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为了推动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各学科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海口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和三亚市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区建设的辐射引领作用,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特开展本次为期7天的研修活动。<br><br> 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9日集体研修;第二阶段:7月10日-7月14日分学科研修;第三阶段:7月15日直播各学科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阶段性成果展示。<br><br></div> <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1日是本次活动分学科研修的第二天,英语学科活动由海口市第一中学郑晓云老师主持,参与活动的老师有海口市高中英语教学研究工作室成员和三亚市骨干教师。</p> 第一场讲座由来自于海南华侨中学的英语教研组长、海口市高中英语兼职教研员、海南省级骨干教师潘庆老师主讲,主题是《大观念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目标设置》,潘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div>一、大观念的提出背景<br>二、单元大观念的内涵和特征<br>三、高中新课程标准中的大观念<br>四、大观念视角下的教学设计<br><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 潘老师从大观念这一概念的发展历程入手,介绍了这一概念产生的背景和内涵,以及国内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就英语学科而言,大观念教学的特点是:学习目标是整体的,学习活动是整体的,系统的,强调内在联系,是逻辑的体现,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造,是真正意义上的“用语篇教语言”。</p> <p class="ql-block"> 接着,说到了大观念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三个层次-宏观(英语课程与学科育人)、中观(语言学习与主题意义探究)、微观(语篇与语言学习活动)。</p><p class="ql-block">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1.指导思想流于形式。</p><p class="ql-block">2.教学内容碎片化。</p><p class="ql-block">3.教学过程不连贯。</p> 大观念下的英语教学设计,基于文本解读,走向学科育人。<br>1.从课程大观念出发,明确单元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单元教学的核心理念。<br>2.从课程内容视角,研读单元全部内容。<br>3.围绕具体语篇,梳理结构化知识和语言重点。<br>4.基于大观念对单元内课时目标进行整体规划。 大观念下的语篇深度解读<br>1.主题角度:通过关注单元的标题和图片等把握单元主题,明确该语篇的主题意义。<br>2.内容角度:围绕主题意义梳理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炼结构化知识,建立关联,实现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和把握。<br>3.文体角度:文体特征。<br>4.语言角度:关注文本中的词汇特征、语法特征、句法特征和修辞特征,分析它们是如何为主题意义服务的。<br>5.作者角度: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最后,潘老师结合外研版选择性必修四Unit1的单元设计进行课例解读,提出教学建议:基于学科素养目标,走向学科育人。结合着这一单元从单元目标的设定,到课时目标的设定逐步解读如何操作。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叫学学模式,转而开展纲领性统领的结构化,整合化的课程教学。<br> 第二场讲座题目是《基于全视角学习理论的高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与实例》,主讲人是海南省教坛新秀、海口市级骨干教师、海口市高中英语教学研究工作室教研骨干,海口市琼山中学的陈惠老师。 <p class="ql-block"> 在正式讲座开始前,陈老师让大家思考三个问题:</p><p class="ql-block">1.说到作业,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什么?</p><p class="ql-block">2.你认为作业在教学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p><p class="ql-block">3.教师需要自己进行作业设计吗?如何设计作业?</p> 并通过分析教学的五个重要环节:备课、上课、作业、教学、辅导、评价和新时代双减、双新背景,话题热度,作业总量和时常作业管理等问题提出作业设计的现状:存在问题,意义重大。<br> 基于以上的分析,陈老师建议老师们重塑作业观,并提出解决方法。<br>1.作业的价值和内涵<br>国内对作业内涵的界定:作业=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课外作业=课堂教学的延申和巩固。作业的形式,功能,完成的形式。<br>国外对作业内涵的界定,是一种生活的过程,把作业与生活紧密联系。从定位,功能,完成方式和作业形式等方面对比国内外对作业的界定。作业既有学习的本质又有评价的本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br>2.作业的功能<br>是学校育人价值观的体现,承载育人功能,指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接着,陈老师探讨了如何重塑作业观:<br>1.作业的价值和内涵<br>国内对作业内涵的界定:作业=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课外作业=课堂教学的延申和巩固。作业的形式,功能,完成的形式。国外对作业内涵的界定,是一种生活的过程,把作业与生活紧密联系。并从定位,功能,完成方式和作业形式等方面对比国内外对作业的界定。指出作业既有学习的本质又有评价的本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br>2.作业的功能<br>是学校育人价值观的体现,承载育人功能,指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br><br> 最后,陈老师给出了内容丰富、富有启发的作业设计实例:<br>(一)基础性作业<br>(二)综合实践类作业外研版必修二Unit2 writing a recipe<br>(三)创新类作业: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设计实施动物保护方案和途径。<br>(四)长周期作业设计,利用阅读圈暑假期间共读一本书活动。 指出作业实施环节及仍需探讨的方面:布置与完成、批改、分析、讲评。<br>并提出作业应该是为学生发展而设计! <p class="ql-block">两位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案例的指引,在场听讲座的老师们都认真做笔记,积极思考,精彩的讲座也吸引了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潘院长的驻足。</p> <p class="ql-block">上午的学习在老师们的回味中结束,下午我们又迎来了一场思维的盛宴。在海口市高中英语教研员罗家富老师的引领下,老师们深入思考外研版必修二第一至第六单元的教学设计,并动手制作每篇文本的思维导图。</p><p class="ql-block">首先,罗老师用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示范。</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借助电子版教材动手绘制思维导图。</p> <p class="ql-block">罗老师和骨干教师们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与交流。</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上台分享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每位老师从自己选取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有的老师从语言入手,有的老师从文章结构入手,有的老师从主题意义入手,呈现了精彩纷呈的作品。</p> 最后,罗老师对今天下午的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大家今天的进步,期待大家能不断提升文本分析的能力,希望大家能坚持落实思维导图的实施,在教学和教研中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引领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启发各校的英语教师们利用思维导图切实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一天的学习既有高瞻远瞩的引领,又有脚踏实地的操作和交流。期待接下来的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