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清过程 点面结合 ——六年级习作指导课《多彩的活动》

周婷

为扎实做好省级课题《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写作教学策略研究》,6月24日上午第二节课,滁州市实验小学继续开展省级课题研讨课活动。 本次活动,陈霞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br> 上课伊始,陈老师通过“我说你猜”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尤为热烈。<br> 接着陈老师从学生们生活中参与的活动入手,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以及充分地了解学情,为接下来的习作奠定了基础。紧接着,她以写作记叙文的作文提纲为引导,指出本次习作也尝试着以列提纲的方式来理清写作思路。在写提纲的过程中,顺势引出在活动前要描述活动的场景。但场景是什么呢?陈老师非常巧妙地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明白什么是活动的场景。在此过程中,陈老师没有枯燥的说教和解释,而是一步步引导孩子们自己发现、自己总结,随后,陈老师结合语文要素以及本单元的课文,以孩子们参加的活动为例,把视频进行细致的分解,指导孩子们抓住本单元场面描写的点面结合的要求,让学生在活动中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将作文写细致、写丰富。陈老师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般,将习作之源缓缓流入孩子们的心中。原来习作课也可以如此清晰、如此有趣。<br> 课后,针对这节习作课,课题组所有老师进行了交流研讨。陈老师阐述这节习作课的设计思路以及反思。各位成员老师根据这节习作课,也谈了各自的认识。<br> 周婷:陈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聚焦多彩活动,为学生搭建习作支架,理清思路,再通过例文引路,温习“点面结合”写法,大部分学生能够围绕主题,精选典型素材,确定写作重点,详细地叙述了活动的过程,不仅从整体上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生动地描述,而且有效地抓住了活动过程中某些主要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活动的效果和气氛。可以说“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得到了很好的运用。<br> 周小艳:陈老师这节作文课从生活中而来,用照片、视频等留住时光的身影 ,帧帧都是学生们自己的美好回忆,既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又有力地支撑了这次习作的框架,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写法指导上从平时的阅读指导课水到渠成而来,“点面结合” 写法地有力点拨,让此次习作有血有肉,实有成效。<br> 闫瑞:陈老师的习作指导课有诸多亮点:一、情境的合理创设;二、开放式地修改。本节课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了学生和他们的作文水平,同时也是认识学生亲近学生的一个过程。从陈老师的课中我看到了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收获满满,同时也告诉我们作文指导课可以在快乐中展开,将那份愉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br>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短短的12字是我们语文教学教研的方向和精髓。我们相信,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课题研究在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习作

陈老师

活动

学生

点面结合

这节

写作

指导

作文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