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 娇气 骄傲 但不骄矜

浪激天涯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她 娇气 骄傲 但不骄矜</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 || 浪激天涯</div><br>娇小玲珑,乖巧柔美。但,她的性情却飘忽不定、难以捉摸。<br>对。就是我做到第七次才勉强成功的巴黎点心:巴黎马卡龙。<br><br>很久以前,我曾做过,但都以奇形怪状的饼干收场。<br>最近一年,做成了不少中西式糕点,又有了挑战这一款的冲动。<br><br>这个点心两部分:饼干(食谱见文末)和夹心。夹心可以随意,果酱即可。难点在于饼干。<br><br>饼干部分用料非常简单,杏仁粉,糖(糖粉和砂糖),蛋白,色素。但有几个关键点。一是蛋白霜要打发(法式蛋白霜,比较容易操作)至恰到好处,二是蛋白霜与杏仁粉、糖粉混合成糕浆时,糕浆的稀稠度要适当,三是烤制的火候要把握好。<br><br>好吧,理论都弄明白了,可以动手了。<br><br>七月一号周五晚上,兴冲冲地开始了。<br><br>第一次,烤出来的饼干还不错,就是形状不规范,也没有裙边。心想,没关系,这需要经验。<br><br>饼干冷却了,取下烤盘吧。哎呀,手一碰就碎。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这下傻眼了。<br><br>冥思苦想问题出在哪里?<br><br>食谱上说,最好用粉状的色素,不至于改变糕浆的湿度,可我只有液体色素,会不会是这个问题?但转念一想,蛋白不是液体吗?几滴色素不应该是构成失败的根本原因。<br><br>烤箱吗?食谱都说要循环风档,但我家烤箱这一档早就坏了。不用这一档,做的点心也都能过关啊。<br><br>反正都需要经验,那就再做吧。<br><br>这个做起来,前后也就半小时左右。于是,同样的配方做第二次,结果当然是同样的效果。<br><br>周五晚上的两次实验,收获一盘碎饼干。我看着她们心生沮丧,她们仿佛也在看着我,心碎且无辜。 跟自己杠上了,周六继续做。<br><br>每次调整一下糕浆的稀稠度,饼干坯的大小。三次做下来,基本掌握了饼干的大小及糕浆稀稠度,烤出来的饼干表面光滑,且不再全部碎裂了,但还远没达到能“见人”的模样。不过信心开始增长。<br><br>周六晚上再找示范视频对照。<br>这次注意到有两个视频里用糖的量比其它的高出一半。<br>一个激灵,或许我不该减少糖的用量?<br>很久以来,我会减少甜点食谱里的糖量至少三分之一,有的达一半。这个也不例外,减少了三分之一。<br><br>周日再试。老老实实按食谱的用糖量。<br>第一次,试了头一晚看到的蛋白霜的快速打发方式,结果饼干表面的裂纹像巴黎地铁网四通八达,但饼干却能保持完整不碎。糖起作用了! 糖具延展性,可以让糕点保持绵软不易碎裂。<br>好多油炸的中式甜点都要求糖量不能低于某个量,就是这个道理。<br>原来马卡龙这么娇气。<br><br>再做第二次。心里打定主意,这次再不成功就接受自己与马卡龙无缘的事实。好事不过三,我已到七次“之痒”了。<br><br>满怀信心地把饼干送入烤箱。<br>时间到。忐忑与希翼交织着,深呼吸定定神,成败就此一举,毅然打开烤箱门。哇,饼干上的裙边清晰可见。<br>第七次啊!第七次终于成了。心里的欢呼场面寂静而热烈。一个人在厨房载歌载舞,手舞足蹈。从心底升起的满足感无以言表。 饼干冷却后,填上卡仕达柠檬酱(Crème pâtissière au citron)。咬一口,表皮爽脆,内里绵软,太像那么回事了。挑剔的儿子吃了两个,这奖赏很令人骄傲。<br><br>周一带几个给同事们品鉴。他们一开始不相信是我做的,之后毫不吝惜赞美言辞。一个从不吃甜点的同事听说是我做的,愉快地拿了一个,然后赞不绝口。<br><br>一高兴,再接再厉,周一晚上再做第八次(见题图),周二再做了第九次(同事们很给力,完全不愁吃不完)。<br>至此,这一款的基本功算是掌握了。 但一个问号浮出心湖。这么劳神费力的点心,谁那么有灵感有耐心发明的?<br>查查她的来历。<br>原来她经历的蜕变也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大有灰姑娘变公主的偶然与必然。<div><br><div>这原本是一款中东点心:杏仁粉饼干,一片一片的,和其他饼干没啥区别。其特点大概在于杏仁,这种坚果相对比较少有。<br>中世纪时这款饼干传入意大利。