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尽管现在二胎、三胎已经放开,可是这个年龄阶段很多孩子都是从独生子女阶段过来的。在他们身上存在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标志。他们往往对什么都不在乎,做事情全凭自己的感觉。遇到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就钻进自己的房间做自己的事情,对客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当我们与他人聚餐时,孩子往往不管别人是否动筷,自己先大块朵颐;当家里洗好了水果,往往是自己拿起来就吃,也不知道让一让父母……</p><p class="ql-block">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这样呢?</p><p class="ql-block"> 一个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将来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决定着他将来是否有所成就。一个没有礼貌、举止粗俗、不尊重他人的人,在工作中很难获得同事的尊重和友好合作,在生活中也很难获得友谊和信任,所以,他往往缺乏幸福感。对于一个人来说,养成文明礼貌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树木无根难成活。文明礼貌是立人之根本。要想使孩子成长为有所作为的人,家长就必须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p><p class="ql-block"> 前面我讲的各种情况显现出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文明礼貌教育在不少家庭中尚是“盲区”。“这孩子天生就是这种性格,管也没有用,只要别给我惹出乱子来就行了。”很多家长这样说。很明显这是不负责任的。当我们面对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对他有一个评价:“这个人真有礼貌!父母教育的真好。”“这个人怎么能那样呢?!他父母怎么教育的?!”等等。一个有素质、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才会受人欢迎。这也是与人合作共赢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古今中外的实践都证明,是否注重对孩子的文明礼貌教育,与孩子长大成人踏上社会后能否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关系极大。文明礼貌是社会公德的基础,是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起点。“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孩子具有高尚的人格,就要让他们在文明礼貌方面打好基础。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强,这个时期学好学坏都非常容易。常言道,“勿以恶小而为之”。“恶小”,听之任之,对他一生的成长很不利。</p><p class="ql-block"> 上面我讲了,现在二胎、三胎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发展来的,何况还有部分家庭奉行一孩原则,这就直接导致此类家庭中的孩子具有“行为的随意性”和“不受束缚性”,这就在客观上增加了对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难度。</p><p class="ql-block"> 另外,培养孩子文明礼貌意识和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必须得从一点一滴培养,持之以恒,不能急躁。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父母拉着孩子在客人或者陌生人面前大声说:“快向叔叔阿姨问好!”往往这时候,孩子不仅不问好还会能躲就躲,即使是问好也是敷衍似的连看都不看地嘟囔一声而已。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家长没有给孩子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突然这样让他做孩子是不配合的。这同时也说明孩子家庭教育在该方面的缺失。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如孝敬父母,尊敬老人,主动给父母、长辈斟茶倒水、盛饭添菜;离家、睡觉前给父母打招呼,回家、起床后向父母问声好;家里来人时,待客热情,请坐、奉茶,主动陪同,耐心热情;客人走时,起身相送,礼貌道别;在家里不顶撞、不任性,虚心聆听父母的教诲,等等。缺乏日常文明习惯的维持,孩子就很难养成文明礼貌的好喜惯。</p><p class="ql-block"> 可以这样讲,凡是有人际关系的地方,都用得着礼貌。礼貌是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它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在行为方式上的体现。一个在家庭中讲礼貌的人到了社会上也粗鲁不起来,相反,在家中都不讲礼貌的人到社会上更不可能待人以礼。家中的礼貌要求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家庭日常生活的礼貌,也包括孩子学习、休息方面的礼貌,还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也就是说,家庭中的礼貌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果这些礼貌要求都掌握了,养成了习惯,那么,社会上就会处处表现得彬彬有礼。