的书写则需要高中的文化水平,而评论则需要大学的文化水平。想想我们小学,初中学写的作文,什么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等,其实都属于散文类。散文真的是我们接触最早、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一种文体,人人可写,人人能写。那么散文的难度在哪里呢?在古代,散文就达到了顶峰,一些耳熟能详的文言文散文,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都像明珠一样熠熠闪光。尤其是韩愈和苏东坡更是达到了散文的巅峰,境界至高,很难超越。近代的白话文散文更是如长河一样浩浩荡荡,经典散文不胜枚举。所以要想超越,创造一个新的散文天空,的确很难很难。</p><p class="ql-block"> 二、大散文和新散文分庭抗礼</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的散文分类,不外乎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等,对于大散文和新散文的分法,却是第一次听说。这种分法,是就书写内容上而言的,书写家国、民族之类的大情怀的就是大散文,典型代表就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后来很多人模仿,写地方历史事件,出现了历史文化散文,但是很多作家只是复述历史,没有融入作家的思想和情感,出现了懒婆娘裹脚布一类的大散文。以刘亮程和格致为代表的一批作家进行了批判性的改变,于是出现了站在个人角度,用个体视角来书写生活、历史、人生、风景的散文,就是新散文了。如周晓枫的《我的身体》、朱勇的《旧宫殿》等都比较经典。新散文与大散文在发展虽然各有存在空间,但是依然避免不了分庭抗礼,导致新散文登堂入室,成为主流。</p><p class="ql-block"> 三、新散文的“新”</p><p class="ql-block"> 之所在以前阅读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近年读过汪曾祺的散文,朦胧中感觉风格迥异,又似乎感觉散文的原来的模样发生了改变,但是变在哪里,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说,一些作家们沿着新散文的基本的发展取向,除了描写内容和视角上的呈现个人化和生活化,在艺术技巧上,创作者们用自己的勇气、才华和胆略进行了创造,在文体上进行了创新,他们打破了文体的界限,周晓枫把诗歌融入了散文,刘亮程把小说融入了散文,汪曾祺则是彻底打破小说、诗歌和散文的界限,创造了新的散文天空。</p><p class="ql-block"> 四、从散文的两大精神取向中寻找出路</p><p class="ql-block"> 随着散文的发展,大散文将彻底退出散文舞台吗?伴着我的深思,王干老师讲到了散文的两个精神取向。</p><p class="ql-block"> 王干老师说,纵观散文的精神取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超越生活的,如鲁迅的《野草》,表达的是对社会的不满、仇恨。这一类散文的创作者们强调,不能被烟火气笼罩,不能因为琐碎影响对生活的追求,要从生活的泥沼中冲出来,要仰望星空,俯瞰大地。</p><p class="ql-block"> 另一类就是热爱生活的散文,如汪曾祺的散文就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梁实秋和林语堂等,都是这一类的代表。他们强调要享受生活的美感和乐趣,要从苦难中找到生活的善良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终于明了,从事散文创作,既要超越生活,又要热爱生活,才能写好散文,这是未来散文发展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五、散文万变不离“三要素”</p><p class="ql-block">散文作为一种文体,从古至今,不论怎么创新变革,本质应该是恒定的。否则,散文早已经不是散文了。</p><p class="ql-block"> 王干老师说,散文的三个本质特征,一是情感,二是思想,三是诗意。情感是散文的温度,思想是散文的骨骼,诗意是散文的额灵魂。</p><p class="ql-block"> 终于明了,以后写散文牢牢把握这三要素,散文终究会像散文。</p><p class="ql-block"> 一席讲座,一部散文发展史!如果没有对散文的深情关注,没有纵横的阅读与研究,哪里有如此宏阔透彻的阐释!一席讲座,一篇引人入胜的评论式散文!向王干老师致敬!</p> 杨会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散文创作培训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洋</p><p class="ql-block"> 6月27日至29日,有幸参加了省作协举办的“党的光辉照我心——喜迎党的二十大吉林省作家协会文学专题(散文)创作培训班的专题培训,聆听了各位专家级老师关于散文创作的精彩讲座。