<br>16世纪时,美第奇的凯瑟琳嫁入法国后,将其带到法国。于是,法国好几个地方都有这款饼干,也是一片一片的,很普通并不特别美观,各地的都添加了地方特色,因此她们并不完全一样。 <br><br>到1830年,一些巴黎糕点师包括拉杜丽(le petit fils de Louis-Ernest Ladurée)将这个饼干两两对叠,中间夹上巧克力酱。算是有了最初的马卡龙。<br><br>到1948年,巴斯克地区的一个点心店出了一个事故,烤出的这款饼干更平滑,两两相叠后更紧密像贴在一起的两片嘴唇,于是取名“亲吻”(le mouchou ,巴斯克语的亲吻)。其口感真犹如亲吻,软糯绵密。其配方到今天也没改变。<br><br>巴黎马卡龙(法国其他地方还有原来的马卡龙饼干)由此“亲吻”基础变化而来。变化的是颜色和香型。香型来自夹心,颜色随香型而变。模样自然是越来越精致。什么裙边,什么表面光洁,这些都是巴黎追求的艺术延展。<br><br>到今天,这款点心的蛋白霜的做法,仍有意式和法式两种。意式需要熬糖,温度要求非常严格(121°C),不易把握。法式比较容易,和一般蛋糕的蛋白霜做法差不多。<br><br>本是普通人家的姑娘,一到巴黎就变身骄傲的时尚博主,进而闻名全世界。<br>这大概是只有巴黎才会有的浪漫激情。<br>据说这款点心已是绕不开的巴黎名片。<br></div></div><div><br></div><div>一款具足文化历史的糕点,自然不能轻易做成。<br>是她娇气吗?是,也不是。不懂她的脾性时,她确实很娇气也很傲气。而一旦懂得,就会发现,不是她多么拒人千里,而是自己方法不对,对接不上。<br><br>他人的骄矜,也许都是自己的误解。<br>改变自己,可能才是通往交集的有效路径。<br><br>热爱是一回事,技巧是另一回事。热爱犹如战略,技巧犹如战术,二者配合才能事半功倍。<br><br>放弃很容易也无可厚非,坚持到成功的满足感更高贵,不是吗?<br><br>2022-07-11<br></div> <b><i>马卡龙饼干食谱</i></b><br><br><b>材料</b>:<br><br>100克糖粉(一定要糖粉),100克杏仁粉,80克室温蛋清,80克糖(这里我只用了60克)(这个用量有个叫法:一一对应:tant pour tant),色素。<br><br><b>制作</b>:<br><br><ol><li>糖粉和杏仁粉用搅拌机打一下,过筛备用。(饼干细腻与此有关)</li><li>蛋清打发成霜。分三次加入60克糖。打至硬性发泡,加入色素(液体就三四滴)打匀即可。这个和做海绵蛋糕的蛋白霜类似,略微硬一点。</li><li>过筛的粉一次性加入蛋白霜,使劲(做蛋糕要轻柔翻拌,这个相反)拌压直到糕浆发亮,略有流动性。</li><li>烤盘垫上烤盘纸(带马卡龙圆圈的最好),糕浆装入圆嘴裱花袋,一个一个间隔开挤出饼干坯,这个量可以挤出28到30个。</li><li>提起烤盘20公分高,松手让其跌落,反复几下。这是让糕浆里的气泡破裂,避免烤制时爆裂。如果还有气泡,可以用牙签轻轻搅动一下。</li><li>静置一刻钟。让饼干表面略干,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避免烤制时破裂。</li></ol><br><b>烤制:</b><br><br>烤箱旋转风档,160度,烤16-20分钟。<br>冷却后取下饼干即可。<br><br>夹心,按个人喜好随意,别太稀即可。巧克力酱,果酱,卡仕达酱等等均可。 <b><i>小贴士一枚:</i></b><br><br>我的经验是,所有那些关于制作马卡龙的环境的湿度,色素是粉状还是液体,蛋清要老化等等细节,对于家庭制作而言,无关紧要。但蛋白霜及糕浆的状态很重要。糕浆的稀稠度在于调制(Macaronage)的时间及手法。时间不够,糕浆偏硬,烤出的饼干不光滑。时间稍微过头,糕浆偏稀(这个是不可逆的),烤出的饼干要么扁平,要么不成型。而这个时间与手法的轻重有关,因此难以量化。<br>糕浆略微偏硬更容易成型,成品保存时间也更长。饼干太细腻时,更易于吸收夹心的水分,保存时间会缩短。<br>(我做的第八次综合效果最好,如题图。第九次饼干特细腻,但成品保存时间很短)<br><br>最终,经验说了算。<br><br><font color="#167efb">【作者简介】<br><br>浪激天涯,女。法国某大学机器人学博士。现供职于法国某集团公司。喜欢写作新诗,诗评,及随笔。著有诗集《超弦之玄》。</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