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晤,纸短情长 ——四年级习作指导课《写信》

周婷

6月24日上午第一节课,滁州市实验小学开展省级课题《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写作教学策略研究》研讨课活动。 本次活动, 薛必梅老师执教习作《写信》。<br> 书信曾经是人们和亲朋好友互通消息、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电话、QQ、微信、视讯等新交流方式出现,写信变成了一种弥足珍贵的情怀。对于学生来说,这也许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给别人写信。他们既兴奋又期待,但书信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陌生的。<br> 为了让同学们学会写信,薛老师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教学活动。<br> 课前,她认真研读教材,准确设定教学目标,为孩子搭桥铺路,构建支架,把知识点落实下去,扎扎实实教写信。课堂上,薛老师通过关注前后知识勾连,与以前学过的留言条对比,再以儿歌总结。教学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将“学习书信格式”这一教学重点落到实处。在单一的书信格式教学中还不忘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书信格式的情意。引导孩子们发现称呼与祝福语的后半部分顶格的写法,是对古代书信“顶格尊重”写法的沿用。称呼顶格是对收信人的无尚尊敬,祝福语顶格是满满的祝福,而署名右下角,是谦卑的态度。看似单一的格式,其实满含情意,不失为课堂的一大亮点。<br> 课后,课题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地交流研讨。薛老师首先陈述了自己的课堂设计和课后反思,然后听课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表现等多方面各抒己见,纷纷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br> 杨华风:作文不是“作”出来的,言由心生,要有动力、有热爱、有追求、有活力、有个性。生活是作文的矿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情感是作文的源泉,喷涌而出,择地而流。<br> 刘锋:“经历即文章”,让学生去开采生活这一矿藏,让学生去寻觅情感这一源泉,才会激活学生写作的兴趣,写得真,写得切!让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手段把学生的优秀作文让更多的人看到,可以发到家长群,或者朗读、投稿,提高学生习作的信心。<br> 刘玲:<br> 1.通过找两封信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巩固了写信的正确格式,方法好。<br> 2.能联系实际,利用学生熟悉的活动场景,激起学生书写的欲望。从学生现场书写的效果上来看,书信格式正确,内容表达清楚,效果不错。<br>……<br> 此次活动又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老师们对习作指导课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以教定研,以研促教,只要我们满怀研究的热忱,且行且思,习作教学一定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br>

学生

写信

书信

习作

教学

格式

顶格

老师

作文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