讲座中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例讲解,令我收获满满,对散文这种体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p><p class="ql-block"> 首先,鲁迅文学院的徐可院长做了题为《重塑中华散文的古典美》的讲座,从五个部分阐述了什么是散文,中华散文的源流与嬗变、中华散文的古典美、四大传统以及散文的继承与创新。强调散文须有学,有识,有情,写散文,尤其是历史文化的大散文,知识储备要充足,不能有知识性错误。并且重点讲了散文的四大传统:即叙事传统,抒情传统,炼字炼句传统、思辨的传统。告诫学员写散文要向古典传统学习,而不要学习时文。</p><p class="ql-block"> 原《小说选刊》的主编王干老师讲座的题目是《散文的高度与难度》。在讲座中,王干老师分析了当前散文创作的两大形态,一是延续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作家余秋雨为代表的写历史文化的大散文,一是以个人化的视角,写人生,写风景的新散文,新散文之所以“新”,是融合了小说或者诗歌的元素。老师还提到:散文写人物,不是要刻画人物形象,而是要由人物带出来自己对政治、文化、历史或者风土人情的思考。这一点,正好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对散文如何写人物有了明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又聆听了省作协副主席任林举老师的讲座,讲座的题目是《散文的出新》,任老师主要讲了散文出新的六个方面:题材新,视角新,立意新,语言新,思维新,形式新。老师举了许多例子,深入浅出的说明了如何从这几方面进行创新,听后受益匪浅。任老师强调说,散文就是在写“我”,可以讲故事,但不能丢掉自己的气息,也就是自己对事件的态度、情感及对事物的理解,如果“我”丢失了,散文就不存在了。</p><p class="ql-block"> 《散文的调性与写作——把散文写好》是省作协副主席、散文委员会主任赵培光老师的讲座题目。赵老师结合实例讲解了如何写独特、独特写,写语言这三个方面。举例时赵老师提到了作家迟子建写长春南湖和净月潭的散文《水袖烟波》,我找到阅读之后,深刻理解了老师所说的独特写、写语言,以及任老师所说的视角新。南湖和净月潭属于常见的风景题材,作者选取了一个独特的、从高空俯瞰的视角,而且用形象诗意的语言把两片水域串连成“水袖烟波”,清新灵动,给人以陌生新奇的阅读感受,从而耐读,耐品。赵老师还结合自己的散文作品《云是云,烟是烟》逐层分析讲解了如何运用精准语言,写出独特见解,以及如何升华主题。听后深感写好散文,不仅需要独特的发现、架构能力,更需要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散文好写,但真正写好,难!</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上午王怀宇院长做了题为《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和深挖提升——谈散文与小说》的讲座,王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谈了自己的观点。王老师认为,散文要“由小写大”,不仅要“观察和提升生活的精细、发掘内涵的精髓”,还要有“向读者交心的精诚、构制篇章的精巧以及运用语言的精妙。”要学会跳出一般的好,在原来的基础上深挖一锹……</p><p class="ql-block"> 下午省作协的三位老师又不辞辛苦地为学员改稿,我虽然没有交稿,但听老师们的讲评也发现了自己散文写作中的许多不足之处,对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p><p class="ql-block"> 三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对于我这个散文创作的初学者来说,如此高规格的培训,是享受了一次难得的视听盛宴,还有待于我慢慢回味和思考,力求能够把这些收获应用于以后的创作实践中。</p> 迟东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关于散文的几点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迟东晶</p><p class="ql-block"> 上学时从老师那里学到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任林举老师说:初学写散文,形不散,神也不散,不能写成“四不象”。王怀宇老师指出:散文是形神一体,以小见大。如何做到“形神一体”?综合五位大师的讲座和改稿会上三位老师对学员作业的点评,我有以下几点体会。</p><p class="ql-block"> 首先,关于散文的文学性。