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秋月(小米)</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 <p class="ql-block">一个秋风秋雨秋夜凉的日子,我神游云天,与一民国女子不期而遇。她说她叫张爱玲,并把我带进凄风苦雨中,走进她如秋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张爱玲1920年出生在上海,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如此高贵的家庭,张爱玲这名门闺秀该是何等的幸福快乐啊!然,世事难料,荣耀的祖父母去世,封建的士大夫家族没落破败,童年时父母离异,母亲思想新潮,撇下她和弟弟,走出国门去西方追求自由去了。吸烟片的父亲让一个接一个的继母进门,将张爱玲的人生逼进了秋的肃杀,秋的凄凉,秋的凋零。在显赫家世留下的腐朽的贵族空壳里,在冰窖一样阴暗寒湿冷酷的家庭中,在遭受同样吸鸦片的继母陷害被父亲毒打折磨,囚禁在门窗被定死的黑屋里数月濒临死亡时,幸得女佣的帮助,初中毕业的张爱玲逃离了那个地狱般的魔窟,躲进了姑姑的羽翼下寻求保护,一颗光彩夺目的文曲星得以免遭陨落!</p> <p class="ql-block">这个显赫家庭赐给张爱玲的只有两样东西:东西合璧的教育和文学的天赋;同时还有一颗在冰窖里浸润伤害久了的孤僻麻木冷漠的心,以及出生高贵的家庭刻在骨子离的孤傲清高。</p> <p class="ql-block">没有生活来源的张爱玲,为了生计,只得拿起手中的笔,砚田耕耘,报刊杂志读者成了她的衣食父母,成就了她的盛名。一时间,张爱玲成了上海滩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放射出文学的万丈光芒。无论是散文,小说,电影剧本,文学评论,都会掀起一拨一拨的春潮涌动,校园里,社会上,她的作品成为谈论的焦点,她的书都被抢购一空,可谓洛阳纸贵。那是她人生最明媚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1944年汪伪政权的笔杆子,一个满腹经纶的文化汉奸胡兰成,拜读小说《封锁》后,迫不及待地拜访拒不见人的24岁的作者张爱玲。两个文人轻轻碰撞,便火花四溅,一聊就是五个小时。胡兰成口若悬河,跟张爱玲谈文学,谈美术,谈历史,谈人生,分析张爱玲的作品入木三分,令张爱玲惊讶钦佩不已,为胡兰成读懂了自己而欣喜,张爱玲已将这个学富五车风流倜傥的才子引为知己。</p> <p class="ql-block">之后胡兰成隔天就来拜访张爱玲。当时胡兰成已是老婆孩子一大堆的38岁的男子,比张爱玲大了整整14岁。可生来就缺少父爱的张爱玲,如同沙漠中见到绿洲,不顾一切的抓住胡兰成这颗救命稻草,二人比翼双飞。她赠给胡兰成一张小照,她在照片的背面写下了这段著名的情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张爱玲是太缺乏爱了,骨子里满满的都是对爱的渴求。</p> <p class="ql-block">同年,胡兰成与二婚的前妻离婚,与张爱玲一纸婚约,在张爱玲同窗好友炎樱的媒证下而结为夫妻,从此,鸳鸯戏水,鸾凤和鸣。但两人只是形式上的夫妻,却并没有组建实质性的家庭,而更像情人关系。张爱玲偶尔去过胡兰成的家,大部分情况下胡兰成来她的公寓,他们的所谓婚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两人一起过日子的婚姻。在爱的缺失中长大的张爱玲,她对胡兰成岂止是非常倾慕,更是十分珍惜。此时的张爱玲不仅是春光明媚,更是锦上添花了。</p> <p class="ql-block">可张爱玲的甜蜜爱情好景不长,到处留情的胡兰成,不久逃亡到武汉在《大楚报》任主笔,就与周护士如胶似漆,且回上海后还将这段风流韵事亲口告诉张爱玲。这样突如其来的猛烈秋风,顿时把张爱玲吹皱成一片枯萎的落叶。张爱玲要他在自己与周护士之间进行选择,胡兰成竟不选择,他还爱着周护士,张爱玲的心痛得流血。</p> <p class="ql-block">1945年,汉奸胡兰成情况危急,不得不连夜整装,四处辗转逃窜,途径温州。痴情的张爱玲越过千山万水追踪寻夫来看他,滥情的他又与另一个红粉范秀美在一起了。张爱玲伤心凄苦不已,两人大吵一架,张爱玲哭着走了。她曾写道,那种苦疼没日没夜,几乎不留空隙,仿佛不停歇的火车。</p> <p class="ql-block">遥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后,司马相如到京城做官了,移情别恋,想纳妾。卓文君知道后写诗“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司马相如读罢,很感动,思念当年夫妻恩爱,便回心转意,夫妻和好如初。同样是才女,张爱玲就没有卓文君幸运了。</p> <p class="ql-block">1947年,痛定思痛,张爱玲毅然决然地写信给胡兰成,与他劳燕分飞,同时却又给流亡的他寄了30万元稿费。可见其爱恨交加,在情天恨海中,她破碎的心倍受煎熬。</p> <p class="ql-block">张爱玲还因为与汉奸胡兰成结婚而受到社会的唾骂,风刀霜剑严相逼,再次跌进秋的凄苦,秋的荒芜,秋的惨淡,秋的悲凉。秋的风霜,秋的寒露肆意的抽搐着她滴血的心。孤独的她,无依无傍,唯有文字是她相依为命的知己,是她生命的支柱。</p> <p class="ql-block">张爱玲在一次关于将她作品拍成电影的研讨会中,遇到了谈吐不凡、风度翩翩的桑弧,桑弧负责和张爱玲接触商讨将张爱玲的作品《不了情》拍摄成电影事宜。之后两人互相爱慕,惺惺相惜,发展成为恋人,但因种种原因包括胡兰成对张爱玲的身心伤害,终未能修成正果,真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张爱玲错爱一人,毁掉一生!</p> <p class="ql-block">1955年张爱玲移居美国,在那里,她遇到第二任丈夫,一个大她30岁的穷剧作家。尽管年龄悬殊,尽管生活拮据,由于志趣相投,她们还是演绎了一段还算和谐的忘年恋。</p> <p class="ql-block">命里注定孤苦的张爱玲,几年后美国丈夫不幸中风瘫痪,于1967年去世。</p><p class="ql-block">从此,张爱玲如一只秋后的悲鸿,孤寂地漂泊在异国他乡,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p> <p class="ql-block">一生不辍笔耕的职业作家张爱玲,直至1995年9月8日,被房东发现在出租屋与世长辞一个星期了,享年75岁。</p><p class="ql-block"> 一代旷世才女,晚境竟如此凄凉……</p> <p class="ql-block">都说红颜薄命,笔者以为才女更是薄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如蔡文姬、薛涛、李清照、唐婉等,哪一个不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啊。连李清照晚年想教邻家小女孩写词,小女孩都说“我不要做李清照”。</p> <p class="ql-block">友人和律师清点张爱玲遗产,几处存款共有30多万美金,那都是她晓风残月孤灯照影奋笔疾书换来的血汗钱。</p> <p class="ql-block">张爱玲传奇的人生,如一首凄凉孤苦悲怆哀婉的秋歌,更是一首杜鹃滴血红遍海内外硕果累累的丰收之歌!其代表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还有大量的散文、电影剧本、文学评论等都是广大读者观众非常喜爱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张爱玲注定是秋风瑟瑟中,那一片招人喜欢的让人流连忘返的火红枫叶,一片让人不免一声叹息的枫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