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国培,育见美好”—湖北省“国培计划(2022)”——学校信息中心主任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第二组)

白青吖

<p class="ql-block">  七月阳光普照,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新洲区迎来了5天的国培计划,<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2年上午,“国培计划(2022)”湖北省学习信息中心主任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span></p> 我们开班了 <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8日,我们有幸参加了为期五天的 “国培计划(2022) ”--湖北省学校信息中心主任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百年树人网的老师们为我们安排了优质的专家团队、精心设计实用课程、为我们配备专职教务人选,让我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安心学习。</p> 开班仪式 <p class="ql-block">  在开班仪式上,新洲区教育局彭江帆科长做开班讲话,对参训学员提出了严明的学习纪律和管理要求,希望全体培训学员在为期5天的培训学习生活中认真遵守培训考勤制度、注意防疫要求相关要求。</p> 课程安排 我们的导师 培训动态 王志兵讲师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通过案例给我讲解了信息化技术对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王志兵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基于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课堂观察要素与指导》,王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让我想到了“授教固有方,雨露润春华”这句话。王老师讲授的课堂观察的要素及方法,让我初步了解到纬度视角的不同,评价的结果就不同,评课时要把握观察点,68个观察点不能有明显的缺憾,重点选择观察点。让我对一节好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p> 王金涛讲师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用一个“融”字向我们阐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p> <p class="ql-block">  王金涛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学校3.0版—适应信息社会和谐智能,将有海量的信息知识,信息对称,以个性和创新为时代标志,学习不再成为生存需要,动机鸿沟显现,校园边界越发模糊,角色边界不清,跨界成为新常态,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教学模式创新趋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辅助者和终身学习者;教学评价从对知识掌握状况的评价转向知识、能力的评价;内容载体的创新促使教学内容呈现形式更加丰富。</p> 彭景讲师 <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了解、我们知道了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展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方案设计,新知学习和实践探索,具有创新特质的学习活动。</p> <p class="ql-block">  彭景老师讲授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是推进教师应用能力的培训,服务教育教学改革,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引领未来教育方向,有利于全方位升级支持服务体系,保障融合创新发展。 </p> 罗靓讲师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罗靓老师让我们思考两个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当我们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时,就赋予了学生强大的力量。他们将变得相当投入,学习积极性极大程度被调动,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并能成为问题解决者,养成成长型思维,培养极客兴趣,更有创意,他们将成为探索者,系统思考者,自我导向的学习者,他们能为未来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  罗靓老师的这节课上得生动有趣,增加了很多有趣的互动环节,我们可以扫描二维码发表自己的看法,罗靓老师把我们的回答进行统计分析,最后还有个弹幕环节,非常有趣,这节课听后受益匪浅。</p> 朱翠萍讲师 <p class="ql-block">  朱翠萍老师讲到管理团队的信息化领导力有3个基本要求是“两划一法”,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评价推动要组织评估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校推进的目标是教师信息化推进学校教师教学创新。整校推进要教学组织变革,实现空间再造,教学模式变新和学习方式变革。</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对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设计与实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课程的初始阶段,就让我想到了一个运动品牌,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朱老师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坚守自己的教育初心和奋斗方向,人生可以因教育信息化而幸运、精彩。</p><p class="ql-block"><br></p> 蒋立兵讲师 <p class="ql-block">  蒋老师讲到技术有可为,有可不为;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技术越简单越好,教师不需要掌握非常复杂的技术。</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了解了什么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蒋老师给我们分享的三个观点让我受益匪浅,技术有可为有可不为,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单纯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在日常教学中,技术越简单越好,避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p> 向辉讲师 <p class="ql-block">  向辉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四个方面:1.把握好课堂标准,认识教学设计。2.融合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技术。3.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设计。4.依据考核规范,评价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  向辉老师的讲授,让我们知道了一节好课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特征,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能够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一节好课必须能充分发挥新技术和新媒体作用,必须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p> 卫才友讲师 <p class="ql-block"> 卫老师讲到要坚持示范先行,坚持示范引领,建立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分批跟进,注重实效的示范带动体系,保证推进有样板引领,实施有经验借鉴。注重创新,尊重差异,倾斜乡村,均衡推进。</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微能力点的选择必须与学习的课堂改革相结合,必须与学习的实际环境相适应,和教师的实际水平相关联,和教师的考核达标相对应。</p> 李经兵讲师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课程,让我们全方位的理解了教育信息化。包括该政策提出的背后大环境的必然趋势;教育信息化对于整个学校,全体老师以及学生们的要求;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各发展阶段等。</p> <p class="ql-block"> 通过李老师课让我们明白,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树立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信念,才能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的技巧,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p> 二组学员全员合影 课前诵读 二组学员参与互动 小组学习交流 二组学员风采 学员学习笔记 结业典礼 <p class="ql-block">  短短五天的培训为参训学员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为信息化教育设计了一张蓝图。作为当代的一名教师,就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整合、创新运用,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学校教育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潮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科技在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永远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撰稿:宋雷明、陈坤琦、张学通</p><p class="ql-block">供图:胡婷、童小芳</p><p class="ql-block">编辑:张学通</p><p class="ql-block">“国培计划(2022)”新洲班第二组</p><p class="ql-block"><br></p>

教学

学习

教育

信息化

老师

信息技术

教师

我们

讲师

培训