王干老师说:散文要有思想的骨骼、感情的温度、灵魂的诗意。王怀宇老师提到散文也要有小说的四个元素——小、微、暖、趣,散文也同样具备。小就是写小事,即形小,以小见大;微是表面看不见的小,但能感觉到的小,即神小;暖是写得温暖,有筋骨,有温度,有道德,艺术地展现生活;趣即趣味,我的理解是生活的滋味、审美的情趣。</p><p class="ql-block"> 散文的文学性还体现在散文要美——语言要美,意境要美,情感哲思要美。徐可老师专题讲解了散文的古典美:有情,有识,有学。王怀宇老师评价我的作业时说:散文要有美感,“青黄不接”太写实了,写不出好看,可写苍凉、大器,让人看到东北大地美的一面,独特的一面。也就是说散文要纪实,但不是把生活完全真实地重现,生活的真实不等于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是要表现美的。文学一定要超越我们的日常。散文对语言要求要高,散文是语言艺术,语言太直白、家常,感染力就差一些。太直白,缺少语言的外延,不是文学所追求的。任林举老师说:“文学语言要一加一大于二。”也就是文字背后还有话。散文的语言还要精,不能因为追求字数而用五个字表达一个字的意思,而是尽量用少量的文字表达更多个字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散文的文学性还要讲究调性。第一次听到“调性”这个词。调性是格调与性情。文章在文字的表象里最终是表现人。赵培光老师评价易玲是一个有调性的人,不自私,看到好的作品都发朋友圈,他自己也从中获益。这让我对调性有了一点儿肤浅的理解。调性就是一个人的格局、思想、态度吧。就像徐可老师在讲座中一再强调:“散文须有识,就是有担当,有见识,有胸怀,有格调。任林举老师在点评徐丽的作业时强调:散文不论写什么,还要有自己的感悟,不能只用眼睛写,还要沉在其中,写自己独到的感悟,别人看到的东西你也看,但写出来不能只用眼睛,要用心灵。”赵培光老师也说:“在津津乐道的叙述中,不失时机的加一点评述,加一些表达,加一些思想与情感,文章更高级一些。”就象我们平时指导学生写作文,也强调要“文中有我”,在文章中要看到自己,这或许就是“调性”。</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散文的高度和难度。这是王干老师讲座的主题,王干老师说五四之后是中国散文创作的天花板。大散文站在历史高度、文化角度,有时是国家的角度来写散文。徐可老师也说散文的写作一定要有责任担当,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时代进步,关注人类共同命运。这是散文的高度吧。新散文是把以前没有使用过的技巧、构思拿到散文创作里,把诗歌的虚拟、夸张放到散文里,把诗歌的某一点放大。王干老师还特别指出了刘亮程、李娟的散文是把小说的一些方面放大,比如人物活动的环境放入散文的创作。新散文要有新的元素,进行新的探索。这种超越,就是散文的难度吧。</p><p class="ql-block"> 最后就是对材料的掌控。三位老师在改稿会上反复强调不要写成“大路货”。这就要求散文创作要新,即选材新、立意新、角度新、技巧新、语言新、形式新。赵培光老师说:“不是大家,不能找到独到的角度和唤醒时,一定要在知识、趣味上超越别人。”选材要独到些,写自己特魂牵梦绕的东西,在众多素材中自己有选择权,用自己的智慧选择能为我所用、自己能把玩的东西,也就是“独特写,写独特”。这不由得让我想起阎连科的《父亲的树》:砍树,终于从田头砍到了坟头。一句话撞击人的心灵,带出很多的思考,激发出读者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散文中应如何对材料掌控?王怀宇老师强调要“深挖一锹”。王老师点评我的作业《时光深处野菜香》时特别指出我作业中的感悟不足,立意挖得不够深入。王老师强调:散文中要有人生况味,有升华,有人生的感触。无论是叙述,还是描写,散文里都要有“我”的态度,“我”的想法和“我”的角度。任林举老师点评曹丹的作业时强调:“生活无限广阔、幽深、丰富,无法超越,我们能够听、闻、见、感受到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作者要通过文字传达出一部分信息,传达出生活以外的东西,把平常人看到的感觉放大。”</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在这次培训中,体会最深,感觉自己最难达到的几个方面,在这里与各位文友交流共勉。</p> 郑作彬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腾讯会议研讨发言</p><p class="ql-block"> 听到今天大家精彩的发言,我非常激动,首先,为大家的这种精神所感染,第一个激动的是大家的虚心学习的精神所感动,被大家的深深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被大家的广博的学识所感动,对大家的文学情怀所感动,这些感动叠加在一起,形成了我的个人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第二,被大家的这种交流的精神所感染。