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夏风人流连

云淡风轻

<h3>  六月二十号左右,郑州连续多日40度的高温天气,六月二十四日甚至达到了42点3度,是五十年来的最高气温,整个郑州地区像个大火炉,千百年来“热在中伏”的自然规律被打破。<br>  往年我们大多去洛阳地区的山区避暑,今年的热天来的太快,,大家还没准备好出远门,决定到新密市尖山(伏羲山)暂避一时。六月二十二号,赵烈江、李银玲夫妇,于兆敏、岳秀萍夫妇,马东志、梁玉梅夫妇三家,先行来到新密市尖山乡国公岭村,住进南坡弯农家院,老胡我们俩也于六月二十四日来这里住下,没想到,尖山是个避暑的好地方。</h3> <h3>  尖山景色</h3> <h3>  尖山国公岭村村部</h3> <h3>  坐落于满目苍翠中的南坡弯农家院</h3> <h3>  南坡弯农家院距公路500米,下了公路去南坡弯,是独户专用的3米宽水泥路。</h3> <h3>  南坡弯农家院</h3> <h3>  云雾仙境南坡弯</h3> <h3>  住进南坡弯农家院的四家人</h3> <h3> 赵烈江、李银玲夫妇,(我舅我妗子,不过,他们都比我小。)<br><br> </h3> <h3> 于兆敏、岳秀萍夫妇</h3> <h3> 马东志、梁玉梅夫妇</h3> <h3> 我和老胡</h3> <h3>  农家院的美好生活</h3> <h3>  宽厚精干的房东李海军、王冬霞夫妇</h3> <h3> 岳秀萍老师的诗<br> 《住尖山南坡弯》</h3> <h3>  尖山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年轻时因为工作原因或者闲暇时曾多次上山,当时的尖山山高坡陡路难走,贫穷落后山人愁。如今的尖山青山叠翠鸟声声,道路宽敞易出行,家家户户奔小康,尖山处处是美景。<br>  尖山的美在雨后天晴,在烟雨蒙蒙,在清风朗月,在霞蔚云蒸,在满山葱翠,在虫叫鸟鸣,在夕阳西下,在旭日东升。<br>  </h3> <h3>  云雾山中</h3> <h3> 尖山日出</h3> <h3>  尖山梦幻般的云,刚刚还似怪兽,瞬间又像美人。</h3> <h3>  尖山暮色美如画</h3> <h3>  明空朗月心清凉。</h3> <h3>  尖山的美还在于四通八达、蜿蜒曲折的公路网,在于高架林立、纵横交错的风力发电网,在于家家户户、人人事事离不开的互联网。</h3> <h3>  国家的扶贫政策造福于尖山人民,为坐落在群山密林中的每个独一农家院修筑了独户专用的水泥路。</h3> <h3>  条条公路上古朴美观的太阳能路灯,成为尖山一景。</h3> <h3>  南坡弯农家院专用路道上的太阳能路灯,就地取材,安装在一棵枯树干上,更具特色,老胡欣喜地坐在灯下留影。</h3> <h3>  暮色中的尖山电网</h3> <h3>  尖山的美在于那矗立在群山之巅的白色大风车,或一排,或单个,不问天气,不舍昼夜,和风共舞,并奏出呼麦般的美声。晴朗的夜空,大风车的顶灯犹如点点繁星。</h3> <h3>  老胡早就听说大风车的底座内可以供四人一桌打麻将,却一直在质疑,直到这次上山才解除疑虑。我们九个人手接手(不是手拉手)正好围一周,内部面积近13平方米,四人打麻将绰绰有余。</h3> <h3>  晨曦中的大风车</h3> <h3>  晚霞中的大风车</h3> <h3>  站在国公岭山头看到的新密市区夜景。</h3> <h3>  红石林景区的灯光秀与新密市区的灯光相互辉映,一幅空间感极强、令人陶醉的夜景。</h3> <h3>  尖 山人的住房再也不是破败窑洞茅草屋,大多是富丽堂皇独家院,山里不仅有干净整洁的农家乐,也还有豪华宾馆坐落在山中。</h3> <h3>  晚霞中的夜明珠——云景度假酒店</h3> <h3>  伏羲山景区已是成熟的旅游景点,山上还有不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土生土长的房东李海军,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了如指掌,他既是厨师,也是导游,带我们寻野果,探水源,看美景,做核酸。(做核酸是必须的)</h3> <h3>  一起出发摘野果,爬高上低老还童。</h3> <h3>  密林深处探三(山)泉<br>  南坡弯附近有三泉湖景区,有三泉农家院,为什么都以“三泉”命名?房东李海军带我们在距南坡弯约一公里的公路边进入密林,爬山攀岩一公里,找到了三个山泉:狗刨泉、马刨泉、鸡刨泉。三个山泉相距不足二百米。</h3> <h3>  曾经,三泉水量不小,终年流淌,山里用水贵如油,三泉是山里人救急的泉水,常有家住十几里外的人来这里担吃水。如今山区开发,挖深井解决用水问题,泉脉改变,只有雨水充沛时才会有稍大的水量。</h3> <h3>  狗刨泉</h3> <h3>  狗刨泉的水流很小,用它的全部流量创造了小树叶瀑布。流量虽小,水质却很好。</h3> <h3>  马刨泉<br>  </h3> <h3>  鸡刨泉<br>  鸡刨泉已经干枯。</h3> <h3>  巩密关</h3> <h3>  站在巩密关悬崖上的是岳秀萍老师,一行十人只有岳老师有胆量站上去。</h3> <h3>  三天一次做核酸</h3> <h3>  惊喜尖山也有清理垃圾的环卫车,过去只有在城里才能看到的这类车辆,如今已用于尖山的条条公路、家家户户,保证了道路、农家的干净整洁。</h3> <h3>  尖山面貌的改变得益于国家的扶贫政策,特别是郑州市、新密市的对口扶贫,精准扶贫,为山区修桥铺路,帮农户脱贫致富。也得益于伏羲山景区开发,尖山成为郑州周边的旅游休闲度假地,如今山美人富裕。</h3> <h3>  巩密关村是我舅赵烈江任郑州市人防办主任时的对口扶贫村。要致富,先修路。市人防办抓住重点,投资为巩密关村修筑了通往山里和山外连接巩义市的水泥路,使巩密关村的金银花走出大山,走向了世界,家家脱贪致富。</h3> <h3>  巩密关村</h3> <h3>  烈江舅旧地重游,和现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攀谈。</h3> <h3>  巩密关优质金银花茶</h3> <h3>  这种就不是“金银花”了吧。</h3> <h3>  来到巩密关,顺便到巩义小龙池一游。</h3> <h3>  这次上山,我们对习主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h3> <h3>  用老同学云岩人的诗来作美篇的结尾</h3> <h3>  摄影 李凤云,于兆敏 <br>  撰文 李凤云<br>  制作 李凤云<br>  时间 2022.7.1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