如果孩子没有养成好的习惯,长大了再纠正,那就非常费力了。在培养孩子文明礼貌行为方面,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行为呢?下面我从家庭生活中最基本的文明礼貌要求提几点建议:</p><p class="ql-block"> 第一,主动向长辈打招呼。每天早上起来或者放学回家的时候,初次见到家长,应主动问候。孩子外出时,要跟家长打招呼,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去向;回来时,也应该主动打招呼,让家长知道他回来了,不必再为他操心。家长身体不适的时候,孩子应主动问候、照顾,并及时提醒家长就医、按时吃药等。</p><p class="ql-block"> 第二,学会礼貌用语。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运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同别人交往不是一件小事。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如何,往往反映了这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的语言。例如,早上和家长初次见面,要说“您早”或“您好”,当然也可以用自己特殊的习惯性的语言,而不能装作没看见;与人分别时要说“再见”,不能以“冷漠”相待。对长辈要称呼“您”,而不是用“喂”、“老家伙”或直呼其名。当妨碍了别人时,应表示歉意,而不应该说“活该”、自找的。当请求别人帮助时,应用“请”、“劳驾”;当别人给你帮助时要表示谢意。当别人说“谢谢你”时,要说“别客气”,不能以恩人自居。当别人向你道歉时,不能得理不让人,而应回答“没关系”。</p><p class="ql-block"> 第三,懂得交谈的礼貌。家庭成员之间交谈是最普遍的,甚至是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我们也应该讲礼貌。交谈时,坐姿要端正,两腿不能叉开太大和跷“二郎腿”,不能抖动。与人交谈时,不能挖鼻孔、掏耳朵、剪指甲、搔头皮、剔牙齿等。有客人敲门时,应赶紧应答,主动招呼,让座倒水。长辈之间正式谈话时,孩子要养成不插嘴的习惯,谈话内容不适合孩子时,要主动回避。当别人与自己谈话时,要目视对方,集中精力倾听,不能左顾右盼,心不在焉。自己对别人说话时,吐字要清楚,音量要适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能随意拖延时间。谈话时,不能唾沫四溅或哈欠连天。</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要学会尊重别人。让孩子知道,别人同你打招呼时,不能爱理不理;自己心情不好时,不能随便拿别人出气。</p><p class="ql-block"> 第四,懂得用餐礼貌。吃饭时孩子应主动招呼家长一起用餐。不应该家长尚未入座,孩子已经先坐在那里吃起来。孩子不应在长辈之前动筷,自己爱吃的菜不能抢着吃,更不能端到自己面前。不能在盘中乱翻拣,要减少餐具的碰撞,咀嚼时不能发出声响。吃饭时,咳嗽、打喷嚏都要用餐巾纸掩住,不能冲着别人或餐桌。孩子还应主动为长辈盛饭,并双手呈上。</p><p class="ql-block"> 家庭礼貌的要求还有很多。礼貌是通过礼貌优雅的语言、谦恭有礼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它的根本点就是待人以礼。只有待人以礼,才能协调好人际关系。然而,进行家庭礼貌教育,是一项细致耐心的工作,需要家长的耐心培养,更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家长要自省是不是平时有说话粗俗蛮横、强词夺理、不尊敬他人等现象。孩子的模仿性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如果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那么这些消极的东西就会对孩子造成直接的不良影响。</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人的社会化,不仅需要家庭的哺育,更需要家庭的教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建议家长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注意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1.即使有效地制止不良行为。当孩子有不文明礼貌的言行时,父母要及时、明确地指出孩子行为的错误所在,并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但要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孩子。</p><p class="ql-block"> 2.信任并鼓励孩子改正不良行为。家长绝不能因为孩子的一两次过错,就小题大做,失去教育的信心,父母的充分信任会使孩子自觉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增强他们改变不良习惯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3.用平常心来对待孩子。家长不要盲目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不要给孩子太多的负担,这样容易使孩子丧失信心。只要孩子每天都有进步,就应该为之高兴并予以鼓励。</p><p class="ql-block"> 各位家长可能会问了,这些习惯应该小学阶段就养成,现在都七年级了,再去强调是不是晚了。大家注意,一点都不晚,只要孩子能够养成好习惯,啥时候都不晚。</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