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题记:<b>了解历史,铭记那一个个的事件,实际就是传承</b>。</p> <p class="ql-block"> 在甘肃省西和县档案馆陈列着一面特殊的锦旗,这面锦旗被精心保存着,红色的缎面,下面缀满黄色流苏,居中三行题词:“<b><i><u>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红旗,奋勇前进!</u></i></b>”这是1960年3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为表彰原西礼县西和公社柳树沟生产队“七姐妹文艺创作组”而颁发的。</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柳树沟“七姐妹文艺创作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公社和大跃进”时期,各地积极响应1958年3月22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发出“要求大家搜集和创作新民歌”的伟大号召,在西和大地涌现出来的一个先进创作团队,成员有“钱女儿、王招生、王牡丹、符青华、王利害、王托儿、王够子”七人,因为都是女性,所以被称为“七姐妹创作组”。当时她们中间年龄最大的仅18岁,最小的只有13岁,文化程度也仅仅是才脱盲。从1958年到1960年,短短三年时间,她们边劳动、边学习,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反映时代和关乎本地农村、农业和农民生产生活题材的作品,其中诗歌(包括小曲)达万余首,剧本4本(单行本)。她们创作的这些作品大多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诗刊》评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深厚的感情。歌唱时以本地流传久远的“西和山歌”为基调,深受群众喜欢。更加让人钦佩的是在那个凭劳力,靠挣工分吃饭的特殊年代,七姐妹如此丰硕的创作成果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而分配到她们每个人身上的生产任务一样也不落于人后,七人中曾有五人多次被评为大队、公社、县级劳动模范。</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去已经整整六十年了,七人中目前只有王牡丹、钱女儿、符青华三位老人仍然健在,其他的几位已经去世多年。</p> <p class="ql-block">【柳树沟村远景 王力 拍摄】 </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仲夏的一天,笔者慕名前往柳树沟村,寻访“七姐妹”中仍健在的几位老人,聆听她们讲述,回首那段鲜为人知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绕过曲折迂回的硬化路,一路绿叶成荫,虫鸣鸟叫不绝于耳,宛如行进在画图中。临近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株龄逾百年,浑身纹络纵横,布满树瘤,极尽沧桑之感的杨柳树。两树相伴相生,形如一对风雨共度的伴侣“携手”屹立在村头,这或许就是“柳树沟”得名的缘由吧。一阵轻风拂来,柔和的枝条荡漾着,又似轻歌曼舞的美妙少女,让人不禁产生依依的情思。</p> <p class="ql-block">【柳树沟村庄一角 王力拍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柳树沟村庄一角】 </p><p class="ql-block"> 柳树沟自然村,隶属于西和县兴隆镇下川行政村,距县城10公里。村子座落在群峰绵亘的岐山山凹里,兴隆河从山脚下流过。村庄不大,三面环山,一座横跨南北,全长0.32千米的下川大桥将柳树沟村与外界紧紧连在一起。全村现有人口103户400余人,耕地660亩。地理上属半浅山地带,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各项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存和发展长期受限。2014年被确定为贫困村,2021年11月全村整体脱贫。</p><p class="ql-block"> 站在村口的“岐山头”向四周眺望,昔日那个依山错居,巷道窄小、污水横流、房屋阴暗简陋的“贫困村”,已经摇身变成楼房栉枇鳞次、巷道整齐划一的“别墅村”。山脚下的国网甘肃电力公司兴隆330KV变电所,那一座座铁塔,一根根银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正源源不断地为国家电网输送着“能量”,给这个古老的村庄增添了一抹现代化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王牡丹老人的家就住在离变电所不远的半坡上。