大家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推心置腹,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对散文写作的看法,提出了老师讲课的精彩片段和金句,为今后的散文写作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第三,我还在沉浸在这次培训之中,被这些知名作家的精神所感染。他们那种对文学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对事物的见解,对美的追求,都深深的感染着我,让我也树立了自己的自信心,树立了目标,为今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第四,希望我们这群人能够精诚团结,朝着一个方向,用谢主席的话说,我们是搞文学创作的,要写纯文学的东西,要写真的善的美的东西,为社会的发展,为农安的振兴做自己的贡献。为农安的百姓写出自己的故事,写农安百姓的故事,写农安发展的故事,写我们身边的感人的故事,让农安作协全体成员写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p> 张家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习交流几点体会</p><p class="ql-block"> 1.读散文要读经典,但也要读“时文”,这里的“时文”指当下流行的散文,这样的散文有些可以变成将来的经典。读时文也可以收获当前最流行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素材。</p><p class="ql-block"> 2.散文作者更要投入生活,只有真正进入生活,对生活体验深的作者,才能挖掘出生活中最美的写作元素。</p><p class="ql-block"> 3.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思考,要进行交流碰撞,在学与思中,在交流碰撞中,让思想升华,最终要落实到创作实践中。</p><p class="ql-block"> 4.讨论中提到的大散文,展现博大的家国情怀,确实值得推崇。但也不妨碍我们,关注身边人、身边事,通过小散文展现个人情愫和理想,体现别样的人生况味。</p> 谢华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华良主席总结</p><p class="ql-block"> 感谢省作协文学院给我们农安作者们这次学习机会!感谢农安作协散文委员会迟东晶秘书长,从活动的计划、筹备,到人员的召集,再到今天的主持和点评,付出很多辛苦劳动,很精细很精到也很精彩!感谢大家,感谢我们团队的每个人,你们的学习交流我认真听了,有很多可圈可点、值得表扬之处,感动你们的学习热情,感谢你们对本次活动的配合支持和积极参与!</p><p class="ql-block"> 关于今天的交流会,我讲三句话:一是形式很好,方便快捷,达到了现场会都可能达不到的效果:二是时机很好,恰逢其时,让我们在培训一周后又共同品尝一顿“回锅菜”;三是发言的主题很好,大家结合自身创作,把学到的散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尤其对散文的调性、真情、立意、价值取向等问题多维度的讨论,让大家在碰撞和交流中,融汇成新的知识点、创作点和思考点,相信大家对散文以及文学有了更深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结合大家在交流研讨过程中几个典型问题,谈一下我的认识和理解:一、儿童散文与成人散文。它们都是散文,所有散文要求都适合儿童散文。当然,儿童散文还要体现童心童趣,写作中要把自己放在儿童状态里,而不只是回忆童年;二、关于题材的新旧。题材,可能有新有旧,但最重要的是写法,大家不仅关注写什么更要重视怎么写,内容要紧扣时代——文学在变,人的审美习惯也在变,掌握现在读者所能接受的审美情趣,要了解当下人的想法,“独特写、写独特”;三、关于“深挖一锹”。这里应该主讲的作品立意,也就是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如果我们只把回忆写出来,把情感写出来,可能只是轻飘飘的散文。语言背后要有更重要的思想,含蓄而深刻,这就要求作者构思过程的“深挖一锹”;四、散文中的美。“把美撕破给人看”(鲁迅语)这是悲剧美,这是小说与戏剧常用的。而我们写散文,尤其是写儿童散文,要点到为止、哀而不伤。我们写散文不是为了呈现痛苦或者苦难,情感之外更要有情怀,倾诉同时更要给读者美的艺术享受……</p><p class="ql-block"> 就说这些,祝贺大家,也祝福大家!</p> 农安作协散文委员会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制作:迟东晶</p>

散文

老师

独特

调性

写作

作协

立意

培训

情感

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