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猫耳洞”与“猫耳洞人”的亲历者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m.booea.com/news/show_2691924.html"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点击此处听本文朗诵】</a></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配乐诗朗诵《老山兰,我多想去看你》一文,在都市头条发表之后,便得以迅速传播,同时也引来一众地方朋友围绕“猫耳洞”和“猫耳洞人”的热议。今再次提笔,旨在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真实的猫耳洞和猫耳洞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那就让我们先从猫耳洞说起吧。顾名思义,猫耳洞首先是一个洞。从军事角度讲,它是指在沟壕、土坡、山坡的侧壁掏出的可以栖身的洞。因其与猫耳朵形状相似,特别是洞口的形状酷似猫的耳朵,体积较小,一般只可容乃1至3人,这种洞整体构造也如猫的耳朵一样,不是直的,而是带有拐弯儿的,故而得名“猫耳洞”。这种结构的洞,坚固不易倒塌,对防空袭、防炮击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三:一、隐蔽身体、防敌火力袭击;二、供人员休息;三、可储存 弹 药、给养以及作战物资等等。其类型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天然的。比如:利用由山洞、石缝等稍加改造而成的猫耳洞,这种洞随形就势,相对简单、简陋;二是人工构筑的。即利用地形,由人工挖掘而成的猫耳洞,这种洞比较耗时费力;三是制式的。比如:老山前线常用的就有波纹钢、玻璃钢、工字钢等材料组 装 搭建的猫耳洞。这种洞组 装 搭建简单快捷、坚固耐用。猫耳洞作为一种防御性的工事,历史悠久。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就有大量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猫耳洞的叫法也是咱中国人创造的,但猫耳洞的名字被叫响,则始于八十年代初的老山作战,以至于今天的家喻户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接下来再说说“猫耳洞人”吧!顾名思义,猫耳洞人就是指生活、居住、战斗在猫耳洞里的人。细说起来,其含义有三:从狭义角度上讲,它专指坚守老山一线阵地的官兵;从广义角度上讲,它是指所有参加老山防御作战的官兵。其实,它还有另一种鲜为人知的含义,那就是:“裸 体 战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可以说,老山地区防御作战,是世界战争史上仅有的一场的 裸 体 战争。为什会出现 裸 体 战争呢?这是由当时、当地的特殊环境和条件所造成的。老山地区属亚热带丛林气候,气温高、气压低、空气极度潮湿。加之猫耳洞洞体狭窄、不通风,这就使得洞内温度更高,一线官兵整日大汗淋漓,阵地上极度缺水没法洗澡,粘稠的汗夜让衣服、床单都会紧紧地帖在身上。战区山高坡陡、地形复杂、草深林密、道路泥泞,加上敌人的火力袭击和干扰破环,使得后勤 供 应 十分困难。泛滥成灾的老鼠、苍蝇、蚊子和蛇,也给官兵们带来了很大困扰。有句话叫做“三个蚊子一盘菜,十个老鼠一麻袋”。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战场环境里坚守作战,因官兵的体力、精力消耗极大,再加上缺少蔬菜官兵维生素缺乏就会很容易生病。皮肤溃烂,尤其是烂裆最是难以忍受。烂裆之后,阴囊红肿、溃烂,一层层掉皮,汗液刺激之下更是奇痛、奇痒无比,走路都会异常困难。此时,裸 体 通风、减少出汗,症状就会稍稍缓解。还好,一线阵地平时都是男兵的天下,可遇有首长前来视察或者女兵上阵地,这样就会太尴尬了。为此,官兵们想出了一种应急办法。他们把裤腿尽量剪短,再将裤子的裆部剪开,一条传说中的“老山裙儿”就做成了。受此启发,此后上级专门为一线配发了裙子。给男兵配发裙子,这在我军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现在想来,“猫耳洞”、“猫耳洞人”这是两个多么形象、多么富有诗意、多么浪漫的名字呀!中国军人的智慧、忠诚、勇武、乐观和浪漫主义的情怀,由此可见一斑,令人赞叹。但其中难以言状的艰辛、苦痛,恐怕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的到;其中的自豪与荣誉,也只有亲历者才能获得。这就是不惧艰苦、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老山精神”的具体体现。当然,作为亲历者,我们更知道战争的残酷;更知道和平的来之不易和可贵;更期盼、珍爱和平,愿国泰民安,愿老山精神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