因为事先已经约好,她一大早就在家门口等待我们。老人虽然年已八旬,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也很健谈。六十年前的激情岁月依然鲜活地留在她的记忆里。讲着讲着,还情不自禁地给我们唱起了当年她们创作的诗歌《七绣共产党》:“<b>大姐要绣共产党,领导人民有福享,绣个太阳放光芒,翻身妇女心里亮;二姐要绣毛主席,金线银线表心意,毛主席指示人爱听,白天黑夜记心里……”</b></p><p class="ql-block"> 说句心里话,如果不是亲身听闻,这些散发着烟火和泥土气息的诗句谁会相信是出自刚刚脱盲的普通农民之手。这一首首自然朴素,却充满激昂奋进的诗歌,在那个火红年代曾让无数人热血沸腾,激励着他们在祖辈耕耘的这片士地抒写青春,书写着人生!从老人眼神里掩饰不住的激动,我们由衷地感到,六十多年前的一幕幕往事已成为老人刻骨铭心的记忆,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七姐妹之一,至今仍健在的王牡丹老人给笔者讲述往事 王力 拍摄】</p> <p class="ql-block">【七姐妹中王牡丹、王利害、王够子三人于1959年合影 王力 翻拍】</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王牡丹全家合影 王力 翻拍】</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旧社会柳树沟全村几十户人,家家过着‘日无斗鸡之食,夜无鼠耗之粮’的穷困生活。解放初期的那几年,国家又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国家穷,老百姓也就过不上好日子,更别说重视教育了。和父辈们一样我们都是“睁眼瞎”,斗大的字不识一个。1957年以后,随着生活逐渐好转,我们村上办起了扫盲学习班,老师是从县城师资培训班毕业的本村人王忠秀。我记得包括我们七人总共有四十多人一起参加识字学习。”</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年轻人,对“扫盲”这个词比较陌生。但是在建国初期,那场声势浩大的农村扫盲运动,是一代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翻开共和国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约有5.5亿人口,而文盲率却高达80%以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从那时起,一场大规模的识字扫盲运动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1956年3月15日,中央又成立了全国扫除文盲协会。29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指出:扫除文盲是我国文化上的一场大革命,也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提出了用5年至7年时间基本扫除文盲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在全国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的大背景下,西和县的全民扫盲运动也开展的如火如荼。据中共西和县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纂《中共西和党史大事记(1949.10——1992.12)》载:“西和县在几年来扫盲的基础上,从1958年4月2日以来又一次掀起扫盲高潮。经过45天的突击,全县有53700多名青壮年文盲脱盲。全县非文盲比例已达到该县青壮年总数的82.46%,成为全省第一个基本无肓县。”</p><p class="ql-block"> 由于西和县扫盲工作成绩突出,1958年2月27日被树立为“全国扫盲先进县”,并获得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全国扫除文盲协会会长陈毅元帅题写的锦旗一面:“<b>扫盲与生产两不误,主要关键在善于安排,使之互相推动</b>”。</p><p class="ql-block"> 说起由陈毅副总理题写的这面锦旗,王牡丹老人告诉我们:这面旗原来一直保存在我们村上,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就再没见过。</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1958年,全国各地掀起了以“超英赶美”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内容的“大跃进”运动。并在全民中倡导“生产大跃进,文化紧紧跟。壁画打头阵,歌唱做先锋”。