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在乡村每户人家都有一个厅堂,厅堂是这幢房子的中心,也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空间。大户人家还有天井,还分什么正厅、前厅、后厅、侧厅等,小户人家就一个厅堂,特别是我们江南山区,那些三架屋、四架屋的建筑型制,进大门中间就是一个厅堂。厅堂正面是一面墙,墙中间一般悬挂毛泽东主席像,在主席像两边会悬挂一些结婚、生日的对联,左右两边墙上会张贴一些图画,木柱上也会张贴对联,厅堂中间放一面八仙桌,是全家人吃饭的地方。</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厅堂是家里最宽敞的地方,家里所有的大事,都是放在厅堂里来完成的,也是小孩子平时嬉戏的地方。我最喜欢过年期间的厅堂,那时过年最早要做的就是打年糕,那时打年糕是纯手工的,也是体力活,一般会叫上6—8个男劳力(就是力气比较好,又会揉年糕的男人)。早早就会把石臼、臼锤洗干净,几个人抬进厅堂,在石臼下面还要铺些稻草,防止打年糕时损伤地面,在厅堂靠墙的一面,还要摆上案板,用来揉年糕。</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打年糕前天就要把打粿糯(一种专门用来打年糕的米)用水浸好,等二天把浸好的大米放在饭甑里蒸,蒸到一定时候,就拿到石臼里打,打好了就拿到案板上用力揉,没揉好就会开裂,揉好了就放在木印里印,用手一压倒出来就完成了。刚打好的年糕很柔软,大人会用碗盛上白糖叫大家粘着吃,我们这些小孩也就跟着大人一起吃了。这样的事还有做米糕等。</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在厅堂里做的大都是辛苦活,春天红花草熟了,就要割回来喂猪,白天大家去割红花草,堆满半个厅堂,到晚上大人就开始切,一切就是半夜。夏、秋季节,厅堂里堆的都是收割回来的稻谷,遇到阴雨天,来不及晒,要及筛好清除稻草,每天还要翻几遍,这也是个体力活。 </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到了秋后农闲季节,厅堂里也开始忙碌起来了,堆了一地的南瓜、冬瓜、红薯等,也要趁天气睛好时,刨皮、切条、晒干,留作冬天、过年和来年开春食用。那时虽然田地里没什么事,但每家每户的女人们是不得闲的,要做泡菜,要剥玉米,要修补衣服,还要在冬闲时请木匠、竹匠等各种师傅来家里修补农具,一日三餐还要做点心,可以说是忙得晕头转向的。</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厅堂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摆酒席,家里人的婚娶嫁女,满月生日等,都要摆上酒席,宴请亲朋好友。一般的厅堂只摆得下四桌,进门靠右上的为主桌,左上的为副桌,下面两桌也是副桌,以右为大,左为小,依次排辈而座,其他客人就在后厅、侧房就座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想每个人对厅堂的感知都是不一样的,但厅堂肯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我想但你看到我这篇拙文时,也会勾起你儿时的梦,那时虽苦,也是幸福的。</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图文选自搜狐旅游。原创:刘树桢</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