在“人人会写诗,人人会画画,人人会唱歌”的突击式群众性文艺创作运动的背景下,“七姐妹文艺创作组”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 记的是1958年4月的一天,时任柳树沟大队书记董耀武召集大家到队部开会。董书记是一位复退军人,旧社会被国民党抓去当兵,解放前夕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后来又随所在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革命”。他说道:现在中央号召全国开展“新民歌运动”,鼓励农民搞诗歌创作,县委也也提出了“村村要有诗人”的口号。今天在场都是我们庄里的“秀才”,希望你们多搞一些创作出来,赞一赞我们的柳树沟。最后董书记还特意叮嘱我们几个,你们七人平时劳动学习经常互帮互助,这次诗歌创作也不能落后于其他人。这时参加会议的王忠秀老师说,董书记这个提议很好,传说中天上有个“七仙女”,咱们村有个“七姐妹”,我看干脆你们七人组成一个创作小组,就叫“七姐妹创作组”吧。所以“七姐妹”这个名字就这么叫开了。</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当时我们不知道啥叫诗,更不懂创作是干啥的,所以大家都有顾虑,害怕自已能力有限辜负领导的希望。董书记就鼓励我们:“我虽然是个大老粗,但我觉得如果把自已想说的话写通顺,读起来上口,应该就是诗”。</p><p class="ql-block"> 于是,在董书记的支持和鼓励下,大家便你一句,我一句的编着唱开了。我记得当时编得第一首诗歌叫《幸福生活等不来》,因为那时各地正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人人都奋战在修梯田的一线,于是我们便编了这首歌:“<b>日头出来照北崖,北崖修成莲花台,叶子不绽花不开,幸福生活等不来…</b>…”没想到第一次到田间地头演唱就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夸我们唱的好,歌词编得也贴地气。后来董书记对我们说:乡亲们都说听了你们的诗歌,大家越干越有劲了,希望你们把这项工作坚持搞下去。</p><p class="ql-block"> 得到了大家的表扬和认可,我们创作的劲头也更足了。从此,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家中院落,我们看见什么就编什么。看见一对鸟儿飞过,就编着唱“<b>一对鸟儿飞过来,红花朵朵遍地开”</b>。后来发展到不论传达上级通知,还是宣传党的政策,我们都把内容编成诗歌形式,而且群众一听就懂。我们在宣传总路线时编了一首“<b>工人歌唱总路线,新式机器快出现;农民歌唱总路线,粮食丰产翻了shuan;店员歌唱总路线,财贸工作大发展…</b>…”比如看见谁干活劲头大,就编个歌夸赞他。当时我们村里有个作业组长叫张靠娃,干活从不惜力,而且每次总是比别人干得多,于是我们就编唱“<b>作业组长真能干,生产学习都领先,人家一回他两回,积极送粪他占先”</b>。我们还请学校的王忠秀老师把这首诗歌写到大红纸上,贴到张靠娃家的门上。张靠娃虽然口里没说啥,但心里像喝了蜜似得,干活更带劲了。</p><p class="ql-block"> 1959年县上号召各公社开展植树造林运动,于是我们一边植树,一边编诗歌,三天种了六千多株柳树,还编了1500多首诗歌。公社领导表扬我们不仅植树造林任务完成的好,而且山歌编的也好,夸奖我们做到了植树编诗双丰收。我记得不久上级通知要在我们村召开全省第二次群众文艺创作现场赛诗会,为此我们精心准备,专门编写了一组诗歌,我现在能想起的有两首,其中一首是:“<b>柳树沟里诗花放,惹得诗人到诗乡,未赛诗前先植树,植树绿化岐山梁。栽下杨柳翻绿浪,写下诗篇放红光。有诗无树少风景,有树有诗情义长。树下举行赛诗会,柳叶含笑迎春光。句句诗歌唱跃进,株株杨柳成栋梁</b>”。还有一首是:“<b>柳树沟里迎贵宾,七姐妹献诗表寸心,希望代表留诗篇,句句诗歌聚人心。</b>”在随后举办的赛诗会上,这两首诗歌还被安排为第一个登台“献诗”节目。</p><p class="ql-block"> 由于西礼县在群众文艺创作中成绩斐然,中共甘肃省委于1958年,1959年两次把“全省群众文艺创作现场会”安排在西礼县召开。特别是1959年12月召开第二次现场会时还特意安排了一场赛诗会,会场就设在了仅有36户人家的柳树沟村。</p><p class="ql-block"> 说起那场“赛诗会”,王牡丹老人至今仍记忆犹新,她说:我们足足准备了近半年时间,一直到腊月才举行。那时“赛诗台”就搭建在村里的打麦场上,台子四周挂满了锦旗,都是几年来上级奖励给我们村的。赛诗会前后举办了二十多天,四邻八庄的群众都赶过来,那场面比正月看“社火”都热闹。</p><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参加会议的除了省地县各级领导,还有各地涌现出来的“农民诗人”代表何有明,刘志清、戴永清、张俊德、杨水梅、周慈花、田振成等人。西礼县委书记王琚在会上作了发言,西和公社党委书记吕国齐、柳树沟大队书记董耀武介绍了创作经验。著名诗人、作家杨文林(时任《西北后勤报》编辑组长,兰州军区后勤政治部文化助理员、宣传助理员,甘肃省文联《陇花》月刊编辑)参加会议之后,以自已亲历亲闻撰写了纪实文章《根深叶茂——记甘肃省西礼县新民歌运动》,介绍了西礼县群众文艺创作工作,并发表到由诗人臧克家主编的《诗刊》杂志上;《甘肃日报》社记者以《红色歌手七姐妹》为题对柳树沟“七姐妹”创作事迹进行专题报道,后来这篇文章又被国内多家报纸、刊物转载。一时间,“七姐妹文艺创作组”声名鹊起,成为西礼县,乃至甘肃群众文艺创作的一个典型,走向了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1960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柳树沟“七姐妹文艺创作组”又被全国妇联授予“高举三面红旗”先进集体。</p> <p class="ql-block">【柳树沟村远景 王力 拍摄】</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b>宽阔公路盘山庄,汽车嘟嘟上了梁……</b>”说起这首诗歌,老人动情地说:我们很爱我们的村子,我们想把她建设成美丽的乐园。当初编这首曲子时题目叫《歌唱柳树沟》,为了写好这首诗歌,大家唱了改,改了唱,反复改了好几次。起初这两句是“<b>宽阔大路盘山庄,马拉车子上山梁……</b>”因为当时大家都没见过汽车,但是我们想着既然马拉着车子能上来,将来汽车一定会开上山梁。于是我们把心中对柳树沟的憧憬都写了进去。想得愈美,也就改的愈美,唱得也就愈加兴奋,大家都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柳树沟建设的那么好,所以干活生怕自已干的慢了。后来这首诗歌相继被《西礼报》、《甘肃日报》刊登,更加激发了我们对农业现代的向往和建设美丽家园的信心。今天这一切都成为了现实。不只是柳树沟,西和全县三百八十四个行政村现在都通上了公路,而且村庄建设的一个比一个美丽。柳树沟这个现在只有103户人家的自然村,村民家中拥有小汽车多达60余辆,而且一家比一家的高档。</p><p class="ql-block"> “<b>这都是党的政策英明,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千方百计让大家都能过上体面日子,享受幸福美好生活。过去这样的好事连做梦都不敢想,全托共产党的福啊。</b>”老人发自内心的感慨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p> <p class="ql-block">【柳树沟村庄一角 王力 拍摄】</p> <p class="ql-block">【柳树沟村庄一角 王力 拍摄】</p> <p class="ql-block">【柳树沟村庄一角 王力 拍摄】</p> <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六十年过去了,从“<b>摆脱文盲</b>”到“<b>脱贫攻坚</b>”,从“<b>全面脱贫”</b>走向“<b>乡村振兴</b>”,柳树沟人在党的领导下,乘着乡村振兴的巨轮,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航程。柳树沟的变化可以说是六十年来西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更是共产党人不忘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践行初心使命,带领人民实现民富国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赓续奋斗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柳树沟村,道路宽敞、村庄整洁,民风淳朴、环境优美,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红火。眼前的这一切就是新时期共产党人对这一面承载着荣光和期冀的锦旗交上的最好答卷。</p> <p class="ql-block"> (注:文中“西礼县”即现在的西和县,礼县。1958年西和县与礼县合并置为“西礼县”,县政府驻今礼县城关镇。1961年撤消西礼县建置,仍恢复为西和县、礼县。)</p> <p class="ql-block"> 特此声明:文中图片除标注作者之外,其它图片均来源于西和县档案馆藏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引用和转载图文必须注明出处。</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王 力 男,甘肃西和县人,自由职业者。西和县政协委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陇南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西和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